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曉莊學院附中 趙金梅
在倡導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新時代,音樂教學要積極面向學生開放,吸引學生主動加入到音樂演唱、聆聽中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審美水平。在進行《青春舞曲》這一課的教學之后,我對本次課堂內容、目標達成度以及課堂效果進行了反復思考,并有了很深的感觸。
首先,《青春舞曲》是由我國西部歌王王洛賓改編創(chuàng)作的新疆民歌,整首曲子活潑歡快,充滿朝氣,使人聽后不由得產生伴隨樂曲跳舞、唱歌的欲望,對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具有很強的激發(fā)作用。
其次,《青春舞曲》的旋律流暢而富有動感,整曲演唱下來有一種酣暢淋漓之感,對學生暫時放下學習壓力、宣泄內心情感具有顯著的精神引導作用。
再次,從歌詞“太陽下山明早依舊爬上來,花兒謝了明天還是一樣的開。美麗小鳥飛去無蹤影,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來看,短短幾句中包含了“青春一去不返,要懂得珍惜時間”這樣的人生哲理。作為下接小學啟蒙教育、上連高中、大學等高層次教育的重要紐帶,初中階段的學習對學生思維方式、學習心態(tài)、價值觀念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此時教學具有“惜時觀念”的音樂作品,對中學生的成長極其有利,日后我將積極開展類似的教學活動,為學生的德育素質成長保駕護航!
最后,王洛賓先生改編后的《青春舞曲》具有“魚咬尾”的特點,即“太陽下山明早依舊”“花兒謝了明顯還是”“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三句的旋律都相同,而后面的“爬上來”“一樣的開”“無蹤影”幾字卻各不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王洛賓先生對我國古典詩詞中的平仄韻律頗有研究,使得《青春舞曲》這一作品在保留新疆民族韻味的同時,融入了我國古典語言文化的美感。我相信,在這節(jié)課過后,學生們“觸類旁通”,對語文課堂中所教的古詩詞產生好感,并形成面向音樂層次的學習新體驗。
我在教授這節(jié)課之前,定下了幾個教學目標:一是希望學生通過《青春舞曲》的學習,對新疆特色的音樂作品了解并產生喜愛之情;二是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我有必要擔負起引導學生成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責任和義務。所以希望學生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了解到時間、青春的重要性,以更加積極、充實的心態(tài)面對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三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點:我希望學生可以在這節(jié)課中感受到快樂。對于音樂課堂來說,最好的結果、最大的收獲,就是學生在感受音樂、體驗音樂、演唱音樂的過程中,與音樂本身產生共鳴,與音樂教師拉近一定的情感距離。在這節(jié)課當中,學生通過我的引導,了解到了該用什么情緒表達歌曲、該用怎樣的心態(tài)和行動面對青春,同時也獲得了足夠的快樂。所以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優(yōu)秀之處就在教學目標的高水平完成度上,通過我與學生之間的默契配合,收到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如果可以,我愿做一座燈塔,為學生們的心船指明方向,而不是化為學生青春之馬嘴上的韁繩,“強拉硬拽”著學生向前奔跑。所以,在《青春舞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采取了較為自由化、互動化的游戲教學方式:我開展了“隨聽隨?!钡恼n堂游戲,將《青春舞曲》這部作品編成了四拍一組的節(jié)奏形式,并要求學生按照拍子做翻腕、點肩、托帽、移頸等動作。當我喊到“停”的時候,班級學生就會集體停在方才的動作上,此時如果發(fā)現(xiàn)有學生與其他同學的動作不一致,便可邀請他上臺表演一個小節(jié)目。通過這樣的游戲方式,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愉悅感和學習氣氛被充分地調動起來,每個人都“緊張”地注意著音樂的律動,并潛移默化地掌握了《青春舞曲》這首歌的歌詞內容和節(jié)奏。
此外,我還借助網(wǎng)絡為學生們放映了王洛賓、羅大佑、玖月奇跡等多個版本的《青春舞曲》演唱作品,使學生感受到了不同情緒、節(jié)奏、演繹方式呈現(xiàn)出的不同音樂效果,進而使學生在之后的演唱中更加注重感情投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本次教學任務。但在網(wǎng)絡資源的使用上,我只重視到了對樂曲資源的搜索和使用,并未對與《青春舞曲》有關的王洛賓先生生平、新疆音樂形式有過多的涉及,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引以為戒,為學生知識面的拓寬積極提供幫助。
綜上所述,《青春舞曲》一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仍存在優(yōu)化的潛力和空間。由本文分析可知,通過選擇優(yōu)秀的教學內容、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并應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出愉悅的課堂氛圍,繼而使學生更好地吸收音樂知識、提高音樂素養(yǎng),并為學生價值觀、學習態(tài)度等全面發(fā)展作出貢獻。
[1]李陳陳,陳秀清.《青春舞曲》的教學與點評[J].新教育,2015,(04):56-57.
[2]王蘭英.淺談音樂課堂中的有效教學——從《青春舞曲》精彩一課中悟到的點滴[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3,(16):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