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2018年3月5日上午8∶20分,“森林學?!眲黾磳⒗_帷幕。孩子們每周都在期待著與“森林學?!眲龅募s定。學校把德育教育內(nèi)容排練成內(nèi)容豐富、形式活潑的兒童劇,每周一都會在學校的升旗儀式上和孩子們見面,并稱之為“森林學?!眲?。
轉(zhuǎn)變 帶來神奇效應(yīng)
德育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升旗儀式上的“國旗下講話”為什么會變成“森林學?!眲瞿??這是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大道理”孩子們聽起來總是似懂非懂,“國旗下講話”常常變成老師一個人的“獨角戲”。那么,怎樣才能將“獨角戲”變成孩子們愿意主動參與和學習的活動或游戲,讓德育教育的目標輕松達成呢?
2016年9月1日的開學典禮,我們第一次嘗試把“新學期寄語”改頭換面,變成兒童劇,演給孩子們看。孩子們通過觀看“森林學?!崩镄⊥妹妹米鳛橐荒昙壍男峦瑢W,第一天上學在校園里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帶領(lǐng)孩子們發(fā)現(xiàn)上學是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并初步知道了在學校里要遵守的紀律和游戲規(guī)則。從孩子們聚精會神的眼神里,我們知道我們的嘗試是正確的。由此,“森林學校”系列課程誕生了。
每逢3月5日“學雷鋒日”時,學校升旗儀式上,總會有老師給大家講雷鋒的故事,號召同學們向雷鋒同志學習??墒侨螒{負責講話的老師講得多么繪聲繪色,似乎都很難讓孩子們聚精會神地傾聽,更加難以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共鳴。最后,升旗儀式的講話成了老師一個人的“獨角戲”。
而“森林學校”課程是這樣展開的:雷鋒捧著《毛主席語錄》認真地看著,充耳不聞那一陣高過一陣的籃球比賽聲……隨著火車汽笛聲的轟鳴,我們一同走進了雷鋒的故事?;疖囌?,他熱心幫助素未謀面的老大娘找兒子;大雨里,他送抱著孩子的大嬸回家。當他幫助過的人們感激地詢問他的名字和住址時,他總是驕傲地說:“我叫解放軍!我家就住中國!”……臺下的一雙雙小眼睛看得炯炯有神,他們在3月5日這一天,認識了一位對待學習,有著釘子精神;對待他人,如春天般溫暖的雷鋒叔叔。他們還知道了自己該怎樣學習雷鋒。老師們想要傳達給孩子們的訊息,也不露痕跡地被孩子們吸收。
巧妙設(shè)立課程研究的“五大系列”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育人目標,“森林學?!闭n程項目研究團隊的成員,共同梳理德育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逐步將課程充實為五大系列:傳統(tǒng)文化、愛國教育、行為規(guī)范、校園生活、達人風采。傳統(tǒng)文化系列緊密結(jié)合祖國傳統(tǒng)節(jié)假日、紀念日及二十四節(jié)氣等,引導(dǎo)孩子們藏往知來;愛國教育系列將“大”而“空”的道理轉(zhuǎn)化成孩子們切實可行的具體行為表現(xiàn),教給孩子們“我們可以怎樣做?”行為規(guī)范系列關(guān)注孩子們校園生活的學習習慣與文明習慣,有效促進孩子們“知行合一”;校園生活系列旨在尋找孩子們在校園學習、生活的熱點話題,引導(dǎo)孩子們?nèi)ニ伎?,從而懂得學習的方法和做人的真理。達人風采系列將校園中多才多藝的“小達人”們請上舞臺,展示他們的特長,分享他們成長的快樂與經(jīng)驗。這五個系列涵蓋德育工作的各個方面。每個系列下都有主題鮮明、形式各異的主題劇場。
一年一度的建隊節(jié)(10月13日)快到了,如何向孩子們介紹少先隊組織?如何上好隊前教育這一課?如何幫助少先隊員們增強作為一名少先隊員的榮譽感?“森林學?!闭n程項目研究團隊的老師們圍坐在一起,絞盡腦汁……最后大家一致通過,決定用兒童團員潘冬子給紅軍送鹽的故事,來告訴孩子們少先隊的前身是兒童團,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是多么的光榮。兒童劇結(jié)束的時候,扮演紅軍的老師還給同學們展示了隊旗、隊徽和紅領(lǐng)巾,教給隊員們少先隊的禮儀。少先隊員們一個個看得津津有味,學得興致勃勃。愛國教育這種容易“大”而“空”的話題,轉(zhuǎn)變?yōu)楹⒆觽兣宕骱眉t領(lǐng)巾、唱好隊歌、敬好隊禮這些切實的行動,這才是符合低年級孩子年齡特點的真實的愛國教育。
學校針對孩子年齡都在6-9歲的實際情況,專門把孩子在學校要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文明習慣拍攝成了《好習慣》微視頻,怎樣促進孩子們“知行合一”呢?“森林學?!毙袨橐?guī)范系列開展了“好習慣大偵探”活動?!吧謱W校”劇場里,萌萌兔趴在桌上寫作業(yè),虎小弟不吃青菜只吃肉……場下的孩子們,個個都是火眼金睛的大偵探,找起“茬”來可一點也不含糊。好與不好的行為,不用老師“啰唆”大家全知道!“森林學?!钡摹靶游飩儭边€請同學們在校園里別忘了“大偵探”的職責,看到不對和不文明的行為,一定要及時提醒小伙伴。原本以“國旗下講話”為宣傳主陣地的德育活動,一改原先不太接地氣且零散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成為更有規(guī)劃、更受學生歡迎的系列課程。
讓孩子們的期待成為課程研究的集結(jié)號
“森林學?!闭n程項目研究團隊的主力成員是大隊輔導(dǎo)員和藝術(shù)類學科的教師。大隊輔導(dǎo)員熟悉德育工作的目標與內(nèi)容;藝術(shù)學科的教師在兒童劇創(chuàng)編、學生演員培訓、道具制作、音效等方面占有絕對優(yōu)勢。老師們也在這個項目研究中和孩子們一同成長,不斷超越自我。老師們嘗試編劇,擔任導(dǎo)演,充當音效師、劇務(wù)……甚至為了角色需要不斷顛覆原有的形象。高大、強壯的美術(shù)老師搖身一變,成了卡通人物。動力十足的舞蹈老師,一個華麗轉(zhuǎn)身,成為了善良美麗的白雪公主。還有英姿颯爽的兩位體育老師反串日本鬼子也是專業(yè)級的。還有為了增加舞臺效果,每場兒童劇的道具制作,美術(shù)組的老師們都煞費苦心……老師們在項目研究的過程中,越來越深入德育研究,也越來越懂孩子們。
“森林學校”課程項目研究團隊成立后,先后有20余名教師參與其中,各展所長,共同發(fā)展。2016年至今,三個學期,十二個月,五大體系,共計48場演出。27360人次學生從中獲得有效的德育滲透。德育目標的達成應(yīng)是潤物細無聲的,應(yīng)是主動體驗、探究獲得的,應(yīng)是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學?!吧謱W校”課程項目研究將遵循這樣的原則,讓研究更深入、視野更開闊、內(nèi)容更充實、形式更生動活潑,讓其成為助力學生與教師共同發(fā)展的德育研究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