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太
摘要:本文從傳統(tǒng)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著重分析了積分激勵機制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闡述了積分激勵機制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并提出了積分激勵機制在課堂教學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積分激勵機制;課堂教學;運用
積分激勵機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運用積分激勵機制。并且,積分激勵機制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要求教師合理設置積分及得分原則,采用科學的運作方式和激勵辦法。然而,積分激勵機制在課堂教學運用中還需要注意課堂時間的分配、加減分機制的設定及統(tǒng)計人員等問題。研究積分激勵機制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不僅能夠有效優(yōu)化積分激勵機制,而且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有著直接意義。
一、傳統(tǒng)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堂氣氛沉悶
有些學校的課堂氣氛十分沉悶,教師一個人在課堂上進行知識講解,不讓學生進行知識討論。長此以往,學生的積極性被嚴重削弱。并且,有些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較差,在課堂上不敢表現(xiàn)自己,害怕受到教師和同學的嘲笑。同時,還有一些學生的基礎較差,沒有掌握學科基礎知識,缺乏邏輯性思維,難以通過自己的思考找出問題答案。另外,有些教師的教學方式十分滯后,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只注重灌輸教育,沒有為學生提供討論和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
2.評價方式滯后
有些教師在課堂上習慣使用表揚法,對學生的成就、進步等進行表揚。然而,過度表揚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錯覺,不利于學生的自我認知。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無法正確評價自己,認為老師表揚了自己,自己就是最好的,很容易產(chǎn)生驕傲心理,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并且,有些教師在課堂上習慣使用批評法,忽視了對學生的肯定和表揚,嚴重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認為自己如何努力都得不到教師的認可,因而產(chǎn)生放棄的心態(tài)。
二、積分激勵機制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1.提高學生積極性
積分激勵機制能夠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具體來講,在積分激勵機制下,學生為了獲取積分而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踴躍回答教師的問題,參與課堂教學,有利于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并且,在參與課堂的過程中,學生的應變能力和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進而實現(xiàn)學習效率的提高。
2.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
積分激勵機制能夠有效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具體來講,積分激勵機制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之中,強化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思考和討論,深化學生對課堂知識學習,進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并且,在積分激勵機制下,學生為了獲取更多積分而將精力集中在知識學習上,有利于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
3.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
積分激勵機制能夠加快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具體來講,在積分激勵機制下,學生為了獲取積分而努力學習,后進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學習自信心和成就動機也在不斷提升。并且,在積分激勵機制的下,后進生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更加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得到了提升。
三、積分激勵機制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積分設置
積分激勵機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教師合理設置積分。具體來講,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和學生的學習水平設置學生的學習任務,并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分層,設置每個層次的分數(shù)。例如,對于學習任務完成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3積分;對于學習任務完成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2積分;對于學習任務完成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1積分;對于沒有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教師可以不給予這些學生積分。
2.得分原則
教師應合理設計問題的分值,并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狀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判斷,并設置相應的分值。具體來講,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分層,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學生分為A、B、C、三層。對于A級學生,如果學生的回答準確率在95%以上,教師可以給學生滿分,回答準確率在60%以上,教師可以給學生及格分,回答準確率在60%以下,教師可以給學生不及格的分數(shù)。對于B級學生,如果學生的回答準確率在85%以上,教師可以給學生滿分,回答準確率在50%以上,教師可以給學生及格分,回答準確率在50%以下,教師可以給學生不及格分。對于C級學生,如果學生的回答準確率在70%,教師可以給學生滿分,如果學生的回答準確率在40%以上,教師可以給學生及格分,如果學生回答準確率在40%以下,教師可以給學生不及格分。
3.運作方式
為了增強積分激勵機制的層次性和全面性,教師應積極明確積分激勵機制的運行程序,設置積分激勵機制的標準,根據(jù)標準對學生的相關行為進行評價打分。例如,教師可以針對課堂紀律設置課堂紀律的相關標準,并為每一個標準設置相應的分值,如果學生達到了紀律標準則能夠獲得相關分值,反之,如果學生達不到紀律標準學生將難以獲得分值。
四、積分激勵機制在課堂教學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積分激勵機制應合理配置課堂時間,明確課堂的核心工作,不能偏離教學中心,避免為將課堂重點放在積分激勵機制的落實上而忽視了課堂教學。并且,在運用積分激勵機制的時候,教師應合理設置專門的統(tǒng)計人員,在課堂上由教師負責學生的評價和打分,不能將課堂監(jiān)督評價交給學生,避免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另外,為了滿足學生對積分的需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獎勵性的項目,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行積分補償。
參考文獻:
[1]淺談如何更好地使用“積分量化制度”管理班集體[J].魏佳,劉金海.學周刊.2014(19)
[2]論積分制管理下的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yǎng)[J].楊茹.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