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奎強,劉一波
(遼寧軌道交通職業(yè)學院,遼寧 沈陽 110023)
隨著零件的多樣化,其結構越來越復雜,加工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加工設備和加工效率很難滿足要求。五軸加工機床與一般機床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它除了具有通常機床的3個直線坐標軸外, 還有至少 2 個旋轉坐標軸,它不但能夠完成復雜工件的機械加工任務,而且還能夠提高加工效率,縮短加工流程。本文基于UG對一個典型零件的五軸銑削加工進行研究。
本文加工零件如圖1所示,該零件形狀復雜,材料為304不銹鋼,加工精度要求高,在普通設備上很難完成加工,且無法保證位置精度。由圖1可以看出,該零件上主要分布有9個Φ12斜滾子連接孔與9個Φ45、錐度20°的圓弧面,其位置如圖1所示。
圖1 加工零件模型
此零件根據(jù)工藝要求須進行二次裝夾才能完成加工。首先進入UG軟件應用模塊中的加工環(huán)境,選擇CAM會話配置cam-general,創(chuàng)建CAM組裝mill-contour命令。然后切換到工件導航器幾何視圖中進行加工坐標系MCS的創(chuàng)建和workpiece幾何體的創(chuàng)建,指定部件選擇要加工的三維數(shù)模,指定毛坯選擇已做好的毛坯幾何體,指定檢查選擇工裝夾具。裝夾與坐標系位置如圖2所示。
(1) 型腔銑。移除垂直于固定刀軸平面切削層中的材料,對輪廓形狀進行粗加工。點擊workpiece工件幾何體圖標,右鍵插入工序類別選擇mill-contour型腔銑圖標,點擊“確定”進入型腔銑會話框。指定切削區(qū)域,建立刀具為D20R0.8快進給銑刀。設置刀軸為面/平面法向刀軌,設置切削模式為跟隨部件,步距平面直徑百分比為75,每刀公共切削深度0.8 mm,切削參數(shù)策略“深度優(yōu)先”,延伸路徑12 mm,余量0.2 mm,連接開放刀路變換切削方向,非移動切削轉移/快速自動平面200 mm,區(qū)域之間和區(qū)域內前一平面3 mm,主軸轉速800 r/min,進給率800 mm/min,完成上述這些設置后點擊“生成”操作生成刀具路徑。當生成需要的路徑以后,可以點擊對象,變換,繞直線旋轉角度40°,復制距離/角度分割1,非關聯(lián)副本數(shù)8,完成其余加工區(qū)域的編程。刀具路徑如圖3所示。
圖2 裝夾與坐標系位置
圖3 型腔銑刀具路徑
(2) 深度輪廓銑。使用垂直于刀軸的平面切削對指定層的壁進行輪廓加工,還可以清理各層之間縫隙中遺留的材料。點擊插入工序彈出創(chuàng)建工序對話框,選擇深度輪廓銑,設置指定切削區(qū)域,在工具中創(chuàng)建D10R1合金立銑刀,刀軸面/平面法向選擇零件底面,刀軌設置公共每刀切削深度15 mm;非切削移動安全設置選項,使用繼承的區(qū)域之間和區(qū)域內前一平面安全距離3 mm,設置主軸速度1 000 r/min,進給率200 mm/min,其余參數(shù)可微調,點擊生成從而生成刀具路徑。
反面裝夾編程時在工具中創(chuàng)建D20R5圓鼻刀,刀軌設置公共每刀切削深度0.2 mm,其余參數(shù)可與正面編程時一樣。
由于反面使用圓鼻刀精加工時不能清角,還需創(chuàng)建D20R0.8立銑刀,刀軌設置公共每刀切削深度0.05 mm。切削層范圍1的頂部設置為:ZC36 mm、范圍定義5.5 mm,其余參數(shù)同上。以上刀路確定好之后,其余加工面可做刀具路徑繞直線旋轉復制生成。側壁刀具路徑如圖4所示。
圖4 側壁刀具路徑
(3) 底壁銑。切削底面和壁,右擊插入工序,工序類別選擇mill-pianar底壁銑圖標,點擊確定進入底壁銑會話框,指定切削區(qū):底面和自動壁,選擇建立好的刀具為D10R1銑刀,刀軸垂直于第一個面。刀軌設置:切削模式跟隨部件,平面直徑百分比為50。切削參數(shù)連接窗口:開放刀路變換切削。非移動切削:轉移/快速自動平面200 mm。區(qū)域之間和區(qū)域內:前一平面3 mm。主軸轉速1 000 r/min,進給率200 mm/min,其余參數(shù)可微調,點擊“生成”來生成刀具路徑。
反面裝夾編程時,在工具中選擇已創(chuàng)建好的D20R0.8方肩刀,其余參數(shù)可與正面編程時一樣。以上刀路確定好之后,其余加工面可做刀具路徑繞直線旋轉復制生成。底面刀具路徑如圖5所示:
圖5 底面刀具路徑
(4) 孔加工——定心鉆。定心鉆工序可以對選定孔幾何體手動定心鉆孔,也可以根據(jù)特征類型、分組的已識別特征進行。右擊插入工序,工序類別選擇hole-making定心鉆圖標,點擊“確定”進入定心鉆會話框,指定特征幾何體建立直徑10 mm的中心鉆,非移動,切削轉移/快速間隙安全設置選項包容圓柱體安全距離200 mm,特征之間轉移類型安全距離,刀軸主軸轉速3 000 r/min、進給率30 mm/min,其余參數(shù)可微調,點擊“生成”來生成刀具路徑。
(5) 孔加工——鉆孔。選擇孔幾何體或使用已識別的孔特征、過程特征的體積,確定待除料量。用上一個工法對刀軌設置,鉆深孔,最大距離填寫2 mm,建立直徑11.8 mm的直柄麻花鉆頭,主軸轉速300 r/min、進給率25 mm/min,點擊“生成”來生成刀具路徑。鉆孔路徑如圖6所示。
圖6 鉆孔路徑圖
(6) 孔加工——鉸孔。使用鉸刀持續(xù)對部件進行進刀、退刀的點到點鉆孔。右擊插入工序,工序類別選擇drill鉸孔圖標點擊確定,進入鉸孔會話框,指定孔、指定頂面、指定底面、建立工具直徑12 mm的合金鉸刀,刀軸選擇垂直于部件表面、循環(huán)類型選擇標準鉆,點擊圖標扳手指定:參數(shù)組Number of Sets(1),確定彈出Cycle對話框,刀尖深度13 mm 、進給率10 mm/min、 Rtrcto選距離100 mm、主軸轉速100 r/min,其余參數(shù)可微調。點擊“生成”來生成刀具路徑,其余加工孔可做刀具路徑繞直線旋轉復制生成。
此零件主要用五軸海德漢DMU-65-ac搖籃立式加工中心完成加工,編程方式為3+2定軸方式,步驟如下:裝夾工件找正→建立工件坐標系→對刀→機床調取正面程序→完成加工,反面裝夾找正→建立工件坐標系→對刀→機床調取反面程序→加工完成。加工過程及成品如圖7所示。
圖7 加工過程及成品
本文主要利用了西門子公司UG編程軟件自動編程和工法的設置,對該零件進行了正面與反面刀路的編制和仿真,最后將生成的程序傳入五軸加工中心進行實際加工,效果良好,達到了大批量生產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楚豫川,魏建中.精通UGNX8.0中文版數(shù)控加工[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2] 劉宏軍.模具數(shù)控加工技術[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
[3] 翟元盛,宋笑然,郭鴻書.UGNX8數(shù)控加工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