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在分析古詩詞教學重要性的基礎上,探討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特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積極引導作用,教學過程中應以誦讀為主線,以現(xiàn)代教育技術為手段,采用多種方法并重,積極主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小學語文;語文教學
一、 小學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
(一) 新課程標準教學的需要
古詩詞學習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從2017年9月份開始,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將統(tǒng)一采用全新的由教育部直接編寫的“部編本”教材,新教材小學6個年級,古詩詞總計124篇,占到了全部課文的30%,較之前所用教材,古詩詞所占比例大大提高。
(二) 完善學生人格培養(yǎng)的需要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一塊瑰寶,教材中每一篇古詩詞都由教育部專家組精心選取,古詩詞的學習讓學生近距離的感受古代詩人高尚的思想境界和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從“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詩中能感受到寧靜淡泊又富于幽雅情致的內(nèi)心;從“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詩中感受到詩人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情感;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中感受到民族英雄的胸襟和豪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和提高鑒賞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 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需要
古詩詞語言精湛,格式嚴謹,意境高遠,蘊含深刻的哲理,古詩詞的積累和感悟,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文學素養(yǎng),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F(xiàn)代生活中,小學生大多是感性的語言學習,口語化的表述往往不夠簡練精準,古詩詞的語言簡潔凝練,講究對稱押韻,古詩詞的句式、表達方法以及情感交融的表現(xiàn)力都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能力的重要材料。
二、 目前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語言環(huán)境的缺失
目前的語文課堂,白話文居多,古詩詞學習只在相應的單元教學中才會出現(xiàn),而古詩詞的學習是需要長期積累,導致學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古詩詞的精髓。古詩詞的理解學習是有一定難度的,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還沒有建立起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已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二) 應試教育的錯誤導向
考試無疑是教學的指揮棒,部分老師在教學古詩詞時,通常翻閱之前的測驗試題,學生在沒有體會到古詩詞內(nèi)容和情感的情況下,對考試知識點歸納注重考試習題模式的學習與訓練,大量的教學內(nèi)容停留在個別字詞知識層面的傳授,把背誦和默寫作為古詩詞教學的主要目標,而對古詩詞意境及其審美內(nèi)含的講解涉及很少,長此以往,學生對學習古詩詞的學習不是欣賞,而是知識點的記憶,學生難免會產(chǎn)生厭煩情緒。
(三) 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不夠
部分教師偏愛現(xiàn)代文學,對古詩詞的教學沒有正確的認識,對于古詩詞的教學沒有能力或者不愿意投入過多的時間講解古詩詞所蘊含的美,教學過程也只是簡單的翻譯成白話文,做一些比較淺的字面講解,不少古詩課都上得死氣沉沉,從理解詩意到背誦到默寫,然后被動的機械記憶,再加上小學生的基礎知識匱乏,生活經(jīng)驗不夠豐富,因此對于古詩詞中的意境更加難以體會。
三、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特征分析
(一) 學生特征
學生感知活動受到興趣因素影響較多,目的性、穩(wěn)定性較弱,注意力也難以集中,但是具有較高水平的記憶能力,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增強古詩詞的積累。小學生生活閱歷不夠豐富,雖然能進行簡單的推理判斷,仍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意境想象能力較差,應多鼓勵學生由表象進行聯(lián)想,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 內(nèi)容特征
小學語文古詩詞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從初步體驗情感到誦讀獲得情感體驗,再到通過閱讀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另外古詩詞年代久遠,遠至春秋,近至明清,而且題材豐富多樣,既有描繪兒童生活的《村居》,尊重勞動的《鋤禾》《江上漁者》,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示兒》,又有表達親朋友誼的《贈汪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飽含哲理耐人尋味的《登鸛雀樓》,歌頌英雄人物的《塞下曲》《前出塞》。詩人不同的社會生活,任務性格都在作品中直接或間接地表現(xiàn)出來。
四、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幾點探索
(一) 遞進式閱讀為主線
誦讀是古詩詞教學的根本,是一種精神體驗活動,誦讀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語文教師的引導下,順應學生特征和教學內(nèi)容的誦讀,文化特有環(huán)境的設置,獲得情感與情緒的精神體驗,才能感受到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意、形、味、神”。古詩詞的教學具有明顯的遞進式特征,由表象文字出發(fā),體驗古詩詞意象,進而展開聯(lián)想,感悟生活,把學生帶入更高的精神世界。
1. 了解表象的初讀,初讀古詩詞字音要讀準,也不能忽
視拗口的詞語,爭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圓。初讀應該正確把握古詩詞的節(jié)奏韻律,多讀幾遍,感知詩詞大意,逐步在腦海里形成古詩詞描繪的畫面。
2. 讀出詩意的品讀,品讀古詩詞做到正確理解關鍵字詞的字面意、象征意,但又不應限于個別字詞的講解,而是結合詩人經(jīng)歷和創(chuàng)作背景、時代特征,從整體把握作品的意境,建立起具體可感、立體靈動的意象。
3. 品出韻味的吟誦。吟誦是對古詩詞的深入賞析,是對作品中美好意象的體會,感受作品中的節(jié)奏美,領悟詩人的品格志向,能夠對詩詞以讀、畫、演等方式再現(xiàn)詩人情感。
(二) 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古詩詞教學的意境
領悟古詩詞的意境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現(xiàn)代教育技術采用豐富的多媒體資源,集聲音、圖文、音樂、視頻于一體,創(chuàng)設古詩詞的意境,將抽象的內(nèi)容具體化,視聽交融,再現(xiàn)詩詞情景,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直觀生動的展示古詩詞魅力,起到引情激趣的作用。如王維《山居秋暝》描寫的是傍晚時分山村的美麗風光,也寄托了詩人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多媒體教學課件選擇古箏曲配樂,讓學生聽著清新淡雅的樂曲,自由想象,感受皎潔的明月,堅挺的松柏,清靈潔凈的清泉,迎風搖曳的翠竹……,創(chuàng)設一個恬靜的田園氛圍,初步領略和諧安詳?shù)拇寰由?,體會到詩人的創(chuàng)作心境,領悟詩中情趣。又如講解《贈汪倫》時,先播放熟悉的音樂《送別》,將課件背景設置成一副柳堤河岸,友人揖手告別的國畫,突出當時依依惜別的氣氛,為學生深層理解詩歌的藝術內(nèi)涵起到烘托作用;講解《將進酒》時,課件背景選擇滾滾東流的黃河水,用來表現(xiàn)詩人寬廣的胸懷,奔放的感情……。實踐表明,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創(chuàng)設出圖文并茂的教學環(huán)境,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誦讀古詩詞的興趣。
(三) 多種教學方式并重
1. 角色扮演詩中情景。學生對表演充滿興趣,通過角色扮演,營造逼真的生活情景,體驗詩人的見聞和感受,如講解《贈汪倫》時,講述李白和汪倫的交往故事,編寫成劇本,表演兩人這種深厚的情感,學生就是詩人,使教學更富有感染力。
2. 開展古詩詞吟唱活動。在符合詩意音樂旋律的伴奏下,吟唱活動更容易感悟古詩詞的意境,而且學生對現(xiàn)代流行音樂往往更有興趣,在學習《楓橋夜泊》時,通過毛寧演唱的《濤聲依舊》體會詩中羈旅之思,家國之憂,在學習《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時,通過王菲演唱的《明月幾時有》,體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人生的哲理思考之中……
3. 鼓勵學生聯(lián)想。詩畫同源,通過畫圖、插圖、抓重點詩句等展開聯(lián)想,體會詩情。如在學習杜甫的《絕句》時,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句句是景,聯(lián)想春天燕子歸來,百花盛開的美景。學習孟浩然的《春曉》,“處處聞啼鳥”,春天聯(lián)想早上醒來鳥兒到處鳴叫,樹枝上、窗臺上,田野里……,把學生帶入了無限春光的靈動意境中。
五、 結語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遺產(chǎn),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我對古詩詞教學進行了初步探索,希望能為各位同行帶來借鑒作用,教學過程中老師還要結合學生學情,引導學生逐步體會古詩詞中蘊含的意境美。
參考文獻:
[1]張亞良.關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9):48-49.
[2]胡幼華.關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幾點建議[J].新課程,2015(16):132.
[3]何蕊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初中古詩詞教學微探[J].上海教育科研,2012,(03):91-92.
[4]陳建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02):80.
作者簡介:
余亞平,江蘇省鹽城市,鹽城市肇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