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蘭
摘要:在幼兒園教育中,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十分關鍵和重要。孩子還處于成長時期,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能力有限。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有助于孩子端正思想道德觀念,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本文主要對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作用及方式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研究的完成有助于幼兒園品德教育的開展和落實。
關鍵詞:幼兒園;品德教育;滲透;研究
一、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作用及意義
隨著社會文化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幼兒階段的教育,尤其是幼兒階段的品德教育。對于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品德教育具有一定的意義和作用,關系到孩子日后的健康成長和學習。下面本文對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意義及作用進行簡要的分析,通過分析其作用及意義來增強人們的品德教育意識。
(一)有助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當前,幼兒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人們越來越關注幼兒園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其中,品德教育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對象。首先,幼兒階段孩子的年齡都比較小、心智發(fā)展還不成熟,而且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和辨別能力有限。其次,幼兒園教育是孩子啟蒙教育的關鍵階段。如果我們將品德教育滲透進幼兒園教育中,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習慣,讓孩子認識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品德基礎。
(二)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幼兒教育環(huán)境
通常幼兒園的孩子都比較小,而且比較貪玩和好動。我們會發(fā)現有些孩子因為一些小事而爭吵和打鬧,比如因為爭奪一件玩具或者一句話而大吵大鬧。雖然這些都是小孩子正常的反映,但是我們不重視孩子的品德教育,容易造成幼兒教育環(huán)境的混亂,不利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在日常生活中,老師教導孩子養(yǎng)成互相謙讓、虛心接受別人意見、善待同學等行為。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影響孩子,讓孩子從小懂得寬容、善待身邊的人。那么孩子之間就不會存在爭吵打鬧的現象,這樣有利于營造和諧的幼兒教育環(huán)境。在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中,孩子會漸漸學習他人優(yōu)秀的品德習慣,從而慢慢改變自身的不良缺點。
(三)符合當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要求
現階段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生了很大的改革,教育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更多的還是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最終成為一名對社會、國家有貢獻的人[1]。因此,在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品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幼兒園教育是孩子的基礎教育階段,所以我們更加需要重視這一階段孩子的品德教育,從而培養(yǎng)學生善良、勤奮的良好品質。
二、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研究
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義,因此我們需要結合當前幼兒教育的實際情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來開展相關的品德教育工作,從而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下面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部分對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進行分析研究,從而總結出有效地教育對策。
(一)結合游戲教學的方式滲透幼兒品德教育
幼兒階段的孩子比較好玩好動,對外界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老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好奇心,在品德教育過程中結合相關的游戲教學項目,一定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目光,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在一些游戲活動中,老師可以適當加入品德教育的內容,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提升思想品德素質,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習慣。
例如老師可以組織孩子進行一些團體協(xié)作的游戲,如運球、兩人三足等游戲項目,這些游戲項目考驗了孩子的團隊合作及協(xié)調的能力。所以,老師可以將孩子分為若干個小組,然后以小組形式進行比賽,通過比賽來激發(fā)孩子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在游戲過程中,孩子之間難免會發(fā)生一些肢體的碰撞或者語言的沖突。如果真的發(fā)生肢體碰撞和語言沖突,老師需要耐心教導孩子怎樣處理這種矛盾,并學會互謙互讓他人,不要因為一些小事而爭吵和打鬧。通過老師細心的指導,孩子會聽進老師的教導,從而學會互謙互讓的良好品德。另外,通過結合這種游戲教學的方式,孩子也學會了團隊合作的精神,這對日后的學習和生活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因此結合游戲教學的方式,老師不僅可以向孩子灌輸品德教育的有關內容,同時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這種游戲教育的方式,從而有助于老師開展相關的品德教育。
(二)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品德教育的滲透
幼兒園品德教育不一定集中于課堂的教學,日常生活中的品德教育也尤為重要。因為孩子在幼兒園的時間有限,所以老師需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品德教育,時刻灌輸相關的思想品德內容,讓孩子認識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從而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如玩游戲、學習、休息等時間里,老師需要抓住品德教育的時機,采用適當的方式進行品德教育,讓孩子接觸更多的品德教育內容。
比如,在課堂學習中,孩子容易分散注意力或者打鬧。這時老師就需要指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并教育孩子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或者在玩游戲時,孩子出現打鬧和爭吵等問題,這時老師需要耐心指出孩子的錯誤行為以及危害性,然后慢慢教導孩子互謙互讓的精神等。同時,老師還可以利用物質或者語言上的獎勵方式鼓勵表現良好的孩子,并積極宣傳這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讓孩子學習和效仿他人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素質。
(三)搭建有效地溝通交流平臺
因為老師接觸孩子的時間比較有限,所以我們需要搭建有效地溝通交流平臺,與孩子的家長取得有效地聯系[2]。這樣有助于家長從老師方面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同時老師也能夠從家長口中得知孩子的日常生活情況,從而幫助老師制定有針對性的品德教育對策及方案。比如,老師可以利用網絡搭建家長聊天群。在群中適當宣傳孩子品德教育的情況,并引導孩子家長一同參與到品德教育的隊伍中,為幼兒園品德教育貢獻智慧和力量。同時,對于比較調皮和活潑的孩子,老師應該與孩子家長進行密切的交流和溝通,給予孩子家長一些教育意見,讓其在日常生活中也實施有效的品德教育。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幼兒階段的品德教育,我們可以結合有效的教育方式來開展相關的教育內容。同時,老師也應該與家長取得良好的溝通,共同為孩子的品德教育出謀劃策。
參考文獻:
[1]于喜紅. 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探析[J]. 情感讀本, 2018,5(2):53-53.
[2]于軍. 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解析[J]. 神州, 2017,27(31):21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