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秋華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教育觀念不斷更新,合作學習因其較高的課堂教學效益,得到一線教師的普遍認可并被廣泛運用于常態(tài)課堂教學之中。構建高效的合作學習,需要融入團隊的理念,因此,在體育教學中,研究團隊合作學習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就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如何開展團隊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行探討。
一、當前體育教學實踐中團隊學習的情況分析
在現(xiàn)今的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由于對合作學習這種形式理解不到位,許多合作只注重形式,未關注到實質效果。常見的問題主要有:學習小組隨意組合;學習任務無合作價值;小組長作風“專制”;課堂秩序混亂,時間被浪費等。這些直接影響了合作學習的效果,而這一切都要追根溯源到團隊理念的缺失。
所謂的合作團隊,即成員都以追求集體成功為共同目標,成員之間協(xié)同互助,實現(xiàn)1+1大于2。當個人利益與團隊利益相矛盾時,能放棄個人利益,優(yōu)先團隊利益。團隊最終以實現(xiàn)雙贏為目的,即實現(xiàn)個人目標,也達到團隊目標。
也就是說,團隊合作學習要在傳統(tǒng)的小組合作基礎上,以團隊為基本組織形式,一切活動以團隊目標為先,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個人的作用,與團隊成員優(yōu)勢互補,為團隊出力,在實現(xiàn)團隊目標的同時,實現(xiàn)個人目標。團隊合作學習關注個人在團隊中的貢獻,也關注個人在團隊中的成長。
二、體育教學實踐中的團隊合作學習
1.要有積極的目標互賴。
體育課中的團隊合作學習以目標為導向,一方面強調體育技能、體能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另一方面也重視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達成。團隊合作學習中,必須具有一個共同的學習目標,團隊的每個成員都能自覺地為共同目標的實現(xiàn)而付出最大的努力。
筆者在體育游戲的教學中,改變了以往直接講解、示范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采用了團隊合作學習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筆者把全班分成了八人一組的六個團隊,每個團隊都通過集體討論確定隊名、隊訓、隊徽和正副組長。筆者在課前把學生自主推薦的不同游戲內容分發(fā)給各個團隊,由團隊分工探討游戲方案,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游戲練習。每節(jié)體育課的前十分鐘設為游戲時間,每周輪流由一個團隊示范講解一個游戲的方法、規(guī)則,帶領其他團隊共同活動。每六周公布一次團隊的比賽結果并進行集體獎勵。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掌握了很多體育游戲,而且提高了合作學習能力,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
除了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游戲活動外,筆者還精心挑選增加了一些團隊游戲。例如完成團隊任務的“渡河造橋”“風雨同舟”,體現(xiàn)團隊優(yōu)越性的“求生選擇”,提高團隊創(chuàng)新能力的“別具一格拉拉隊”等。在進行團隊互助“地雷陣”時,筆者根據(jù)游戲的內容,給每個隊員進行了具體的角色分工:有的擔任勇敢的闖關者,有的擔任保護幫助者,有的擔任裁判,并進行輪換。讓每個隊員都明確學習目標——通過團隊的力量,幫助闖關者在最短的時間內順利通過所有障礙。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學生逐步認識到團隊的力量大于個人的力量,懂得了只有合作、溝通、目標一致才能釋放團隊的力量;培養(yǎng)了學生的大局觀,增強團隊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從而使學生逐步具有完成團隊任務不可或缺的能力。
2.需要積極的角色互賴。
合作學習的分組問題是合作學習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為了讓學生進行愉快和諧、富有成效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團隊一般為4~6人,盡量做到公平分組。團隊內通過商量,實現(xiàn)合理分工,每個小組成員都承擔著互補且有內在關聯(lián)的角色,把角色責任具體化,如總結者、記錄員、檢查者、裁判員、聯(lián)絡員、觀察員等。
在三年級立定跳遠技術動作的教學中,筆者在對照班的學生中采用自主結伴的合作方式進行立定跳遠的練習,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只注重自己的個人成績,同伴間幾乎互不關心。而且學生選擇練習的伙伴局限于少數(shù)較熟悉的同學,甚至不愿與異性伙伴比賽,練習興趣的保持十分短暫。
針對對照班出現(xiàn)的情況,在實驗班的教學中,筆者采用了構建合作學習型團隊的方法。先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分成八個團隊,讓每個團隊自己命名,選出隊長。隨后筆者給予每個團隊具體明確的練習目標:在寬5米的場地內必須用3~4次的立定跳遠動作完成直線距離,每個同學每次只能挑戰(zhàn)一個不同的伙伴,用“剪刀、石頭、布”的方式進行比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記錄獲勝的次數(shù),并統(tǒng)計到團隊的總成績。各個團隊根據(jù)目標,探討練習方案,由隊長安排團隊成員挑戰(zhàn)不同水平的對手。
這種團隊合作學習的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了學生遵守游戲規(guī)則和注意安全的意識,既不害怕與技能比自己更強的對手比賽又能為團隊的利益而戰(zhàn),改變了部分學生只顧自己獲勝,或者有些同學不愿與較不熟悉的伙伴比賽的現(xiàn)象,有效地克服了過分強調個體競爭、學生學習主動性差的主要弊端,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
筆者在實驗班的教學中還采用團隊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了增加活動人數(shù)及變化活動規(guī)則的對抗比賽。例如“推擠出圈的相撲游戲”,游戲方法是在圓形場地內,兩個團隊的隊員互相推擠,把對方隊員推擠出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剩下人數(shù)多的隊獲勝。筆者將學生安排為8人以上一組的學習團隊,成員在隊長的組織帶領下,根據(jù)團隊成員的特點組織參與練習,成員之間有明確的角色分工。這樣團隊合作的學習形式,既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力量素質,也更好地提高了學生的對抗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3. 要有積極的獎勵互賴。
團隊合作學習十分重視評價。評價是多維度的,既要考查團隊得分,也要考查個人得分;既要橫向比較,也要縱向比較。把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團隊一起合作達標。
當團隊達成目標時,所有成員都能得到同樣的獎勵。積極的獎勵互賴打破了小組由好學生包攬一切或者小組成員各自為政的格局,推動團體成員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從而提高合作的質量。
在《軟式壘球——擊球》一課教學中,筆者設計了兩張表:一張“擊球比遠”成績記錄表,統(tǒng)計五次擊球遠度的得分情況;一張學習評價表,及時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既體現(xiàn)了個體學習成績的優(yōu)劣,也能看出團隊總體成績的好壞,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此外,有效開展團隊合作學習還需要充足的合作學習時間、調控合作進程、進行協(xié)作與溝通等。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制定了形成合作意識與能力的目標。實踐證明,要讓學生更好地形成合作意識與能力,需要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不斷強化團隊理念,讓學生以團隊精神為榮,關注與同伴的合作技能水平。小學體育教學中采用團隊合作學習,不僅適應了時代要求,也極大提高體育課的效率。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梧村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 黃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