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翔 王建民 侯勇
(1.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 合肥 230038;2.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合肥 230031)
功能性肛門直腸痛(Functional Anorectal Pain,FARP)也可稱作“肛門直腸神經官能癥”,是一種非器質性疾病,臨床上患者較為多見的疼痛特點是肛門墜脹疼痛,就如相關文獻所表述的“模糊的鈍痛或直腸部壓榨樣疼痛”[1]。肛門墜脹是臨床難治性癥狀之一,病因病機尚不明確,有關研究表明可能涉及肛腸科、泌尿科、婦科等多個科室的相關疾病[2]。目前臨床上對FARP患者并無特效性治療方法,口服藥物和外用藥物治療效果并不佳;物理療法、盆底生物反饋療法治療效果也都不太理想[3]?;颊叱R虮静《浅M纯?,有些甚至伴有焦慮、抑郁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本觀察采用電針配合中藥當歸芍藥散口服治療FARP,取得了較為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0月—2016年10月就診于我科功能性肛門直腸痛患者60例,其中慢性肛門疼痛38例,痙攣性肛門疼痛22例。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9例,女21例;年齡30~64( 49. 44±2. 25)歲;病程2~16( 10.89±1.05)年;VAS評分4~9 ( 7.06±1.26) 分;直腸靜息壓1.8~6.2(3.5±0.4)kPa;肛管靜息壓5~19.5(16.3±1.2)kPa;最大縮榨壓14.4~26.6(22.5±3.6)kPa;對照組中,男8例,女22例;年齡31~64(48.67±2.46)歲;病程1~17(11.21±1..04)年;VAS評分5~8(6.56±1.76) 分;直腸靜息壓2.1~6.7(3.6±0.6)kPa;肛管靜息壓4.8~20.2(16.8±1.4)kPa;最大縮榨壓13.5~26.8(23.1±3.1)kPa。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VAS評分及肛門直腸壓作比較P> 0. 05,具備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依據羅馬委員會2006年擬定的功能性肛門直腸痛羅馬Ⅲ診斷標準[4]:慢性肛門痛必須符合以下條件:(1)慢性或復發(fā)性疼痛;(2)發(fā)作時間≥20min;診斷為該病之前最少6個月呈現臨床癥狀,大概3個月符合上述前提,其可分為肛提肌綜合征(LAS)、非特異性肛門直腸痛(NARP)及痙攣性肛門痛(PF)三種類型。其中LAS的臨床特征是向后牽拉恥骨直肌時有壓痛,而NARP無類似壓痛表現。PF的臨床特征是肛門或直腸下端反復發(fā)作性的疼痛。
1.3 納入標準 (1)滿足診斷FARP的準則;(2)性別不限,年齡18~65歲;(3)近期肛門直腸部未進行過藥物治療或其他治療;(4)身上無植入性電子設備;(5)患者自愿參與本臨床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1)不滿足上述診斷與納入準則者;(2)混合痔、肛裂、良惡性腫瘤、炎性腸病、肛周感染性疾病等肛門直腸部病變;(3)子宮內膜異位征、盆腔炎癥、良惡性病變等婦科疾?。?4)生殖器炎癥及良惡性病變等;(5)精神意識障礙不能配合研究者;(6)妊娠或哺乳期。
2.1 對照組 選取長強、腰俞、大腸俞、上巨虛、承山、太沖為治療穴,對患者的長強、腰俞穴向上斜刺1寸,對承山穴、大腸俞、上巨虛直刺1寸,太沖穴直刺0.8寸,使用常規(guī)行針手法至得氣后,然后將長強與腰俞配對,大腸俞與上巨虛配對,承山與太沖配對,再使用電針儀輸出導線的電極分別將三對配穴進行兩兩連接,之后選取疏密波,選擇研究對象能耐受的最大強度,每天治療1次,每次治療時間為30min??偗煶虨?周,療程結束后評定療效。
2.2 觀察組 采用電針聯(lián)合中藥當歸芍藥散口服進行治療。電針治療方法同對照。 當歸芍藥散口服方法:將當歸芍藥散(當歸、白芍各15 g,白術 12 g,川芎、澤瀉、茯苓各10 g)打成粗粉,加水煎煮10 min,每天1劑,早晚分次服用。治療療程同對照組。
3.1 安全性觀察項目 實驗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研究對象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如實記錄。如暈針、彎針、血腫及局部感染等。
3.2 療效性觀察項目及記分方法
3.2.1 VAS評分法 根據視覺模擬評分法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VAS的數值。此方法簡單易行且較為準確。
3.2.2 肛門直腸壓測定法 使用ManScan高分辨率測壓系統(tǒng),分別測量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的直腸靜息壓、肛管靜息壓和最大縮榨壓。
3.2.3 觀察兩組患者在實驗過程中及后期定期隨診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
3.3 療效標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制定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參考VAS評分減分率評估療效?;局斡? 治療2個療程后,VAS評分減分率大于或等于75%; 顯效:治療2個療程后,VAS評分減分率大于或等于50%但小于75%;有效:治療2個療程后,VAS評分減分率大于或等于20%但小于50%;無效:VAS評分減分率不大于20%。減分率:[(治療前疼痛視覺模擬評分 - 治療后疼痛視覺模擬評分) /治療前疼痛視覺模擬評分]× 100%。
3.4 治療結果
3.4.1 兩組綜合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綜合療效比較(n=30) 例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3.4.2 數字分級評分法(VAS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分
注:與本組治療后相比,◇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P<0.05。
3.4.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肛門直腸壓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肛門直腸壓比較 kPa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3.5.4 不良反應 在實驗過程中及后期定期隨診過程中,對照組中有1例患者出現肛門刺痛,觀察組中無患者出現不良反應。
FARP屬于功能性胃腸疾病的范疇,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明確的病因,是一種嚴重損害身心健康的疾病。近幾年來,FARP的發(fā)病率呈現上升趨勢,國外相關流行病學研究調查表明FARP的發(fā)病率為7.7%,其中女性較為多見[6]。現代醫(yī)學對其病因病理的認識尚不明確,目前認為其與盆底肌張力增高、邊緣系統(tǒng)障礙以及一些心理因素等相關[7]。許多實驗研究表明FARP患者肛管的肌電活動與內壓呈正相關,然而,肛門直腸測壓的相關標準尚不明確,據報道,疼痛緩解與肛管壓力降低相關[8]。
FARP屬于中醫(yī)學“疼痛”范疇,“不通則痛”和“不榮則通”是“疼痛”兩大主要病機。氣血虛弱則“不榮則通”,也會使氣血本身運行障礙,發(fā)展為“不通則痛”。故中醫(yī)對疼痛的治法主要在于行氣活血。FARP疼痛部位下焦,多兼有濕熱下注,故輔用健脾利濕清熱之藥。長時間的肛門直腸疼痛,會損傷氣血導致氣血產生不足,即“不榮則通”,所以治療中兼用養(yǎng)血和血之法能加強療效[9]。當歸芍藥散出自經典《金匱要略》,原用于施治妊娠“腹中疼痛”和婦人雜病“腹中諸疾痛”,因其主治的疾病與FARP的病機和治法存在相似之處,根據中醫(yī)“異病同治”的法則,筆者在此將此方用于治療FARP。方中芍藥柔肝止痛;當歸與川芎兩者合用養(yǎng)血和血、行氣通滯;白術健脾燥濕;澤瀉、茯苓滲濕清熱。全方血分藥與氣分藥各取一半,共奏調肝健脾、養(yǎng)血和血、行氣利濕之功。服此方則水濕得散,氣血通暢,經脈無阻,諸痛自除。
中醫(yī)稱肛門為“魄門”“篡”,為“五臟使”,與多條經絡偱行相關:“督脈者……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后,別繞臀”“足太陽之正,別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于肛”“腎足少陰之脈……出胭內廉,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因而可知,肛門部表現不適癥狀也與多條經絡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10-11]。故主要是利用針灸具有疏通經絡、疏肝解郁、調和氣血及解痙止痛的功效。長強與腰俞兩者均屬于督脈輸穴。尾神經的后支位于長強穴淺層,其深層包含陰部神經的后支和肛神經;腰俞穴位于第四骶椎突,其與骶骨角構成一個三角形,三角形中心含有馬尾、終絲以及豐富的血管叢。電針長強與腰俞二穴,穴位所在部位由于受到持續(xù)刺激而發(fā)生興奮時,可作用于肛門括約肌,從而起到改善血液循環(huán)、調和氣血以及緩解肛門疼痛的作用;大腸俞位于大腸經氣流注轉輸之處,電針該穴可起到疏通大腸經絡氣血的作用;上巨虛屬于大腸下合穴,可以用于治療腸腑疾??;承山穴屬于膀胱經,肛門部是后者偱行所過的特殊部位,承山與長強二穴常同時針刺,可起到通絡散瘀、解痙舒筋及緩解疼痛的功效。功能性肛門直腸痛與精神緊張、焦慮等心理因素也存在很大的聯(lián)系,該病好發(fā)于心情比較急躁,情志不暢或者緊張多疑的人群,因此選用太沖穴。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和輸穴,電針持續(xù)刺激該穴可以起到疏肝理氣、平肝潛陽、清肝降火、養(yǎng)血柔肝以及理氣調血的功效。電針治療的過程也是醫(yī)患溝通交流的一個過程,可以起到心理疏導的作用,同時增強患者治愈的信心。觀察結果表明,電針聯(lián)合當歸芍藥散治療功能性肛門直腸痛臨床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治療方便、痛苦小,在臨床中值得推廣應用。
[1]Wald A.Functional anorectal and pelvic pain[J].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01,30(1):243-251.
[2]王小峰,余蘇萍.肛門墜脹的病因剖析[J].結直腸肛門外科,2007;13(4):255-256.
[3]Atkin GK,Suliman A,Vaizey CJ,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utcome in functionl anorectal pain [J].Dis Coon Rectum,2011,54(7):870-875.
[4]羅馬委員會.功能性胃腸病的羅馬Ⅲ診斷標準[J].胃腸病學,2006,11(12):761-764.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3:28-31.
[6]Boyce PM,Talley NJ,Burke C,et al.Epidemiology of 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diagnosed according to RomeⅡcriteria: an Australian population-based study [J].Intern Med J,2006,36(1):28-36.
[7]陸鋌,薛雅紅,丁曙晴,等.針刺治療慢性肛門直腸痛[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22(7):951-955.
[8]丁康,丁曙晴,張?zhí)K閩.功能性肛門直腸痛的診治[J].結直腸肛門外科,2008,14(3):147-150.
[9]吳春節(jié),曹明璐.疼痛類疾病的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臨床應用初探[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4,22(8):85-86.
[10]榮文舟.現代中醫(yī)肛腸病學[M].第1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301.
[11]黃仕榮.針刺促微循環(huán)鎮(zhèn)痛機制研究與思考[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6:13(2):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