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麗 王曉鳳 洪學蘭 王卉 式光
【摘?要】??目的?:?將針灸聯合盆底肌訓練運用在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療中,觀察臨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的資料為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入治療的90例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依據患者自愿接受的治療方式不同分組,每組各30例,針灸用于A組,盆底肌訓練用于B組,針灸聯合盆底肌訓練用于C組,計算三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總計率、治療之前和之后的1h尿墊試驗尿失禁量數值。結果?:?C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總計率明顯高于A組、B組患者相關數據,P<0.05,出現組間數據計算的統(tǒng)計學意義,C組患者的治療之后的1h尿墊試驗尿失禁量數值明顯低于A組、B組患者相關數據,P<0.05,出現組間數據計算的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針灸聯合盆底肌訓練治療展示良好臨床效果。
【關鍵詞】
針灸;盆底肌訓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
壓力性尿失禁是患者的腹壓出現上升的時候,患者尿液非自主性從其尿道外口進行滲漏,在女性中比較多見[1]。本研究分析目標是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醫(yī)院收入治療的90例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探究將針灸聯合盆底肌訓練運用在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和意義。
1?資料及方法
1.1?基礎資料
本研究資料為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醫(yī)院收入治療的90例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參考患者自愿接受的治療方式不同實施分組,每組納入30例患者,A組年齡最小32歲,最大75歲,平均年齡(51.63±4.15)歲;B組年齡最小31歲,最大77歲,平均年齡(51.69±4.12)歲;C組年齡最小34歲,最大76歲,平均年齡(51.64±4.13)歲。分析和比較三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基礎數據資料,P>0.05,沒有出現顯著差異。
1.2?方法
針灸實行于治療A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選取三陰交穴、關元穴、足三里穴、氣海穴、中極穴等,采取補法,對患者留針半小時,1天1次。盆底肌訓練實行于治療B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1天開展5回及以上整套動作。針灸結合盆底肌訓練實行于C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三組都治療10d。
1.3?指標觀察
1)密切關注三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療有效總計率,痊愈:患者尿失禁相關癥狀消除,誘發(fā)試驗結果呈現陰性;好轉:患者尿失禁相關癥狀緩解,只有腹壓突然加大的時候偶然出現少量尿液;無效:以上指標不滿足。2)密切關注三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療之前及治療之后的1h尿墊試驗尿失禁量數值。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數據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1.0版本)實施檢測,?治療有效總計率表示為例數(n)或率(%)的形式,開展卡方檢驗,1h尿墊試驗尿失禁量數值表示為均數±標準差(??±s?)的形式,開展t檢驗,P<0.05,表明組間數據檢驗的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三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
C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療有效總計率與A組、B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相關數據予以對比并分析,χ2=6.3973、9.2795,P=0.0114、0.0023<0.05,表明組間數據檢驗的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比較三組患者治療之前及治療之后的1h尿墊試驗尿失禁量數值
C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療之前的1h尿墊試驗尿失禁量數值與A組、B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相關數據予以對比并分析,t=0.4831、0.2346,P=0.6308、0.8153>0.05,并未表明組間數據檢驗的統(tǒng)計學意義。C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療之后的1h尿墊試驗尿失禁量數值與A組、B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相關數據予以對比并分析,t=11.2676、10.2242,P=0.0000、0.0000<0.05,表明組間數據檢驗的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壓力性尿失禁可以歸入中醫(yī)學內的“遺溺”、“小便不禁”等醫(yī)學范疇,患者的病位處于膀胱,而疾病的根本處于腎,多因為體內的腎氣不充足,下元出現虛損,膀胱出現失約情況而引發(fā)[2-3]。
對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三陰交穴、關元穴、足三里穴、氣海穴、中極穴等予以補法針灸,可以對患者進行固攝其下元、補益其腎氣、調補其脾腎等。開展盆底肌訓練時,使患者于同一時間內將自身肛門部位、陰道部位、尿道周圍部位收緊,使會陰肌肉往上部及內部進行收縮,之后放松,并進行重復,可以促使盆底肌相關功能恢復[4-6]。而對患者開展盆底肌訓練結合針灸,則可以將其尿道括約肌群相關張力加大,對膀胱相關功能的恢復具有促進作用。此文相關數據展現,C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總計率比較于A組、B組患者相關數據更高,P<0.05,證實組間數據分析的統(tǒng)計學意義,C組患者的治療之后的1小時尿墊試驗尿失禁量數值比較于A組、B組患者相關數據更低,P<0.05,證實組間數據分析的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針灸聯合盆底肌訓練治療體現良好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 ?程麗楠,崔仁善,崔英善,等.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功能鍛煉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09):2234-2235.
[2] 王志紅,黃冬梅,鄧克紅,等.單切口微小Ajust吊帶與經閉孔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帶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比較[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7,34(09):1582-1584.
[3] 李衛(wèi)林,盧子文,李飛平,等.無張力尿道懸吊改良術與尿道中段懸吊帶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觀察[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6,96(28):2238-2240.
[4] 皮周凱,張盤德,周惠嫦,等.陰道壓力反饋盆底肌抗阻肌力訓練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02):194-197.
[5] 孫建珍.盆底肌訓練結合針灸治療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療效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5,(35):3557-3559.
[6] 梁靜.康復針灸理療聯合盆底肌鍛煉治療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近期和遠期臨床療效[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3):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