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紅
摘要:本文主要論述了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形成原因和地方債務問題的危害,并從這兩個角度給予一些合適的建議和對策,希望能夠起到參考價值。
關鍵詞:債務問題;地方政府;化解途徑;解決措施
自2009年以來,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逐漸凸顯,不僅有中央政府代發(fā)的地方公債,地方政府向銀行申請的貸款,還有未體現(xiàn)在資產負債表中的隱性債務等,都反映出地方政府累積的債務。而很多地方的政府領導班子任期短,雖然有的在短期內獲得了相當大的政績,但是留下的債務卻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償還,給當地經濟與發(fā)展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一、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形成原因
(一)國家宏觀經濟刺激的影響
國家宏觀調控作為影響市場的外在因素,無論是在長期的體制問題上還是短期的經濟問題上都起到了刺激的作用,造成了一些地方政府的負債問題。二十世紀末期,在我國分稅制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地方出現(xiàn)了財政緊張、資金短缺的現(xiàn)象,但是仍然要實現(xiàn)增加投資的目標,于是在短時間內,依靠舉債的方式完成目標便成為了各級地方政府的選擇。2008年引發(fā)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我國為了防止全球經濟帶來的危害以及應對各種自然災害,通過國家宏觀調實施控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wěn)增長的一攬子計劃,使得相應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得到了寬松,給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大的舉債空間府提供了更大的舉債空間。因此,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很多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以非常高的速度增長起來。根據相關統(tǒng)計,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有將近一半是在2009年到2010年形成的,這也深刻地體現(xiàn)出了國家宏觀經濟刺激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地方政府債務。2014年國發(fā)[2014]43號文出臺之后,通過融資租賃、PPP方式融資的隱性政府債務增幅較快。
(二)現(xiàn)行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和提拔使用機制不完善
與國家宏觀調控不同,考核機制與提拔使用機制的問題屬于內在因素,其影響的原理需要從內部原因中進行研究。比如,現(xiàn)在對于黨政領導干部的考核主要從德、能、勤、績、廉這五個方面進行,其中績和能使考核的重要問題,涉及到非常多的經濟指標,比如財政收入、GDP等,主要以年增長率和總量的形式表現(xiàn)政績。地方政府想要盡快的拉動經濟增長就需要投資一些建設性的項目,但是地方政府的資金有限,有些地方甚至處于資金緊缺的狀態(tài),于是就需要通過舉債的方式獲得資本。地方政府只有獲得一定的資金,才能更好的實現(xiàn)農業(yè)、工業(yè)、服務業(yè)以及公益性等的建設,同時銀行也非常愿意將錢借給地方政府使用,因為地方政府作為客戶來說,具有信譽高、資質好的特點,不需要擔心債務不還等問題的影響。同時,我國的地方政府缺少對于債務的追查和補償機制,有些官員為了獲得短期高效的經濟增長,向銀行進行大量的借貸,以至于在換屆的時候沒有完成對于債務的償還,留下的大量債務只能交給下一屆的領導來還。于是,很多地方就出現(xiàn)了“一屆的政績,幾屆的包袱”的現(xiàn)象,這不僅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還嚴重影響到了對領導班子考核和晉升判斷的準確性。
(四)現(xiàn)行的財稅體制不完善
在我國施行分稅制以后,財政權力就明顯地集中在了中央地區(qū),而地方政府卻面臨著非常多的事務,比如教育、交通、社會福利、保險醫(yī)療等多個方面需要當地政府有一定的資金投入。但是很多地方政府的財政權仍然掌握在上級政府單位手中,投資就顯得不夠及時和準確,而且在進行資金報批時很有可能面臨“一票否決”的結果,因此地方政府更愿意通過舉債的方式來穩(wěn)定財政收支。以2016年為例,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在全國財政支出的占比大大超過財政收入在全國財政收入的占比,這從側面表明了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較為嚴重。
二、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危害
(一)損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如果不能及時地解決,首先影響到的肯定是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有些地方政府不顧國家的政權建設,盲目地透支政府的信用額度,導致當地政府在公眾的威信大大降低。
(二)造成土地資源大量消耗并形成房地產市場泡沫
有些地方政府不能在當今的稅收體制和經濟模式下獲得充足的資金來償還高額的債務,只能通過收儲出讓土地并且用土地擔保來回籠資金。這樣做一方面造成了大量土地資源的消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商品價格和房價的快速增長,房價收入比體現(xiàn)了巨大的落差,形成了房地產泡沫。這樣的現(xiàn)象一旦發(fā)生,社會經濟將受到嚴重的危害。
(三)對實體經濟發(fā)展造成一定的沖擊
通常情況下,銀行信貸資金的主要對象是經營性實體,實體經濟性企業(yè)非常需要信貸資金作為發(fā)展的資本。如果信貸資金更多地流入地方政府,實體經濟企業(yè)就很難獲得信貸資金,進而造成資金分布不平衡的局面,十分不利于實體經濟的發(fā)展。而且對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實體經濟對于國家財政的影響非常關鍵,如果實體經濟發(fā)展受到了沖擊,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和增長也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
三、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化解途徑與解決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財稅體制
根據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到分稅制的影響,所以應當重新劃分中央與地方之間財政權力和事務權力的分布,適當地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權力,使得地方政府有更大的財政來源。財政權力與事務權力的不對等造成了很多地方的支出大于收入,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因此要平衡地方政府的各方面權力。此外,還應當加強對于地方政府收支的管理,根據各個地區(qū)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財稅政策完善政府的決策機制,對政府的收支進行合理的預算,進而達到統(tǒng)一、完整、全面、規(guī)范的效果,有效地化解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
(二)明確地方政府的舉債主體資格
在對市場采取“放管服”政策的背景下,經濟市場具有更加多的主動權,這對于地方政府的融資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因此,為了加強對于地方政府的財政限制,可以通過加強資本市場融資,使得地方政府的財政活動受到市場的監(jiān)督。此外,還要加強法律的規(guī)定,對于和地方政府舉債借貸的行為在法律層面上進行詳細地約束,使得地方政府舉債能夠有法可依、依法執(zhí)行,防止地方政府舉債中可能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比如“一屆政績,多屆包袱”的現(xiàn)象。
(三)加強對地方政府投資項目的管理與評價
地方政府對于項目的投資不僅僅是資金的投入,還要非常重視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正常進行,應當加強對地方政府投資項目的管理與評價,如下:
1.改變項目需求信息的收集方式
項目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信息收集不到位、收集方式錯誤都會導致項目的失敗,投資的損失也會加大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對于地方政府的投資項目,最好是采用由下至上的信息收集方式,這樣更加有利于各個權力級別的政府對于信息的識別和分析。
2.增加投資決策的科學性
地方政府的投資項目不僅要考慮到經濟效益,還要重視項目投資的社會影響,因此要加強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此外,還要開放項目的一些基本信息,讓公眾知道情況,并開通反饋系統(tǒng),使公眾能夠更多地參與到項目的決策當中來,進而保證項目投資的科學性。
3.完善政府投資項目的事后評價
不僅要重視投資項目的前期決策和管理,還要重視事后評價,對于項目的好壞和質量進行全面的、客觀的評價,從而反思項目投資的科學性,為以后項目運營和管理提供參考信息。
四、結束語
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影響越來越嚴重,目前有些中小企業(yè)已經很難在銀行中獲得足夠的信貸資金,這非常不利于我國實體經濟的發(fā)展和公民經濟的正常運營。如果不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進行化解和解決,就很難維持我國經濟的高效運行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史慶璜.雷改林.關冬梅.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形成機制及化解途徑探討[J].經濟視野,2015.
[2]陳丹.井成程.基于未定權益分析方法的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研究[J].當代經濟,2015.
[3]尹姊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形成原因與化解途徑研究[J].湘潭大學,2014.
[4]敬志紅.楊勝剛.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與化解對策研究--以湖南省為例[J].發(fā)展研究,2011.
[5]關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zhí)行情況 與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人民日報》(2017年03月18日 07 版).
(作者單位:德清縣文化旅游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