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微
摘 要:高中時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物理教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但由于時代的發(fā)展和教學方法的限制,當下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校主要采用的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既沒有重視物理實驗的重要性,也沒有很好地重視物理實驗創(chuàng)新性和設計性的重要性。從教學的結果來看,很多學生都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慢慢喪失了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最終使得物理學習的質量降低。因此,在高中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尤其要重視對物理實驗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通過對實驗全方位的創(chuàng)新來更好地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更好地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高中物理 物理教學 創(chuàng)新實驗 實踐過程
引言
高中作為學生知識接收最多的三年,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課改的最終目標,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呢?本文將從物理教學現(xiàn)狀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來幫助物理創(chuàng)新實驗和實踐。[1]
一、物理教學創(chuàng)新實驗的現(xiàn)狀
現(xiàn)今的物理教學對于實驗的課時非常少,一來實驗要消耗掉大部分的理論課時,傳統(tǒng)觀念認為理論的教學效率一定遠大于不確定的實驗教學,這就導致了實驗的地位一直無法得到提升。即使有部分實驗課也是在教師的計劃和步伐下,按照物理結論來進行,缺少必要的設計和創(chuàng)新,學生照本宣科,更談不上自我探索,發(fā)現(xiàn)自身興趣所在,激發(fā)學習動力。[2]
二、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實驗創(chuàng)新與實踐能力存在的問題
1.無法做到學生主體
在教師的規(guī)劃下,使得學生失去了自我創(chuàng)造能力,缺少發(fā)揮自我想象的空間,課堂只是課堂,而并不是真正的探索實驗。當前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都是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模式,就算已經(jīng)把學生引到了實驗室中去,老師還是會側重對實驗的講解,從而忽視了學生才是做實驗過程中的主角。整個做實驗的流程還是以老師先去示范,之后學生再去進行相對應的模仿為主,這樣做根本沒有辦法很好地顯示學生的主體地位。很多學生反應做了實驗之后還是沒有辦法理解其中的原理,根本的原因就在這里。而且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實驗方式根本沒有辦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創(chuàng)新思考的能力。[3]
2.沒有辦法很好地將教學中的價值體現(xiàn)出來
很多高中在進行物理實驗的過程中采用的還是說教的模式。老師先在上面示范實驗,然后再把所得的信息整理歸納出來。這樣就沒有辦法很好地凸顯實驗設計給學生帶來的重要性,最終這種先做實驗然后再歸納整理的方法就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久而久之也就對物理學習失去了興趣。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新實驗的設計和實踐才顯得非常重要。
3.驗證實驗和實踐的匱乏
在高中物理實驗新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需要對一些所囊括的要素進行深入的探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經(jīng)常容易進行獨立的思考和設計,并最終加入到設計的整體過程中。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一些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嚴重缺乏創(chuàng)新和實踐的因素,導致最終高中物理的教學質量沒有辦法被有效地提升。
三、將創(chuàng)新實驗融入物理教學
1.轉變教學觀念,提升創(chuàng)新實驗地位
現(xiàn)階段我國的高中物理教師和學生在知識接受這一問題上選擇單一的方式,將教學的進程變簡單,采用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這就需要學校加強對于物理創(chuàng)新實驗的重視,加長物理創(chuàng)新實驗的教學時間,以此來引導、改變學生對于物理的固有觀念,為了學習而學習,或者對物理避之不及,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師要重視實驗,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實驗。對于牛頓第一定律這一世界經(jīng)典結論的教學,往常學生既不明白它的重要性,也完全沒有興趣。如果設計一個游戲性實驗,讓學生吹乒乓球比賽,給學生設計兩個不同的球,較小的女生是真實的乒乓球,而男生卻是裝了石頭的球,這樣的實驗游戲下,學生疑惑頓解,從無意到有意,從被動到主動了解知識,明白慣性的唯一量度是質量,與教學不謀而合,而且學生的積極性也得到極大調動。
2.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反思,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
在具體的實驗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的實驗中會出現(xiàn)失敗的現(xiàn)象。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反思,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摒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除了學生和教師外,還有一些相關的工作人員。這部分工作人員應為教師和學生的實驗做好準備工作,不僅為教師教學提供便利,還防止學生在實驗中出現(xiàn)混亂的現(xiàn)象。比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摩擦力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部分內容主要講述兩個物體之間相互運動產生的力為摩擦力。針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教師可以開展相關的實驗。如,由兩個學生進行實驗,學生之間衣服的摩擦會產生摩擦力以及鞋與地面的相互運動也會產生相應的摩擦力。在實驗結束之后,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關于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有哪些,學生針對自身的實驗給出結果。在學生的實驗結果出現(xiàn)失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反思,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4]
3.改變學生地位,調動學生能動性
學生想學什么?想怎么學?多傾聽學生意見,才能更好的激勵學生的主動性。比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紙張的精彩作用。自己設計關于紙張的和物理結論有關的實驗。對于這種開放性的實驗并且是學生自主引導的實驗,學生的能動性空前高漲。設計出包括:第一,自由落體的兩兩比較,一個紙張展開,一個成團,分析影響降落速度的因素;第二,平拋,紙飛機的飛行是平拋嗎?怎樣才能做到平拋?第三,如何更快的單手撕紙片?這些題目都建立在極其簡單的道具上,但是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和主體性,使得課堂效果十分良好。
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代的物理教學中,我們要在穩(wěn)定的教學模式中分析出物理教學現(xiàn)狀中隱藏的問題,通過對問題的成因分析來幫助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困難,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本文針對存在的觀念,設計實驗缺乏,學生主體性不足等問題,提出具體實施案例,提高物理教學效率,爭取讓物理變得更加簡單有趣。
參考文獻
[1]韋葉平.高中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新實驗的設計與實踐[J].物理實驗,2012,32(3):16-18.
[2]張欣.高中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新實驗的設計與實踐[J].教育科學:全文版:00006-00006.
[3]張翔.淺析高中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新實驗的設計與實踐[J].亞太教育,2016(14):284-284.
[4]芮文光.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創(chuàng)新培養(yǎng)與實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