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靜,劉少文
(武漢工程大學教育部綠色化學工藝重點實驗室,湖北 武漢 430074)
乙醛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是合成香蘭素、乙基香蘭素、尿囊素、 對羥基苯甘氨酸、對羥基苯乙酸的重要原料,在香料、醫(yī)藥等合成方面具有廣泛的應(yīng)用[1]。傳統(tǒng)的乙醛酸的制備方法主要是乙二醛的硝酸氧化法,由于制備過程中容易過度氧化,產(chǎn)生NOx化合物,選擇性差,具有強腐蝕性而受到限制[2]。
目前,采用乙二醛金屬催化氧化制備乙醛酸的報道很多,使用金屬催化劑反應(yīng)具有很高的活性,但是容易造成過度氧化,選擇性差,催化劑穩(wěn)定性不好的問題[3]。微乳法可以制備具有殼核架構(gòu),均勻分布的催化劑,提高催化劑的穩(wěn)定性[4]。在反應(yīng)中引入萃取劑,反應(yīng)一旦生成乙醛酸,可以進入萃取劑內(nèi),提高反應(yīng)的選擇性[5]。
所以,本實驗使用微乳法制備催化劑,在反應(yīng)中加入萃取劑,催化氧化乙二醛萃取制備乙醛酸,達到優(yōu)化傳統(tǒng)生產(chǎn)工藝的目的。
微乳法制備Pd/SiO2催化劑:將10 g表面活性劑Tween-80和100 g正己醇混合得到混合液A1,然后滴加2 g水合肼,得到混合液A;另取10 g表面活性劑Tween-80和100 g正己醇混合得到混合液B1,然后加入20 gPdCl2溶液,得到混合液B;然后將混合液A和混合液B混合,加入2 mL氨水,再加入正硅酸乙酯6mL,此時PdCl2與表面活性劑的比是1∶1,在40℃條件下劇烈攪拌2 h,放置8~24 h,過濾,無水乙醇洗滌,烘干即得二氧化硅包裹納米金屬Pd粒子的催化劑。
1-三口圓底燒瓶;2-電磁加熱攪拌器;3-溫度計;4-空氣入口
將質(zhì)量分數(shù)30%乙二醛、Pd/SiO2催化劑、三辛胺和正辛醇混合,在45℃,pH值為7.5,攪拌條件下反應(yīng)4 h,過濾,濾液靜置8~24 h得到靜置后的母液;將靜置后的母液用水進行反萃取,用高效液相色譜進行檢測。
使用ASAP2020吸附儀檢測Pd/SiO2催化劑的比表面積,孔容,孔徑。
表1 不同PdCl2水溶液與表面活性劑
表1為質(zhì)量比對Pd/SiO2催化劑在乙二醛氧化制乙醛酸反應(yīng)中的催化活性的影響。從表中可以看出,隨著PdCl2溶液與表面活性劑質(zhì)量比升高,乙二醛轉(zhuǎn)化率隨之下降,乙醛酸選擇性下降,甲酸和乙醇酸選擇性上升,草酸選擇性基本不變。這可能是由于PdCl2溶液與Tween-80質(zhì)量比的增加,Pd/SiO2比表面積和孔徑增加。活性中心數(shù)量減少,導(dǎo)致催化劑的活性減少。當水與表面活性劑質(zhì)量比超過1∶1時,水與表面活性劑質(zhì)量之比的增加,也加快了TEOS水解在Pd粒子表面形成二氧化硅層的速度,SiO2的生成速度過快時難于得到孤立的Pd/ SiO2粒子,乙二醛轉(zhuǎn)化率降低,乙醛酸選擇性下降,甲酸和乙醇酸選擇性上升。與質(zhì)量比為2∶1和3∶1時相比,質(zhì)量比=1∶1時所得催化劑反應(yīng)活性比前兩者都高,乙二醛轉(zhuǎn)化率為76.2%,乙醛酸的選擇性為56.76%。
PdCl2濃度分別是0.0283、0.085、0.142、0.201mol/L
圖2為PdCl2溶液濃度對Pd/SiO2催化劑活性的影響。由圖可見,隨著PdCl2濃度升高,乙二醛轉(zhuǎn)化率先升高后趨于平穩(wěn).乙醛酸選擇性先升高,在PdCl2溶液濃度為0.085 mol/L時達到頂點,隨后下降,乙醇酸選擇性和甲酸選擇性基本上不變,草酸選擇性先下降后急速上升。原因是PdCl2濃度越高,制得的Pd粒子的粒徑隨著PdCl2濃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增加,催化劑活性位增加,接觸面積增加,乙二醛轉(zhuǎn)化率和乙醛酸選擇性增加。當PdCl2濃度超過0.085mol/L時,催化劑分散度較高,活性位進一步增加,生成的乙醛酸被氧化成草酸,草酸選擇性提高,乙醛酸選擇性下降。負載量為0.142 mol/L、0.201 mol/L時對乙二醛氧化制乙醛酸反應(yīng)結(jié)果影響不大[6]。
(PdCl2水溶液與表面活性劑質(zhì)量比分別是0.5、1、2、4)
圖3顯示了不同PdCl2水溶液與表面活性劑質(zhì)量比制備的Pd/ SiO2的乙醛酸選擇性和乙二醛轉(zhuǎn)化率,由圖可以看出,隨著水與表面活性劑質(zhì)量比升高,乙二醛轉(zhuǎn)化率先上升后下降,乙醛酸選擇性先上升后下降,甲酸和乙醇酸選擇性先下降后上升,草酸選擇性基本不變。這可能是由于PdCl2與表面活性劑質(zhì)量之比的增加,增大了微乳液粒子的粒徑,導(dǎo)致Pd粒子的粒徑增加[7]。乙二醛反應(yīng)速率加快,乙醛酸選擇性提高,當水與表面活性劑質(zhì)量比超過1∶1時,水與表面活性劑質(zhì)量之比的增加,也加快了TEOS水解在Pd粒子表面形成二氧化硅層的速度,SiO2的生成速度過快時難于得到孤立的Pd/ SiO2粒子,乙二醛轉(zhuǎn)化率降低,乙醛酸選擇性下降,甲酸和乙醇酸選擇性上升[8]。
表2 反應(yīng)液與三辛胺體積比對反應(yīng)的影響
表2顯示了不同反應(yīng)液與三辛胺體積比對乙醛酸選擇性和乙二醛轉(zhuǎn)化率的影響和對各產(chǎn)物的分配系數(shù)。由表2可以看出,隨著萃取劑用量的增加,乙二醛轉(zhuǎn)化率和乙醛酸選擇性隨也隨之增加,然后趨于平穩(wěn)。這是因為反應(yīng)前期反應(yīng)生成的乙醛酸不能及時的被萃取進三辛胺中,導(dǎo)致乙二醛轉(zhuǎn)化率和乙醛酸選擇性較低,當萃取劑用量增加時,乙二醛轉(zhuǎn)化率和乙醛酸選擇性隨之增加,后期萃取劑用量已滿足實驗需求,乙二醛轉(zhuǎn)化率和乙醛酸選擇性沒有明顯的提高,趨于平穩(wěn)[9]。
表3 稀釋劑對反應(yīng)的影響
表3顯示了不同稀釋劑對乙醛酸選擇性和乙二醛轉(zhuǎn)化率的影響。由表可以看出,隨著稀釋劑極性的減弱,乙醛酸在萃取劑中的分配系數(shù)也隨之減少,乙二醛轉(zhuǎn)化率下降,乙醛酸的選擇性也隨下降。這是因為三辛胺含有辛基,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高碳烴正辛醇可以更好地和三辛胺絡(luò)合,改善三辛胺的分層速度,進而使三辛胺萃取乙醛酸的難易程度降低,這與極性稀釋劑有利于胺類萃取劑對羧酸萃取相一致[10]。
表4顯示了不同三辛胺與正辛醇體積比對乙醛酸選擇性和乙二醛轉(zhuǎn)化率的影響。由表可以看出,隨著稀釋劑比例的增加,乙二醛轉(zhuǎn)化率和乙醛酸選擇性先增加后趨于平穩(wěn),這是因為正辛醇極性較強 ,與萃合物可形成較強的氫鍵 ,不易形成多聚集體的萃合物,可以促進反應(yīng)進行[11]。
表4 三辛胺與正辛醇體積比對反應(yīng)的影響
圖4 催化劑穩(wěn)定性實驗
對微乳法法制備Pd/SiO2催化劑進行多次利用實驗,圖4顯示了催化劑的穩(wěn)定性,由圖可以看出,Pd/SiO2催化劑在3次之內(nèi)對反應(yīng)的催化效果依然處于較高水平,第4次時,乙二醛轉(zhuǎn)化率和乙醛酸選擇性出現(xiàn)了明顯的下降??赡苁且驗榻?jīng)過長時間溫度較高的反應(yīng),催化劑進一步水解,SiO2包裹的Pd粒子暴露于反應(yīng)液中,乙醛酸過度氧化,選擇性下降[12]。
采用微乳法制備Pd/SiO2催化劑,三辛胺做萃取劑,將其應(yīng)用于乙二醛催化氧化制乙醛酸的反應(yīng)中,實驗結(jié)果表明:
(1)微乳法制備Pd/SiO2催化劑,PdCl2濃度為0.085 mol/L,PdCl2水溶液與表面活性劑的比是1∶1時,催化劑催化效果最好,可以重復(fù)使用4次,催化劑效果才開始下降。
(2)在乙二醛催化氧化反應(yīng)萃取制乙醛酸的反應(yīng)中,反應(yīng)液與TOA比是1∶1時,三辛胺與正辛醇體積比為50%TOA/正辛醇時,乙二醛轉(zhuǎn)化率和乙醛酸選擇性達到最佳。
(3)反應(yīng)途中,乙二醛首先被氧化成乙醛酸,與氧化劑和催化劑接觸時間長之后會變成草酸,中間伴隨有副產(chǎn)物乙醇酸和甲酸。
[1]李建生,夏永宏,林 寧. 硝酸氧化乙二醛制備乙醛酸[[J].湖北化工,1998,15(6):36-37.
[2]Yadav G D,Gupta V R.Synthesis of glyoxylic acid from glyoxal[J].Process Biochem,2000,36(2):73-78.
[3]廖 松,鄧鵬匕,歐國勇. 電化學合成乙醛酸研究[J]. 精細化工,2000,17(3):14-18.
[4] Alardin F,Wullens H,Hermans S.Mechanistic and kinetic studies on glyoxal oxidation with Bi- and Pb-promoted Pd/C catalysts[J]. J Mol Cata1,2005(225):79-89.
[5] Rohan D,Hdenett B.Re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vanadium oxide catalysts of the oxidation of butanol-byhy drogen peroxide[J]. Appl Catal A: Gen,2007(151):409-422.
[6]麥振洪,趙永男.微乳液技術(shù)制備納米材料[J].物理,2010,30(2):106.
[7]李成海,周立亞,龔福忠. W/O微乳液在納米粒子制備中的應(yīng)用[J].廣西化工,2000,29(3):16.
[8] Velusam S,Punniyamurthy T. Novel vanadium catalyzde oxidation of alcohol stoalde hydesnad ketone sunderat mospheric oxygen[J]. J Org Lett,2004,6(2):217-219.
[9]Deffernez A,Hermans S,Devillers M.Bimetallic Bi-Pt,Ru-Pt and Ru-Pd and trimetallic catalysts for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glyoxal into glyoxalic acid in aqueous phase[J].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2005,282:303-313.
[10]文 梅,楊義燕,戴猷元,三辛胺萃取有機羧酸的機理(Ⅰ)三辛胺-醋酸體系[J].化工學報,1998,49(3):303-309.
[11] King C J.Amine-based system f or carboxylic acid recovery[J].Chem Tech,1992,5:285-291.
[12]楊錦宗,蘭云軍.微乳狀液制備技術(shù)及其發(fā)展狀況[J].精細化工,1995,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