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馳[遼寧大學文學院, 遼寧 110136]
2016年,孫惠芬攜長篇新作《尋找張展》重回文壇。作者放棄了自己所熟悉、擅長的鄉(xiāng)土題材,轉而將筆觸伸至“90后”的精神世界,探究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煩惱與陣痛。有學者甚至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在《尋找張展》之前,孫惠芬只寫過一部作品,并且寫了很多遍?!碑斎?,轉型并不意味著作者是對自己以往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顛覆與反撥,《尋找張展》中依然延續(xù)著孫氏小說特有的風格,即對人與人之間“無盡關系”的審視和關注。在該作品中,孫惠芬選擇了“無盡關系”中的“代際關系”作為小說描寫的側重點,并通過對兩代人中眾多人物形象的細膩刻畫,將代際沖突這一現(xiàn)代生活中日趨普遍的社會問題鮮明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尋找張展》中的幾位長輩性格迥異,身份地位不盡相同,卻有著身為父母和成熟“社會人”的共性以及對孩子望子成龍的深切期許。
第一類:“封建”大家長。張展的母親林小放不像周樸園、蔣捷三、高老太爺那樣企圖用父權和封建等級制度來限制、掌控家族里的每一個成員,卻拿自己從小接受的“官本位”思想不斷“熏陶”張展和張展的父親,使得全家人都臣服于她的腳下。她徜徉在官場的應酬之中無法自拔,癡迷于在金錢與權力之間來往穿梭,完全忽略了對兒子成長的陪伴與關注,沒能給予張展任何一絲母親應該有的愛與關懷,只會在其叛逆反抗、離家出走之后向他投出陰冷、厭惡的目光,并甩下幾句冷冰冰的話語:“你太讓我們失望了!你丟盡了你爹媽的人!”另一位被賦予了“封建”家長權力的就是交換媽媽耿麗華。她是環(huán)保局局長,談吐間顯得盛氣凌人,提到張展更是義憤填膺,罵他是個沒有道德感的“社會渣滓”?!八谋砬楠q如一塊壓縮餅干,古板、縝密、暗淡,那里擠壓著再靈活的肢體動作都無法掩飾的凝重。”張展厭惡耿麗華,在他的眼中,耿麗華和自己的母親是一類人——權力支配下沒有人情味的怪物。耿麗華也不喜歡張展,卻向張展的母親承諾“我這人還沒有管不了的人”。這般沒有血緣關系卻妄想著擁有母親般約束力的愚蠢言論,更加重了張展對她的反感。
第二類,掙扎之后的妥協(xié)者。張展的父親是一個復雜而矛盾的人,他老道、穩(wěn)重、謹慎、嚴肅的成熟官員形象在書的后半部分發(fā)生了翻轉和顛覆。在張展的記憶中,父親的形象一直都是模糊而抽象的。它有時是發(fā)現(xiàn)張展逃課后鄙夷和嫌棄的目光;有時是背著手在家里轉來轉去的背影;有時是和張展母親以“我們”一起出現(xiàn)時的功利與世俗;有時是“醒悟”過來時托起張展下巴的憤怒與猙獰。然而當張展回到大槐樹下,了解了關于父親的往事之后,才發(fā)現(xiàn)父親其實有著不為自己所知的另一面。父親喜好文學、體貼孝順、胸有大志、有責任、有擔當,為了家人的期許,他放棄了展翅高飛自己理想,選擇向命運妥協(xié)。
第三類,開明覺醒的長者。這類形象是以第一人稱敘事者“我”——一個中年女作家為代表?!拔摇笔且粋€“棄官從文”的知識分子,兒子在美國讀書,兩人因為一點小事意見相左,“我”站在長輩的角度,控訴兒子太過叛逆,不服管教,兒子則認為“我”不了解他們,根本沒有資格妄下結論。在兒子的成長中,“我”自認為盡心盡責,對他的事情了如指掌,卻在無意間翻閱他兒時的日記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在無意間錯過了許多他成長的關鍵節(jié)點以及與他交流、溝通的機會。在帶著歉疚幫助兒子尋找張展的過程中,作者放下了身為長者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以開明覺醒的態(tài)度邁出代際溝通的第一步,由此走進了“90后”的內(nèi)心世界,并展開了一系列反思。
父母可能會忙于事業(yè)而忽略了對兒女的陪伴和關懷,但對孩子血濃于水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他們有著殷切的期盼,希望子女們都能過得比別人更加優(yōu)渥,并且想要通過努力為孩子掃清前進的障礙,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加有利的生存環(huán)境。然而他們卻忽略了傾聽,混淆了自己希望的和孩子想要的之間的差異,有時會擺出高高在上的長者姿態(tài),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子女,剝奪他們獨立思考和選擇的機會,只因孩子們資歷尚淺,涉世未深。這種狀況通常會將矛盾激化,導致代際沖突進一步加劇。
同樣,《尋找張展》對“90后”青年形象的塑造也非常深入人心。他們有人是官二代、富家子弟、獨生子女;有人無父無母,流落社會,靠自己打拼過日子;有人犧牲在權力和金錢的車輪之下,不幸早逝或走向深淵,讓人不禁唏噓。
第一類,金錢與權力的犧牲者,也是張展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首先是張展的表姐夢梅。這個從小給了張展溫柔呵護與關懷的天使般的女孩,被一場意外的車禍帶走,始作俑者與父母沆瀣一氣,令張展痛心疾首。然后是月月,這個無父無母的流浪女和張展風餐露宿卻自由快樂,卻因為貧窮開始墮落,最終走向了死亡。接著,黑臉男孩兒出現(xiàn)了。那是在英語補習班對面的擁政小吃部里,土豆餅的香氣代替夢梅的懷抱、月月的小手,直擊張展空虛寂寥的心。他勸慰張展懸崖勒馬,走上正途,自己卻被金錢徹底蒙蔽了雙眼,踏上了傳銷的不歸路。再后來,張展遇到了斯琴。從斯琴身上,張展不僅能得到母性的關懷、異性的愛戀,還能獲取同病相憐的安慰與志同道合的鼓舞。然而這種神圣且復雜的情感,被交換媽媽耿麗華定性為墮落,她罵張展齷齪,說斯琴是下流的賣淫女,最終破壞了這段關系。
第二類,個性迥異、態(tài)度鮮明的“90后”青年。他們不滿于父母長輩專制獨斷的干涉,有著自己對社會獨特的思考與認識,展現(xiàn)出強烈的反抗意識。申一申是家里的獨子,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個人素養(yǎng)。他對待學術充滿激情,討厭循規(guī)蹈矩,向往自由,崇拜會做土豆宴、經(jīng)歷與眾不同的張展。有愛、美滿的家庭環(huán)境使得申一申即使羨慕崇拜,也絕不會邁開步子,成為像張展那樣叛逆、灑脫、不顧一切追求自我的人?!?0后”青年中最有血有肉的人當屬張展——一個富有內(nèi)在力量感的青年。他孤獨地穿梭在權力與世俗、冷漠與墮落之中,用叛逆來堅守內(nèi)心的澄澈,用反抗來呼吁對愛與關懷的渴望,用自我來宣泄對藝術與美的追求。耿麗華說:“張展是一個沒有榮辱觀的孩子?!蹦赣H林小放也勸說他:“孩子,你不能老是做個‘哭劉備’,你要健康成長?!比欢P者認為,張展比任何人都敏感,比任何人都健康。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與磨難,艱難地爬出謬誤的深淵,堅守著自己的道德與良知,這正是他最難能可貴的地方。
張展在結識、失去這些同輩人的過程中看盡了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他懂得了在有些人的價值觀里,金錢和權力至高無上,可以為此僭越道德、漠視法律;他明白了幼稚地離家出走不但沒有意義,而且很可能使自己墜入墮落的深淵;他看到了社會的貧富差距使富人唯利是圖,讓窮人沉淪墮落。他們中的一些人雖然沒能逃過悲劇性的結局,卻在不同時期給予了張展不同的愛、溫暖與關懷,彌補了他精神上的缺失,提高了他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使其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無論是官員、知識分子還是許許多多的普通人,父母們與孩子間的代際隔閡是普遍存在的。身為長輩,他們大多疏于和孩子溝通交流,一味地用自己的社會經(jīng)驗來約束、限制孩子的想象與判斷,只能看到孩子叛逆的表象,卻對他們叛逆的原因置若罔聞,過多地站在長者的立場去教育孩子、批評孩子,忽視了走進孩子心靈,傾聽他們的訴求,了解他們精神世界的必要性。作為子女和現(xiàn)代青年,“90后”面對長輩的“不理解”時通常會采取“以暴制暴”的錯誤態(tài)度。在他們眼中,父母長輩永遠是思想落伍,跟不上時代潮流的老古董,很難理解自己新奇的想法和行為,從而放棄與他們溝通,用叛逆來表明態(tài)度,堅持自我。究其根本,這種日趨普遍且亟待解決的代際問題主要源于雙方信任的嚴重缺失。父母不相信子女有抵御誘惑、明辨是非甚至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的能力,而子女也并不認為父母的古板思想會比自己的看法更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變化和發(fā)展。
如果你認為《尋找張展》只是一部單純的問題小說,那就大錯特錯了。面對代際間信任的缺失,孫惠芬開出了一劑良方——尋找。兩代人在三段走近彼此、彌合信任的多向尋找中最終化解矛盾,彼此珍重。在這看似大團圓的結局中,張展的來信卻不翼而飛了。對于這樣的安排,孫惠芬說:“這個結尾,只想表達一個信息:懷疑。懷疑構成了小說的張力:張展到底是確有其人還是虛構?懷疑也向讀者提出警示:在這條時代之船上,當真會有人駛出所謂‘愛’的泥淖?”也就是說,張展很可能只是一種象征,一面旗幟,是作者對當下青年成長問題的隱喻與擔憂。在無力改變時代變遷與發(fā)展大環(huán)境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人能像張展一樣保持初心,幸存下來?答案或許不容樂觀。因此作者振臂高呼,呼吁“90后”青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抵御誘惑的定力,拒絕以愛為名的“污染”,成為像張展一樣不染于塵世、執(zhí)著于本心的、具有內(nèi)在精神力量的、有血有肉有靈魂的正直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