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凱
(河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有些方言本字并非是僻字,有可能是常用字,只是由于在方言詞中的讀音特殊,或由于方言語音系統(tǒng)的演變具有不同于普通話的特點,導致本字不易為大家發(fā)現(xiàn)。本文主要依據(jù)古今音變規(guī)律,以音理探究、字形分析、方言佐證、文獻佐證等方法,考證河北無極方言口語詞的本字問題,其中,多數(shù)考證的結果都是常用漢字??谝粢阅镜稖蠟榻?,大致分為南北兩片。兩片方言的差別主要在于部分連讀變調和兒化韻的不同,在詞匯方面則大體一致。
我們調查了無極城區(qū)的老派語音系統(tǒng),包括如下:(1)聲母 23 個,包括零聲母(見表 1);(2)韻母 39個,包括自成音節(jié)的[m'](見表2);(3)單字調5個(見表 3)。
無極縣位于石家莊市東北部,冀中平原腹地,在方言分區(qū)上屬于冀魯官話石濟片趙深小片[1]26。境內
【钅矍】ku?213(無極話與“郭”同音)
“~ku?213”,名詞,即镢頭,農(nóng)具。無極話有“大~”、“小~子”,分別指的是大镢頭、小镢頭。
表1 聲母表
表2 韻母表
表3 5個單字調表
《說文·金部》:“钅矍,大鋤也。”《廣韻》藥韻:“钅矍,《說文》曰:‘大鋤也?!币艟涌`切,《集韻》音厥縛切,音同。中古音在見母藥韻合口三等。
就語音演變總體趨勢而言,古合口三等字今讀為撮口呼,但宕攝的合口三等字不同,在北京音中,宕攝合口三等的陽聲韻字都讀為合口呼,如“匡筐狂逛況王往枉旺”等。原因應該是見曉組聲母發(fā)生腭化時,宕攝合口三等字已丟失掉[-i-]介音的緣故。但宕攝合口三等的入聲字不同,今讀為撮口呼,如“钅矍”讀t?yε35(相應地,聲母也就腭化為舌面音t?),“篗”讀yε51。入聲字所占比例很小。所以,從大勢來看,宕攝合口三等基本上與宕攝合口一等合流了。
在無極話中,這種合流趨勢比北京話完成得更徹底,連入聲字也包括在內,即三等的藥韻合口字也丟失掉了[-i-]介音而讀為合口呼,從而與一等的鐸韻合口字合流。如:钅矍 ku?213=郭 ku?213。既然韻母讀為洪音,聲母也就沒有發(fā)生腭化,而仍讀為舌根音[k]。所以,無極話中的“ku?213”本字即為“钅矍 ”,俗寫作“镢”。
【索】s?213(音節(jié)與“嫂”相同,聲調為陽平)
“~s?213”,名詞,指數(shù)股擰成的粗繩,一般用麻或布編,較為結實,可以拉重物。如:~兒|~子。
《說文·屮木部》:“索,草有莖葉,可作繩索,從屮木糸。蘇各切。”《廣韻》鐸韻蘇各切:“索,盡也,散也,又繩索,亦姓。”《集韻》音昔各切。今普通話有“繩索”“鋼索”“索道”等詞,其語素義都是大繩。
“索”中古音在鐸韻心母開口一等,今無極話宕江攝入聲字的白讀都是 ? 韻,如:托 th?213|庹一~:兩臂平伸兩手伸直的長度th?213|落 l?51|卓攴?213|弱?51|擱 k?213|雀?hi?35|瘧 ni?51|略 li?51|殼 t?hi?51|搉~米:用碾子將谷子去殼t?hi?213|躍 i?51|岳姓i?51|樂音~i?51。而心母字的“索”白讀正是s?213,清聲母入聲字今歸陽平,音韻正合。此詞本字即“索”。
前一個義項與普通話“吹”同義,后一個義項是將施事由風引申到氣,水沸騰而使蒸氣上出。止攝合口字在無極話中今都讀合口呼[u?i]韻母,“吹”字在昌母支韻合口,讀[u?i31],如“吹氣”“吹牛”等,意為用嘴吹。但個別止攝合口三等字讀撮口呼[y]韻母,如“耳碎”中“碎”讀[sy51],這是無極方言里止攝的另一個讀音層次的痕跡?!按怠弊肿鳌氨伙L吹而著涼”解時,與作“用嘴吹”解時的讀音屬不同的層次,早先應該與“碎”都讀[y]韻母,后來知系聲母合流,昌母讀為]聲母,[y]因之發(fā)生音變而讀為[u],聲調仍為陰平,故今讀u31]。此詞本字應為“吹”。
【短】t?n35(無極話與“膽”同音)
古端組聲母的合口一等字,在無極話中多有讀為開口呼者,如:隊 t?i51|對 t?i51|腿 th?i35|推 th?i31|段tɑ?51|端~午tɑ?31|兌 t?i451|雷 l?i213。此詞即“長短”,“短”字中古音是山攝合口一等,今讀開口呼,且輕聲化了。
【午】xu?2(音節(jié)與“火”相同,讀輕聲)
無極話有“晌~?ɑ?35xu?2”一詞,指中午的那段時間,后字一直不明。從音變規(guī)律來看,古遇攝一等字,今讀 u 韻母,如:鋪 phu51|土 thu35|府 fu35|粗 ?hu31|糊xu213。但有些遇攝牙音字在做輕聲音節(jié)時,會發(fā)生元音的央化,如:窗戶uɑ?31xu?2|莊戶uɑ?35xu?53(指宅基地)|大戶村 tɑ35xu?53?huen31。
所以,無極話“晌~?ɑ?35xu?2”中的后字正是“午”字。午,古音在遇攝合口一等疑母,在此詞中作輕聲音節(jié),韻母弱化導致元音央化。同時聲母由于受前字“晌”的同化影響,變讀為清擦音x。所以,此詞字形應作“晌午”。
【坑】t?hi?31(無極話與“輕”同音)
“灶火~t?hi?31”,即農(nóng)村的灶火,一般砌在廚房中,有灶肚、風匣等。
“t?hi?31”即“坑”字。無極話古見系開口二等字今讀齊齒呼,“坑”字《廣韻》音客庚切,《集韻》丘庚切,中古音在梗攝開口二等溪母,依音變規(guī)律今恰好應讀 t?hi?31。屬于平行演變的字,比如“更”,是梗攝開口二等見母,在“打更”一詞中讀 t?hi?31;再如“耕”字,也是梗攝開口二等見母,老百姓說“耕地”,不說k??31,而說 t?i?31。這些正是與“坑”同類的演變。當然,在單說“坑”時,還是念 kh??31,但在“灶火坑”中,保留著白讀音 t?hi?31。
詞義上,“灶火坑”本指灶火肚,即架鍋的地方,但隨著詞義的引申,所指擴大為整套灶火都叫“灶火坑”,這也是詞義擴大引申的一例。故本字當為“坑”。
【輩】p?51(無極話與“拜”同音)
“老~兒 p?r51”常和“人們”連用,表示長輩且上年紀的老人們。但是“p?r51”是哪個字的兒化,始終不明。
依無極的兒化韻與非兒化韻的對應規(guī)律,?r是?n韻母或?韻母的兒化讀音。?n韻母字的兒化詞如:板兒 p?r35|攤兒 t?r213|鏟兒?r35|坎兒 kh?r35。? 韻母字的兒化詞如:拍兒 ph?r31|臺兒 th?r213|菜兒?h?r51|蓋兒k?r51。則此字應是?n韻母或?韻母的字。但翻遍字書或韻書,這兩個韻下并沒有意義相關的字。
其實,此詞屬于保留古音特征的一例。輩,《廣韻》《集韻》音補妹切,中古音在幫母蟹攝隊母合口一等。依音變規(guī)律,無極話今音讀p?i51,如一輩子、上輩子。這個字的古今語音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舌位的高低上,中古音韻腹構擬為[?][2]133,今音韻腹為?,前者為低舌位,后者為中舌位。在“老~兒p?r51”一詞中,“輩”字保留了古音的低舌位特征,折合到無極方言中,則音p?51,兒化后就讀p?r51。在口語詞中保留著與單字音不同的古音特征,是漢語方言常有的事。本詞的本字正是保留古音特征的“輩”字。
【額】iε213(無極話與“爺”同音)
“~拉蓋兒 iε21lɑ4k?r51”,名詞,指額頭。
中間音節(jié)為中綴,無實際意義,第三音節(jié)是“蓋”字的兒化,第一個音節(jié)是陽平,與“爺”同音。無極話的陽平有古濁平和古入聲兩個來源,此詞的本字正是入聲字“額”。
官話古見系開口二等今讀細音,“額”中古音屬疑母梗攝開口二等,今無極話應讀為齊齒呼,古疑母在細音前脫落而讀為零聲母。而梗攝入聲細音的韻母今讀正是 iε,如:隔 t?iε213|客 t?hiε213。所以此音正是“額”字的白讀。
【澀】??213(無極話與“濕”同音)
“~??213巴”,形容詞,形容口澀。聲母為卷舌音,韻母為舌尖后元音,聲調為陽平。
此音本字即“澀”字?!皾薄稄V韻》音色立切,《集韻》音色入切,中古音在生母緝韻開口三等。北京話中,知系聲母絕大部分合流讀為卷舌音類,但莊組字有一部分讀作舌尖音?類,如:所su?214|森s?n55|瑟 s?51|側 ?h?51|色 s?51|責 ??35|策 ?h?51|冊 ?h?51|澀s?51。這是北京語音的另外一個語音層次。在無極話中,不存在這樣的層次,知系聲母非常一致地合流為卷舌音類,如:所?35|森en31|側?213|色213|責?213|策?213|冊?213。所以,雖然“澀”字在無極口語中不單用,但依音變規(guī)律,可以推出其聲母應該讀卷舌擦音?。臻深攝開三知系入聲字,無極話都讀 ? 韻母,如:侄?213|虱?213|質?213|實?213|日?51|室213|汁13|濕213|十13|拾213|什213。①只有一個常用字“入”是例外,但據(jù)李榮先生考證,此字本也應讀?韻母。參見李榮《論“入”字的音》,載《方言》1982年第4期。聲調古清入字今歸陽平。所以,“澀”字讀音正是213。
【橫】xu?51(音節(jié)與“紅”相同,聲調為陰去)
“~xu?51”,語氣副詞:①表示較為肯定的揣測,如“~得(t?i2)”:——這么多人!得有一百號人吧?——~得有。②反正,橫豎。如“~不能”:沒有車子,這么遠哩道兒,~不能走著去!
此詞本字即“橫”。《漢語大詞典》:“橫:⒂方言。大概。揣測之詞。如:橫有八百年了。”又注:“⒃方言。橫豎,反正。如:我橫不那么辦?!盵3]1239橫字在《廣韻》中有三個音:①唐韻古黃切:“長安門名?!逼胀ㄔ捊褚?kuɑ?55。②庚韻戶盲切:“縱橫也,又姓?!雹塾稠崙裘锨校骸胺抢韥?。”后兩個音今天還在用。古音都是梗攝合口二等,依音變規(guī)律,普通話應該讀合口呼才是,但實際都讀了開口呼。無極話保留了合口呼讀音,正合音韻規(guī)律。此詞本字即“橫”。
【嘴】??i35(音節(jié)與“賊”相同,聲調為上聲)
無極話“~~??i35??i2”指女性乳房,小孩子吃奶說“吃~~”。
無極舌尖音聲母音節(jié),多有由合口呼變開口呼者,如“隊 t?i51”“對 t?i51”“腿 th?i51”“推 th?i31”等。??i35即合口呼字“嘴”的音變,脫落u介音而變?yōu)殚_口呼。普通話也有“吃嘴”一詞,指吃零食。無極話“吃~~”,重疊“嘴”字,本是對兒童說話用語,指“吃奶”,后使用范圍擴大至成人,詞義也引申為專指女性乳房。此詞即“嘴”字。
【尋】sien213(音節(jié)與“新”相同,聲調為陽平)
“~sien213”,動詞,娶、嫁。如:~個媳婦兒|~個婆家|~你|~他/她。
《說文·寸部》:“尋,繹理也?!焙笠隇椤疤角蟆保纭逗鬂h書·章帝紀》:“每尋前世舉人貢士,或起圳畝,不系閥閱。”又如《顏氏家訓·勉學》:“傳相祖述,尋問莫知源由?!边M而引申為“尋找”,如《墨子·修身》:“思利尋焉?!备吆嘧ⅲ骸皩ぃ笠??!睍x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焙髞砭陀小皩は眿D”的用法,如明代《醒世姻緣傳(下)》:“他又不是咱家里人,使這們些銀子替他尋個媳婦,你合他怎么算?”再如梁斌的《紅旗譜》:“這孩子凈哄我,早早答應尋個媳婦撂在屋里,還說給我生下個胖娃娃,那里有個蹤影兒?”起初為尋找媳婦之義,后來搭配多了,則出現(xiàn)娶、嫁義。
“尋”字《廣韻》音徐林切,《集韻》音徐心切。中古音屬深攝開口三等字。普通話變讀為撮口呼,屬例外演變,而無極話讀齊齒呼,與音韻演變正合。故此詞本字為“尋”。
此聲母為不送氣音塞擦音,而聲調為陽平,根據(jù)古全濁聲母“平送仄不送”的清化規(guī)律和“平分陰陽”的調類演變關系,可以確定,此詞古音應來源于清聲母入聲。無極話古入聲字今讀?u韻母的,都來自通攝入聲?!都崱窢T韻朱欲切:“斀,擊也。”蜀表聲,從攴的字多和攻擊有關。踢是擊的一種,由“擊”引申到“(用腳)踢”,所以此音本字正是“斀”。
此詞不只河北方言有,如《長沙方言詞典》:“土祝?u24用拳擊:~他一它。”[4]171《廣韻》屋韻側六切:“,塞也。”的本義為阻塞,和擊義無關,用“”字顯然只是借用。長沙[24]調是入聲調,?u韻中的入聲字都來自通攝,本字與無極一樣,實為“斀”,只不過無極引申為腳踢,而長沙引申為拳擊。
【諞】phi?n35(音節(jié)與“騙”相同,聲調為上聲)
“~phi?n35”,動詞,顯擺、炫耀。
《說文·言部》:“諞:便巧言也。從言,扁聲?!粗軙翟唬骸父耆父?,善諞言?!撜Z曰:‘友諞佞?!薄罢洝钡谋玖x是巧言,即巧佞之言。顯擺、炫耀時常用巧言,故由“巧言”義引申到“顯擺、炫耀”義。《廣韻》諞字有三個注音,分別是平聲仙韻“房連切”、上聲狝韻的“符蹇切”和“符善切”,釋義都一樣。第一個注音是古濁平,今應讀陽平;后兩個注音是重紐問題,在無極話中,古重紐的分別已經(jīng)消失,故后兩個注音實際都是全濁上聲字。但依官話方言音變規(guī)律,古全濁上聲今應讀去聲,且聲母應為不送氣音。這是主流演變趨勢,也有少數(shù)古全濁上聲字今仍讀上聲,且部分聲母變讀為送氣音,如:腐輔儉很挺艇。這部分字是漢語史上“濁上變去”音變發(fā)生時,殘存的少數(shù)沒有變到去聲的字。而無極此詞也應算一例,聲調仍舊是上聲,且聲母變?yōu)樗蜌庖?。故此詞本字為“諞”。
北京話中也有此詞,《北京方言詞典》:“諞piǎn:自夸,炫示。|他就愛~自己有?!盵5]215也讀上聲,聲母為送氣音。
除此以外,無極方言中還有不少詞尚未考出本字,有待將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