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娜
幼兒分享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種日常行為能力的培養(yǎng),它注重的是幼兒的切身體驗,過程本身的價值,更關注人的情感溝通,具有社會性特點。它可以是老師與孩子之間的,孩子與孩子之間的, 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不斷互動而產生的,需要家長與教師的密切配合。不懂得分享的幼兒,常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獨食,容易被孤立,甚至患上孤獨癥??梢姡囵B(yǎng)幼兒的分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針對幼兒不愿分享,比價“獨”的現(xiàn)象,我經(jīng)過調查找到了幾個相應的解決方法。
1.1 改善隔代教育的現(xiàn)狀
改善隔代教育的現(xiàn)狀并不是要改善幼兒的居住環(huán)境,主要是指對于幼兒的教育盡量是在父母的教育下進行。如果受條件的限制,祖輩對幼兒的教育方式一定要有所改善,尤其不能過分的溺愛幼兒,對幼兒不愿意分享的行為不要總是包容,而是要及時的指出。
1.2 父母的教育理念要與時俱進
現(xiàn)代社會信息高速發(fā)展,理念不斷地更新,對于幼兒的教育理念也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地,所以現(xiàn)代的父母不能總是沿用以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而是要及時的學習新的教育觀念,不斷地改造創(chuàng)新,結合幼兒的個性特點,選擇適合幼兒的教育方式,不要對幼兒進行“被童年”。
1.3 教幼兒認識分享的重要性
對于幼兒而言,他們的認識水平是有限的,要想讓幼兒學會分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讓幼兒認識到分享的重要性,使其在分享的過程中體會到分享的快樂。
2.1 發(fā)展師資力量
由于我國的學前教育事業(yè)的起步相對西方而言較晚,而且我國的人口基數(shù)大,城市和農村的差距大,幼兒園的師資力量薄弱是必然的現(xiàn)象。但是針對這一現(xiàn)象,更應該注重教師的培養(yǎng),提高教師的職業(yè)技能,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學習。
2.2 提高教師的職業(yè)道德
教師要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的發(fā)展方向。在對幼兒實施分享教育中,要讓他們在充滿樂趣的分享活動當中真正的體會到分享帶來的快樂,使幼兒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形成優(yōu)良的品格。找到現(xiàn)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分享問題存在的根源,在此基礎上找到幫助幼兒解決問題的合適方法,促進幼兒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是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所必備的品質。因此,我們要學習好專業(yè)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做好充分的準備。
3.1 通過后天教育減少遺傳的影響
幼兒的氣質類型是沒有辦法決定的,都是這并不就意味著這些是一成不變的。后天的教育、環(huán)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的發(fā)展。不能站在遺傳決定論的一端,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問題。
3.2 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
在對幼兒的教育中,要明確的告訴幼兒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錯誤的并及時告訴幼兒怎樣才是可取的。對于幼兒不懂得分享、不愿分享的行為要及時指出,告訴幼兒分享的快樂,教幼兒如何分享。
3.3 對幼兒的分享的行為進行強化
強化對于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斯金納認為,離開了強化,學習就難以進行。對與幼兒分享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強化的作用則更為突出。當幼兒做出與他人分享的行為時可以給予口頭的獎勵,也可以在事后對幼兒進行物質的獎勵,但是一定要對幼兒講清楚其獎勵的原因,并鼓勵其行為。懲罰是當幼兒做出不恰當?shù)男袨榈臅r候,家長或是幼兒在弄清楚事情的原因的基礎上,對幼兒的行為做出批評,甚至當幼兒的錯誤嚴重的時候可以使其受到相應的懲罰,但是注意懲罰的方式要以不傷害幼兒為前提,注意方式、方法。
4.1 改善就業(yè)環(huán)境
對幼兒的教育并不是人人都能進行的,而且對于教師的職業(yè)要進行保護,提高教師的地位,不能教師處于被動。雖然現(xiàn)在出現(xiàn)很多教師虐待幼兒的事件,教師對幼兒進行教育是一個較為敏感的話題,但是只要在法律的范圍內。符合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要求,適合幼兒的發(fā)展順序,對幼兒有益的教育史可以進行的。
4.2 改善家長的觀念
想改變這種現(xiàn)象就要改善家長的觀念,提高家長的信息量,讓家長明白并不是自己認為最好的對于孩子而言也是最好的。要讓家長有選擇性的滿足幼兒的需求,對幼兒的教育方式也要在沿用以前形勢的基礎上先進社會中家長的攀比心理主要源“比較”。要進行改善創(chuàng)新。
4.3 有選擇性的傳播信息
介于幼兒的認知有限,媒體在選擇信息時要把握尺度,對于不適合幼兒接收的信息要明確的標注。并且,在幼兒攝取信息時,父母要盡量的陪同,在給幼兒選擇信息的同時要進行講解,使幼兒對于對錯的認知更加明確。
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幼兒的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家中度過的,父母的影響對幼兒來講是最為深刻的。但是很多的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對于如何教育幼兒學會分享的知識儲備是有限的,這就需要家長咨詢相關的人士,而對于家長來說,最為直接和便利的咨詢者要屬幼兒的教師了。與教師的合作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分析出幼兒存在的問題,找到最適合幼兒的方法。
分享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秩序感,發(fā)展他的社會交往能力,另外還能幫助孩子提升肢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語言表達能力,因為孩子最早的分享是通過行為表現(xiàn)出來的。隨著他的成長和各項能力的發(fā)展,分享逐漸由簡單的動作朝語言表述過渡,比如孩子向朋友轉述媽媽給他講過的一個小故事或是分享一次出游的經(jīng)歷等等,這些也都是分享的社會性表現(xiàn)。所以,通過分享,孩子會有一系列的情感發(fā)展,幫助他人格逐漸走向完善。
(作者單位: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qū)第十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