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靜,臧 蕾,劉會杰,王 燕,馬雪英
(西藏自治區(qū)農牧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西藏 拉薩 850009)
大量研究表明,孵化效果受種蛋品質、孵化條件等多種因素影響,其中,種蛋品質是主要影響因素,蛋重、蛋形指數(shù)則是評價蛋品質的重要指標,兩者遺傳力分別為 0.25~0.50 和 0.27~0.50[1-4]。 拉薩白雞是以白來航雞為父本、河谷藏雞為母本雜交培育的良種蛋雞,屬輕型蛋用品種[5]。拉薩白雞體型小而緊湊,結構勻稱,呈“U”字形,野性很強,經(jīng)室外樹林散養(yǎng)自由采食的拉薩白雞體格好,抗病性、適應性強;其肉質緊實,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為了確定拉薩白雞種蛋適宜孵化的蛋重和蛋形指數(shù),該試驗首次對拉薩白雞種蛋的蛋重和蛋形指數(shù)(縱徑/橫徑)與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雛個數(shù)、健雛率、雛雞初生重、雛雞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等指標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旨在為拉薩白雞今后的選育提供理論依據(jù)。
試驗材料為2016年6月7日出雛的3世代拉薩白雞品系種雞47周齡生產(chǎn)的種蛋,共1342枚,蛋重范圍在38.9~65.1 g,蛋形指數(shù)范圍在1.15~1.48,由西藏自治區(qū)農牧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曲尼帕拉薩白雞養(yǎng)殖基地提供。
永興孵化機YH-5280型為孵化、出雛兩用機,由德州永興孵化設備公司生產(chǎn),容蛋量為4224枚。
每天收集種蛋3次,用針對種雞場專用的普濟消毒王(生產(chǎn)廠家:河南眾信聯(lián)合動物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141209)對種蛋進行煙熏消毒,用2 g/m3的普濟消毒王對蛋庫進行煙熏消毒30 min后保存。保存溫度為15~18℃,相對濕度為75%~80%[6]。
用恒溫孵化器進行孵化,1~20 d溫度為37.8 ℃,相對濕度為 55%~65%;出雛期(20~22 d)溫度為37.2℃,相對濕度為70%~75%。孵化期間每隔2 h自動翻蛋1次,翻蛋角度為90°。
試驗于2017年5月5日在西藏自治區(qū)農牧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曲尼帕拉薩白雞養(yǎng)殖基地的孵化室進行。入孵前將保存的種蛋逐個稱重并且測定其蛋形指數(shù),將拉薩白雞的種蛋按蛋重劃分為 5組:Ⅰ組(≤45.0 g)的平均蛋重為(43.92±1.10)g,蛋形指數(shù)均值為(1.27±0.05);Ⅱ組(45.1~50.0 g)的平均蛋重為(47.58±1.40)g,蛋形指數(shù)均值為(1.27±0.05);Ⅲ組(50.1~55.0 g)的平均蛋重為(51.98±1.42)g,蛋形指數(shù)均值為(1.27±0.05);Ⅳ組(55.1~60.0 g)的平均蛋重為(56.66±1.25)g,蛋形指數(shù)均值為(1.28±0.05);Ⅴ組(>60.0 g)的平均蛋重為(61.03±0.82)g,蛋形指數(shù)均值為(1.31±0.05)。5 組種蛋的平均蛋重為(51.55±5.82)g,蛋形指數(shù)均值為(1.27±0.05)。
種蛋在預熱室溫度為22~25℃的環(huán)境中預熱6~8 h,同時在孵化機內用煙熏種蛋的方法對其進行煙熏消毒30 min,等待預熱好種蛋后開機孵化。孵化至第11天進行頭照,剔除無精蛋和死胚蛋并稱重;第20天進行第2次照蛋,剔除死胚蛋并稱重,落盤,準備出雛。出雛完畢后統(tǒng)計總出雛數(shù),并逐個稱初生重。
入孵蛋個數(shù)、受精蛋個數(shù)、頭照死胚個數(shù)、無精蛋個數(shù)、受精率、二照死胚個數(shù)、毛蛋個數(shù)、總出雛數(shù)、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雛個數(shù)、健雛率、雛雞初生重、雛雞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等指標。
受精率(%)=(受精蛋個數(shù)/入孵蛋個數(shù))×100%
入孵蛋孵化率(%)=(出雛總數(shù)/入孵蛋個數(shù))×100%
受精蛋孵化率(%)=(出雛總數(shù)/受精蛋個數(shù))×100%
健雛率(%)=(健雛個數(shù)/總出雛數(shù))×100%
雛雞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雛雞初生重/入孵蛋重)×100%
利用Excel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用SPSS 20.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多組間的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表1 拉薩白雞種蛋蛋重的分布情況
將拉薩白雞的種蛋按蛋重劃分為5組:Ⅰ組(≤45.0 g) 的平均蛋重為 (43.92±1.10)g, Ⅱ組(45.1~50.0 g)的平均蛋重為(47.58±1.40)g,Ⅲ組(50.1~55.0 g)的平均蛋重為(51.98±1.42)g,Ⅳ組(55.1~60.0 g)的平均蛋重為(56.66±1.25)g,Ⅴ組(>60.0 g)的平均蛋重為(61.03±0.82)g。 5 組種蛋的平均蛋重為(51.55±5.82)g,Ⅰ組、Ⅱ組、Ⅲ組、Ⅳ組、Ⅴ組種蛋的頻率分別為23.25%、26.23%、26.23%、20.27%、4.02%(見表 1)。
由表2可知,將拉薩白雞種蛋按蛋重的不同而劃分蛋形指數(shù),分為5組:Ⅰ組種蛋的蛋形指數(shù)均值為(1.27±0.05),Ⅱ組種蛋的蛋形指數(shù)均值為(1.27±0.05),Ⅲ組種蛋的蛋形指數(shù)均值為(1.27±0.05),Ⅳ組種蛋的蛋形指數(shù)均值為(1.28±0.05),Ⅴ組種蛋的蛋形指數(shù)均值為(1.31±0.05)。5組種蛋的蛋形指數(shù)均值為(1.27±0.05)。
表2 拉薩白雞種蛋蛋形指數(shù)的分布情況
表3 拉薩白雞孵化成績
由表3可知,Ⅰ組的雛雞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最高,為(69.91±2.71)%;Ⅱ組的健雛率最高,為96.09%;Ⅲ組的受精率僅次于Ⅴ組,為97.44%;Ⅴ組的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雛雞初生重均最高,分別為98.15%、85.19%、86.79%、(42.48±1.98)g; Ⅰ組的受精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最低,分別為92.95%和70.83%;Ⅳ組的健雛率最低,為94.42%。
由表4可知,蛋重與縱徑、橫徑、蛋形指數(shù)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縱徑與橫徑、蛋形指數(shù)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橫徑與蛋形指數(shù)呈極顯著負相關(P<0.01)。
表4 蛋重與蛋形指數(shù)的相關性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Ⅴ組的蛋重最大,為(61.03±0.82)g;5 組種蛋蛋重由高到低的排序為Ⅴ組[(61.03±0.82)g]>Ⅳ組[(56.66±1.25)g]>Ⅲ組[(51.98±1.42)g]>Ⅱ組 [(47.58±1.40)g]>Ⅰ組[(43.92±1.10)g]。 由表 3 可以看出,Ⅴ組的受精率最高,為98.15%,5組種蛋受精率由高到低的排序為Ⅴ組(98.15%)>Ⅲ組(97.44%)>Ⅱ組(96.88%)>Ⅳ組(96.32%)>Ⅰ組(92.95%),該結果與黃名英等[1]報道的平原地區(qū)藏雞種蛋C組 [(49.970±5.300)g]受精率為 93.68%和李蘊玉等[2]報道的肉雜雞種蛋Ⅶ組(>70 g)受精率為97.33%不是最高的結果不一致。與魏華穎[4]報道的黑鳳雞種蛋蛋重越大,其受精率越低,即3組種蛋蛋重最大為(48.10±1.66)g 時,受精率最低(67.5%);康相濤等[7]報道的豫州褐殼蛋蛋重越大,其受精率越低,即F組蛋重為>62 g時,受精率最低(91.3%);劉小輝等[8]報道的壩上長尾雞蛋重越大,其受精率越低,即 4 組蛋重最大為(54.6~59.5)g 時,受精率[(85.77±7.18)%]最低;初芹等[9]報道的北京油雞蛋重>60 g 時,其受精率最低[(68.3±4.1)%]的結果不一致。與陽光遠等[10]報道的百宜黑雞種蛋蛋重越大,其受精率越高,即Ⅴ組(>60 g)的受精率最高(89.29%)的結果相一致。該試驗Ⅰ組種蛋(≤45.0 g)的受精率最低為92.95%,這與黃名英等[1]報道的平原地區(qū)藏雞 A 組[(46.280±4.409)g]蛋重越小,其受精率越低(86.38%)的結果相一致。
由表3可以看出,Ⅴ組的入孵蛋孵化率最高,為85.19%,5組種蛋入孵蛋孵化率由高到低的排序為Ⅴ組 (85.19%)>Ⅱ組 (79.83%)>Ⅲ組(73.01%)>Ⅳ組(72.43%)>Ⅰ組(70.83%),這與黃名英等[1]報道的平原地區(qū)藏雞種蛋C組[(49.97±5.300)g]入孵蛋孵化率最低(84.20%);李蘊玉等[2]報道的肉雜雞種蛋蛋重(>70 g)越大其入孵蛋孵化率越低(81.33%);陽光遠等[10]報道的Ⅴ組(>60 g)的百宜黑雞蛋重越大其入孵蛋孵化率越低(57.14%);肖國棟等[11]報道的峪口京紅 1 號試驗3 組(64.0~67.9 g)的入孵蛋孵化率最低[(87.400±0.013)%];哈瑪莉亞·達列力等[12]報道的 4 組(>60 g)和田黑雞種蛋的入孵蛋孵化率最低(82.35%)的結果相反。但是,卻與Mbajiorgu[13]報道的較大蛋(60~69 g)的孵化率顯著高于中等大?。?0~59 g)和較小蛋(<49 g)孵化率的結果相一致。
由表3可以看出,Ⅴ組的受精蛋孵化率最高,為86.79%,5組種蛋受精蛋孵化率由高到低的排序為Ⅴ組 (86.79%)>Ⅱ組 (82.40%)>Ⅰ組(76.21%)>Ⅳ組(75.19%)>Ⅲ組(74.93%),這與魏華穎[4]報道的黑鳳雞種蛋蛋重越大,其受精蛋孵化率越低,即3組種蛋蛋重最大,為(48.10±1.66)g時,其受精蛋孵化率最低(48.1%);陽光遠等[10]報道的百宜黑雞蛋重越大,其受精蛋孵化率越低,即Ⅴ組(>60 g)的受精蛋孵化率最低(64.00%);哈瑪莉亞·達列力等[12]報道的和田黑雞 4 組(>60 g)種蛋的受精蛋孵化率最低(87.50%);宋遠見等[14]報道的羅曼褐殼蛋雞Ⅲ組(65.6~68.5 g)種蛋受精蛋孵化率最低(76.1%);吳科榜等[15]報道的原雞與文昌雞雜交F1代第二世代5號家系蛋重最大,為(36.6±4.8)g 時,其受精蛋孵化率最低(45.0%);蘇世廣等[16]報道的烏骨綠殼蛋雞4組蛋重最大(50.9~55.6 g)時,其受精蛋孵化率最低(80.7%)的結果相反。
由表2、表3可以看出,Ⅴ組的蛋形指數(shù)最高,為(1.31±0.05),其受精率最高,為 98.15%,這與黃名英等[1]報道的平原地區(qū)藏雞種蛋B組(蛋形指數(shù)為 1.30~1.35,受精率為 96.11%)>C組(蛋形指數(shù)>1.35,受精率為93.68%)>A組(蛋形指數(shù)<1.30,受精率為 86.38%);張慧君等[3]報道的海賽克斯褐父母代種雞蛋B組 (蛋形指數(shù)為1.30~1.35,受精率為92.7%)>C組 (蛋形指數(shù)為1.36~1.49,受精率為91.3%)>A組 (蛋形指數(shù)為1.16~1.29,受精率為 90.0%);李吉祥等[17]報道的珍珠雞種蛋 B組 (蛋形指數(shù)為 1.27~1.32,受精率為90.2%)>A組 (蛋形指數(shù)為1.21~1.26,受精率為82.3%)>C組 (蛋形指數(shù)為1.33~1.38,受精率為81.6%);張楠楠等[18]報道的肉雜雞種蛋 B 組(蛋形指數(shù)為1.25~1.30,受精率為95.5%)>C組(蛋形指數(shù)為1.31~1.37,受精率為94.1%)>A組(蛋形指數(shù)為1.19~1.24,受精率為90.1%)的蛋形指數(shù)越大其受精率越高的結果不一致。與劉小輝等[8]報道的壩上長尾雞4組[蛋形指數(shù)為1.45~1.54,受精率為(96.10±4.00)%]>3 組[蛋形指數(shù)為 1.35~1.44,受精率為(88.01±4.09)%]>2 組[蛋形指數(shù)為 1.25~1.34,受精率為(82.03±7.44)%)]>1 組[蛋形指數(shù)為 1.15~1.24,受精率為(71.53±9.39)%];吳錦波等[19]報道的阿壩州藏雞阿藏2系C組[蛋形指數(shù)為(1.39±0.03),受精率為 93.15%]>阿藏 2 系 B 組[蛋形指數(shù)為(1.33±0.02),受精率為 92.07%]>阿藏 2系 A 組[蛋形指數(shù)為(1.27±0.02),受精率為91.35%]、阿藏3系 C組 [蛋形指數(shù)為 (1.39±0.04),受精率為92.40%]>阿藏3系B組[蛋形指數(shù)為(1.32±0.02),受精率為 91.81%]>阿藏 3 系 A組[蛋形指數(shù)為(1.28±0.04),受精率為 86.71%];朱來明等[20]報道的“淮南王”土雞Ⅲ組(蛋形指數(shù)為 1.35~1.53,受精率為 98.75%)>Ⅱ組(蛋形指數(shù)為 1.30~1.34,受精率為 97.50%)>Ⅰ組(蛋形指數(shù)為1.17~1.29,受精率為93.75%)的蛋形指數(shù)越大,其受精率越高的結果相一致。
由表2、表3可以看出,Ⅴ組的蛋形指數(shù)最高,為 (1.31±0.05),其入孵蛋孵化率最高,為85.19%,這與黃名英等[1]報道的平原地區(qū)藏雞種蛋B組(蛋形指數(shù)為1.30~1.35,入孵蛋孵化率為88.10%)>C組(蛋形指數(shù)>1.35,入孵蛋孵化率為84.20%)>A組(蛋形指數(shù)<1.30,入孵蛋孵化率為72.43%);吳錦波等[19]報道的阿壩州藏雞1系B組[蛋形指數(shù)為 (1.33±0.02),入孵蛋孵化率為88.51%]>阿壩州藏雞1系A組 [蛋形指數(shù)為(1.27±0.02),入孵蛋孵化率為 88.14%]>阿壩州藏雞1系C組[蛋形指數(shù)為(1.39±0.03),入孵蛋孵化率為79.79%]、阿藏2系B組[蛋形指數(shù)為(1.33±0.02),入孵蛋孵化率為87.25%]>阿藏2系C組[蛋形指數(shù)為 (1.39±0.03),入孵蛋孵化率為86.30%]>阿藏 2系 A組 [蛋形指數(shù)為 (1.27±0.02),入孵蛋孵化率為 79.81%];張楠楠等[18]報道的肉雜雞種蛋B組(蛋形指數(shù)為1.25~1.30,入孵蛋孵化率為84.1%)>C組(蛋形指數(shù)為1.31~1.37,入孵蛋孵化率為82.4%)>A組(蛋形指數(shù)為1.19~1.24,入孵蛋孵化率為69.1%)的蛋形指數(shù)越大,其入孵蛋孵化率越高的結果不一致。而與吳錦波等[19]報道的阿壩州藏雞阿藏3系C組 [蛋形指數(shù)為(1.39±0.04),入孵蛋孵化率為 83.60%]>阿藏 3 系B 組[蛋形指數(shù)為(1.32±0.02),入孵蛋孵化率為82.20%]>阿藏 3系 A組 [蛋形指數(shù)為 (1.28±0.04),入孵蛋孵化率為 75.32%];朱來明等[20]報道的“淮南王”土雞Ⅲ組(蛋形指數(shù)為1.35~1.53,入孵蛋孵化率為95.00%)>Ⅱ組 (蛋形指數(shù)為1.30~1.34,入孵蛋孵化率為86.25%)>Ⅰ組(蛋形指數(shù)為1.17~1.29,入孵蛋孵化率為83.75%)的蛋形指數(shù)越大,其入孵蛋孵化率越高的結果相一致。
由表2、表3可以看出,Ⅴ組的蛋形指數(shù)最高,為 (1.31±0.05),其受精蛋孵化率最高,為86.79%,這與黃名英等[1]報道的平原地區(qū)藏雞種蛋B組(蛋形指數(shù)為1.30~1.35,受精蛋孵化率為91.67%)>C組(蛋形指數(shù)>1.35,受精蛋孵化率為89.88%)>A組(蛋形指數(shù)<1.30,受精蛋孵化率為83.85%);張慧君等[3]報道的海賽克斯褐父母代種雞蛋B組(蛋形指數(shù)為1.30~1.35,受精蛋孵化率為 95.7%)>C 組(蛋形指數(shù)為 1.36~1.49,受精蛋孵化率為86.1%)>A組(蛋形指數(shù)為1.16~1.29,受精蛋孵化率為84.4%);吳錦波等[19]報道的阿壩州藏雞1系B組[蛋形指數(shù)為(1.33±0.02),受精蛋孵化率為94.48%]>阿壩州藏雞1系A組[蛋形指數(shù)為(1.27±0.02),受精蛋孵化率為 92.86%]>阿壩州藏雞1系C組[蛋形指數(shù)為(1.39±0.03),受精蛋孵化率為89.53%]、阿藏2系B組[蛋形指數(shù)為(1.33±0.02),受精蛋孵化率為94.77%]>阿藏2系C組[蛋形指數(shù)為 (1.39±0.03),受精蛋孵化率為92.65%]>阿藏 2系 A組 [蛋形指數(shù)為 (1.27±0.02),受精蛋孵化率為 87.37%];李吉祥等[17]報道的珍珠雞種蛋B組(蛋形指數(shù)為1.27~1.32,受精蛋孵化率為95.5%)>A組(蛋形指數(shù)為1.21~1.26,受精蛋孵化率為80.7%)>C組(蛋形指數(shù)為1.33~1.38,受精蛋孵化率為 79.4%);張楠楠等[18]報道的肉雜雞種蛋B組(蛋形指數(shù)為1.25~1.30,受精蛋孵化率為88.10%)>C組 (蛋形指數(shù)為1.31~1.37,受精蛋孵化率為87.5%)>A組(蛋形指數(shù)為1.19~1.24,受精蛋孵化率為76.9%)的蛋形指數(shù)越大,其種蛋的受精蛋孵化率越高的結果不一致。與吳錦波等[19]報道的阿壩州藏雞阿藏3系C組[蛋形指數(shù)為(1.39±0.04),受精蛋孵化率為 90.48%]和朱來明等[20]報道的“淮南王”土雞Ⅲ組(蛋形指數(shù)為1.35~1.53,受精蛋孵化率為96.20%)的蛋形指數(shù)越大,其種蛋的受精蛋孵化率越高的結果相一致。
在該試驗中,Ⅱ組蛋重為(45.1~50.0)g,入孵蛋數(shù)為352枚,健雛個數(shù)為270羽,健雛率為96.09%,健雛率是5組中最高的;Ⅰ組、Ⅱ組、Ⅲ組、Ⅳ組、Ⅴ組健雛率由高到低的排序為Ⅱ組(96.09%)>Ⅴ組 (95.65%)>Ⅰ組 (94.57%)>Ⅲ組(94.55%)>Ⅳ組(94.42%),比吳科榜等[15]報道的原雞與文昌雞雜交F1代第二世代1號家系 [(32.8±3.4)g]、2 號家系[(38.9±4.3)g]、3 號家系[(38.7±4.5)g]、4 號家系[(32.6±4.9)g]、5 號家系[(36.6±4.8)g]的健雛率均為 100%低;與初芹等[9]報道的北京油雞種蛋蛋重越小,其健雛率越高,即<40 g組健雛率[(100.0±2.5)%]最高的結果不一致。
在該試驗中,Ⅱ組蛋形指數(shù)為(1.27±0.05),其健雛率是5組中最高的;Ⅰ組、Ⅱ組、Ⅲ組、Ⅳ組、Ⅴ組健雛率由高到低的排序為Ⅱ組 (96.09%)>Ⅴ組(95.65%)>Ⅰ組(94.57%)>Ⅲ組(94.55%)>Ⅳ組(94.42%),這與張楠楠等[18]報道的肉雜雞種蛋 B組(蛋形指數(shù)為 1.25~1.30,健雛率為 94.6%)>C 組(蛋形指數(shù)為1.31~1.37,健雛率為85.7%)>A組(蛋形指數(shù)為1.19~1.24,健雛率為80.0%)的結果相一致,即蛋形指數(shù)與健雛率無關;與張慧君等[3]報道的海賽克斯褐父母代種雞蛋A組 (蛋形指數(shù)為 1.16~1.29,健雛率為98.2%)>B組(蛋形指數(shù)為1.30~1.35,健雛率為97.7%)>C組 (蛋形指數(shù)為1.36~1.49,健雛率為91.5%)的蛋形指數(shù)越小,其健雛率越高的結果不一致。
由表4可以看出,蛋重與縱徑、橫徑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蛋重與蛋形指數(shù)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縱徑與橫徑、蛋形指數(shù)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橫徑與蛋形指數(shù)呈極顯著負相關(P<0.01)。
在該試驗中,蛋重越大,其雛雞的初生重越大,且雛雞初生重由高到低的排序為Ⅴ組[(42.48±1.98)g]>Ⅳ組 [(39.61±1.88)g]>Ⅲ組[(35.93±1.47)g]>Ⅱ組 [(33.19±1.51)g]>Ⅰ組[(30.71±1.48)g],這與黃名英等[1]報道的平原地區(qū)藏雞種蛋 C 組[(37.05±1.90)g]>B 組[(35.78±1.64)g]>A 組[(33.63±1.73)g]、李蘊玉等[2]報道的肉雜雞種蛋Ⅶ組[(51.99±1.46)g]>Ⅵ組[(47.38±0.46)g]>Ⅴ組 [(46.06±0.50)g]>Ⅳ組 [(45.09±0.49)g]>Ⅲ組 [(43.46±0.63)g]>Ⅱ組 [(42.19±0.36)g]>Ⅰ組[(39.21±0.81)g]、康相濤等[7]報道的豫州褐殼蛋 F 組[(41.30±2.26)g]>E 組[(38.32±1.34)g]>D 組[(36.57±1.34)g]>C 組[(35.0±1.19)g]>B 組[(33.37±1.00)g]>A 組[(32.05±1.20)g]、陽光遠等[10]報道的百宜黑雞種蛋Ⅴ組[(41.16±0.21)g]>Ⅳ組 [(36.51±0.29)g]>Ⅲ組 [(34.96±0.37)g]>Ⅱ組[(33.24±0.36)g]>Ⅰ組 [(27.42±0.78)g]、 葉紅心等[21]報道的邊雞種蛋Ⅴ組[(45.00±2.13)g]>Ⅳ組 [(39.78±1.33)g]>Ⅲ 組[(35.65±1.39)g]>Ⅱ組 [(31.71±0.89)g]>Ⅰ 組[(27.44±1.74)g]、哈瑪莉亞·達列力等[12]報道的和田黑雞種蛋 4 組 [(39.57±2.03)g]>3 組 [(36.98±2.53)g]>2 組[(34.52±1.80)g]>1 組[(32.00±2.76)g]的結果相一致。
在該試驗中,雛雞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由高到低的排序為Ⅰ組[(69.91±2.71)%]>Ⅳ組[(69.89±2.44)%]>Ⅱ組 [(69.78±3.20)%]>Ⅴ組[(69.60±2.95)%]>Ⅲ組[(69.16±2.76)%],這與葉紅心等[21]報道的邊雞種蛋蛋重越大,其雛雞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越大,即雛雞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由高到低的排序為Ⅴ組(72.37%)>Ⅳ組(69.92%)>Ⅲ組(67.63%)>Ⅱ組(65.14%)>Ⅰ組(65.07%)的結果不一致。
在該試驗中,蛋形指數(shù)越大,其雛雞的初生重越大,且雛雞初生重由高到低的排序為Ⅴ組[(42.48±1.98)g]>Ⅳ組 [(39.61±1.88)g]>Ⅲ 組[(35.93±1.47)g]>Ⅱ組 [(33.19±1.51)g]>Ⅰ 組[(30.71±1.48)g],這與黃名英等[1]報道的平原地區(qū)藏雞種蛋 C 組[(37.05±1.90)g]>B 組[(35.78±1.64)g]>A 組[(33.63±1.73)g]的結果相一致。
在該試驗中,Ⅰ組[蛋形指數(shù)為(1.27±0.05)]的雛雞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最大,為(69.91±2.71)%,5組雛雞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由高到低的排序為Ⅰ組[(69.91±2.71)%]>Ⅳ組[(69.89±2.44)%]>Ⅱ組[(69.78±3.20)%]>Ⅴ組[(69.60±2.95)%]>Ⅲ組[(69.16±2.76)%]。
該試驗結果表明,拉薩白雞種蛋的蛋重集中在(45.1~60.0)g 時,種蛋的受精率較高(96.88%),而入孵蛋孵化率 (75.09%)和受精蛋孵化率(77.51%)相對內地來說較低,這與拉薩白雞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區(qū)有關,且種蛋蛋重大于60.0 g時,種蛋的受精率(98.15%)、入孵蛋孵化率(85.19%)、受精蛋孵化率(86.79%)最高,但是,大于60.0 g的種蛋數(shù)量極少,這與拉薩白雞屬于輕型蛋雞有關。拉薩白雞種蛋的蛋形指數(shù)集中在1.31時,其種蛋的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雛雞的初生重最高,分別為98.15%、85.19%、86.79%、(42.48±1.98)g。
蛋重和蛋形指數(shù)對拉薩白雞種蛋的孵化率影響較大,且蛋重與蛋形指數(shù)呈極顯著的正相關(P<0.01),因此,在拉薩白雞今后的育種工作中,應選擇較大種蛋(>45.0 g),蛋形指數(shù)的范圍則較寬,在≥1.27時即可以達到較理想的孵化效果。
[1]黃名英,傅安靜,劉水.蛋形指數(shù)和蛋重對平原地區(qū)藏雞種蛋孵化效果的影響研究 [J].中國畜牧雜志,2013,49(18):49-52.
[2]李蘊玉,李佩國,高山林,等.蛋重對肉雜雞種蛋孵化效果的影響[J].中國家禽,2006,28(22):20-22.
[3]張慧君,李福林.蛋形指數(shù)對孵化效果的影響[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8(2):65-66.
[4]魏華穎.蛋重和蛋形指數(shù)對黑鳳雞種蛋孵化率的影響[J].青海畜牧獸醫(yī)雜志,2003,33(3):20-21.
[5]單增群佩,扎西,次仁多吉,等.拉薩白雞的選育[J].西藏畜牧獸醫(yī),1991(1):10-19.
[6]楊寧.家禽生產(chǎn)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2.
[7]康相濤,宋素芳,李明,等.蛋雞種蛋蛋重對孵化率和雛雞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中國家禽,2002,24(15):10-11,13.
[8]劉小輝,李祥龍,周榮艷,等.蛋重與蛋形指數(shù)對壩上長尾雞種蛋孵化性能的影響[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5,54(13):3196-3197,3201.
[9]初芹,張劍,張堯,等.蛋重、蛋形和蛋色對北京油雞種蛋孵化性能的影響 [J]. 中國家禽,2015,37(20):48-50.
[10]陽光遠,張小林,楊林,等.蛋重對百宜黑雞孵化效果的 影 響 [J]. 貴 州 農 業(yè) 科 學 ,2010,38 (12):179-181,184.
[11]肖國棟,王玨,李杜,等.不同蛋重種蛋孵化效果分析[J].中國家禽,2015,37(18):56-57.
[12]哈瑪莉亞·達列力,沙爾山別克·阿不地力大,周封文,等.蛋形和蛋重對和田黑雞種蛋孵化效果的影響[J].新疆畜牧業(yè),2016(3):22-25.
[13]MBAJIORGU C A.Effect of hatching egg size on hatchability and chick hatch-weight of indigenous Venda chicken [J].Indian J Anim Res,2011,45 (4):300-304.
[14]宋遠見,張芳,陳彥,等.蛋形指數(shù)和蛋重對羅曼褐殼蛋雞種蛋孵化率的影響[J].湖北農業(yè)科學,2008,47(5):565-566.
[15]吳科榜,黃循捷.蛋重和蛋形對原雞與文昌雞雜交F1代種蛋孵化效果的影響[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0,37(4):165-167.
[16]蘇世廣,許月英,秦浩亮,等.蛋重和蛋形指數(shù)對烏骨綠殼蛋雞種蛋孵化率的影響 [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1,29(2):232-233.
[17]李吉祥,羅杰.珍珠雞蛋重和蛋形指數(shù)對孵化效果的影響[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0(1):147-148.
[18]張楠楠,檀曉萌,郝二英,等.蛋形指數(shù)對肉雜雞孵化率的影響[J].家禽科學,2014(8):14-16.
[19]吳錦波,何世明,杜華銳,等.阿壩州藏雞種蛋的蛋形指數(shù)和蛋重對孵化效果的影響[J].四川畜牧獸醫(yī),2016,43(7):22-25.
[20]朱來明,陳敏,周德權,等.蛋形指數(shù)對“淮南王”土雞孵化效果的影響 [J]. 安徽農業(yè)科學,2014,42(14):4358-4359.
[21]葉紅心,魏清宇,李培峰,等.蛋質量對邊雞孵化效果的影響[J].山西農業(yè)科學,2016,44(4):5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