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斐
“如果孩子被打,您支持他打回去嗎?”近日,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做客《開講啦》節(jié)目被問及這個問題,給出了肯定的回答:肯定會?。∷宰约旱膶O女舉例表示,如果孫女在幼兒園被小男孩抱起又摔下,則可揪住對方耳朵,直到對方放手。
(11月16日 大江網(wǎng))
從表面上看,李玫瑾教授所呈現(xiàn)的方式是對孩子的防衛(wèi)之舉,孩子在校遭受暴力攻擊被欺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來維護自身安全也無可厚非。然細細思考,這種以暴制暴式反擊并非一種理智的行為,它缺乏必要的先決條件。
以暴制暴,指用暴力手段抵制暴力,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對待暴力必要的防衛(wèi)可以防止更大的損失。但若把暴解釋成暴力,以暴制暴實質上是一種文明的困境,是一種最無奈的力量,若是處理不恰當可能激發(fā)更惡劣的對抗情緒。從李玫瑾教授的回答來看,顯然沒有充分考慮事件的前因后果。對于一個孩子來講,心智本就未健全,面對生活中的沖突,倘若一味地用以暴制暴式簡單粗暴的手段來控制事件的走向,不免造成更強烈的人身沖突,甚至導致以暴制暴式惡性循環(huán)的后果。而這些,無論是從教育的目的出發(fā),還是從孩子的人身安全考慮,都不是一個孩子應當汲取的理念。
從施暴者的角度來說,以暴制暴也不能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生活中,人們出于自我認知和刻板印象習慣性地給施暴者打上“野蠻”“粗魯殘暴”的標簽,卻往往忽視施暴者背后所面臨的真實情境。誰又能保證雙方?jīng)]有特殊情況的發(fā)生,或是一時誤會、無意之舉,這些都是容易造成錯誤判決的原因。要明白,被打的孩子可憐,可有時候,動手打人的孩子也很可憐。
退一步來說,對于孩子被打問題,其實也并非一定要用以暴制暴的手段來解決。相對于肢體沖突等方式,尋求冷靜的解決辦法無疑顯得更為理性。向老師和父母求助、訴諸法律或以心換心的和解豈不是上上之舉?冷靜地擺脫暴力求助,這不僅是在教孩子如何面對沖突,更是潛移默化地向孩子傳遞為人處世的智慧。而這,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
筆者曾經(jīng)也因受人欺負與他人發(fā)生過沖突,因一時的求勝心與所謂的顏面和同班同學大打出手,對方針鋒相對,要不是其他同學的及時阻止,矛盾恐怕已經(jīng)演化成仇恨廝殺。事后我們也在班會上被班主任點名批評,罰站了一天,成為同學眼中的“暴力青年”,在班級里和之前相比明顯受部分同學排斥。現(xiàn)在回想起來,筆者仍然為當初的一時沖動后悔不已。
面對沖突,一味主張以暴制暴實則不智,只有在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的同時,分清情況,探尋恰當?shù)慕鉀Q手段才是理性表達的首要任務,切勿因一時沖動造成不貲之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