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景
當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呈多發(fā)態(tài)勢。有關調查顯示,目前全國約有3000萬名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其中,中小學生中的心理障礙者占21%~32%,大學生中的心理障礙者占16%~25%。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影響青少年學習、生活的“罪魁禍首”之一。如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為青少年祛除“心病”,也成了亟待破解的教育難題。
本期刊發(fā)的深度報道《從“心”出發(fā)———株洲市整體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紀實》,重點推介了株洲市整體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和探索,為當下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些參考。
心理健康教育與升學考試沒有直接關聯(lián),不少地方忽視了它的重要性,有些地方則“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株洲市堅持“綠色政績觀”,用行政力量整體推進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彰顯出一種決策魄力,難能可貴。有人說,做一件事不難,難的是堅持做好一件事。株洲市自2011年以來,連續(xù)實施兩個“三年行動計劃”,通過連續(xù)性的政策和財政投入不斷升級心理健康教育,讓我們看到了其真心為孩子著想、真心辦教育的定力和耐心。
眾所周知,心理輔導室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場所。為了科學、規(guī)范地建設心理輔導室,株洲市專門制定《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評估細則》,將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分為簡易型、標準型、示范型,規(guī)定1000人以上的示范性中等職業(yè)學校、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設示范型心理輔導室,600人以下的農村中學、農村小學可建設簡易型心理輔導室,其他學校建設標準型心理輔導室,為各地做好心理輔導室建設提供了范例。
有道是,專業(yè)的事由專業(yè)的人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必須交給專業(yè)教師去做。株洲市通過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心理咨詢師考試,設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采取聯(lián)合教研、項目引領和網絡培訓的方式,“基本實現(xiàn)每所學校有1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構筑了整體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同心圓。
我們知道,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是全體中小學生,其目的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就要求我們除了開展個別的心理咨詢外,還必須整合學科教學與實踐活動目標,通過課堂教學“滲透”與實踐活動“體驗”相結合,實現(xiàn)走心的教育。毫無疑問,株洲市在做好這一點的同時,還從市級層面統(tǒng)籌,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主題化、系列化,規(guī)定學校在每年3至5月,必須圍繞春季心理護航、考前減壓、生涯規(guī)劃教育開展活動,增強了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向善向上,國家必將生機勃勃、走向繁榮富強。青少年時期承受能力的高低,處事心態(tài)的健康與否,直接關系到他們今后能否適應日益嚴峻的挑戰(zhàn),能否為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復興貢獻力量。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正處于成長階段的中小學生,更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困惑乃至心理問題。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改善人際關系、提高思想認識,還能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由此可見,教育,當從“心”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