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作者(文本)、編者、教師、學生之間的對話過程?!币黄恼?,從普通文章變?yōu)榻虒W內(nèi)容,是經(jīng)過編者審視安排的,其中的教學元素是藏在編者心中的,在變成學生的“學料”之前,會有很多可能性的選取、組織和落實的方向、方法,若要盡可能高質量的確定合宜的“學料”,就需要教師在教前充分而恰到的解讀,站在四個角度,研讀提煉,融合提升。
1.站在作者的角度研讀
作者在寫作本文時是處于什么階段(年齡、身份、處境)?寫作本文想要表達什么?是明寫的還是隱喻的還是暗指的?
例如,《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學習時若知曉這是黑人土地被迫收購,被迫轉交給外來的白人時,就會更容易地感受到他們的不舍;西雅圖作為部落首領,族人全都信仰自然萬物,把這里的一切都看的如神靈一般,知道這些的話更容易理解他們對于這片土地的敬畏和不舍。與作者對話,才能讀透文章,知道其核心意義,這是明寫的一種。
像《落花生》這樣借物喻人的文章,則需要了解父親的性格,努力從文中發(fā)現(xiàn)微小信息引導放大,必要時輔以材料,讓學生知曉父親“寡言”的性格,更能體會父親這些話的內(nèi)涵和意義,更能體會作者的內(nèi)心,與作者對話了,才能給學生“傳話”。
與作者對話,是解讀文本的首要途徑,做好這個功,才不至于胡亂解讀,造成角度不對或深度不足。
2.站在教材編者的角度研讀
課文大多是從別人的作品中選進來的,它的“學料”是編者確立的,不與編者對話,就不知其被選入的原因,自然定不準學習的內(nèi)容和目標,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站在編者的角度二度解讀文本,從文章所有“料”中找出合宜的“學料”,追求專業(yè)性。
例如,《鯨》等說明文,這些文章被編者選入課本,其目的就是為了學習其中介紹事物的方法,包括結構順序和語言表達。如果不明編者的目的,很容易設計成科學課組織教學,致使語文的元素大大的減少,方向不對,辛苦白費。
還有很多的詩詞或記敘文,也都是編者根據(jù)不同學齡特點需要,按照知識序列選擇編入不同年級課本的,其中暗含的“學料”,需要教師研讀捕捉,準而精的把握,是高效課堂的基礎。
3.站在教師的角度研讀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宰者,不管作者和編者“有何居心”,如果教師“不買賬”,一切安排都是白搭。而教師作為專業(yè)教學者、作為最了解班內(nèi)孩子的教學實施者,理應進行專業(yè)的研讀,從前兩環(huán)節(jié)確定的“學料”中再次整合遴選,確定出所代年級和班級最適合“教”的東西,不能是課本給什么我們?nèi)?,不分難易,眉毛胡子一把抓。
例如,三年級剛接觸說明文,教學時應定位于初步認識,而不進行說明方法的辨別及品析,這是四五年級該訓練的內(nèi)容。
再如,把握主要內(nèi)容的教學,各學段都有提及,但低段應立足于句子訓練,中段立足于自然段和意義段的訓練,如果不以專業(yè)的角度區(qū)分教學,三年級就直接概括全文,沒有段的訓練,只會費力不討好,事倍而功半。
4.站在學生的角度研讀
經(jīng)過三個環(huán)節(jié)的研讀,教學點逐漸明了,但這些研讀都是建立在大人的基礎上,八九歲的孩子能否接受我們所確立的教學點,他們是否愿意學?能不能學會?“最近發(fā)展區(qū)”在哪里?能學會多少?需要怎么個學法?這些才是決定教學最終效果的關鍵,學生是學習主人,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衡量“學料”的可行性,用兒童的眼光、心理和思維去閱讀,尋找學習目標,設計學習過程,才是最有效的設計,學生的接受度是教學設計的最終判斷依據(jù)。
例如,預習習慣好的班級,課堂上的字詞認讀教學可以簡單帶過,但對于預習習慣不好的班級,或是基礎較差的班,則需要踏踏實實的學習字詞,保證基礎達標。課文讀不明白,理解是空談,要么就是教師領著前幾名學生進行小合唱,整體成績越落越遠。所以,站在學生角度的第四輪研讀,才是決定最終“收成”的研讀。
閱讀教學需要四者對話,課文研讀也同樣需要站在以上四者的角度,逐一而綜合的研讀。以上四輪研讀環(huán)環(huán)相連,缺一不可,每個都同樣重要,解讀文本、設計教學,務必走過這四個角度的研讀,才能確定出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
【參考文獻】
【1】吳中豪.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指要
【2】語文課程標準,2011
【3】肖川.語文課程標準解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