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寶劍
ZHOU YANG周陽
1985年生,山東臨清人,別署儀古齋主、陶然書屋主人。2010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院書法系,獲專業(yè)碩士學位。師從秦永龍、倪文東、吳鴻清等先生。書法于行草、小楷用功頗勤,對篆隸等書體亦多有涉獵,并于《書法導報》《書法》等發(fā)表論文十余篇。現(xiàn)就職于榮寶齋。北京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直機關書畫協(xié)會會員,長城書畫院副研究員、京師印社社員,墨品定制簽約書家。
《桃花源記》2014 34×34cm
行書杜甫詩橫幅
看到周陽的作品,我很為他達到的書法水平而高興。他很年輕,卻在楷、行、草、篆多種字體上有很好的表現(xiàn)力。他的楷書很精致,筆意靈動,結構也有趣味;行、草書用筆爽利,頗得古法;他臨寫的金文作品表現(xiàn)了另一種風貌,樸拙老辣,墨色豐富??偟目磥恚P下的楷行草偏于秀美,金文偏于樸厚。
我想,周陽將來不妨做另一番嘗試,將楷、行、草寫得像金文那樣豪邁粗獷,再把金文寫得像楷、行、草那樣精致秀美,相互貫通,或能更開新境。
常聽人慨嘆,古人天天拿毛筆,而我們成天敲鍵盤,當代人的書法再也趕不上古代了。我對此論頗不能茍同。
今人的生活環(huán)境確實與古人大異,通信、起草文稿諸種日常的書寫都用不著毛筆了,當我們拿起毛筆的時候,便是在進行書法的臨習與創(chuàng)作——那種與筆墨親如魚水的狀態(tài)一去不復返了。
然而,今天的大眾學習書法亦有古人望塵莫及的條件。古人得古刻數(shù)行,便如獲至寶,專心學之。而今人可以看到極為豐富出版物,那些經(jīng)典法帖通過現(xiàn)代的影印技術纖毫畢現(xiàn),還有各種放大的字帖更加便于觀察與臨習。另外,當代書家的各種藝術探索也可通過報紙、網(wǎng)絡即時地傳播到大江南北,人們不再只是受到當?shù)貢业挠绊?,地域書風弱化甚至消失。在今天,我們既能更容易地接受古人的影響,也能更容易地接受今人的影響。
在這種得天獨厚的學書條件下,當代書法有極為可貴的藝術成果。在這種環(huán)境中,很多年輕人也脫穎而出。他們學習書法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對經(jīng)典法帖進行了細致的臨摹,眼界亦廣,所以能夠事半功倍。周陽的書法表現(xiàn)了很好的技法水平,一方面源于自身的勤奮和悟性,一方面也得益于當代的技術環(huán)境。
當然,書法不僅僅是筆下的技藝,學書的歷程是一個人的全面修養(yǎng)不斷提升的歷程。臨古、游歷、思考、師造化、理性情,無一不有益于書。若有所成,絕非一日之寒。期待周陽立致遠之志,學而不厭,有更大的進益。亦愿與周陽共勉!
行書杜牧詩立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