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治旗
很多師生對我們之前的文字素描欄目非常感興趣。為了讓大家能夠有更多的互動感,我們將對原來的文字素描欄目進行改版。我們邀請到彭老師進行專欄授課,每期會為大家留課堂作業(yè),歡迎互動參與。本期,彭老師會結合自己的寫作經驗對文字素描課程做相關介紹。
一
我經常去各地學校講座,在互動時,很多同學都不約而同地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
我們都是普通人,生活都差不多,每天都是平平淡淡的,你說寫作要寫出自己的個性,寫出不一樣的東西來,怎樣才能辦到呢?
之前我是一個理論家,懂得很多寫作的方法。我能不能為孩子做個示范呢?不料一到寫作中,我的頭腦一片空白,茫然無措。我要寫什么?什么值得我寫?這些東西有什么意思?真到要寫自己的生活時,我卻發(fā)現(xiàn)自己頭腦一片空白,什么也寫不了。大腦里充斥著各種碎片化、亂七八糟的信息,甚至我還發(fā)現(xiàn)自己十分缺乏生活常識,比如不知道小區(qū)的垃圾是怎么運走的……我的腦袋生銹了,我的筆罷T了。我第一次如此強烈地感受到了學生寫作時的焦慮和苦難。
后來,我做了這樣的寫作實驗:
我采用了最笨拙的方法,就是隨身揣一個小本子,隨時隨地地記錄,逼迫自己每天寫上一些文字,不論長短,都要寫下來,練習手感。
剛開始的時候非常痛苦,因為我不知道寫什么對象,落到我眼里的東西,我也不知道它們有什么意思。比如一輛車從我面前開過去,我也看到了,但是這有寫的必要嗎?這太平常了。對不對?
更恐怖的是,我走過了一段街道或爬了一幢樓或與一些朋友聚會,之后如果要寫點什么東西的話,我發(fā)現(xiàn)我的頭腦里一片空白,好像沒有什么值得我寫的東西。這是不是很恐怖?也就是說,之前我曾存在的這么一段時空,我卻根本就沒有感覺到。那么,在之前這么一段時間里,我是缺位的,我就像空氣,我就是白活了,因為不能回憶起那段時空的滋味。
想一想,我們到底丟失了多少這樣的回憶,我們到底過著怎樣的一種生活?把365天過成了一個樣子,每天都慣性地生活,麻木機械地生活,從來沒有品嘗過生活真正的滋味。在忙碌中,在焦慮中,我們丟失了生活的本質,丟失了那些美與觸動人心的時刻。
羅曼·羅蘭所著的《約翰·克利斯朵夫》中有一段話:大半的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時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變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把以前所說的、所做的、所想的,一天天的重復,而且重復的方式越來越機械,越來越說腔走板。
羅蘭的這段話是不是說中了我們現(xiàn)在的生命狀態(tài)呢?
二
后來的一天,我開始了生活寫作,無論怎么艱難,我都要去試著改變,因為我錯過了太多的風景。
我就強迫我去觀察生活中的具體對象,從對象的具體特征人手。
有一次,在北京大學,我寫下了第一則文字:
吊扇有氣無力,像一個身患重病的人。
當時,正在舉辦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北京大學總決賽,我做大賽的考務和評審工作,還要對接部分授課的專家。
第二則文字,我是這樣寫的:
程翔老師坐在講臺上,身后一塊大大的黑板,就像鑲嵌在墻上的一幅3D動作畫。
這是我對程翔老師講課的印象。程翔老師是北京一零一中學的副校長,是全國知名的語文特級教師。他的聲音非常好聽,朗讀水平一流,聽他上課就像聽廣播。
在北大的那幾天,我還寫了這些對象:
1.前面走著一個中年人,雙手不是自然下垂,前后擺動,而是向身體兩邊斜出,好像隨時準備飛翔。
2.孩子是生動的,她會在紙巾上畫出太陽、草地與七色的彩虹,會把各種東西融合在一起。孩子的世界是一個魔法的世界,他們能把所有的糖塊都加在水里,在餐廳跳舞,而不在意別人的目光,他們就是要把這個世界弄出一些動靜來。
第一則我記錄的是一個路人的姿態(tài),第二則寫的是參加北京大學夏令營小學組的孩子的情況。我觀察他們,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一些神奇之處。
雖然我寫了這些對象,感覺還是不向然,沒有獲得那種見到什么就能寫什么的自由。如何獲得這種自由寫作的能力呢?
第一,我們必須在生活中積累足夠多的對象素材,并把握這些對象的特征,這就需要我們反復地進行觀察訓練。
第二,我們必須到生活中去寫作,把寫作當成生活的一種方式,因為只有生活才能打開我們寫作的開關。
第三,我們必須每天堅持寫作訓練。就像學習某項運動,要練好肌肉的慣性動作那樣,在寫作上,我們就要培養(yǎng)“思維肌肉”的條件反射。
后來,我總結自己的寫作經驗,以及反復地推敲寫作的環(huán)節(jié),提出了“文字素描”的寫作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