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華敏,陳少婷,陳宏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八○醫(yī)院骨二科,福建泉州 362000)
骨質疏松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骨量減少的代謝性、功能障礙性疾病[1]。大量研究顯示,骨質疏松與女性雌激素分泌下降及卵巢功能衰退有關,處于圍絕經(jīng)期的女性骨質疏松發(fā)生率明顯高于經(jīng)期女性[2]。近年來隨護理學科的迅速發(fā)展,有效的護理方法對提高圍絕經(jīng)期骨質疏松癥患者疾病知識、促進康復方式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有研究報道,對有骨質疏松的患者制定有效的早期干預措施,提供最佳運動治療和訓練手段,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價值?,F(xiàn)探討絕經(jīng)期骨質疏松癥患者應用健康教育結合運動鍛煉進行干預,并對干預效果進行觀察,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6年1―12月122例絕經(jīng)期骨質疏松癥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2組,對照組(n=61)和研究組(n=61),各61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所有患者均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見表1。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年齡50~75歲;符合2011年中華醫(y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治療指南》診斷標準[3];自然絕經(jīng)10~20年;無運動禁忌證;智力正常,以往無精神病史;具有正確溝通理解能力。(2)排除標準:患有其他影響骨代謝的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骨轉移瘤、慢性腎炎等;繼發(fā)性/特發(fā)性骨質疏松癥;運動功能障礙者;惡性腫瘤;近3個月內服用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者。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結果比較
1.3方法 2組患者均給予傳統(tǒng)日?;顒蛹八幬镏委煛φ战M采用傳統(tǒng)健康教育方法,患者入院后由經(jīng)培訓的1名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形式為向患者講解骨質疏松相關知識,內容包括圍絕經(jīng)期骨質疏松發(fā)生的原因、飲食干預、藥物干預、運動干預等知識。研究組使用健康教育結合運動鍛煉,具體措施:(1)健康教育:健康知識講座,患者入組后,每2周進行1次骨質疏松相關知識講座,采用PPT講解的方式,每次30~40 min。內容包括:骨質疏松的類型、病因、預防措施;膳食指導及平衡膳食寶塔的應用[4];骨質疏松患者常見食物的烹調方法;有利于骨骼健康的運動方式和方法,并當場展示負重運動及抗阻運動的動作。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指導,幫助患者正確認識骨質疏松癥。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及研究小組自行設計的《骨質疏松知識教育手冊》[5]。面對面指導,評估患者每日鈣的攝取量和運動情況,結合骨密度測定的結果,制定有個性化的膳食鈣攝取和運動計劃,督促患者多進行戶外運動,多曬太陽,有利于維生素D的合成,以促進鈣的吸收。網(wǎng)絡教育,通過QQ、微信定時向患者推送骨質疏松相關知識信息,患者可隨時查閱,提高健康教育效果[6]。心理教育,評估每例患者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交流,與其建立良好的關系,耐心聽取患者的問題并給予個體化的指導,使患者知曉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對疾病康復的重要作用。(2)運動鍛煉:大量研究表明,運動具有骨性效應,即維護和提高骨礦密度,適當?shù)倪\動還能增強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減少跌倒的危險性,降低因骨質疏松引起的骨折發(fā)生率[7]。臨床研究顯示,運動療法能適當減輕骨質疏松患者的疼痛感,調節(jié)患者的心情,從而有利于提高患者身體和心理素質,加強患者日?;顒幽芰蜕钯|量的提高。這些都是藥物療法和營養(yǎng)療法所不具備的。由于年齡增長和絕經(jīng)等因素引起的骨礦減少,雖然通過運動療法不能完全控制,但對預防和緩解骨質疏松至關重要。目前,運動療法是唯一的非藥物療法,療效可靠、不良反應小、節(jié)省開銷、持續(xù)時間長等優(yōu)點而受到重視。
1.4效果評價
1.4.1骨質疏松癥知-信-行 采用骨質疏松癥健康信念量表(OHBS)[7]。量表包括3個維度,31個條目,其健康信念14條,骨質疏松知識10條,預防保健行為7條,均采用Lilert 5級評分法,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分表示不同意;3分表示無所謂;4分表示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問卷總分為31~155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信念越好。該問卷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739。
1.4.2骨質疏松自我效能 采用骨質疏松自我效能問卷(OSES)中文版本[8]。量表共12個條目,運動效能鈣攝入效能各6個條目。計分方法:0~10分,分別表示從一點也無信心至很有信心。每條目得分乘以10為該條目最后得分??偭勘砼c每個分量表的得分=各自總分/各自條目數(shù),即得分范圍均為0~100分。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1~0.94,重測信度為0.63~0.82。
1.4.3骨密度指標 測量儀器為美國NORLAND公司生產(chǎn)的XR-36雙能X線骨密度儀,分別在干預前及干預后6個月測量患者腰椎及股骨頸的骨密度[9]。
2.12組患者知-信-行調查結果比較 干預后2組患者知-信-行總評分及各維度評分高于干預前(P<0.05),且干預后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2組患者自我效能調查結果比較 干預后研究組患者自我效能量表總分及運動效能、攝鈣效能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2組患者干預前后骨密度結果比較 干預后研究組患者腰椎、股骨頸密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2組患者知-信-行調查結果比較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P<0.01
表3 2組患者自我效能調查結果比較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
表4 2組患者干預前后骨密度結果比較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
本研究通過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表明,骨質疏松癥患者及家屬對于骨骼健康知識掌握甚少,即便少部分患者具備一定的骨骼健康知識,也與骨質疏松治療及預防無關。健康教育對提高人群健康生活質量及疾病知識具有重要的意義。采用科學、易被患者接受的教育方法及運動鍛煉不僅可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時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進患者康復。
3.1健康教育結合運動鍛煉對患者知-信-行的影響 知-信-行理論認為疾病保健知識是形成正常治療態(tài)度及健康信念的基礎,正確的治療態(tài)度及健康信念是患者保健行為改變的動力[9-10]。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知-信-行總評分及各維度評分顯著高于干預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健康教育結合運動鍛煉能有效改善骨質疏松癥患者知-信-行評分,而對照組傳統(tǒng)健康教育主要以口頭教育方式為主,內容抽象、深奧,理解困難,加之傳統(tǒng)教育內容及受教時間較隨意,系統(tǒng)性較差,難以確?;颊呷轿唤邮苤R[11]。
3.2健康教育結合運動鍛煉對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 自我效能是指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與自我能力感是同義[12]。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患者自我效能量表總分及運動效能、攝鈣效能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是由于運動作為骨質疏松癥的一種有效防治手段,不僅骨量及骨生物力學的性能促進成骨細胞分化,抑制破骨細胞表達,還可改善關節(jié)和骨骼肌的功能,增強肌力和耐力[13]。同時采用多模式的教育方式,讓患者了解采取骨質疏松癥相關教育信息,并提高其相關知識水平,有效促進自我效能的提升。
3.3健康教育結合運動鍛煉對患者骨骼健康的影響 王文娟等[14]研究報道,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圍絕經(jīng)期骨質疏松癥患者知-信-行評分,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臨床癥狀,促進康復。本研究結果證實,2組患者干預后腰椎、股骨頸密度均優(yōu)于干預前,且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及臨床癥狀,促進患者預后。與傳統(tǒng)健康教育相比,健康教育結合運動鍛煉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改善效果更顯著,其原因可能與本研究健康教育更系統(tǒng)化、個性化,患者易接受,提高對疾病的重視程度,有助于提高治療依從性;而通過運動療法,提高了患者性激素分泌、調節(jié)鈣吸收,改善患者骨密度。
綜上所述,應用健康教育結合運動鍛煉能有效提高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患者知-信-行水平及自我效能水平,改善患者骨密度。
參考文獻
[1]張云林,周祥,張紅,等.中老年女性骨轉換指標與骨密度和骨質疏松風險的關系[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6,22(12):1561-1567.
[2]楊衛(wèi)紅,俞潔菲,張瓊.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對骨質疏松認知程度和生活質量現(xiàn)況調查[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5,34(11):1254-1256.
[3]劉利民.《骨質疏松性骨折診療指南》《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聯(lián)合解讀[J].北京醫(yī)學,2017,39(2):180-182.
[4]陳巧鴿,金瑩,朱京京,等.路徑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康復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9):1776-1778.
[5]張偉,張銳,馮國和.多學科健康教育對非骨質疏松癥住院患者知信行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6,22(20):2857-2861.
[6]江育琴,葉玲,張莉,等.模塊式教育計劃在老年骨質疏松癥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5,22(19):2408-2409.
[7]李國平,李可貴,姜娜.3種模式整合式健康教育對社區(qū)中老年人骨質疏松癥的干預效果[J].護理學報,2015,31(2):68-71.
[8]苑秋蘭.中文版骨質疏松癥自我效能量表應用于社區(qū)中老年人的信效度分析[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17):2061-2063.
[9]趙春燕,周瑞華,田永芝,等.營養(yǎng)教育與膳食干預對中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營養(yǎng)狀況和骨密度的影響[J].衛(wèi)生研究,2016,45(2):230-235.
[10]彭娟,王吉平,沈英.知信行理論對2型糖尿病患者行為干預的效果[J].上海護理,2014,14(2):8-10.
[11]AGGARWAL N,RAVEENDRAN A,KHANDELWAL N,et al.Prevalence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osteoporosis in peri- and postmenopausal Indian women[J].J Midlife Health,2011,32(2):81-85.
[12]石倩,楊雨佳,高麗,等.骨密度異常人群骨質疏松知識與自我效能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4):331-334.
[13]吳運明,郝小波,王喜臣,等.運動干預對老年性骨質疏松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6(14):4113-4115.
[14]王文娟,金建岳,羅惠倩,等.圖文式健康教育路徑在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31):3944-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