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夢怡
汽車市場就像個圍城,有的品牌要退出,有的品牌卻要回歸。
這不,日本汽車品牌鈴木這邊宣布退出中國市場,那邊兩個已經退市的“神車”品牌,已經在緊鑼密鼓籌劃“復活”。
先是幫助上汽通用別克在中國市場度過最艱難瓶頸期的凱越,在經歷了684天的停產之后,宣布正式回歸;緊接著是上世紀80年代三大神車之一的富康,也被神龍公司宣布將以合資自主新能源品牌的形象“復活”。
這兩個汽車品牌是不少60后、70后乃至80后消費者的回憶,在汽車產業(yè)轉型動蕩的當下“復活”,似乎也的確能夠帶來一波“回憶殺”。
不過,對于這些回歸的品牌來說,面對長期的退市、企業(yè)的短板以及更復雜的市場競爭,迎接它們的最終結果,可能只是“雁過無聲”。
通常來說,復活此前被放棄的品牌,大都是因為在當下的市場競爭中,企業(yè)現(xiàn)有的產品線吸引消費者已經十分困難,急需新品進行輸血。
通用汽車目前正面臨這樣的窘境。在日韓市場甚至美國本土,通用汽車的銷售業(yè)績比較慘淡,中國市場成為其首要增長引擎。不過一直想在中國市場超越大眾的通用,最近一年的銷量表現(xiàn)卻在走下坡路。
在5月銷量排行榜前五的汽車廠商中,唯獨通用出現(xiàn)負增長,這與旗下別克品牌銷量下滑有直接關系,尤其產品主力全新英朗的銷量開始呈現(xiàn)斷崖式下跌,5月銷量同比暴跌49%,排名跌出前十。威朗、GL8、君威等其他幾款車型的銷量雖然有所增長,但這三款車的總銷量占比和昂科威、英朗銷量還是不在一個等級上。
另外,別克小型SUV昂科拉也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困局。雖然改款后的昂科拉在配置方面已極力想吸引年輕消費者,但舊款質量投訴和性價比不高的問題已經給不少消費者造成陰影。
再加上近期一汽豐田與廣汽豐田又分別向SUV市場投放了各自的小型SUV奕澤與C-HR,民營車企陣營的吉利旗下的轎跑SUV領克02也已上市,在自主和合資同級車型的圍攻中,昂科拉想要脫穎而出,已相當困難。
為了生存,別克需要新的增長力量。凱越這樣一款口碑經典、能夠勾起消費者情懷,并且市場廣闊的入門級緊湊型轎車,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凱越停產時的口號就是“離開是為了更好的陪伴”,此時回歸,看上去扮演了及時雨的角色。
神龍汽車和通用汽車近況類似,即使在中國市場有兩個合作伙伴——東風和長安,生產三個品牌產品——標致、雪鐵龍和DS,神龍汽車在銷量和品牌力上還是“發(fā)育不良”,同時公司內部管理效率低下、產品規(guī)劃滯后,尤其是中法雙方的訴求分歧始終無法有效解決,此時加入新品牌,也無疑為神龍汽車的緊張局面注入強心劑。
除此之外,在行業(yè)內的普遍觀點中,兩個品牌此時選擇回歸,更充足的理由還是政策。目前,我國“雙積分”政策已經正式落地,大眾、寶馬、雷諾-日產等一眾國際品牌,都力求通過和國內的自主品牌合資來化解積分壓力,而法國PSA集團在中國并沒有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面對落后局面,新的富康品牌專注于新能源車領域,也是應急的一個手段。
在企業(yè)產品實力不佳的背景下,讓原來的品牌重新“出山”,不僅會節(jié)約重新開發(fā)一個新品牌的成本,還會讓以前的品牌光環(huán)回射到企業(yè)身上,無疑是一個高性價比的做法。
復興是一種舉措,但車企積重難返的問題,并不是復興一個品牌就能改變的。
當造車新勢力群起時,行業(yè)內已經有人發(fā)出“中國是否還需要一個汽車品牌”的疑問,對于重新回歸的品牌來說,它們回歸后帶來的效益能有多大,搭載的實力,又能否從一直在線的品牌中脫穎而出?
從產品實力來看,重新回歸的別克凱越車型搭載了一臺1.3L直列三缸自然吸氣發(fā)動機,雖然從數(shù)據(jù)上看這臺發(fā)動機的技術實力并不差,但由于車身易抖動等缺點,國內買家對三缸發(fā)動機的“不買賬”不是一天兩天,新款英朗的銷量下跌就是前車之鑒。
從品牌影響力來看,“砍掉凱越,品牌向上”是別克在停產凱越時的另一個口號,但從產品結構來看,目前較低端的緊湊級車型已經占別克總銷量的近一半,凱越回歸后比例只會繼續(xù)上升,這與此前一直在強調的“高端化”戰(zhàn)略明顯兩相矛盾,讓別克“品牌向上”的夢想故事如何圓下去?
另一邊,雖然是較早進入中國的合資企業(yè),神龍汽車也已偏離軌道太遠。東風標致和東風雪鐵龍的定位、定價不合理短板存在許久:原本較高質量的產品被列為中低價產品,但在中低端品牌中也不占價格優(yōu)勢,如在尺寸、配置等方面不具備明顯優(yōu)勢的標致4008,卻比本田CR-V和日產奇駿還貴。
而如今的富康品牌,也是一個知名度與品牌定位的矛盾體。
神龍汽車方面人士對富康復出的解釋是:“與其發(fā)展一個全新的品牌,不如使用家喻戶曉的富康。”不過此前“富康”品牌的含義是“富強安康”,這個帶有年代色彩的寓意,和現(xiàn)在新勢力的品牌比起來沒有那么“潮”,能不能贏得注重品牌內涵的年輕消費者,還有待考證。
同時,雖然官方解釋啟用富康是由于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但富康只能算是在上世紀90年代被眾人熟知,對于年輕消費者來說,這個品牌還是有些脫離時代,更談不上“情懷”。
由此看來,相比其他車企在智能、年輕化方向大力宣傳的時候,未來神龍首要的宣傳任務卻是幫助消費者厘清“此富康非彼富康”,不是出租車富康、不是“老三樣”富康。
而在國內誕生過的合資自主品牌中,除了啟辰和寶駿,其他幾乎遠離了大眾視線,作為又一個合資自主品牌,富康在神龍汽車整體品牌力較弱的情況下,是否又能打破這個魔咒?
“回歸是一把‘雙刃劍,情懷不能當飯吃。”一位業(yè)內人士對記者說,這些品牌將比從前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
同時他也說道:“歸根結底,除了要想辦法打造品牌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在技術上,如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技術上如何與其他車企匹敵,否則什么都是白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