朱金蘭
中學歷史課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對學生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笆陿淠?,百年樹人”良好的品德是成才的關鍵,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是現(xiàn)代教育的使命和任務,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歷史課程應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歷史知識和能力,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學會正確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事實勝于雄辯,通過歷史學科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基本素養(yǎng)教育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只有不斷地發(fā)展歷史學科中的德育素材,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發(fā)揮歷史學科的德育功能,對學生進行很好地德育滲透,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更好地完成歷史學科的教育教學任務。
作為一名有十多年教學經驗的初中教師,我時刻注意利用這些有利素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將培育學生的良好品德,作為自己工作重點和中心,在歷史學科教學中,注意精選歷史課程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的空間,全面發(fā)揮歷史教育的功能,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操,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和辯證的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以史為鑒”的最佳效果。比如,在講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第4課《洋務運動》時,在“情境導入,認定目標”中,我是這樣導入的:經過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洗禮,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和各地人民起義中,在清朝統(tǒng)治階級內部當中涌現(xiàn)了一些較為開明的人物,他們逐漸認識到西方器物的先進性,于是掀起了一場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的運動,把它稱為“洋務運動”。那么,今天我們就學習這節(jié)課有關的“洋務運動”的一系列相關歷史知識,這無形當中,就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頓時,學生渾身充滿了力量,學習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這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嗎,就這樣,老師的積極性也很好地調動起來了,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所以,我在教學中,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精心設計,尤其是導言部分,導言部分的好與壞,直接會影響到這節(jié)課的成功與否。再如,我把本節(jié)課中的“自主學習”部分,首先由我設計出一些題,整理出一張導學案,發(fā)給每位同學,把本課中的三個框題中的一些題,讓學生自己解決,主要是由每組中的同學(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自己解答 ,解答完之后,再由其他小組加以補充和說明,再由教師加以總結和評判,對每個小組的成員給予鼓勵和激勵,這既鍛煉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對學生進行了很好的德育滲透,最起碼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操,那就是在那樣的歷史環(huán)境下,都有一些先進的中國人,為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在奮力地拼搏和抗爭,為反抗列強侵略,爭取民族獨立,進行著英勇的斗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更何況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青年學生呢?我們真的要向他們學習,把他們那種精神繼承和發(fā)揚,更要用在我們的學習上,在受到強烈的熏陶下,我們要發(fā)憤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當然,以上的歷史教學案例還有很多很多,其實,在歷史教學中,每一個歷史事件都能滲透很好的德育教育,如紅軍長征,就能很好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團結協(xié)作等德育教育都有很好的德育教育。
在以后的歷史教學中,我還會繼續(xù)努力研究和探索,將歷史學科教育與德育教育很好地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對歷史學科的教學有著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