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至1936年間,陳嘯空在上海連續(xù)創(chuàng)作并出版、發(fā)表了《荷花公主》等六部兒童歌舞劇。這段時間是他譜寫兒童歌舞劇最為繁忙的豐收時節(jié)。我們歷來對陳嘯空的這些作品知之不多,下面分別對這些作品做簡單介紹。
1.《荷花公主》
1935年7月發(fā)表在《兒童世界》上的《荷花公主》,是我們現(xiàn)在可見最早的陳嘯空的兒童歌舞劇。①《荷花公主》是一個獨幕兒童歌舞劇,由陳嘯空、胡天銘合作。兩位作者在該部兒童歌舞劇的“編者注”中寫道,“本劇上臺的表演人員共六位:荷花公主、紅蜻蜓、綠蜻蜓、鷺鷥、翠鳥和金魚。臺后另用一群合唱的人?!雹谠搫⊙莩鋈藛T不多,場面亦不復雜,適合在各個小學校組織表演。其主題是:微風吹拂的夏日,荷花開了,鮮艷而美麗,各種小動物相繼去荷塘觀賞,并向荷花公主表示祝賀。荷花公主和前來祝賀的紅蜻蜓、綠蜻蜓、鷺鷥等朋友們一起唱歌、跳舞。最后,他們和合唱隊一起唱著:“良辰美景果難再,盛會如今不可忘。攜手高歌且舞蹈,正是好時光?!边@部兒童歌舞劇引導小學生熱愛自然界、熱愛小動物,彼此友好相待,具有積極的意義。
《荷花公主》的音樂采用“填詞加創(chuàng)作相結合”的形式,填詞為輔,創(chuàng)作為主。陳嘯空選用了海頓的一首童謠性質的旋律③作為貫穿全劇的主題,而蜻蜓、鷺鷥、翠鳥、金魚和荷花的音樂主題則都是創(chuàng)作的,選用的曲調及創(chuàng)作的旋律在風格和氣質上一致。之所以劇中多用曲調重復的手法,這是為了讓孩子們表演時便于學習和掌握。
《荷花公主》是一部“全唱型”的兒童歌舞劇,即沒有對話,全部由歌唱、舞蹈及前奏、間奏連接構成。發(fā)表時采用五線譜和簡譜對照的形式,上行是五線譜,下行是簡譜,這不但給抄譜和排版帶來了困難,也必然會提高出版的成本。但是,當時的一個面向普通兒童的刊物《兒童世界》非常細致地出版了此部歌舞劇,這既說明20世紀30年代兒童出版工作者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也印證了當時中國音樂教育的水平—小學生是需要學習并掌握五線譜的。與《荷花公主》的情況類似,陳嘯空在《兒童世界》上還發(fā)表了《秋蟬的末日》和《夢神》兩部兒童歌舞劇,也都是五線譜和簡譜對照的形式。照片7是《荷花公主》出版物的第一頁,是《荷花公主》的幕前曲、蜻蜓上場音樂,以及“后臺合唱”部分。
照片7
照片7上的前三行譜子,即海頓《第九十四(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的音樂主題,這里的“后臺合唱”是指由五六人至十來人組成的小歌隊,唱的都是齊唱的旋律,這樣做也是為了學生排練的簡易和方便。
2.《秋蟬的末日》
1935年,六月荷花盛開的時候,陳嘯空發(fā)表了《荷花公主》;九月秋風刮起的時候,他又發(fā)表了第二部兒童歌舞劇《秋蟬的末日》④。他的作品的主題似乎和時序的變化是同步的。陳嘯空在《秋蟬的末日》之“本劇的故事”中寫道:“蟬小姐是世界上有名的享樂主義者,當艷陽高照,暑氣蒸人的當兒,正是她的黃金時代。她從也不曾憂愁過,一天到晚只曉得唱歌。她的歌聲遠近的人都聽到過,頗得了一些贊美。蟬小姐也非常得意。”⑤陳嘯空和陳雪鵠合寫的《秋蟬的末日》的“引言”中說:“作者在這本歌劇里,把螞蟻寫做勤懇的吝嗇者,把秋蟬寫做不勞動的墮落者?!雹迍”炯扰辛讼s的享樂思想,也批判了螞蟻的吝嗇個性,對孩子們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全劇的音樂根據(jù)劇情的發(fā)展,共分為十個段落:(1)秋風;(2)遷居;(3)回憶;(4)求助;(5)訴苦;(6)譏諷;(7)焦急;(8)冷淡;(9)末日;(10)余音。所有音樂都是陳嘯空、陳雪鵠合作譜寫的。音樂基本上都是大調式的,只是在第三段“回憶”和第九段“末日”轉變成小調式,因為此時的蟬小姐憂傷地想起了自己以往的懶惰,又痛苦地面對秋天的寒風。第十段“余音”是幕內凄涼的合唱:“君不見,白楊下,有個秋蟬的青冢!”就在這悲涼的小調音樂中,全劇結束。
3.《成功與自助》
1935年10月,上海聽月屋出版了沈醉了、陳嘯空合編的“教育的小歌劇”《成功與自助》。歌劇的內容是根據(jù)當時小學漢語教科書中的一則故事改編而成。全劇的主題是:成功必須依靠自己,不能只依賴別人。通過百靈鳥媽媽和它的四只小百靈鳥,以及老田主、女田主和小田主共八位演員的表演和歌唱,講述了“成功必須靠自己”的人生道理。
沈醉了是“春蜂樂會”諸作曲家中最早涉足兒童歌舞劇創(chuàng)作的一位,1928年4月就出版了兒童歌劇《名利網》,同年還出版了第一部“教育的小歌劇”《面包》。這兩部兒童歌舞劇曾在江南一帶的各個學校中演出,也在全國流傳,造成了廣泛的影響,這也使沈醉了積累了豐富的兒童歌舞劇創(chuàng)作經驗。沈醉了在《成功與自助》的“編者的話”中寫道,“小歌劇是小學音樂科的輔助教本;在性質上是用于音樂與文藝表演的。所以編寫小歌劇的時候,不能不在各方面加以嚴肅的考慮:關于作歌作曲,既須顧及兒童的學習能力,又當求達課程標準音樂科規(guī)定的目標。反之,倘失之艱澀晦深,違背兒童心理;或流于荒淫頹唐,消磨兒童志氣,又何貴于有歌劇的扮演!……”⑦沈醉了和陳嘯空合編的《成功與自助》,被稱為第二部“教育的小歌劇”。按照沈醉了的計劃,第三部“教育的小歌劇”將是《玩具店》。
沈醉了和陳嘯空都是“春蜂樂會”中音樂創(chuàng)作才能頗高的才俊,《成功與自助》是兩人合作的唯一一部兒童歌劇,這部“教育的小歌劇”在音樂方面是相當完整和成熟的,有細致的構思。
由于兩人既有編劇、寫詞的能力,又有作曲、編曲的才能,所以署名為“沈醉了、陳嘯空合編”的這部小歌劇很難區(qū)分哪一部分具體是誰編???或哪一部分是誰作曲?只能說是二人藝術合作的結晶。
《成功與自助》的音樂由一首首歌曲和舞曲連綴而成。全劇分為三幕,第一幕中有“舞曲”“安樂的家庭”“舞曲”“媽媽打食去(一)”等18段音樂;第二幕有“中奏”“歡迎這和暖的太陽”“舞曲”“媽媽打食去(二)”等十八段音樂;第三幕有“中奏”“玩一會快樂的游戲”“舞曲”“媽媽打食去(三)”等十九段音樂。
照片8是《成功與自助》第一幕開始時的音樂和舞臺設計圖。從這張照片中首先可以看到的是樂譜抄寫得非常整齊、清晰,五線譜和簡譜對照的樂譜很規(guī)范;其次是第一幕中的“舞曲”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采用五聲音階的民歌風格旋律。而這種音樂風格貫穿全劇始終,成為“春蜂樂會”諸作曲家中民族風格最為突出的兒童歌舞劇作品之一。
照片8 《成功與自助》樂譜的第1頁
4.《夢神》
陳嘯空發(fā)表的第四部兒童歌舞劇是他和陳雪鵠合作的《夢神》⑧。兩位編者在《夢神》的“編者志”中說,作者在這劇本里表明他們的理想是:“但愿幸福長來臨,世界大同紛爭少。從茲永遠慶和平,充溢人間騰歡笑。”⑨《夢神》的表演者有紅衣仙子、黃衣仙子、藍衣仙子、白衣仙子,這四人都是司夢之神,另加后臺合唱者一群。四位司夢仙子,趁著寧靜的夜晚,飛過大河、飛過森林,將美麗的甜夢送給善良的人們,給“擾攘的人間”一片安寧,表達了人們對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
《夢神》是真正的歌舞劇,紅、黃、藍、白四位仙子載歌載舞,舞臺表演悅耳悅目。《夢神》的音樂是流暢的,前奏和間奏有“兒童進行曲”的風格,歌唱部分的旋律是五聲性的民族音樂風格。
譜例12 四位仙子的齊唱
12-1
12-2
譜例12是《夢神》全劇結束時四位仙子的齊唱,表現(xiàn)了仙子們?yōu)樯屏嫉娜藗兤矶\幸福平安的情景。
參與《夢神》創(chuàng)作的陳雪鵠,名不見經傳,陳嘯空的六部兒童歌舞劇,有兩部(即《秋蟬的末日》《夢神》)是和陳雪鵠合作的。在沈醉了的兒童歌舞劇中,流傳最廣的《名利網》也是和陳雪鵠合作的。沈醉了在《名利網》的“序話”中寫道:“本書里的曲子,本來約定陳雪鵠女士一手譜成的;但譜了幾節(jié),陳女士卻到廣西去了。”⑩這兩句話給了我們明確的信息:陳雪鵠是一位女士,以作曲為主。從20世紀二三十年代留下的《名利網》《秋蟬的末日》和《夢神》三部兒童歌舞劇來看,陳雪鵠也應該是一位值得關注的兒童音樂作者。
5.《玲兒的生日》
陳嘯空的第五部兒童歌舞劇是藝術書店1936年出版的《玲兒的生日》。?這是一部向兒童宣傳愛國主義思想的小歌劇。正如陳嘯空在《〈玲兒的生日〉的本事》一文中所寫的:“小朋友,你們是中國的主人翁,將怎樣來負起主人翁的責任?中國的國際地位,正一天低落一天,一天險惡一天了!我們要‘臥薪嘗膽’,振作起來,預備復仇雪恥,復興民族!”?
《玲兒的生日》是一部小型的二幕劇。第一幕,在玲兒生日的早晨,媽媽送給她新衣服作為生日禮物,但玲兒謝絕,因為新衣服是洋布做的。第二幕,同學來祝賀生日,這時爸爸帶回了送給玲兒的生日禮物,但因為是洋玩具,玲兒也拒絕了。后來,經過玲兒和她的同學的開導,大家的觀點都轉到“抵制洋貨”上來了,最后大家齊聲唱:“國難已到,大家起來團結牢!抵制洋貨,誓把列強都打倒!復興民族,在我同胞!”歌曲的音調類似20世紀30年代的愛國歌曲,主題也直接和愛國主義掛鉤。
《玲兒的生日》第二幕中,玲兒和同學一起唱的祝賀生日的歌,所用的曲調是一首大家熟悉的學堂樂歌—《樂群》(沈心工填詞)的旋律,表現(xiàn)年輕人的合群之樂(音“l(fā)e”),與表現(xiàn)生日快樂的情緒,是比較切合的?!稑啡骸返脑遣捎锰K格蘭詩人彭斯的歌曲《走過麥田來》,該曲調傳到中國之后,在節(jié)奏上做了一些變化,以適應中文歌詞的需要。曲調變化的情況,可參看錢仁康教授的《學堂樂歌考源》一書。?陳嘯空在這部兒童歌劇中仍然運用了20世紀初我國學堂樂歌選曲填詞的創(chuàng)作手法,《玲兒的生日》第二幕的音樂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除了選用彭斯的《走過麥田來》外,其他的音樂都是陳嘯空創(chuàng)作的。
6.《三只熊》
陳嘯空的第六部兒童歌舞劇是《三只熊》,由顧均正根據(jù)英國文學家索錫(Southey,1774—1823)的童話改編而成,陳嘯空作曲。?小女孩美玲在樹林中采花、游玩,后來累了就睡著了,夢見進了一個熊的家庭,三只熊(熊爸、熊媽和小熊)對她都非常友好,和她一起唱歌跳舞,成了好朋友。美玲醒來后體悟到:“熊是我的好朋友,待我誠懇又殷勤。人類對他們,真是不公平?!逼渲邪巳祟愐蛣游镒雠笥训慕逃饬x。
《三只熊》的音樂是由陳嘯空構思和創(chuàng)作的。他以李叔同的填詞樂歌《送別》的部分主題曲調?作為全劇首尾的音樂素材,并在此基礎上譜寫出全劇的多段唱腔?!叭恍堋钡某挥泻芏嘀貜偷牡胤?,如熊媽、小熊就經常重復熊爸的音調,或略做變化。這都是為了兒童歌舞劇音樂需易教易學的原則。
除了以上六部兒童歌舞劇之外,陳嘯空在20世紀30年代還譜寫了《牧童》(陳伯吹作歌,上海開明書店1936年出版)和《貓家之弟兄》(兒童故事曲,中華書局1935年出版)等。陳嘯空的所有兒童歌舞劇,集中出現(xiàn)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上面分析的六部中,最早的《荷花公主》發(fā)表于1935年7月,最晚的《三只熊》出版于1936年9月,前后只有一年多的時間。1937年之后,由于抗日戰(zhàn)爭的全面爆發(fā),他就沒有再發(fā)表過兒童歌舞劇了。他的這些作品都屬于“七七事變”之前中國兒童歌舞劇繁榮歷史的組成部分,也是對黎錦暉的“兒童歌舞劇”和“兒童歌舞表演曲”?的繼承和發(fā)揚。
20世紀30年代之后,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的逐步加劇,以及全國抗日救亡歌詠運動的興起,陳嘯空也投入了愛國歌曲創(chuàng)作的洪流,譜寫了許多或雄壯慷慨的救亡歌曲,或深刻抒情的愛國歌曲。1936年,他還編輯、出版了一本《豪歌33曲》,這實際上是一本愛國歌曲集。?
陳嘯空在《豪歌33曲》的“序”中寫道:“象牙塔里的朋友呀,請你到十字街頭來瞧一瞧,到底是什么時候了!來吧!我們要喚起民族的精神,我們要高唱激昂的口號!把束縛解除,把豺狼打倒!”?這篇“序”表達了他對譜寫愛國歌曲熱情支持的態(tài)度。
在這本《豪歌33曲》中,大部分都是陳嘯空自己作曲的愛國歌曲,包括他作詞或填詞的愛國歌曲,也包括錢君匋、邱望湘、許靜子等人譜寫的一些愛國歌曲。
下面,分析幾首陳嘯空作曲的歌曲,來看看他的愛國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
《華北風云急》(陳嘯空詞曲)反映了1935年的“華北事變”—日本帝國主義在占領東北之后,又妄圖吞并整個華北,華北的危機在1935年底達到極點,12月9日爆發(fā)了轟轟烈烈的“一二·九運動”。陳嘯空迅速用歌曲反映了這一中華民族“存亡在旦夕”的危急形勢?!度A北風云急》中反復出現(xiàn)的上行的號角音調,表現(xiàn)了激昂的戰(zhàn)斗精神,這是陳嘯空的藝術歌曲或兒童歌曲中少見的。
譜例13《華北風云急》
《出發(fā)》是一首描寫愛國將士出發(fā)上前線抗日的進行曲,節(jié)奏鏗鏘有力。曲調中連續(xù)的附點音符,正是軍人行軍的節(jié)奏,顯得堅定、果敢而沉著,具有勇往直前的氣概。
譜例14《出發(fā)》
《野火歌》由戴季陶作詞,表現(xiàn)了中華大地遍地熊熊燃燒的“野火”,即愛國烈火,鼓舞著中華民族齊心奮戰(zhàn)。歌曲的一頭一尾是拍,是對愛國烈火的頌揚;中間部分是拍,是戰(zhàn)斗的進行曲。
譜例15《野火歌》
值得注意的是,這首歌曲的詞作者戴季陶的祖籍也是浙江湖州。他是中國國民黨元老之一,同時也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之一。雖然在這首《野火歌》中戴季陶只字未提“抗日”二字,但是縱觀全詩,就知道“野火”是指中國人民的“抗戰(zhàn)之火”。戴季陶對寫作歌詞也頗感興趣,曾經作有《同舟共濟歌》《日行一善歌》和《國旗歌》等,在當時的大后方頗獲流傳。
《雁的哀曲》(石愚生詞)是陳嘯空愛國歌曲中非常特別的一首,曲風悲傷沉痛,哀而動人。譜例16是《雁的哀歌》的開始部分。一只離群的孤雁,從北方南飛到祖國,它顧不得朝和暮,也顧不得饑和寒,要把正在做安樂夢的國人喚醒:“我不愿再做亡國奴!”陳嘯空借這只孤雁之口,唱出了亡國奴的悲痛之情。西方和聲小調旋律,長長的氣息,將悲哀表現(xiàn)得沉重而深刻。這首歌屬于陳嘯空最能催人淚下的旋律之一。
譜例 16《雁的哀曲》
《前進曲》的主題是呼喚四萬萬同胞的覺醒,“秣馬厲兵,對準敵人!”“跨上戰(zhàn)馬,揮動刀槍!”音樂是進行曲風格的,充滿了年輕人的愛國激情。譜例17的第一行是典型的“拋物線形”旋律,曲調從低音開始以三和弦號角式音調上揚,到高點之后又逐步下墜,第三行的旋律走向也是這個特點,氣勢豪放、充滿自信。
譜例17《前進曲》
《前進曲》的詞作者是當時的音樂青年陸華柏,20世紀30年代初他考入武昌藝術專科學校學習美術與音樂時,陳嘯空正在該校任教,他們有師生之誼,后來陸華柏成為一位知名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所留下的這首《前進曲》,表達了陳嘯空和陸華柏師生二人熾熱的愛國熱忱。
陳嘯空創(chuàng)作的愛國歌曲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表現(xiàn)廣大民眾愛國熱情的,如《華北風云急》《野火歌》《前進曲》等,以及《武裝自衛(wèi)》(陳嘯空詞曲)、《大家起來》(許靜子詞)、《我是中國人》(程麗萊詞)等;另一類是刻畫愛國軍人戰(zhàn)斗決心的,如《出發(fā)》,以及《我們的責任》(陳嘯空詞曲)、《一·二八》(陶行知詞)、《前線》(陳嘯空詞曲)等。從音樂來分析,這兩類作品都保持了比較高的專業(yè)水平。
陳嘯空創(chuàng)作的愛國歌曲,理應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抗日救亡歌詠運動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應該受到歷史的關注。
與當時各個書店出版的愛國救亡歌曲集的譜式不一樣,這本《豪歌33曲》是一本五線譜歌集,連附錄的簡譜都沒有。當時廣大的民眾和抗日士兵,絕大部分都不識譜,只有少數(shù)有文化的民眾能夠識簡譜。因此,《豪歌33曲》當時的銷路一定受到了很大限制,這可能是它不能在民眾中獲得廣泛傳播的一個原因。
從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發(fā)展角度來看,中國現(xiàn)代意義的第一代作曲家是蕭友梅、趙元任、青主、黃自等,他們全部是在國外學習音樂的—蕭友梅、青主留學于德國;趙元任、黃自學習于美國。而陳嘯空、錢君匋、沈秉廉和邱望湘,都是20世紀20年代上海藝術師范學校的畢業(yè)生,他們的音樂老師是豐子愷、劉質平等人。陳、錢、沈、邱四位,在五四運動之后不久就開始音樂創(chuàng)作活動了,創(chuàng)作時間與蕭友梅、青主、趙元任處于同一時期。當時,連上海國立音樂院等專業(yè)音樂教育機構都還沒有誕生。因此,我們可以說:陳嘯空等人屬于中國近代第一批中國自己培養(yǎng)的作曲家,這也證明了中國音樂教育的歷史性發(fā)展。
20世紀30年代,我國音樂界在時代的影響下,逐漸出現(xiàn)了一些不同傾向的音樂創(chuàng)作潮流,如以蕭友梅、青主、黃自等為代表的“學院音樂”,以黎錦暉、黎錦光等為代表的“流行音樂”,稍后又出現(xiàn)了以聶耳、冼星海等為代表的“救亡音樂”。而陳嘯空等人的音樂創(chuàng)作,卻處于“學院音樂”“流行音樂”和“救亡音樂”的潮流之外,特立獨行。他們僻處于學校音樂教育之一隅,作品主要面向學校的學生和知識階層。所以,陳嘯空等人當時處于社會和歷史的“邊緣”。
如今,陳嘯空已經是一位從音樂歷史上隱退八十多年的“邊角”人物了,當我們重新回望這位歷史人物時,對他音樂創(chuàng)作的藝術特點和歷史貢獻似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歸納:
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是陳嘯空音樂創(chuàng)作生涯中數(shù)量最多、影響最大的部分。他的兒童歌曲脫胎于學堂樂歌,又發(fā)展了學堂樂歌,比學堂樂歌明顯地增加了音樂創(chuàng)作的成分。他的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是和“春蜂樂會”的朋友們一起努力的結果,在當時是可以與蕭友梅、黎錦暉、黃自和他的學生們(江定仙、陳田鶴等人)的兒童歌曲相并列的。陳嘯空等人的兒童歌曲,主要在中小學校內傳唱。他們編輯的學校音樂教材,也像當時柯政和、蕭友梅、黃自等人編輯的學校音樂教材一樣,對提高20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的學校音樂教育發(fā)展水平,發(fā)揮過重要的作用。
陳嘯空的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主要產生于20世紀20年代,是我國早期藝術歌曲的珍貴遺存,和青主、蕭友梅、趙元任最初的藝術歌曲處在同一時期。陳嘯空的藝術歌曲以反映五四運動推崇的個性解放和自由戀愛為主要內容,體現(xiàn)出人性覺醒的光彩。由于“春蜂樂會”諸作曲家和出版界的關系密切,而與唱片業(yè)的關系疏遠,所以他們出版了相當多的樂譜和歌集,卻沒有出版過一張唱片。雖然陳嘯空的藝術歌曲在音樂結構上比較完整,鋼琴伴奏亦譜寫得相當細致,但在詞曲的結合方面,有時不太注意歌詞的聲韻節(jié)律;因此比不上同一時期趙元任在歌曲創(chuàng)作上對漢語音律和“四聲”的重視。
陳嘯空的兒童歌舞劇創(chuàng)作,時間主要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從歷史發(fā)展來看,這是黎錦暉兒童歌舞劇音樂熱潮之后的又一收獲。陳嘯空的兒童歌舞劇的內容適應了對兒童進行美育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需要,音樂方面亦比較細致和豐富,適合學生學習和表演的要求。
陳嘯空的愛國歌曲創(chuàng)作主要集中于我國轟轟烈烈的救亡運動時期。雖然這些歌曲主要在學校的學生中傳唱,影響力不如以聶耳、冼星海為代表的“救亡歌曲”創(chuàng)作群體的作品那么大,但是無疑也應該是“救亡歌詠運動”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以往的音樂史忽略了陳嘯空愛國歌曲創(chuàng)作的歷史價值,被人為地疏離于抗日救亡歌詠運動之外。這個歷史的缺欠,現(xiàn)在應該得到糾正,應該獲得公正和準確的歷史評價。
1937年之后就很少看到陳嘯空的音樂創(chuàng)作了,直到他去世,其間有二十多年的“空白期”,陳嘯空為什么消失于音樂界?尚是一個“歷史之謎”,有待我們去探究和填補。
最后,我解釋一下這次講座的題目《陳嘯空音樂創(chuàng)作芻論—“春蜂樂會”創(chuàng)作研究之一》?!捌c論”,即初步的評論或淺陋的議論。這不是我的自謙,確實是我對陳嘯空音樂創(chuàng)作的研究還處在初步的、淺層的水準。近一年來,我在上海圖書館工作人員夏磊的幫助下,讀到了陳嘯空的多部兒童歌曲集和愛國歌曲集;還在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博士生韓菽筠同學的幫助下,讀到了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多本陳嘯空編輯的兒童音樂教材;又在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生歐陽柳青同學的幫助下,讀到了陳嘯空譜寫的六種兒童歌舞劇出版物。這些珍貴材料我都是第一次接觸到,它們使我對陳嘯空的音樂創(chuàng)作有了深一步地了解。我在這里要對幫助過我、為我提供珍貴資料的朋友和同學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次我到了湖州,到了陳嘯空的家鄉(xiāng)荻港,到了他的母校湖州中學,獲得了一些新的教料,產生了新的認識。我的這次講座就是在這些新材料的基礎上準備的,確實是不成熟的“芻論”。不妥之處,希望得到老師們、同學們的指正。
“‘春蜂樂會’創(chuàng)作研究之一”的意思是說,“春蜂樂會”的成員主要有四個人,除陳嘯空之外,還有邱望湘、錢君匋和沈秉廉三位。而邱望湘也是湖州荻港人,也是湖州中學的老校友。我正準備把邱望湘的音樂創(chuàng)作作為“‘春蜂樂會’創(chuàng)作研究之二”展開寫作。邱望湘的藝術歌曲數(shù)量比陳嘯空的要多一些,到時可以組織一場更加完整的“邱望湘藝術歌曲演唱會”。等我的研究初有成就的時候,再來這里向你們做學術匯報。
照片9 “陳嘯空聲樂作品演唱會”演唱、演奏者合影?
(作者附言:本文系2017年11月14日在湖州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的講學稿,講學之后又由筆者進行了修訂。)
注 釋
①陳嘯空、胡天銘合作的兒童歌舞劇《荷花公主》,連載于《兒童世界》第34卷第12期(1935年6月)和第35卷第2期、第3期(1935年7月、8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發(fā)行。
②陳嘯空、胡天銘《荷花公主》之“編者注”,載《兒童世界》第34卷第12期(1935年6月)。
③即海頓《第九十四(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的音樂主題,這個單純的主題具有民歌風格,聽起來像一首童謠。
④陳嘯空、陳雪鵠合作的兒童歌舞劇《秋蟬的末日》,連載于《兒童世界》第35卷第6期(1935年9月)、第35卷第8期(1935年10月)和第9期(1935年11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發(fā)行。
⑤陳嘯空《秋蟬的末日》之“本劇的故事”,載《兒童世界》第35卷第6期(1935年9月)。
⑥陳嘯空、陳雪鵠《秋蟬的末日》之“引言”,載《兒童世界》第35卷第9期(1935年11月)。
⑦沈醉了《成功與自助》之“編者的話”,載《成功與自助》(1935年8月17日),由上海聽月屋出版。
⑧陳嘯空、陳雪鵠合作的兒童歌舞劇《夢神》,載《兒童世界》第36卷第11期、第12期(1936年6月)。
⑨陳嘯空、陳雪鵠《夢神》之“編者志”,載《兒童世界》第36卷第12期(1936年6月)。
⑩沈醉了《名利網》之“序話”,載“孩子們的歌劇”《名利網》,上海開明書店1928年出版。
?陳嘯空、許靜子著《玲兒的生日》,上海藝術書店1936年8月出版。五線譜,附錄簡譜。
?陳嘯空《〈玲兒的生日〉的本事》,載陳嘯空、許靜子著《玲兒的生日》,上海藝術書店1936年8月出版。
?參看錢仁康《學堂樂歌考源》,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頁。
?兒童歌劇《三只熊》,顧均正編劇、陳嘯空作曲,上海開明書店1936年9月出版。五線譜本,附簡譜。
?李叔同的《送別》,原曲是美國作曲家奧德威(1824—1880)譜寫的《夢見家和母親》。
?黎錦暉(1891—1967),湖南湘潭人,我國早期兒童音樂大師。他在20世紀20年代創(chuàng)作了《可憐的秋香》等24首“兒童歌舞表演曲”,譜寫了《麻雀與小孩》等12首“兒童歌舞劇”,在全國兒童中廣為流傳。
?陳嘯空編著《豪歌33曲》,上海正中書局1936年9月出版。
?同注?。
?“陳嘯空聲樂作品演唱會”節(jié)目單(2017年11月14日):《豐災》(陳嘯空詞曲,莫瀚欽、王雨欣演唱,陳劍伴奏),《你是離我而去了》(錢君詞,安小梅演唱,陳捷伴奏),《禱》(錢君詞,翟亞宏演唱,張霞伴奏),《寂寞的心》(錢君詞,賈萬銀、翟亞宏演唱,張霞伴奏),《生存之疲倦》(沈醉了詞,翟亞宏演唱,張霞伴奏),《春夜》(沈醉了詞,安小梅演唱,陳捷伴奏),《漁舟》(沈秉廉詞,趙益弘演唱,任彥潔伴奏),《蜜桑索羅普之夜》(郭沫若詞,賈萬銀演唱,陳捷伴奏),《我倆猶是昨日之我倆》(錢君詞,賈萬銀、徐婧蕙演唱,任彥潔伴奏),《野火歌》(戴季陶詞,陳孫演唱,陳劍伴奏),《前進曲》(陸華柏詞,崔偉演唱,陳劍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