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戈壁荒原100公里徒步遠征即將開始,不管前方的路是戈壁、荒灘、江河、湖泊,還是溝壑、山谷,我都將勇往直前。在此,我向我的身體宣誓,我將保護好身體,避免疾病和傷害,做好熱身和放松拉伸;我向我的同伴宣誓,當你需要的時候,我永遠在你身邊,絕不單獨行動,攜手并進,抵達終點;我向團隊宣誓,遵守遠征的安全紀律,積極主動自我管理,心態(tài)平和不打架,積極參與營地活動,珍惜水和食物,保護脆弱的環(huán)境,尊重感恩每個人的辛苦付出;我向我的青春宣誓,我將為夢想向前,我將忠于內(nèi)心。我堅信,海拔3000米戈壁荒原100公里的徒步目標我一定能實現(xiàn)!”
這是“柴達木百公里徒步”前,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附屬小學校長趙建軍和孩子們的莊嚴宣誓。戈壁灘一眼望不到頭,凜冽的風帶著大西北特有的堅實和硬朗吹在每個人的臉上。4天,海拔3000米,徒步100公里……這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已經(jīng)是不小的挑戰(zhàn),這群十一二歲的孩子能完成嗎?答案寫在趙建軍的臉上。沖鋒衣、登山杖、太陽鏡,被陽光曬黑了皮膚的趙建軍看起來少了平時的儒雅,多了幾分豪邁與堅毅。他看著每個孩子啟程,不時說上幾句叮嚀,走在隊伍的最后,默默地為孩子們加油鼓勁、保駕護航。這是第幾次啟程?對于孩子們來說是第一次;對趙建軍來說,馬上就要迎來第四次出發(fā)。為什么要歷盡千辛萬苦,冒著“擔責任”的風險,一次又一次地沖破傳統(tǒng)教育的桎梏,帶著孩子們踏上這段遠離城市的奇幻之旅?趙建軍說:“我的童年在泥土里踩踏,在水洼里摸魚,粘知了,捉蜻蜓,拿彈弓打麻雀,用柳條做哨子……”看著越來越多的孩子只在“家—學校—補習班”三點一線間循環(huán)往復,變成手機不離身的“小小低頭族”,他打心眼里想讓這群成長在高樓里的孩子們回歸自然,找回童年本來的模樣,在行走中去經(jīng)歷風雨,觸摸彩虹,感受生命的力量。
柴達木的地形復雜而崎嶇,天氣捉摸不定。太陽高懸時,裸露的皮膚在強紫外線的照射下因灼燒而疼痛;太陽隱沒了,無處不在的寒冷便侵襲而來。白天,孩子們在烈日炙烤下前行,晚上便在戈壁灘上安營扎寨。就是這樣一段不算溫柔的旅程,卻成為每個農(nóng)大附小孩子最期待的畢業(yè)“禮物”。不得不說,正是因為趙建軍當年的堅持,才成就了這段不凡之路。2012年,他與DE創(chuàng)辦人付永第一次見面,便被DE倡導的教育理念所吸引,陸續(xù)將一元錢城市生存、香山-八大處長途拉練等帶入了課程實踐。與以往的校外活動不同,“柴達木百公里徒步”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老師們覺得“不靠譜”,家長們害怕“出問題”,有關(guān)部門說:“出京了,不批!”那段時間,趙建軍有過遲疑和不安,但是經(jīng)過縝密的分析,他斷定:“安全方面沒有問題!”于是,他便從家長、老師、教育行政部門三方著手,積極促成這次遠行的最終落實。
第一座大山:要讓教師認可。沒有教師的認可,活動便沒有生命力。趙建軍首先鼓勵教師子女參與活動;然后委派教師代表進行體驗,回校后與全體教師分享收獲。當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勇氣、智慧和克服困難的決心、行動時,很多老師開始思索“什么樣的教育才是最適合孩子的教育”;當聽到同事們在分享會上暢談旅程中的見聞,很多人忍不住開始期待大漠風光,遙想托素湖的美好和德令哈的詩意。當教師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時,趙建軍知道遠征的第一步開始了。
>> 柴達木百公里勝利抵達終點
第二座大山:要讓家長認可。通過“一元錢城市生存”等系列活動,趙建軍在家長心里已經(jīng)成為“安全感”的代名詞。這次遠途活動的提出,雖然在剛開始遭遇了家長的質(zhì)疑,但是經(jīng)過趙建軍的反復論證和耐心解讀,很多家長表示贊成。經(jīng)過多次與家長的磨合,趙建軍總結(jié)出:“只要是對孩子好的,家長會非常支持學校的安排?!闭且驗橛辛思议L的配合,2015年,在“報批無門”之時,趙建軍帶著4位老師、72名學生第一次離開北京,到達青海,踏上了柴達木的土地,“偷偷摸摸”地完成了第一次遠足。
第三座大山:教育行政部門。上文提到的“報批無門”,實屬海淀區(qū)沒有一所學校舉辦過類似的活動,這就造成了不知道去哪個科室報批的問題。有的科室直接說:“你不用報了,報了也不批?!绷钊藳]想到的是,正是2015年的第一次“出走”,給學校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營造了相對寬松的社會氛圍。這讓教育行政部門對活動的態(tài)度有了松動,有關(guān)領(lǐng)導甚至對趙建軍說:“去教委相關(guān)科室報備一下,不要自己背負那么多!” 到了2017年,教育部游學政策的出臺,更是讓外出活動的報批變得簡單起來。
當大多數(shù)教育者“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按部就班地推進教育工作的時候,趙建軍為什么有如此的膽識和魄力敢為人先呢?在他看來,只要是對孩子好的,他都愿意去嘗試。他說:“童年是多彩的,小學時光不應僅僅在學校里、課堂上,應該到大自然中去。只有走進大自然,才能享受更美好的童年。”柴達木徒步歸來,有學生在日記中寫道:“最后一天,33公里。我們都覺得很累,不想繼續(xù)走了,抱怨甚至后悔,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掉隊。雙腳早已麻木,我們是靠著意志和毅力在走路。當時我的內(nèi)心只有一個聲音——堅持!” 看到孩子們的點滴成長,趙建軍在心里默念:“值了!”
畏首畏尾不是趙建軍的性格,在“另辟蹊徑”的路上,他笑稱自己是“處處碰壁,碰出來的校長”?!皽睾?、果敢、堅韌”是同事們給予趙建軍的評價。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來,他先后任職三所學校,其敢為人先的魄力和處變不驚的心態(tài)已經(jīng)成為他最鮮明的人格魅力,也為他所在的學校平添了與眾不同的教育特質(zhì)。
1990年,剛剛畢業(yè)的趙建軍懷著一腔熱忱來到京郊的西二旗小學任教。第一天來校報到的場景他至今歷歷在目——破廟改造的校舍、漏雨的屋檐、鋪著沙土的地面、班上坐著的寥寥十幾個孩子……當時的他只有20歲,不成想在這里一干就是14年。1994年,也就是他工作的第四個年頭,趙建軍完成了自己職業(yè)生涯的轉(zhuǎn)換,從一名教書育人的教師變成了引領(lǐng)學校前行的一校之長。這使他開始跳出教師的思維,以一個管理者的身份思考學校的未來。當時,一陣陣撤校的謠傳,使學校的教師們個個人心惶惶,擔心自己的前途,教學質(zhì)量也變得每況愈下。趙建軍頂著巨大的壓力,一方面盡力安撫教職員工,同時他看準時機,率先提出了發(fā)展計算機教育的計劃,為學校夯實了立足的“資本”。
九十年代初,電腦還是個稀罕物,不僅價格昂貴,而且保養(yǎng)維護十分困難。盡管有一些反對的聲音,但趙建軍仍然堅持通過教師集資的方式,購買了學校有史以來第一批電腦,學校也由此成為全北京市為數(shù)不多擁有電腦的小學。很快,學校的付出得到了回報,在第二年的北京市小學計算機比賽中,孩子們不負眾望,獲得了五年級組的冠軍,學校的計算機教育特色品牌由此打響。與此同時,趙建軍提出的教師學歷提升計劃,也使學校的辦學質(zhì)量有了長足的進步。不僅打消了教師對未來的疑慮,還提升了教師的整體能力和凝聚力。學生人數(shù)也從最初的100多人發(fā)展到近500人。
趙建軍職業(yè)生涯的第二站是東北旺中心小學,從一個平臺跳躍到另一個平臺,趙建軍有著更多的憧憬和期待,畢竟這個舞臺比之前的要大得多,情況也要更加復雜。2005年,趙建軍開始在學校進行防震減災方面的教育,并集中時間對全校師生進行防災演練。隨著防震減災教育在校園里的不斷深入,一些指責和質(zhì)疑隨之而來。有人認為,防震減災教育對孩子來說用處不大,與其在這方面浪費精力,不如多花些時間在教學上。對此趙建軍卻有自己的看法:“火災、地震等災害可能人這一輩子都不會遇到,但是一旦碰到了,那就是關(guān)乎生命的大事,是否受過專業(yè)的訓練決定了瞬間的生死。對于關(guān)乎孩子生命的事情絕對不能馬虎?!?/p>
對防震減災教育大力的推廣,使東北旺中心小學成為中國眾多小學中唯一的全國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趙建軍未雨綢繆的做法很快便得到了驗證。2008年,汶川地震的慘痛經(jīng)歷,讓全國中小學都開始重視校園防震減災教育。而此時的東北旺中心小學在這方面早已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
時間一次又一次驗證了趙建軍獨到的眼光和超前的理念。他從不盲目跟風,也不爭名逐利,“對孩子好”是他唯一的訴求。在“一元錢城市生存”活動中,他一再向家長強調(diào):孩子一頓飯吃不上餓不壞;涿州野外生存訓練時,他還記得孩子們第一次做的雞蛋餅是多么美味香甜;在柴達木廣闊的戈壁灘上,兩個男生因為矛盾僵持不下,他笑道:“要不,你們像男子漢一樣打一架……” 他的教育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在他的帶領(lǐng)下,孩子們的成長卻能“事半功倍”。有家長這樣感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里有踐行人性與回歸自然的教育理念。感謝農(nóng)大附小,感謝最具人格魅力的趙校長!”
>> 一年級學生開筆禮活動
在趙建軍的心里,有一方充滿溫情和愛意的世界,孩子就是這里的主角。多年前,學生要自發(fā)排練一個英語節(jié)目,老師找趙建軍商量是否可行。趙建軍一口答應,說:“孩子們想做的,不管成不成功,都支持!”圣誕節(jié)到了,老師們提議:“我們裝扮成圣誕老人,給學生送禮物吧!”衣服給了趙建軍一身,第二天他第一個站在校門口,化身白胡子圣誕老人,給每個到校的孩子送上圣誕禮物,并反復確認沒有一個孩子落下。于學生來說,趙建軍不只是校長,更是他們的伙伴、摯友;于教師來說,趙建軍不只是領(lǐng)導,更是他們教育前行路上的領(lǐng)頭羊。
在趙建軍的大力推動下,農(nóng)大附小以“未來訓練營”生存課程為基礎(chǔ),與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DE三方合作實踐了《生命—生存教育》體驗課程,踐行“未來訓練營”倡導的“角色體驗、實地訓練、志愿服務”生存體驗理念,以促進學生主動、健康、積極的發(fā)展為主旨,幫助學生獲得發(fā)展自我、適應自然、融入社會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生存與生活的價值,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快樂生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豐富體驗、形成技能、獲得感悟,形成正確的生存觀,實現(xiàn)生命的健康發(fā)展。結(jié)合自身實際情況,學校探索出了“四大主題、六個專題、三種途徑”的生命教育模式?!八拇笾黝}”是指以心理健康教育、人身安全防護、健康生活指導、情感道德修養(yǎng)四大主題貫穿整個生命生存教育過程。四大主題內(nèi)容完成了生命教育在各年齡階段的目標,體現(xiàn)了生命教育的內(nèi)涵?!傲鶄€專題”是指實施以“認識生命”“熱愛生命”“發(fā)展生命”“探知生命”“關(guān)愛生命”“感悟生命”為專題的生命教育,這六個專題由低到高層層深入,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叭N途徑”是指生命教育通過專題課程、體驗活動、學科滲透三種渠道開展“生命—生存”教育。
自2012年開始實踐以來,農(nóng)大附小逐漸明確了《生命—生存教育》課程的育人目標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熱愛生命、發(fā)展生命”,具體來說就是幫助學生掌握守護生命的基本技能,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生命的可貴,正確處理個人與自我、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環(huán)境、個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使學生正確認識生死悲歡,珍愛生命,感受生命的喜悅,體驗生命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趙建軍說:“教育是人的教育,應該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边@也是他這么多年來一直追求的目標。如今,一元錢城市生存大挑戰(zhàn)、八大處香山植物園長途拉練、定向越野、柴達木百公里徒步等已經(jīng)成為農(nóng)大附小孩子們最喜聞樂見的課程形式。在“一元錢城市生存大挑戰(zhàn)”時,孩子們勇敢地與陌生人交談,用自己的智慧與創(chuàng)作換取路費;在四天涿州生存挑戰(zhàn)中,孩子們一路相互扶持,互幫互助,雖然辛苦卻微笑面對;在柴達木百公里徒步時,他們團結(jié)、信任、堅持,決不放棄一個人,一起出發(fā),一起走向終點……從課堂育人到開放育人,從書本育人到生活育人,從知識育人到實踐育人,孩子們在開放的課堂中,在實踐與磨礪中,開啟心智,獲得生命的新成長。
和孩子們一起行走在柴達木廣袤的大地上,趙建軍覺得天上的白云異常美麗純凈,夜晚的繁星也變得明亮而俏皮。正因為有這么多的孩子與自己同行,他的心里時常涌起陣陣欣慰和感動的漣漪。在趙建軍看來,孩子們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他只愿當他們遭受挫折或困難時,能想到在某個禁光禁語的晚上,他們憑借自己的意志,曾越過沼澤、翻過山丘,朝著心的方向,堅定而從容的向前、向前……
在去年的畢業(yè)季,趙建軍深情地寫道:“光陰似箭,歲月如歌,六年來,你們努力求知,拼搏進取,播種理想,你們見證和參與了學校發(fā)展的不凡歷程,你們敢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奇跡,與農(nóng)大附小一同走過了一個又一個的第一次……在你們即將遠行之際,我希望你們永遠不會忘記,這里留下了你們奮斗拼搏的汗水、堅實成長的足跡?!?0多年的從教經(jīng)歷沒有磨滅他對孩子的熱愛、對教育的初心。他曾說:“在柴達木走了100公里,和孩子們留下了100公里的故事?!鞭r(nóng)大附小的故事還在繼續(xù),趙建軍仍將以守護美好童年為己任,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感受成長的力量,笑看生命的綻放。
>>香八拉穿越活動
>>涿州野外生存訓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