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學生在學習中需要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從小學時期開始培養(yǎng)。本文就具體實例談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
語文教學中包括“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對于打好學生的語文基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具有重要的作用?!缎W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閱讀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閱讀文本的過程上是三者之間進行對話和交流的過程。這個過程主要體現(xiàn)在:老師在給學生講文本的時候,實際上是老師在給學生宣傳自己閱讀文本之后的心得,這是老師和學生之間對話的過程,而學生在閱讀了文本的時候,又是學生和文本在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是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方式。那么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有什么特點以及應該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
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對于老師來說,教學的難度更大,因為學生在之前對于閱讀教學接觸較少,但是教學任務是更加繁重,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都要接觸到閱讀,因此小學階段閱讀基礎的好壞會影響到學生之后的學習和發(fā)展。除此之外,閱讀教學不僅僅是跟語文學科有關,而且是跟其他學科有關,學生在學習其他學科的時候,對于一些相關的定律和一些文字資料,都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只有理解了這些內(nèi)容,才能更好地學習這些學科。因此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興趣的重要性,有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能夠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非常關鍵的,只有學生對閱讀感興趣了,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閱讀。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說預測策略,預測策略的靈感來源于小學低年級的繪本教學,就是老師在開始教學之前,先讓學生根據(jù)繪本上的題目和圖片,猜測一下這個故事大概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猜測結(jié)果,為了驗證自己猜得是否正確,學生就會比較認真地去閱讀文本。在閱讀教學中,老師也可以采取這種方法,也就是預測策略,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開始閱讀之前,老師可以讓學生先根據(jù)文章的標題,猜測一下它可能會講什么內(nèi)容,然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猜測結(jié)果去閱讀文本,看自己猜得是否正確。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小學階段的學生空閑時間相對較多,這就是他們廣泛閱讀,積累知識拓寬視野的關鍵時期,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廣泛閱讀,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閱讀書籍,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自己想讀的書,以更好地增加自己的見解。比如說,對于冒險類的書籍,可以推薦《魯冰遜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童話故事類可以推薦《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此外,還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承載著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的書籍,如《三字經(jīng)》《唐詩三百首》等等,可以讓學生選擇一些感興趣的書籍進行閱讀,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 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閱讀教學的目的除了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審美體驗之外,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要讓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只有學生真正理解了這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領悟到了這篇文章的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那么閱讀教學的目的才真正達到了。在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來理解文章。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許多文學作品中的人物都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但是它又對這些人物進行一定的加工和創(chuàng)造,因此理解文學作品的時候需要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生活。比如說,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課本中的文本《幸福是什么》,在進行這篇文章的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自己生活中,覺得幸福的經(jīng)歷,可以讓學生對比“自己回家看到吃到熱騰騰的飯菜”的幸福和“幫助父母做了一件事情”時獲得的幸福,哪一種更加讓人記憶深刻。這個時候?qū)W生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從勞動中獲得幸?!备幼屓擞洃洩q新。通過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學生會發(fā)現(xiàn),不勞而獲的幸福,只是短暫的,但是如果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的幸福,才是更加真實,更加令人記憶深刻的。而這篇文章也是要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獲得更大的幸福。結(jié)合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這篇文本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 引導學生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習慣
閱讀能力是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培養(yǎng)的,需要有大量閱讀的積累,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習慣,可以給學生規(guī)定每天要有40分鐘左右的閱讀時間,把它布置成固定的家庭作業(yè),并且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做好批注,讓家長做好監(jiān)督,讓閱讀成為學生每天必須要完成的一項任務。
三、 結(jié)語
總之,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更是對學生之后的學習和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中需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引導學生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習慣等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湯錦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6):54.
[2]蒙漢德.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小作家選刊,2017(12):135.
[3]鄭麗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淺談[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8):90.
[4]曾燕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8(26):266-267.
作者簡介:
胡建全,四川省達州市,四川省渠縣報恩鄉(xiāng)第二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