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晨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我園一個小時的戶外體育活動包含以自主游戲為主要形式的幼兒自主鍛煉和以規(guī)則游戲為主的集體體育活動。集體體育活動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導既可以讓幼兒達到鍛煉效果,更能使幼兒逐步建立自主鍛煉中易忽視的秩序感和規(guī)則意識,逐步掌握體育活動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利用幼兒晨間活動中常用的短繩,設計了“搶圈游戲”“看圖擺繩子”“看標志跳過繩子”“自主設計場地和跳法”“相互驗證設計的合理性”等環(huán)節(jié),層層推進,旨在讓幼兒在理解規(guī)則的基礎上充分進行自主嘗試和自我挑戰(zhàn),饒有趣味地練習雙腳跳和單腳跳的動作,從而達到鍛煉的效果。
為了讓幼兒形象地掌握設計小組游戲時要注意的“方向”“規(guī)則”“標識”等要素,我用可移動的三角形標志、大雪花片等作為材料,引導幼兒靈活拼擺材料,呈現(xiàn)規(guī)則,并根據(jù)“跳法”和“遠近”隨時調整,為幼兒有目的地進行體育活動提供支架,以促使幼兒在自主活動中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
目標:
1.練習雙腳跳和單腳跳的動作,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水平調整學習和挑戰(zhàn)。
2.愿意與同伴共同設計運動路線和方法,并根據(jù)設計嘗試游戲。
3.在游戲活動中增強自主意識和運動的目的性。
準備:
1.將16根短繩分別繞成圓圈分散放在場地中間。
2.兩頭有磁鐵的短繩若干,放在塑料筐里。
3.紅色大雪花片、藍色大小雪花片若干,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臂章各4枚,相應四種顏色的三角形箭頭標記各一。
4.簡易圖示一張,彩色記號筆一盒。
過程:
一、熱身運動
師幼繞著場地變速走,聽信號搶站圓圈。
師:請跟著我邊走邊做動作,聽到“三、二、一”,就馬上找一個圓圈站進去。
師:請沒有成功找到圓圈的人當小老師帶領大家繼續(xù)走。
(析:借助邊繞圈走邊變化動作的熱身游戲,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看圖示集體跳
1.解讀圖示。
師:(出示簡易圖示)從這幅圖上你看懂了什么?
幼:有8根繩子排著隊。
幼:有一個箭頭。
師:這個箭頭是什么意思?
幼:是擺繩子的起點。
師:往哪個方向擺?
幼:順著箭頭的方向擺。
(析:通過讀圖將幼兒平時玩繩子的經(jīng)驗與“排列方向”“起點”這兩個要素連接在一起,為后面環(huán)節(jié)幼兒自主嘗試跳躍游戲做準備。)
2.按圖示布置場地,并嘗試不同的跳法。
師:請你們根據(jù)圖示擺一擺箭頭和繩子,擺好后站到起點后面。
(一幼兒將箭頭標志放到場地邊上,其他幼兒很快按圖示擺好繩子,確認數(shù)量,并排到起點后。)
師:隊伍排不下這么多人怎么辦?
幼:可以拐彎。
(幼兒順著場地的邊沿站成“L”形隊伍。)
師:箭頭和繩子擺好了,接下來你會怎么跳?
(幼兒循環(huán)嘗試。有的幼兒用雙腳跳,有的幼兒嘗試單腳跳,還有的幼兒嘗試跨跳……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重點引導幼兒關注“不踩到繩子”這一規(guī)則,提醒幼兒注意在行進跳過程中控制好動作。)
師:剛才你們有幾種跳法?如果用雪花片來表示跳法,你覺得怎樣擺放比較合適?
(經(jīng)過討論,形成四種擺放雪花片的方法:紅色大雪花片表示禁止跳入這一格;兩片大的綠色雪花片并排放,表示雙腳跳入這一格;一大一小綠色雪花片并排放,表示跨跳進入這一格;一片大綠色雪花片表示單腳跳入這一格。)
(析:幼兒在嘗試時會有考慮不周到的地方,例如,起點后面沒有空出排隊的空間,跳的時候只關注速度而不顧穩(wěn)定性,等等。教師充分尊重幼兒,或進行個別提示,或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
3.根據(jù)標記跳一跳。
師:好,現(xiàn)在我來擺標記,你們來跳一跳。
(教師按討論的結果將雪花片標記放在格子的一側,幼兒試跳。在此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幼兒的情況增加或調整雪花片標記。)
(析:一開始,幼兒受注意分配能力的影響,無法兼顧跳的距離和跳的方法,因此,一列中只重復放1~2種標記;在幼兒能夠同時關注標記和距離后,再適當增加標記的種類和擺放形式,以提高動作的靈活性和反應的敏捷性。)
4.師幼小結規(guī)則。
師:請你們看一看,現(xiàn)在我們應該怎么跳?
幼:先雙腳跳3次,再單腳跳。
幼:最后一格不能跳進去,要直接跳過兩根繩子。
幼:最后格子外面也是單腳跳。
師:那么,我們剛才看的圖示里還需要增加什么?
幼:把雪花片的擺法畫上去,表示怎么跳。
(幼兒在原來的圖示上用筆添畫新規(guī)則。)
師:這個圖示表明了跳的路線和跳的方法。請你們說說,這個圖示在設計的時候主要考慮了什么?
幼:要想好起點。
幼:要考慮放幾根繩子。
幼:要想好把繩子擺成什么形狀。
幼:想好每個格子怎么跳很重要。
師:(小結)你們說得真好。我們在設計的時候要想好起點在哪里、放幾根繩子、每根繩子間隔多少距離、每一格怎么跳,還可以想想把繩子擺成什么可以跳的形狀。
(析:通過“擺放雪花片”“用圖示記錄”等方式將抽象的規(guī)則具象化,便于幼兒理解,并有助于幼兒在協(xié)商過程中達成共識,為幼兒在自主設計中更為便捷地溝通打下基礎。)
三、分組設計場地并根據(jù)圖示跳
1.嘗試分組設計場地。
師:如果你們自己來設計場地,會設計成什么樣子呢?現(xiàn)在,就請戴相同顏色臂章的人組成一組,每組拿一個箭頭標記、八根繩子、一筐雪花片,挑選一個合適的地方,一起商量,擺一擺、跳一跳。
(析:“八根繩子”的限制,使得幼兒在有限的集體活動時間內(nèi)能夠關注規(guī)則的設計并試跳。)
2.根據(jù)本組設計的場地試跳并調整。
師:場地設計好了,請你們試著跳一跳吧。在跳的時候,小組成員要相互檢查,看看有沒有按照商量好的規(guī)則跳,設計的規(guī)則有沒有什么問題,還需要怎么調整。10分鐘后,保留你們的場地,到老師這里集中。
(析:幼兒積極投入到本組的游戲中,有的不斷拉大繩子的間距,尋求新的挑戰(zhàn);有的仔細觀察同伴的跳法,發(fā)現(xiàn)問題立刻指出;有的嘗試將不同的跳法結合起來,讓規(guī)則更加復雜,挑戰(zhàn)自己的敏捷度。有一個小組將繩子之間的距離調整到1米左右,每個孩子都能單腳跳過,顯示了他們的能力。教師則在小組間巡回觀察和指導,對嘗試有一定難度動作的幼兒加以保護,鼓勵能力弱的幼兒調整規(guī)則、再次嘗試。在不斷的調整和嘗試中,幼兒跳躍的動作得到了充分鍛煉。)
3.交流分享,交換嘗試。
師:請每個小組派一位代表來介紹一下自己小組的設計。
師:你們覺得這一組最難的地方在哪里?要注意什么?
師:請大家到其他組設計的場地試一試、跳一跳,尋找適合自己的,挑戰(zhàn)自己不會的。
(析:交流分享既讓幼兒得到休息和放松,又讓幼兒有展示成果的機會,體驗成就感。而尋找難點則是讓幼兒仔細觀察不同場地的異同,為交換游戲做準備。)
四、聽口令撿繩子
師:請大家跟著我慢慢走。(邊繞場地走邊做蹬腿、轉動腳尖、甩臂等放松動作。)
師:請聽老師的指令做動作。拿一根繩子,將它變成小尾巴;拿兩根繩子,將它們變成粗尾巴;拿四片雪花片捏在手心;把繩子變到最短,敲敲自己的小腿……
(幼兒在繞圈走的過程中聽教師的口令撿相應數(shù)量的繩子、雪花片,在進行放松運動的同時愉快地收拾好場地。)
(析:在集體體育活動中,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不可或缺的,教師巧妙地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不知不覺地收拾好場地。)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將自己組的設計畫在紙上,供自主鍛煉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