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付勇, 王東亮, 趙艷輝(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北京 100072)
最小轉向半徑是表征車輛機動性的重要指標,它反應了車輛靈活運動和克服障礙的能力[1].近年來,許多學者提出了不同的減小輪式車輛轉向半徑的方式,例如差速轉向方案或多軸轉向方案[2].差速轉向雖可實現(xiàn)小半徑轉向,甚至可實現(xiàn)原地轉向,但存在輪胎磨損嚴重,操縱穩(wěn)定性難以習慣等突出問題[3].多軸轉向同樣可降低車輛最小轉向半徑,但需要增加轉向機構,造成轉向機構復雜、高速操縱穩(wěn)定性難以控制等問題.
文章針對輪式6×6輪轂電機驅動平臺,提出了一種復合轉向方案:低速時,以最小轉向半徑為目標,采用復合轉向;高速時,以提升車輛操縱穩(wěn)定性為目標,采用前橋幾何轉向.同時,針對復合轉向,提出了一種基于最小轉向半徑的差速匹配模型,并進行了數(shù)值解析.
為驗證方案的合理性,基于Adams軟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對復合轉向策略進行了仿真驗證.結果表明:復合轉向可有效減小車輛的轉向半徑,提升車輛的機動性能.為復合轉向理論提供技術支撐.
文中研究的平臺為6×6輪轂電機獨立驅動平臺,轉向系統(tǒng)采用前橋電助力轉向,系統(tǒng)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轉向節(jié)臂1、轉向副橫拉桿2、轉向搖臂3、轉向主橫拉桿4、電動轉向器5、立軸6等組成.電動轉向器主要包括轉向伺服電機、減速機構、角度傳感器等.轉向系統(tǒng)工作原理為:轉向控制器通過CAN總線接收上位機轉向指令,根據(jù)控制策略發(fā)出控制指令,驅動轉向伺服電機工作,電動轉向器驅動轉向搖臂轉動,轉向搖臂經(jīng)轉向拉桿、轉向節(jié)臂,最終推動車輪,實現(xiàn)轉向.角度傳感器采集當前轉向角度信息并反饋給轉向控制器,形成閉環(huán)控制.
復合轉向是將傳統(tǒng)輪式車輛依靠轉向機構幾何轉向與履帶式車輛差速轉向(也稱滑移轉向)相結合的一種轉向方式,也有文獻稱為雙重轉向式[4-5].復合轉向模式下,轉向控制器讀取上位機轉角、車速等信號,在幾何轉向的同時,通過匹配輪轂電機速差,以獲得較小的轉向半徑.
圖1 轉向系統(tǒng)結構圖
轉向系統(tǒng)通過控制策略可實現(xiàn)助力轉向、復合轉向、原地轉向3種轉向模式.助力轉向模式即前橋幾何轉向,適用于車速較高情況;復合轉向模式,此時轉向半徑最小,轉向機動性強;原地轉向即轉向半徑為零的轉向,此模式由電機差速實現(xiàn).3種模式的判斷依據(jù)為車速和轉角信號,其閾值可具體設定.
目前,對輪轂電機驅動車輛采用的差速控制多是基于阿克曼轉向模型[6].該模型作為車輛一種理想的行駛狀態(tài),基于幾個假設條件:①車體為剛性;②車輪作純滾動運動,即忽略滑轉、滑移等運行狀態(tài);③行駛過程中所有輪胎都未脫離地面;④不考慮輪胎材質與結構上的非線性和由于離心力使輪胎垂直載荷發(fā)生變化對輪胎產(chǎn)生的影響.雖然該模型存在較大的限制,但對于車輛低速轉向情況下有較好的參考價值[7].文中研究的平臺最大速度為60 km/h,因此,據(jù)此理論建立轉向差速模型,如圖2所示.圖中,B為兩側主銷軸線與地面相交點之間的距離;L1、L2、L3為瞬心到各軸的垂向距離;R1in、R2in、R3in為各軸內(nèi)側車輪轉向半徑;R1out、R2out、R3out為各軸外側車輪轉向半徑;α為前橋外側車輪轉角;β為前橋內(nèi)側車輪轉角;x、y分別為瞬心到內(nèi)側車輪、質心的距離.
圖2 差速匹配模型
由以上假設可知:
(1)
設m、n分別為前后軸軸距,令R1out=R,由幾何關系可得:
(2)
由式(1)、(2)可得:
(3)
由相似推導,可得:
(4)
(5)
(6)
(7)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各輪的角速度與輪距、軸距、轉向半徑、轉角有確定的函數(shù)關系.輪距、軸距參數(shù)是整車參數(shù),為常數(shù).轉向控制器接到的上位機指令一般為曲率或轉角,車速信號可由總線讀取.因此,利用阿克曼差速轉向模型,就可得到各輪間的差速匹配關系.
為驗證以上理論,利用ADAMS平臺,建立了仿真模型,對復合轉向策略進行了仿真驗證.差速匹配關系依據(jù)上節(jié)中的解析公式,仿真所用整車參數(shù)如表1所示,仿真結果如圖3~6所示.
表1 整車部分參數(shù)表
圖3 相同車速不同轉向模式轉向半徑對比
圖3為車輪最大轉角為30°時的轉向半徑對比曲線,可以看出:幾何轉向時轉向直徑為8.2 m,差速轉向時轉向直徑為7.4 m,復合轉向時轉向直徑為6.2 m;復合轉向相比于幾何轉向,轉向直徑減小24%,有效提升了轉向機動性.
由圖5、圖6、可以看出:增大外側車輪與內(nèi)側車輪速差可有效減小車輛的轉向半徑;但轉速相差過大會造成車輛側滑,故要選擇合適的轉速比范圍;外-內(nèi)側車輪轉速比在1.3~1.6時,既可使車輛轉向半徑較小,又能保證車輛的穩(wěn)定性.
圖4 復合轉向時各輪速度
圖5 不同差速比轉向半徑
圖6 不同差速比車輛穩(wěn)定性
文章針對輪式6×6輪轂電機驅動平臺,提出了一種復合轉向方案,為驗證方案的合理性,建立了Adams仿真模型,對復合轉向策略進行了仿真驗證.文章研究成果可為獨立電驅動平臺的復合轉向技術提供理論支撐,為分布式電驅動平臺控制提供參考及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胡紀濱,付苗苗,李雪原,等. 多軸機電復合分布式驅動車輛轉向半徑模式控制策略[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6, 36(11):1131-1135.
[2] Fauroux J C,Vaslin P. Modeling, experimenting, and improving skid steering on a 66 All-Terrain mobile platform[J].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2010,27(2):107-126.
[3] 翟 麗,董守全,羅開宇.四輪轂電機獨立驅動車輛轉向電子差速控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0, 30(8):901-905.
[4] 范晶晶,羅禹貢,張海林,等. 全輪獨立電驅動車輛雙重轉向控制策略的研究[J]. 汽車工程,2011,33(5):369-372.
[5] 陽貴兵,馬曉軍,廖自力,等. 輪轂電機驅動車輛雙重轉向直接橫擺力矩控制[J]. 兵工學報,2016,37(2):211-218.
[6] 周 勇,李聲晉,田海波,等. 四輪轂電機電動車的電子差速控制方法[J].電機與控制學報,2007,11(5):467-471.
[7] 毛英慧,靳光盈,李新偉,等.輪式電動車轉向差速控制方法[J].電機與控制應用,2016,43(3):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