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 要:學生是否對音樂有興趣是中學音樂課堂能否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許多學生對音樂課堂教學內(nèi)容缺乏一定的興趣,這其中除了教師自身的問題之外,也有學生的原因。作為音樂學科的教師,除了傳授音樂相關(guān)知識之外,還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調(diào)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深入了解學生的想法,結(jié)合實際,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合理運用肢體語言和語言組織以及與學生做朋友,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通過培養(yǎng)學生喜歡音樂的愛好情趣,激發(fā)學生想要深入了解音樂的欲望,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高中 音樂 教學 學習興趣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5-0-01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shù),它的魅力在于人的精神與音樂的共鳴。音樂教學應當充分發(fā)揮音樂藝術(shù)的魅力,在傳授樂理知識的基礎(chǔ)上,還應開展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如舉辦合唱比賽,樂器表演等,培養(yǎng)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一、提高學生興趣對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具體來說,興趣可以釋放學生的天性,激發(fā)其學習的人情。如果學生對音樂課沒有興趣,是上不好音樂課的。學生只有對音樂的濃厚興趣,再加上老師的引導,才能很好的達到音樂課程的教育目的。隨著新課改的推廣和實施,作為高中音樂學科的教師,應當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教學行為,用心領(lǐng)會新課程的理念,開拓教學思路,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二、當前學生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缺乏興趣的原因
1.學生自身原因。
高中生多是思想上積極向上,活力十足。同時,又有著一定的學習壓力。通常來說,在具體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歌曲的學習興趣大大超過對音樂知識的學習,一些歌曲旋律輕快簡單,在歌詞部分還述說著某些故事,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這些歌曲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在以往的音樂教材中,所選取的歌曲教材較難,旋律不夠動聽,略顯枯燥乏味。在釋放學生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方面,這些教材內(nèi)容達不到學生放松身心的訴求,因此學生很難對其產(chǎn)生興趣。 2.教師教學上的問題。
音樂是一種能夠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藝術(shù)形式,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對于部分喜歡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進行一定的反思。
第一,過于依賴教材教參的教學方式。
音樂課中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而對教材中的學習內(nèi)容如何進行處理,怎樣講授才能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這些也有教學參考書來幫忙。因為音樂教材、教參都是經(jīng)過多位專家研究審查的,正確率極高,照搬教材教參授課出錯的可能性非常小,一些教師認為如果勞神費力自搞一套教學內(nèi)容,不但徒增教師的工作量,學生可能也不接受。因此,一些教師過于依賴教材和教參。
第二,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率低下。
如果這堂音樂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唱歌或韻律,教師為了達到他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學會這首歌或是韻律,老師會讓學生一遍遍的重復模仿并記住教師所作的每一個示范動作,一遍遍反復地記歌詞、記節(jié)奏,學生只是被動的模仿,而沒有真正體會到音樂的魅力。并且,對于音樂的音色音調(diào)韻律等問題師生互動較少,基本無溝通,母庸置疑,在這樣一種教學模式當中,學生很難對音樂課產(chǎn)生興趣。
第三,欠缺與學生良好的溝通。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在學生對興趣的培養(yǎng)上起著十分關(guān)鍵的作用。高中生還處在青春叛逆期,如果學生討厭任課教師,那么他對這門課也會感到很厭惡;反之,如果學生喜歡一個教師,那么必然就會對老師所教授的課程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故而老師要學會時常與學生溝通,解答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困惑,培養(yǎng)濃厚的師生感情,了解學生不喜歡音樂課的原因并對癥下藥,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有效對策
1.改善教學形式。
生動的教學形式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真正的愛上音樂,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音樂學習。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對所講的內(nèi)容進行引入,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在樂趣中學習也會提高教學效率。
2.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氣氛。
音樂的課堂是傳遞美的課堂,確保良好的課堂氣氛也是教師的職責,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求教師營造出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課前播放小電影、音樂劇等途徑指導學生進行音樂欣賞,有效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對高中生而言,他們更需要一個良好氛圍的熏染,音樂的教學尤其需要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把欣賞能力滲透給學生,使他們對音樂學習飽含熱情與興趣。教師可以在音樂學習的教室裝飾上下些功夫,比如在墻面和窗子上貼一些音樂介紹的海報,使整個教學環(huán)境看起來更加具有教學氛圍。
3.課堂上的語言組織和肢體語言的運用。
在音樂教學的課堂上,也一定少不了對教師語言組織和肢體語言運用的考驗。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是優(yōu)秀教師的必備素養(yǎng),適當運用肢體語言會對教學成果起到很大的提升。在語言表達上,標準流利的普通話、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都會得到學生的好評。對于課堂教學而言,肢體語言也是教師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身體的律動與音樂相結(jié)合更加能夠讓欣賞者產(chǎn)生音樂的共鳴,這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的好辦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jié)語
美學教育對于發(fā)展人的創(chuàng)造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音樂作為藝術(shù)形式之一也屬于美學教育,它與普通的文化課程教學有很大區(qū)別。音樂課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并提高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對好的音樂的鑒賞能力,在音樂中找到與自己精神上和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得到更多的應該是情感上的教育。讓學生覺得上音樂課是一種美的享受,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向仕才.中學音樂課堂學生興趣培養(yǎng)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07).
[2]關(guān)婷婷.淺談學生對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J].大眾文藝,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