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琪
摘 要: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美育常常扮演著若有若無的角色,而人性的完善離不開美育。體育舞蹈在女性個體發(fā)展中有著特殊的教育功能,將美育放之女性體育研究中,能夠彌補女性體育研究在教育上的空白。本文基于女性視角下,將體育舞蹈作為審美文化的載體,從物質、精神、社會制度三個文化層面進行分析研究,就體育舞蹈的美育功能與人文價值淺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體育舞蹈 美育功能 審美文化 女性美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c)-0242-02
隨著現(xiàn)代社會轉型變革,休閑時代的來臨,人對美的追求也凸顯在方方面面,但對于美的認識仍然尚淺,有時候甚至把“烏鴉”當成“天鵝”。美育是現(xiàn)代化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人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卻往往不受到重視,難以實施。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內(nèi)斂”致使性在美育中的隱晦和不言而喻,這是對女性美育上的一種誤解。從女性個體發(fā)展來看,女性自我意識的增強、自我能力的提高以及潛能的開發(fā)都需要通過社會化、教育過程來實現(xiàn)[1]。體育舞蹈起源于民間,由交誼舞演變而來,是融合了體育、音樂、服飾的一種人體動態(tài)藝術。體育舞蹈具有很強的美學特征,對女性人格的培養(yǎng)有著特殊的教育功能,通過研究在女性視角下體育舞蹈的美育功能與人文價值,希望為體育美育和女性教育的理論研究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發(fā)。
1 相關概念
1.1 美育
美育即審美教育,一直是我國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1912年,蔡元培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總長時發(fā)表了《對教育方針的意見》一文,呼吁將美育納入教育方針,使中國的現(xiàn)代教育體系從此更加完備[2]。但是如何有效建立美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下的實施路徑和方法,在融合本土化文化的基礎上實現(xiàn)美育的價值功能,仍然需要我國學者的不懈努力。美育不僅僅是審美教育,應當有主、客體的區(qū)分,周慶元、胡緒陽[3]認為美育具有審美教育和立美教育兩個基本維度,審美教育把學生當作審美主體,立美教育把學生當作審美客體,方能走向美育的完整。西方則把美育看作為感性教育,席勒關于感性教育闡述的歷史具體性主要包括以下三點意義:(1)美育肯定感性對于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的價值;(2)美育以恢復和發(fā)展人的感性為任務;(3)美育的理想或者說目標是人性的完滿,也就是人的全面發(fā)展[4]。因此,美育的終極目的是追求人性的完善。從人類學的研究范式來看,審美教育同樣也是文化熏陶,將美育放到文化系統(tǒng)中進行探討,打開了研究美育功能和人文價值的新窗口。
1.2 女性體育研究
我們都知道,美育的方法和形式有很多種,體育是實施美育的一條基本路徑。女性主義發(fā)展于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由于女性性別角色在體育運動中的沖突、弱勢和不平等逐漸得到人們的關注,在我國女性體育研究還是一門新興學科。女性體育研究是以女性主義研究和體育社會學作為研究基礎把體育作為切入點的一項跨學科的研究,主要研究社會中的女性和性別現(xiàn)象。在體育研究的背景下,性別不再被單純的看作自然變量(如同年齡、身高、體重),也不再完全是解釋男女在體育運動中不同表現(xiàn)的“合理要素”[5]。因此,女性、性別對象在體育研究中是一個獨特的視角,是考察女性通過參與體育解放身體和掌握社會權利的新路徑。
2 女性美是美育中的性別符號象征
我國著名作家冰心曾說:“世界上若沒有女人,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迸孕詣e特征在美育中往往也被看作為精神象征,是一種特別的文化符號,具有美的文化內(nèi)涵。比如西方希臘神話中被羅馬人視為愛神、民族之母的維納斯,屹立在美國紐約象征著民族主義解放的自由女神像,中國古代神話的女媧造人,再好比宗教文化中,伊斯蘭女性是孕育生命的偉大母親,因而在他們身上奔涌著自然而高貴的情感——母性情感[6],女性形體的美和母性的美使得女性成為了表征美育的圖騰。不同的歷史階段,社會對女性美的審美態(tài)度都在發(fā)生改變,在唐代楊貴妃以豐腴的體態(tài)躋身古代四大美女之列,到清朝之后女性又以纏足為美。如今,人們對女性美的認識仍存在著很多誤區(qū),真正的女性美應當是人的美和女人的美、自然美(性美)和社會美(內(nèi)在美)、女性自我認同的美和男性認可的美的統(tǒng)一[7]??傊?,女性美是美育中的一個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通過樹立女性美的認識,能夠培養(yǎng)人正確的女性觀和性別意識。
3 體育舞蹈發(fā)展女性美
體育舞蹈即是進行審美教育、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塑造女性美的一個很好的媒介,又是實現(xiàn)美育功能和人文價值的一項手段和方式。從文化系統(tǒng)中考察體育舞蹈對女性美的影響和功能,大體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第一是物質層面的實體形象,包括女性的身體形態(tài)、服飾、音樂;第二是精神層面,諸如女性的高雅內(nèi)涵;第三是社會制度層面,體現(xiàn)在女性的主體性和性別認知(見圖1)。
3.1 物質層面:身體與環(huán)境
(1)身體塑造:身體不僅僅是個體的有機生命體,也是人的一個符號標志。自古以來,舞蹈一直是女性身體美的一種展演,古人云:“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痹隗w育舞蹈中,女性在男性的陽剛之氣襯托之下更顯得柔美,兩者相輔相成。體育舞蹈是一項身體的藝術,十分強調身體姿態(tài)的表現(xiàn)力,身體形態(tài)的好壞程度是這項運動最重要的評價指標。在體育舞蹈教學中要求學生要在松弛狀態(tài)下用力,形成外部特征是頸部正直、兩肩松馳、背直、立腰、目平視;內(nèi)在用力要以“心行氣、氣運身”,尋求由內(nèi)到外流暢無阻的用力方法[8],因此,在長期的身體規(guī)訓下,體育舞蹈對女性身體形態(tài)有著很強的塑造功能。
(2)環(huán)境制約:我國學者大多建立在美學理論下將體育舞蹈體現(xiàn)在其他物質形態(tài)上的美,分為服飾的美、音樂的美,卻少見將其理解為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需要強調的是,本文所述的環(huán)境單指文化環(huán)境的物質場所,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的物質特性,是文化系統(tǒng)中重要的物質條件。在體育舞蹈比賽中參賽運動員搭配和音樂的使用是評判標準之一,不僅體育舞蹈如此,根據(jù)項群分類,現(xiàn)代奧運會“難美”主觀類競賽項目大體沿習了類似的評分體系。在體育舞蹈中,女性運動員需要穿著艷麗的裙子,在柔美的音樂下有節(jié)奏地進行肢體運動,服裝和音樂給體育舞蹈運動營造了美的環(huán)境,構建了體育舞蹈審美教育的行為場所,就像是法老舉行儀式的“權杖”和“發(fā)出的聲音”,是構成體育舞蹈審美教育場所中不可或缺的物質形態(tài)。
綜上所述,體育舞蹈具有發(fā)展女性美的物質文化基礎。
3.2 精神層面:意志與情操
古人常說:“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意思是磨練意志,筋骨疲勞,可見身體的勞動和人的精神有著直接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育舞蹈主要分為摩登和拉丁兩個項目群,每個項目群又要包括5種不同風格的舞蹈,每只舞蹈跳完需要一分多鐘,其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處于無氧的運動狀態(tài)。因此,在高強度的運動負荷之下女性運動員意志力能夠得到磨礪。此外,體育舞蹈是一種特殊的生產(chǎn)勞動,從某些方面來說,體育舞蹈比純粹靜止的藝術更具有生產(chǎn)勞動的特性。因為他是充分運用提煉、加工、美化的人體作為主要的表現(xiàn)手段來表達人們的情感和思想[9]。一方面,情景控制著女性體育舞蹈參與者的動作行為,同時肢體動作又牽聯(lián)著情感體驗,體育舞蹈參與者會隨著歡快的狐步舞感到心情愉悅、開朗;隨著柔情的摩登舞而感到端莊、優(yōu)雅。另一方面,體育舞蹈來源于古代土風舞,經(jīng)過演變發(fā)展成為流行廣泛的社交舞蹈,具有很強的文化儀式。開始舞蹈時,男性對女性發(fā)出邀請,女性隨之受邀,舞蹈結束之后進行謝禮。因此,體育舞蹈不僅能夠磨練女性的意志,并且通過情景和儀式使得女性獲得高雅情操等氣質。
3.3 社會制度層面:自由與社交
體育舞蹈是需要由男女搭檔組成小隊進行的一項運動,這使得傳統(tǒng)運動中性別上的優(yōu)劣不復存在,有利于抵制社會性別秩序對女性的控制,女性的主體性得以交還。換句話說,男性與女性組成協(xié)作共同體是體育舞蹈的主要運動方式,在體育舞蹈中女性擺脫了因生理上的差異而形成的社會分工,擁有和男性相同的主體地位。不同于足球等競技類項目,對抗性的身體接觸使得女性參與者對體育運動項目望塵莫及,然而體育舞蹈可以激發(fā)女性潛在的天性,展演出自身最美的一面,女性在自身身體的控制和情感體驗中獲得自由。
體育舞蹈作為舶來品,其中正常的社交行為卻遭受著本土化文化的排斥。因其展現(xiàn)個性的舞蹈表現(xiàn)方式、熱情奔放的情感宣泄、性感火爆的舞姿展現(xiàn),對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中庸、含蓄形成了很大的沖擊[10]。在體育舞蹈男女舞伴關系中,女性往往有著更明確的性別認知,所以女性“酷兒”現(xiàn)象很少發(fā)生。如果正如《羅輯思維》欄目中所說女性天生擅長于社交,那么體育舞蹈就是培養(yǎng)女性社交能力的催化劑,練習體育舞蹈的女性更懂得建立兩性之間健康的社會交往關系。
4 結語
體育舞蹈是體育與藝術的融合,除了能夠促進女性的身心健康之外,也是審美文化的重要載體,發(fā)展女性美。在體育舞蹈中,女性美幫助弱化傳統(tǒng)社會分工制度下性別觀念,建立正確的性別意識,從而實現(xiàn)美育功能和人文價值,致使人性的完善。
參考文獻
[1] 熊歡.性別、身體、社會 女性體育研究的理論、方法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2] 郭勇健.蔡元培美育思想批判[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9(5):15-23,158.
[3] 周慶元,胡緒陽.走向美育的完整[J].教育研究,2006(3): 39-43,49.
[4] 杜衛(wèi).美育三義[J].文藝研究,2016(11):9-21.
[5] 熊歡.體育背景下性別的理論化——論女性主義范式對女性體育研究的建構[J].體育科學,2014,34(7):3-11.
[6] 馬永春.伊斯蘭經(jīng)堂文化傳播對女性美育的影響:以大理州為例[J].大理學院學報,2009,8(7):22-24,88.
[7] 陳衛(wèi)玲. 中學語文教材中女性美的類型分析及美育實施策略[D].華中師范大學,2013.
[8] 朱鵬屏,顧城.體育舞蹈教學中的美感訓練[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2):44-45.
[9] 單亞萍.關于體育舞蹈美學價值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144-145.
[10] 榮麗,張清澍,宋秀麗.論體育舞蹈[J].體育文化導刊,2009(5):22-26.
[11] 鄭素華.審美教育行為特征的人類學探析[D].復旦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