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旭東
2018版部編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與2017版相比,有幾處較細微的變化。其中,第4課《洋務運動》第三子目“建立新式海陸軍”的正文部分,除了增加獨立的一個自然段講述“左宗棠收復新疆”外,在講近代海軍建設時,還增加了一句話“……同年還在臺灣建立行省”。我認為,這反映了統(tǒng)編歷史教材的一個理念——國家主權和海洋意識教育。
一、國家主權和海洋意識的基本內涵
國家主權是一個國家獨立自主地處理自己的內外事務,管理自己國家的權利。劉海英指出,國家主權意識,即國家主權獨立意識,它是一國國民必須首先具備的意識,無論何時何地,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每個國民應盡的義務。[1]
海洋意識是指人類在與海洋構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對本身的生存和發(fā)展采取的方法及途徑的認識總和,它首先包括海洋國土意識和國家權益意識。馮梁認為,海洋意識既是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向海洋發(fā)展的內在動力,也是構成國家和民族海洋政策、海洋戰(zhàn)略的內在支撐。建設海洋強國,必須首先從確立正確的海洋意識開始。[2]
二、歷史上的國家主權和海洋意識
中國古代,受“華夷之辨”觀念的影響,歷代王朝對邊疆地區(qū)缺乏平等觀念,未在國家意識上將其平等地納入國家領土主權的領域。
我國是海洋大國,數千年來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的交融共生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化。然而,盡管有“海上絲綢之路”的長期存在和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但重農抑商、重陸輕海的觀念還是讓我們在明朝中后期逐漸遠離了海洋。
從1870年代清政府內部的“海防”和“塞防”之爭,可以清楚地看到統(tǒng)治集團內部對周邊民族地區(qū)的歸屬問題、主權觀念和海洋意識的模糊。1880年代,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初步建成,但海權意識、海防觀念仍然非常淡漠。1884年中法戰(zhàn)爭期間,馬江戰(zhàn)役中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臺灣海峽的制海權盡控于法軍之手。清政府在臺管理制度的事權不專一、臺灣獨立防御力量的薄弱、閩臺之間和臺灣本島通訊系統(tǒng)的落后,使清政府終于嘗到了苦果。[3]因此可以說,1885年臺灣建省是當時形勢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三、新教材的細微變化與處理應對
2018版部編八年級上冊教材第4課《洋務運動》新增加的“左宗棠收復新疆”和“在臺灣建立行省”,在“邊疆危機”這個主題下,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教材的這種新變化,筆者認為有兩種處理方法。其一是將“新疆”和“臺灣”這兩個內容,置于“為應對邊疆危機、加強國防,清政府而建立新式海陸軍”這個視野下,是對本課核心主旨的補充。其二,《洋務運動》這一課內容多,可將新增的這兩個點,與近代以來列強對中國的領土侵略放在一起,做成一個“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專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我國與外界的接觸、交流也日益頻繁。在這種情形下,加強對青少年學生國家主權和海洋意識的教育,不僅是統(tǒng)編歷史教材中重點突出的教育內容之一,也應該成為我們歷史教師的一種自覺。
【注釋】
[1]劉海英:《全球化態(tài)勢下我國青年學生國家意識培育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馮梁:《論21世紀中華民族海洋意識的深刻內涵與地位作用》,《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9年第1期。
[3]張孫彪:《試論中法戰(zhàn)爭與閩臺分省的關系》,《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