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佳穎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建筑工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專業(yè)市場不斷被細化,合同種類形式也日益豐富起來,基于合同管理內容,提高對工程施工的質量與進度的管控,及時控制影響因素,降低建筑工程造成的不利影響中的風險因素,從而能夠保證工程在合同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論文簡介了建筑工程中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其風險存在的原因,提出了風險識別的基本方法,針對其風險提出了風險防范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風險防范
1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合同是承包方、工程發(fā)包方依法訂立的明確各自權利義務的協議,根據承發(fā)包工程范圍可分為:總承包、承/發(fā)包合同;根據任務內容可分為:設計、監(jiān)理、勘察、施工合同;根據付款方式可分為:單價、總價、成本加酬金合同。建筑工程合同的簽訂、管理有利于減少勞資糾紛、責任推諉等情況的出現,依法約束合同雙方的行為,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落實和建筑行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出現一定的風險,做好合同管理、加強風險防范是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2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項目需要承包方與發(fā)包方之間簽訂書面合同,合同對項目施工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工程各項施工內容均需要基于合同規(guī)定來開展,以確保施工的質量與進度。如果疏忽了對工程合同的管理,就會使得工程質量與進度失控,從而增加施工的風險。如果能夠開展有效的合同管理工作,就能夠避免以上問題,同時還能夠為各類施工糾紛,提供法律依據。
3 建筑工程的合同風險類別
3.1 控制型風險
基于控制風險的程度來劃分工程的合同管理風險,則可以分為不可控風險與可控型風險。對于不可控型風險,主要是指合同簽訂時,受到經濟與政治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合同未能正常簽訂或者履行等,對此則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來降低風險的不利影響。而可控制型風險,在進行合同管理時,要采取規(guī)范化管理流程,基于相關流程,來解決合同爭議及信用評價等問題,從而最大限度上確保工程合同主體的經濟利益。
3.2 管理風險
建筑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承包人常常來不及認真分析招標文件及報價測算,在沒有切合自身能力的情況下就進行投標,一旦中標,承包人就會面對非常大的經濟風險。同時,在合同的簽訂問題上,通常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現象。業(yè)主占領主導地位是市場經濟的性質,而良好的恰談技巧是眾多經驗不足的承包人所不具備的。因此,在制定合同條款時承包人如果注意不到文字細節(jié)的話,就會導致在項目一開始承包人就處于一個很不利的地位。再加上承包人合同的管理組織并沒有一套健全的管理體系,致使在合同的分析、履行及談判上都得不到很好的監(jiān)督管理。
4 針對合同風險的對策分析
4.1 招標與投標
招標文件具體條款的細化和補充由建筑工程合同擬定。因此,在必須實際的招標文件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確定招標文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了解施工場地條件和建設實情,審查圖紙和工程量列表的嚴密度,再結合企業(yè)自身能力投標。
4.2 合同的洽談與簽約
中標后進行合同的洽談和簽約。對于合同中提到的相關條約條款,承包人要嚴格篩選和審查,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對可預估的風險進行分析和評估,并制定解決方案,最后簽訂承包合同。由專職人員審查合同是否嚴謹、是否邏輯規(guī)范。條款要根據發(fā)包人切實的工程需求和招標文件的具體要求進行分析、明確,避免權利和義務分配不平等。除此之外,談判者要具備豐富的談判經驗,注意平等劃分合同合作雙方的利益和責任,如果遇到難以達成協議的條件,談判者應該盡力單獨談判才能降低合同的風險。
4.3 合同的履行
合同洽談成功后,承包人根據合同的內容安排具體項目工作,涉及到建筑工程實施前的準備、工程的實施和完成以及建筑工程的驗收和檢修,這一部分就是對合同的履行。在合同實施時,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合同管理規(guī)范,保證項目負責人員對合同內容了解深入,注意建筑場地的施工條件、建筑材料的供應以及建筑方案的動態(tài)變化,及時采取解決方案,降低效益損失,并保證工程現場的簽證工作。
5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風險防范措施
5.1 重視建筑工程合同的內容擬定
重視合同內容的擬定是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至關重要的問題。合同范本的標準模式應當作為合同內容的擬定的標準來進行,一旦遇到特殊情況,國家建設部的示范文本應當作為擬定合同內容的標準。在合同擬定中,采用相應的標準可以提高合同自身的合法性及規(guī)范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地避免經濟糾紛。合同擬定人要了解建筑工程的工程項目,在擬定內容時,對于有可能發(fā)生的風險要有一定的預見性,每條條款都必須清晰且詳細,不能有歧義。
5.2 建立并健全建筑合同管理的相關制度
通過建立并健全建筑合同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合同管理的合法性及規(guī)范性,并能加強建筑合同管理的落實性。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企業(yè)對合同的重視程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規(guī)避糾紛。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上,要重點注意進度款審批制度、合同的交底制度以及責任分解制度等,這些制度有助于管理合同工作能夠保障順利進行。合同管理制度的有效建立對于合同管理的效果是有提高的,同時也使管理人員的責任更加明確,使管理員能夠更好地為企業(yè)工作。
5.3 完善風險預警體系,把控合同管理重點
在合同管理中,應當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體系,從而及時發(fā)現風險,并根據風險的等級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提升合同管理的效率與效果。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組織風險研究機構,對合同管理潛在風險進行全面評估,及時召開合同風險研討會,研究風險防范方案;②構建風險評估體系,主要內容包括:合同簽約對象信用調查、合同簽訂、履行階段風險評估,通過綜合分析后,確定合同管理中的潛在風險,通過對風險等級劃分予以不同級別的預警;③風險跟蹤,對于合同風險,除了預警、制定防范措施,還要做好風險跟蹤工作,實時關注風險的變化情況,防止因一時不慎而出現嚴重的風險事故。
5.4 提高合同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人員是合同管理中的一個關鍵的風險因素。具體工作如下:①要嚴格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來選拔人才,應該選擇那些具備專業(yè)水平高、相關法律知識、有崇高道德品質的人才,具備一定的信息化技術水平的合同管理人才才是現代工程信息化的迫切需要,來保證合同管理高質、高效的特點;②構建完善的考核制度,包括專業(yè)技能、問題處理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適當予以獎勵,以提高合同管理人員學習、工作積極性;③做好合同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包括專業(yè)技能培訓、風險意識培訓等,以確保其能夠很好的勝任自身的工作。
6 結語
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和風險規(guī)避是保障承包人項目正常經營的重要依據。因此,必須對建筑工程簽訂的合同加強實施管理與監(jiān)控,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和風險防范機制體系,結合實際問題和經驗對建筑過程可能遇到的風險制定有效的防范方案,科學合理的轉移風險,將合同風險產生的損失降到最低,保證建筑工程的正常實施和完成。
參考文獻:
[1] 趙金晶.關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風險防范探析[J].山西建筑,2017.
[2] 張曉萍.關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風險防范的研究[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4(17):242.
[3] 劉新勝.淺析建筑工程合同風險管理及防范措施[J].信息化建設,2015,18(10):259.
[4] 張念偉.建筑施工企業(yè)工程項目合同管理的法律風險及防范[J].價值工程,2014(15):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