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禮 孫前梅
摘 要:中共十九大關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大理論的創(chuàng)新一氣呵成,特別強調黨對我國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全面領導,突出要求全黨自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大會對過去成績的肯定、所處時代的定位、美好未來的憧憬等都充滿高度自信。會議總結過去和謀劃未來的歷史視野、研判國內外形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際意義的理論視野、勇擔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國際視野等尤為開闊。
中圖分類號:D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2435(2018)02001206
關鍵詞:歷史視閾;中共十九大;鮮明特色
Abstract:The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the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which is stated in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by Chairman Xin Jinping, is done at one go without any interruption from the historical visual threshold, and the new theory especially emphasizes on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undertaking in all aspects and particularly requires that the whole Party should obey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uphold its authority and centralized, unified leadership. The meeting shows strong confidence in the affirmation to the past achievement, the location of new era and the yearning for beautiful future. When it comes to the historical view on concluding the past and planning the future, the theoretical view on studying and judging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of our n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meanings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rnational view on leading the reform of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it turns out to be quite wide and wise.
長期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代表大會都總結過去,謀劃未來,部署工作,發(fā)揮了創(chuàng)新理論、凝聚共識、引領實踐等巨大作用,但又各具特色和風格。本文從歷史比較的視閾探討中共十九大的鮮明特色。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階段性理論成果的重大創(chuàng)新一氣呵成
黨創(chuàng)立以來,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持續(xù)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先后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階段性理論成果。這些理論成果科學內涵、主要內容和指導地位的概括基本上都是在黨的代表大會上完成的。但是,各自經歷的時間跨度差別很大。黨于1921年7月誕生,毛澤東思想直到1945年4至6月召開的中共七大上才作出初步概括并作為指導思想寫入黨章,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才對其科學內涵和理論體系作出明確、科學、完整概括,1982年9月召開的中共十二大還在內涵界定中增加了“和建設”三個字。[1]64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時期,“鄧小平理論”這一概念到1997年10月召開的十五大才首次使用,并完成明確界定和系統(tǒng)概括,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歷時約20年,期間使用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概念,1987年10月的中共十三大和1992年10月的中共十四大分別對其主要內容作過“十二個基本觀點”“九個方面”的概括。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形成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經過理論和實踐的探索、創(chuàng)新,于2000年春首次提出“三個代表”的概念,在2001年7月慶祝黨成立80周年的講話中,江澤民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作出深刻闡述,2002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六大又對其作了全面概括,并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歷時13年。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繼續(xù)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于2003年10月在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科學發(fā)展觀”的概念,經過10年的積累和概括,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對其作了系統(tǒng)闡釋,并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中共十九大不僅首次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概念,并對其科學內涵作了“五個是”的界定,對其主要內容作了“八個明確”的概括,而且指明其緊緊回答的時代課題是“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動綱領是“十四個堅持”,系統(tǒng)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zhàn)略布局和發(fā)展方向、發(fā)展方式、發(fā)展動力、戰(zhàn)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2]18,并將其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梢?,中共十九大關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概念提出、內涵界定、內容概括、主題揭示、地位確立等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一氣呵成。
二、突出強調黨的全面領導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證。前幾次黨代會比較強調全面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中共十九大特別強調黨對我國各行各業(yè)、各項事業(yè)的全面領導。
1.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基本結論。黨的執(zhí)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近現代中國歷史清晰地告訴人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中共十九大闡明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特點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時,強調“歷史已經并將繼續(xù)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必須“堅決反對一切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的言行。[2]16、15但是,一個時期以來,黨的領導在一些領域受到削弱和挑戰(zhàn),“有的人在這個問題上諱莫如深、語焉不詳甚至搞包裝,沒有前提地搞黨政分開,結果弱化了黨的領導,削弱了黨的建設”,經過中共十八大以來黨領導人民所作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弱化黨的領導的狀況得到根本性扭轉”[3]14。因此,中共十九大報告總結過去五年工作時,認為“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根本在于“全面加強”了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決改變了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總結過去五年取得全方位、開創(chuàng)性成就的原因時,認為“五年來的成就,是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2]7、9
2.構成新時代指導思想的基本內容。黨的文獻和學術界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等基本內容的概括,少則六方面,多則十六方面乃至更多。但能列入黨的文獻所概括的基本內容,無疑具有重要地位。中共十九大報告用“八個明確”概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容,其中,第八個“明確”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2]20。
3.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方略。為了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指明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圖”、“方法論”和“實踐要求”[4],中共十九大報告闡明了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個堅持”的基本方略,涵蓋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依靠力量、發(fā)展動力,以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國防、祖國統(tǒng)一、外交等方方面面。其中,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列為首要方略,并再次引用毛澤東的話,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2]20
4.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基本要求。歷史上,中共領導人和代表大會多次對黨的自身建設的目標、任務和總要求作出具有時代特征的規(guī)定。1939年10月,毛澤東曾指出要把黨“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5]602,特別強調“布爾什維克化”。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提出“要按照新黨章的要求,努力把黨建設成為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的堅強核心”[1]47,特別強調黨的“堅強核心”作用。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要把黨建設成為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6]45,特別強調“鄧小平理論武裝”。中共十九大報告指明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時,首先指明的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2]61-62,特別強調“黨的全面領導”。
5.落實黨的全面領導的重大部署。中共十九大在強化和落實黨的全面領導方面還作出了許多重大部署。例如,大會部署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時,強調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在我國政治生活中,黨是居于領導地位的”,要“加強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2]36。我國推行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目標就是要“建立黨統(tǒng)一領導下的國家反腐敗工作機構”[7],中共十九大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要“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組建國家、省、市、縣監(jiān)察委員會”“構建黨統(tǒng)一指揮……的監(jiān)督體系”[2]68。
三、堅決維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
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的基本要義,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紅色基因,也是中共自成立以來堅持和傳承的基本原則。早在科學社會主義創(chuàng)立之初,馬克思恩格斯總結歐洲工人運動的歷史經驗,特別是巴黎公社失敗的慘痛教訓,明確闡述了加強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必要性。1872年9月,針對第一國際海牙代表大會“賦予總委員會以新的、更為廣泛的權力”,馬克思說:“海牙代表大會認為加強總委員會的權力并且為了當前的斗爭而把活動集中起來是適當的和必要的,因為分散會使這種活動沒有成果?!盵8]179鑒于第二國際因修正主義蔓延而破產、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內部因機會主義盛行而嚴重削弱戰(zhàn)斗力等教訓,列寧領導的俄共(布)和共產國際尤其強調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強調無產階級政黨應執(zhí)行“鐵的紀律”“應當建設一個集中統(tǒng)一、組織嚴密、紀律嚴明的黨,通過組織的統(tǒng)一來保證黨的堅強團結和步調一致”。[9]99這成為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20世紀上半葉取得重大發(fā)展的重要原因。在列寧建黨思想和共產國際的指導下,中共自誕生始就確定了實行“中央集權制”原則,堅持“在黨內實行像軍事紀律那樣的鐵的紀律,黨的中央機關必須擁有廣泛的權力”[10]43;強調“自中央機關以至小團體的基本組織要有嚴密系統(tǒng)才免得烏合的狀態(tài),要有集權精神與鐵似的紀律,才免得安那其(無政府主義——筆者注)的狀態(tài)”“全國大會及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之議決,本黨黨員皆須絕對服從之”“下級機關須完全執(zhí)行上級機關之命令;不執(zhí)行時,上級機關得取消或改組之”[10]62-58。
中共十九大不僅突出黨的全面領導,而且號召全黨努力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
1.總結全面從嚴治黨的成功經驗。中共十九大總結過去五年工作成效時認為,正是通過推動全黨尊崇黨章,增強“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2]7,層層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等,從而取得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卓著成效。同時,吸取周永康、薄熙來、令計劃等搞陰謀活動對黨的團結和事業(yè)發(fā)展構成極大危害的教訓,尤其是“山頭主義宗派主義搞非組織活動,破壞黨的集中統(tǒng)一”[3]18的深刻教訓,大會報告將增強“四個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等列入建設和發(fā)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十四個堅持”的基本方略。
2.把政治建黨擺在首位。在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史上,經典作家們沒有明確將“政治建設”單獨作為黨的自身建設一個方面闡述。十月革命勝利后,列寧闡述蘇維埃國家政權建設時曾使用“政治建設”的概念,認為工會“應該日益發(fā)揮工人階級政治建設者的作用”[11]397。毛澤東、朱德和陳毅等在民主革命時期論述人民軍隊建設時,曾將“政治建設”列為“建軍問題”的第一位[12]233,提出“政治建設是建軍的中心”[13]127。1995年1月,江澤民提出:“我們黨歷來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的首位?!盵14]1662000年5月,他又將黨的思想建設和政治建設分開,強調“推進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都應該貫穿‘三個代表要求”[15]15。之后,中共文獻鮮見將政治建設作為黨的建設一個方面同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等并列相提。中共十九大報告概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容時,將“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2]20確定為“八個明確”的重要組成部分。報告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時,再次強調“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2]62。大會部署今后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時,共提出八大戰(zhàn)略舉措,首先就是“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突出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2]62。此外,大會提出,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干部隊伍要“突出政治標準”[2]64,選拔重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全面貫徹執(zhí)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
3.用習近平的姓名命名新理論。用領導人的名字命名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或者施政方針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傳統(tǒng),也是國際慣例。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等都是以領導人的姓名命名。西方社會的羅斯福新政、撒切爾主義、布什主義、奧巴馬主義、默克爾主義等也是以領導人名字命名的。從包括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在內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經驗看,以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人的姓名命名理論有利于統(tǒng)一思想認識、凝聚社會力量、引領實踐行動、推進事業(yè)發(fā)展。中共十九大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命名十八大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并修改黨章,將其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用以武裝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等等。這同樣是加強和維護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戰(zhàn)略部署。
4.積極落實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中共十九大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戰(zhàn)略部署,在大會前后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加以貫徹落實。例如,中共十八屆中央紀委提請十九大審議的工作報告,由過去直接提請轉變?yōu)榻浿醒胛瘑T會審議并提交大會審議。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產生后召開的首次會議研究部署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就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若干規(guī)定》,強調“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全黨共同的政治責任”,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要推動全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16]。10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關于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改革期間暫時調整適用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決定(草案)》,確定武警部隊改革的主要任務和重點是,強化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對武警部隊集中統(tǒng)一領導,堅定貫徹中央軍委主席負責制。[17]12月底,中共中央決定,從2018年元旦起,武警部隊由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tǒng)一領導。[18]
四、處處彰顯高度自信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一再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并將其由過去“三位一體”的道路、理論和制度自信發(fā)展為“四位一體”的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自信。他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一系列鏗鏘有力的講話,充分顯示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自信。
1.對過去工作成績的自信??偨Y過去五年工作成績時,習近平強調,中共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fā)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fā)、全球性問題加劇的外部環(huán)境和我國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等內部情況的深刻變化,我們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2]2“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chuàng)性的……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2]8,并連續(xù)使用“重大成就”“重大突破”“重大步伐”“重大進展”分別表述經濟、改革、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用“成效顯著”“成效卓著”描述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黨的自身建設取得的成績。回顧黨創(chuàng)立以來近百年的苦難輝煌歷程,習近平自豪地感慨,自黨應運而生后,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黨領導中國人民“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2]13“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2]15。
2.對當今所處時代的自信。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基礎上,中共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嶄新論斷,并對其歷史方位、主要任務和重大意義等進行了系統(tǒng)闡述。大會報告在論述其重大意義時宣布:這“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2]10?!霸谥腥A人民共和國發(fā)展史上、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上、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2]12大會闡釋其歷史方位時指出,新時代是繼續(xù)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2]11這些都體現了大會對當今時代充滿的自豪和自信。
3.對黨和人民力量的自信。中共十九大對黨和人民迎接挑戰(zhàn)、再創(chuàng)輝煌、不辱使命的能力和力量充滿自信?;仡櫧詠碇袊嗣褡非竺褡鍙团d偉大夢想的歷史進程后,習近平再次強調,“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2]15。講到臺灣問題時,他指出,“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自信、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2]57。大會報告最后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完成新時代的新使命、實現新時代的新目標而繼續(xù)奮斗,“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yǎng)分,擁有十三億多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2]70。
4.對未來美好前景的自信。展望未來,大會對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205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充滿信心,并對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美好景象作出了全面勾畫。大會報告部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國防、祖國統(tǒng)一、外交、黨建等各方面工作時,最后一個自然段都以鼓舞全黨全國人民的話為結束語,無不充滿必勝的自信。例如,部署文化建設工作時,大會報告指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應該而且一定能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chuàng)造中進行文化創(chuàng)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2]44講到祖國統(tǒng)一時,習近平向全體中華兒女宣示,“把民族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夠共創(chuàng)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2]57
五、視野尤為長遠開闊
改革開放以來,中共歷次代表大會都依據國際形勢的研判就我國對外開放、外交等工作作出部署,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但隨著改革開放歷史的延長、中國國際影響力和參與全球治理能力的提升等,中共十九大報告總結過去、籌劃未來,高屋建瓴、氣勢磅礴,對歷史的回顧、未來的規(guī)劃、工作的落實等都更加展示出宏偉而廣闊的視野。
1.歷史視野更長遠。大會報告對我國發(fā)展歷史方位的研判,不僅基于過去五年工作的總結,而且基于對改革開放近40年、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60多年、黨成立90多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170多年來中國人民的英勇奮斗歷程和偉業(yè)的總結。報告不僅謀劃了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未來五年工作的戰(zhàn)略舉措,而且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30年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戰(zhàn)略步驟、奮斗目標等作出了遠景規(guī)劃,具有長遠的歷史視野。
2.理論視野更寬闊。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要“善于觀大勢、謀大事”“只有眼界非常寬闊,正確認識和積極順應中國和世界發(fā)展大勢……才能把握工作主動權,跟上時代前進步伐,推動事業(yè)順利發(fā)展”[19]。中共十九大把中國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都置于世界局勢的嬗變中去考量,認為“我國發(fā)展仍處于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zhàn)也十分嚴峻”[2]2;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fā)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fā)展,拓展了發(fā)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fā)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盵2]10這些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所處的內外環(huán)境、所獲成就的國際意義等科學判斷,眼界尤為開闊。
3.國際視野更寬廣。改革開放以來,中共歷次黨代會都把擴大對外交往、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等列為黨和人民的重要任務。隨著我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外交局面的逐漸形成,以及綜合實力、國際影響力等持續(xù)提升,黨代會面向世界謀篇布局的視野越來越寬廣。中共十九大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處國際環(huán)境、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貢獻、為解決人類問題的國際意義等分析都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大會報告通過對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戰(zhàn)略的分析,強調中國將繼續(xù)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發(fā)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2]60。表明中國經過近40年的努力,在打破被封鎖和自我封鎖的局面、融入世界體系之后,又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tài)擔當起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任。
綜上所述,中共十九大關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一氣呵成,特別強調黨對我國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全面領導,突出要求自覺加強、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對過去成績的肯定、所處時代的自豪、美好未來的憧憬等都充滿高度自信,總結過去和謀劃未來的歷史視野、研判當前我國內外局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際意義的理論視野、勇擔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全球視野等尤為開闊。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本書編寫組.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劉云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N].人民日報,2017-11-06(2).
[5]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EB/OL].(2016-11-07)[2017-12-02].http://www.ccdi.gov.cn/xwtt/201611/t20161107_89267.html
[8] 中共中央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9] 中共中央編譯局.列寧專題文集·論無產階級政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 中共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
[11] 中共中央編譯局.列寧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2]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朱德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3]陳毅.陳毅軍事文選[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
[14]江澤民.論黨的建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15]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央視網.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EB/OL].(2017-10-27)[2017-12-02].http://news.sohu.com/20171027/n520284858.html.
[17]新華社.武警改革期間調整適用相關法規(guī)的草案提請人大審議[EB/OL].(2017-11-01)[2017-12-02].http://m.xinhuanet.com/mil/2017-11/01/c_129730196.html.
[18]新華社.中共中央決定調整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領導指揮體制[N].人民日報,2017-12-28(2).
[19]戚義明.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關于經濟工作的重要論述[EB/OL].(2014-02-22)[2017-12-0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2/c_126175088_5.html.
責任編輯:陸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