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 要】我國的古箏作曲家在立足于傳統(tǒng)箏曲的基礎上,發(fā)展新內容,創(chuàng)造新形式,不僅豐富了古箏的表現形式提高了古箏的藝術魅力。本文以古箏重奏曲《小天鵝舞曲》為例,從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演奏技巧、情感處理和聲部配合出發(fā),淺論現代古箏重奏曲的西曲中彈與創(chuàng)新演繹,進而使自身在古箏重奏方面得到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古箏重奏;演奏技巧;情感處理
中圖分類號:J63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1-0085-01
古箏重奏《小天鵝舞曲》選自四幕舞劇《天鵝湖》第二幕中的著名舞曲《四小天鵝舞曲》,用中國傳統(tǒng)的民族樂器來演奏西方樂曲,這是本曲的一個亮點所在?!缎√禊Z舞曲》描寫的是小天鵝在湖邊嬉戲漫游的場景,在演奏時,應給人以輕松歡快、干凈利落之感,所以樂曲中每個音的音色都應該做到干脆、有爆發(fā)力。其次,該曲是一首古箏重奏作品,分為四個聲部,無論是從旋律的層次感還是和聲的立體感上,聲部之間應做到默契配合?!缎√禊Z舞曲》是一首有再現的單二部曲式,全曲進行了三次反復,每反復一遍時,速度應當有所變化,這樣既不會使全曲顯得單調,而且也增加了整曲的音樂動感。
用古箏來演奏西方樂曲,變音準確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小天鵝舞曲》該曲是以重奏的形式來演奏,聲部之間的配合也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一首作品是否可以流暢自如地演奏,氣口問題也是十分關鍵的。以下就該作品在排練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一一詳述。
一、音準問題。要力求達到變音一步到位,即要求左手在摁弦時由整個左臂的力量帶動,并使身體的重心微向左移,指尖撐穩(wěn),用力下壓,在下壓琴弦時,由于mi和fa之間是小二度,la和si之間是大二度,所以要充分掌握摁弦的力度,使得fa和si又穩(wěn)又準。
二、聲部配合問題,《小天鵝舞曲》全曲共分為四個聲部,其中第二聲部加入了變音升sol,該聲部是以旋律和伴奏聲部交替出現為主,所以在演奏旋律聲部和伴奏聲部時,也應該不同的演奏方法。
(一)從第二小節(jié)開始,二聲部是作為旋律聲部,要與同樣作為旋律聲部的一聲部相互配合,在演奏出旋律的同時,也要很好地演奏出和聲效果,所以要對樂句劃分,例如第一句是從第二小節(jié)到第五小節(jié),在這一句中,二聲部與一聲部要相互配合,奏出和聲立體的美,但像三十二分音符由于時值較短,所排練時很難把每個音都彈清楚,造成在和聲立體上不飽滿,所以對這些音進行了集中訓練,在訓練時,要求右手首先要放松,其次右手指尖要在琴弦附近準備,離琴弦要近,當準備彈琴弦時,指尖要像拉弓一樣,把琴弦拉住,但指尖不能入弦過深,之后指尖要像射箭的感覺,整個過程就像拉弓射箭,指尖需要有爆發(fā)力,這樣才能把時值較短的音彈清楚。其次是強弱的問題,從第二小節(jié)到第九小節(jié),一二聲部是旋律聲部,三四聲部是伴奏聲部,但旋律會在一二聲部交替出現,所以在第二小節(jié)時,主旋律在一聲部,那么二聲部就會相對較弱一些,到了第三小節(jié),主旋律落在了二聲部,則會相對強一些,使旋律感流動起來,第四五小節(jié),二聲部都是以搖指結尾,此時為了突出三聲部的旋律,兩拍半的搖指要由強漸弱,彈完第五小節(jié),進行到了第二句,第一句是整曲的開始,四只小天鵝若隱若現,第二句應完全地展現出小天鵝在湖畔漫游的場景,所以第一句彈完要換氣,第二句一定要彈起來,這樣樂曲的層次感才足夠明顯。十四小節(jié)到十七小節(jié),二聲部又回到了旋律聲部,在這一句中,由于需要左手摁弦,所以連續(xù)的半音是由一二聲部共同來完成,連續(xù)的半音如何能夠銜接得很好并且能夠清楚地彈奏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首先需要注意音準的問題,第十七小節(jié)中,mi到升fa、do到升do,很容易摁不到位,其次彈奏mi、fa、sol、升sol,do、升do、re、升re必須連貫流暢,二聲部彈奏mi、升fa,一聲部彈奏sol、升sol,緊接著二聲部彈奏do、升do,一聲部彈奏re、升re,這都需要進行認真地練習。
(二)第十小節(jié)到第十三小節(jié)二聲部是伴奏聲部,在演奏這一段時,由于沒有注意到強弱,致使伴奏聲部掩蓋了旋律聲部,而且旋律聲部和伴奏聲部也沒有融合在一起,作為伴奏聲部,為了突出旋律聲部,力度應弱下來,但即便是弱,觸弦也應該干脆、有爆發(fā)力,凸顯出此曲干凈利落的音樂特點,同時在彈奏時,作為伴奏聲部,應該注意聽旋律聲部,跟隨主旋律的強弱,做到伴奏聲部應起到的演奏效果。
三、氣口問題?!缎√禊Z舞曲》是由四個聲部相互配合來共同進行演奏的,其主要問題就是四個聲部合不到一起,針對這一問題,采取的解決方法是對全曲進行樂句劃分,以此來找全曲的氣口,找見氣口,需要四個聲部統(tǒng)一換氣,以此來達到四個聲部默契的配合。
綜上,可看出古箏重奏《小天鵝舞曲》作為現代箏曲的其中代表,已不斷豐富了古箏傳統(tǒng)的表演形式,尤其是該樂曲中連續(xù)變音的使用,更是對古箏傳統(tǒng)音域的一次突破,對于演奏者來說音準問題更是一次挑戰(zhàn)。力求創(chuàng)新的當下,現代古箏作品層出不窮,作為一名習箏者,更應該運用我國傳統(tǒng)的民族樂器來更好地演奏新穎的現代作品,把古箏的魅力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王建民.從古箏的定弦談箏曲的創(chuàng)新[J].中國音樂,1999(4).
[2]沙麗晶、傅華強.古箏重奏合奏曲集1[M].廣東科技出版社,2004.
[3]劉樂.開啟一次西方先鋒思維與中國傳統(tǒng)演奏的大沖撞[J].秦箏,2012(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