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美國華裔女性小說中的理想主義

2018-07-13 01:23劉哲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300204
名作欣賞 2018年36期
關鍵詞:理想主義華裔理想

⊙劉哲[天津外國語大學, 天津 300204]

一、引言

一個多世紀以前,阿弗列德·諾貝爾在臨終前捐出巨款設立了諾貝爾文學獎,他要求此獎頒給“不論其國籍,但求對全人類有偉大貢獻,且具有理想主義傾向的杰出文學作家?!弊源耍鸬湮膶W院始終高舉理想主義文學的旗幟,引領世界主流文學不斷前進。理想主義不僅是世界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流,同時也是美國文學乃至美國文明發(fā)展的動力與源泉。

作為美國文學重要的分支,美國華裔文學因為作家們獨特的族裔身份以及作品中所反映的中美文化沖突而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對美國華裔文學作家和作品的研究也是層出不窮,研究視角涉及美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化學、心理學等不同學科。但縱觀以往的研究成果,多數國內學者把研究重點放在了“華裔”上,往往忽略了“美國”。而對于很多華裔作家來說,他們的創(chuàng)作意圖并非刻意強調自己的華裔身份,正如湯亭亭自己所說:“我是一個美國作家,正如其他美國作家一樣,我希望寫出偉大的美國小說?!弊髌分械闹忻牢幕瘺_突恰恰體現了作家們對美國文化價值的認同。因此,對美國華裔文學作家和作品中的美國屬性進行深入研究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本文以理想主義為切入點,是因為理想主義在美國發(fā)展進程中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既是美國文明進步的主要動力,同時也是美國文學的思想基礎。通過梳理美國文學中的理想主義傳統,解讀美國華裔女性作家創(chuàng)作中的理想主義精神,以期對美國華裔女性小說創(chuàng)作的思想背景進行初步分析和研究,并為后續(xù)的研究打下基礎。

二、美國文明中的“理想主義”起源

美國是一個由移民組成的國家。縱觀美國的移民歷史,移居者們雖然來自不同國度,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移居北美的目的也是各種各樣,但大多數早期移民都是抱著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理想來到北美的。在北美拓殖的歷史進程中,清教徒移民的理想主義對美國思想文明的影響頗為深遠。威廉·布雷福德(William Bradford,1588—1657)在《普利茅斯開發(fā)史》(Of Plymouth Plantation)中論及1620年清教徒移居北美的動因時指出,這些移民們希望“為在世界那些邊遠地區(qū)傳布和促進實現基督天國的福音奠定某種良好基礎,或至少為此做一些努力;是的,縱然他們可能只是其他人進行這樣一項偉大工作的跳板亦可?!边@充分體現出清教徒在尋求新的謀生之路的同時,還懷有神圣的使命感和宗教理想。而對于1630年的清教徒移民來說,他們的宗教理想則更加明確:即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宗教社會,“修身養(yǎng)性,為上帝,為我們身為其成員的基督教的加強和發(fā)展而盡更大的力量,以保證我們自己和后代能免受罪惡的今世里普遍墮落現象的侵蝕,為主服務,在主的圣示的威力和圣潔的感召下爭取得到拯救。”羅杰·威廉斯(Roger Williams, 1604—0683)被認為是第一代移民中最富有獨創(chuàng)精神的開明思想家之一,在他的理想社會中,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熱愛基督,教會沒有必要求助于國家的力量,來顯示它在人們的道德良心面前所擁有的權威。清教徒們對殖民地社會的理想主義設計激勵他們在追求民主、自由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不斷嘗試。

在美國啟蒙運動時期,關于人類進步的理想在后來美國發(fā)展和強大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是美國社會思想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該理想認為人不僅在政治上、社會上和道德上可以得到改善,而且這種改善的傾向是不可避免的。人需要不斷地在精神上和物質上改善自己的命運,同時也幾乎同樣渴望改善同伴們的福利。頗具啟蒙運動精神的本杰明·富蘭克林所提出的十三個美德(節(jié)制、安靜、秩序、決心、節(jié)儉、勤奮、誠實、正直、中庸、整潔、鎮(zhèn)靜、貞潔、謙恭)對人類獲得進步具有實用價值。在富蘭克林看來,只要成功是通過正當的手段獲得的,那么對它的追求與崇拜便無可挑剔;沒有什么東西比美德更能夠使人致富。他的這些思想后來成為“美國夢”的核心內容,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來到美國,奮斗創(chuàng)業(yè)、拼搏進取。

啟蒙主義的很多思想都蘊含著理想主義:相信人類進步、相信人類的仁慈和可改善性、渴望個人成功和社會進步、要求權利平等。正是憑著對這些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年輕的殖民地在面對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時還依舊能保持著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依然堅信只要改善地球上的生存條件,人類就一定能夠獲救??梢哉f在美國從拓殖到強盛的全部歷史進程中,理想主義都貫穿始終,從開拓荒野、締造政黨、開發(fā)西部,到發(fā)展工業(yè)、廢除奴隸制、南北戰(zhàn)爭,乃至后來成為世界強權、科技先鋒、經濟霸主,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根深蒂固的理想主義,沒有強大的精神信仰,很難想象現今的美國會是什么樣子。

三、理想主義傳統——美國文學的強大思想動力和源泉

清教理想主義作為美國精神信仰的重要元素,勢必為美國知識分子們所崇拜和踐行,勢必會成為美國文學的思想動力與源泉。清教徒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新伊甸園的憧憬,以及在惡劣環(huán)境下的樂觀主義精神,頻繁地出現在美國19世紀的文學作品中,是早期美國文學大師們所熱衷的文學主題,反映了當時的美國文學發(fā)展的思想背景。當美國文學發(fā)展進入浪漫主義階段,清教理想主義與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的超驗主義相結合,賦予美國浪漫主義文學以強烈的道德和哲學色彩,同時,理想主義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在文學領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超驗主義之所以能夠與清教理想主義相結合,在一定上程度上說,它是秉承了清教主義的基本思想,“是在清教土壤里生出的浪漫主義花朵”。它強調個人的根本價值和尊嚴,認為個人是社會最重要的組成要素,社會的革新只能通過個人的修養(yǎng)和完善才能實現。只要人們肯自強不息、修身養(yǎng)性,是完全可以達到完善境界的。顯然,這種關于個人及其價值的觀點就是一種理想主義。深受歐洲浪漫主義運動影響而產生的超驗主義重申了清教的理想主義傳統,同時,又為其注入了哲學的理性,淡化了其拓殖時期所特有的宗教狂熱,為“美國文藝復興”的到來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眾所周知,在美國歷史進程中,邊疆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這種意義既是地理層面的,又是思想層面和精神層面的。對土地的渴望加之在更適合生存的條件下追求新生活的欲望不斷激勵著人們一路向西。移民們在與大自然的殘酷斗爭中始終對未來充滿信心,即使未獲成功,也總是樂觀地進行再次嘗試。弗雷德里克·杰克遜·特納著名的邊疆理論對這一時期的理想主義進行了總結和概括。他認為“邊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美國的氣質,如急躁不安的性情、講求實際的生活態(tài)度、對過于高雅文化的反感、個人主義、樂觀主義,以及最最重要的理想主義。理想主義源于美國文明的精華,即民主、平均主義、人道主義,以及那種人人都可享受生活中最美好事物的強大信仰”。邊疆時期的理想主義精神對文學的影響則體現在以馬克·吐溫為代表的一批才華橫溢、風格清新的作家的創(chuàng)作當中,他們被譽為“真正的美國文學的先驅”。馬克·吐溫的經典之作《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描寫了黑人奴隸吉姆和白人小孩兒哈克貝利互相幫助、積極樂觀、向往自由、共同與社會惡勢力搏斗的故事。作家在小說中對美國南部的奴隸制度進行了有力抨擊,同時反映了作家本人不論種族、不分貴賤、生而平等的理想以及對實現美國社會民主所抱有的期望。

美國黑人的發(fā)展歷程充滿了艱辛和苦難,他們既是締造美國文明的參與者,又常常被主流文化排斥在外。這種矛盾的生存狀態(tài)反映在美國黑人文學作品中,既有對現實的不滿和怨恨,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期待。托妮·莫里森的《樂園》展現了非裔美國人創(chuàng)建人間天堂的美好夢想和執(zhí)著追求。小說中的黑文鎮(zhèn)和魯比鎮(zhèn)是美國南北戰(zhàn)爭結束之后,幾代獲得自由的黑人相繼建立起來的理想社會,這里的居民滿腔熱情,懷有對美好生活的堅定信仰,以及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而修道院則是幾位黑人女性的庇護所,她們在這里建立起了一個遠離塵世喧囂、自由自在的女性天地,她們自食其力,盡情地享受自由快樂的生活。盡管小說中的黑文鎮(zhèn)、魯比鎮(zhèn)和修道院都帶有強烈的烏托邦色彩,卻反映了作家渴望實現黑人與白人、男人與女人都能夠享有真正平等權利的美好理想。

艾麗絲·沃克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女權運動和民權運動中的“女勇士”。沃克倡導兩性和種族之間要加強對話、加深了解,建立一種全新的、超越權力之爭的、和諧融洽的兩性關系。小說《紫色》的女主人公茜莉童年飽受繼父虐待和欺辱,長大后被迫嫁給X先生,更是受盡折磨,但她并沒有因此而沉淪,而是憑借著自己勇于與逆境搏斗的精神、敢于探索人生的精神,以及對生活充滿信心的樂觀主義精神,沖出了家庭的桎梏,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事業(yè),成為一個有思想、有見識、有地位、有個性的獨立女性。茜莉成長和蛻變的過程也正是無數黑人女性所期盼和向往的。

植骨融合有利于重建胸腰椎結核手術患者脊柱的穩(wěn)定性,減輕局部疼痛,減少術區(qū)假關節(jié)形成及內固定失敗、斷裂的概率。患者自身的條件,比如年齡和營養(yǎng)狀況等可影響植骨融合及術后康復情況[6-7]。目前研究顯示,在胸腰椎結核的手術治療中,不同手術入路、內固定方式和植骨方式[8-11]均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且術后1年的植骨融合率均可達較高的水平,但術后早期(6個月內)的植骨融合率存在顯著差異[3-4]。本研究通過分析術后早期植骨未融合組與融合組的各項資料,在調整了患者的年齡和BMI后,發(fā)現累及兩個以上椎體、采用塊狀自體骨和術前血漿CRP高是胸腰椎結核手術患者早期植骨融合的獨立危險因素。

四、美國華裔女性小說中的理想主義精神

20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和女權運動不僅再次喚醒了美國黑人爭取自由與平等的意識,同時也激發(fā)了美國華裔探尋自我身份,追求性別平等的熱情。同時具有少數族裔和女性雙重身份的美國華裔女性作家們必然成為這其中的先驅者。她們一方面要面對身為少數族裔弱勢族群普遍遭受的種族歧視;另一方面還要面對華裔族群中依然存在的重男輕女的父權壓迫。因此,她們在作品中強烈表達了對白人強勢主流社會的種族歧視和華人父權傳統性別歧視的雙重反抗意識。從某種意義上說,以湯亭亭、譚恩美、任壁蓮為代表的美國華裔女性作家代表了處于種族主義和男權中心主義的“雙邊緣”的移民女性的聲音,她們打破沉默,以“他者”的視角,向白人社會、父權社會表達了她們追求種族平等、性別平等的理想訴求。

(一)女中豪杰花木蘭——美國華裔女兒的理想訴求

湯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是早期美國華裔女作家的杰出代表,她的處女作《女勇士》曾獲美國全國書評界非小說獎。這部小說一直被認為是女權主義的力作。作家運用虛實交替的獨特寫法一方面對于中國傳統的男權思想進行了無情的鞭笞,另一方面努力樹立令人敬佩的女英雄形象。作品集中體現了湯亭亭的精神訴求:希望廣大華裔女性淡化族裔屬性,放棄二元對立,要像花木蘭那樣敢于沖破中國傳統文化中重男輕女的觀念,并能像蔡琰那樣在受文化壓迫的舊傳統和受種族歧視的新世界中唱出屬于自己的歌,融入美國社會。

湯亭亭通過“講故事”創(chuàng)造出一個想象的空間,讓那些在現實中難以實現的事情在想象的空間里得以實現?,F實生活中的“我”飽受來自華人家庭和社會對于女性的歧視。她的父母經常說:“洪水里撈財寶,小心別撈上個女仔?!辨?zhèn)上的華僑鄰居也常說:“養(yǎng)女好比養(yǎng)牛鸝鳥。”“養(yǎng)女等于白填。寧養(yǎng)呆鵝不養(yǎng)女仔。”最典型的是“我”那當過江洋大盜的大伯,當他星期六早上要上街購物時會叫“孩子們來呀,快來快來”,而如果是女孩子爭著要去的時候,他會轉身大吼一聲:“女孩子不行!”而弟弟們總是能滿載而歸:糖果和新玩具。于是“我”日夜夢想著自己成為一名女勇士,決心“長大了一定要當女中豪杰”。因此,在“白虎山學道”一章里,湯亭亭將花木蘭塑造成一個充滿女權主義思想、追求自我實現的女英雄。她的花木蘭形象顛覆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男權社會中的花木蘭形象。作為在美國出生和長大的女性,湯亭亭不愿意接受這樣的文化理念。于是在她的筆下,木蘭追求的不再是儒家的忠孝節(jié)義,而是實現自我的女權主義理想。湯亭亭筆下的女勇士“花木蘭”是一個同時具有男女兩性最優(yōu)秀品質的理想化形象。正如作者本人在與張子清先生的一次談話中提到的:“我要表現女人的力量,用男子的力量去增加女子的力量。如果女子知道男子漢大英雄有故事,那她就必須有自己去借用男子漢的能力和理想,這樣她才變得強大?!迸率俊盎咎m”7歲上白虎山學道,15年后學成下山,替父從軍。在“學道”的過程中,女勇士“學會了使自己的心靈博大,能容納各種各樣的悖論”。在婚姻問題上,女勇士可以不必接受沒有愛的包辦婚姻,相反,她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丈夫。而且,湯亭亭在虛構的故事中實現了男女平等的愿望,雖然女勇士是一名女子,卻能像兒子一樣替父從軍,贏得與兒子一樣的款待:“我父母像歡迎歸來的兒子那樣,殺了只雞整個地蒸了。”在想象的故事里,湯亭亭的女勇士不僅能夠完成男人所能辦到的事情,而且還能完成男人辦不到的事情。她想象著她的女勇士在戰(zhàn)場上生下孩子,并把孩子的臍帶掛在旗桿上。

湯亭亭通過對中國古代花木蘭替父從軍故事的改寫,塑造了女勇士“花木蘭”這一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一個具有鮮明西方女權主義意識的女英雄,她兼顧家庭和事業(yè),在經營家庭的同時,又經歷了女性的情愛生活,擔負哺育后代的責任?;咎m的故事是一個華裔小女孩精神世界的真實反映。

在《女勇士》的最后一章“羌笛野曲”中,湯亭亭寄托了她沒有種族歧視、沒有性別歧視,只有和諧共處、相互交融的理想。她改寫過的蔡琰的故事里沒有大漢族主義,重點講述的卻是蔡琰學會了如何欣賞“野蠻人”的音樂:“她把歌從野蠻人那里帶了回來,其中三篇之一是《胡笳十八拍》,流傳至今。中國人用自己的樂器伴奏,仍然演唱這首歌曲,歌詞翻譯得不錯?!睖ねぴ谒奈谋局袝鴮懼硐胫械呐孕蜗蟆粋€融入了美國性的花木蘭,對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借用,并非體現她對中國文化的完全認同,這種移植和改寫在一定程度上恰恰顯示出她對于美國主流思想的接納和認可。

(二)中西合璧美國人——美國華裔母親的美好愿望

譚恩美(Amy Tan)是在美國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現的,對當代美國文壇產生重要影響的新生代華裔小說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喜福會》一發(fā)表便成為全美暢銷書,并先后贏得美國“國家圖書獎”“1991年最佳小說獎”“海灣地區(qū)小說評論獎”“聯邦俱樂部金獎”以及“國家圖書評論獎”提名等獎項。小說探尋了母女兩代人之間的愛恨關系以及兩代人所經歷的中美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碰撞和沖突,表現了她們對中美文化最終走向融合所寄予的美好憧憬和無限希望。兩代人兩種文化的沖突,實際上是為了同一種理想:如何在這片土地上活出自己的精彩,如何創(chuàng)造華裔女性真正的輝煌。

小說中,作為中國文化代表的四位華裔母親都曾經在中國經歷了各自的辛酸、痛苦和抗爭,最終依靠自己的忍耐、堅強、奮斗、自立、智慧等品質,克服重重困難,遠渡重洋,來到美國開辟新生活。她們對自己未來的生活都充滿無限憧憬:“等到了美國,我要生個女兒,她會長得很像我。但是,她不用看著丈夫的眼色低眉垂眼地過日子。她一出世就是在美國,我會讓她講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語,不會遭人白眼看不起。她將事事稱心、應有盡有……我要將她打磨成一只真正的天鵝,比我所能期待的還要好上一百倍的高貴漂亮的天鵝!”

母親固守中國文化傳統,希望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來設計女兒們的未來。吳素云給女兒起名為精美,祈望她“不只是好,還是純粹的好,好里加好”。 她希望女兒成為一名神童,希望女兒聽她的話,按照她的設計與期望走下去。龔琳達期望通過女兒的成功來實現自身價值,當薇弗萊獲得了圍棋冠軍的時候,她到處炫耀、沾沾自喜。由于自己的失落,母親們在女兒身上寄托了超乎常態(tài)的,甚至是不切實際的希望。正如吳精美所說的:

在我九歲時,媽就對我說:“你也能成為天才。你會樣樣事事都應付得很出色的。琳達姨算什么?她那女兒,只不過心眼對一點而已。”

媽將一切未遂的心愿、希望,都寄托在美國這片土地上。她是在1949年來到美國的。在中國,她喪失了一切:雙親、家園,她的前夫和一對孿生女兒。但她對過去的一切,從不用悲慟的目光去回顧,眼前,她有太多的打算,以便將生活安排得更好。

然而,實際上,母親們的理想和希望并沒有在女兒們身上得以實現,中國的氣質與美國的環(huán)境并沒有完美地結合,“這兩樣東西根本是水火不相容,不可混合的”。女兒們除了生理上遺傳了中國人的外貌以外,已經是內白外黃的“香蕉人”了,她們生長的環(huán)境是美國社會,接受的是美國教育,吃的是可樂漢堡,穿的是迷你裙和牛仔褲,她們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而非漢語,交的朋友以及愛人都是美國白人。她們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她們對母親們的良苦用心感到無法理解,甚至不可理喻,因此導致了母女兩代人之間的種種隔膜和沖突。從某種程度上說,母親們和女兒們雖然承載了中美不同的文化身份,但基于母親的“望女成鳳”和女兒的叛逆心理的母女矛盾沖突超越了時間和空間、國界和文化,成了《喜福會》的重要主題。而最終母女間天然的情感紐帶會跨越一切障礙,形成一種全新的母女認同:對于處于少數族裔地位的她們,只有最終同時接納了兩種文化時,一個完整統一的文化身份和傳統才得以構建,她們才能夠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這恰恰反映了譚恩美“母性譜系”追尋中的理想主義傾向。

(三)多元的身份,新式的家庭——理想主義的追求與建構

深受西方多元文化主義影響的華裔女作家任璧蓮(Gish Jen)在其小說作品《夢娜在希望之鄉(xiāng)》和《愛妾》中,游走于理想和現實之間,建構了一種流動的身份觀和多元的家庭觀?!秹裟仍谙Ml(xiāng)》中的主人公夢娜成長于一個多元的文化環(huán)境,從出生便一直浸潤在美國文化之中,與自己的父母相比,她對于文化身份有著獨特的理解和異質的追求。在美國——一個尤為崇尚自由的國家,自由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根深蒂固,它表現在美國人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宗教生活等各個方面。因此,在夢娜看來,自由是人的基本權利,追求自由、反抗束縛是每個個體的本能沖動,獨立與自由就是美國的代名詞。然而,夢娜對自由與獨立的追求遭到了來自父母“禮”教思想的反對和誤解,理想與現實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差距,夢娜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理想,反而更加積極主動地追求和構建自己特有的、自由的文化身份。猶太教義和猶太文化中的自由精神也因此獲得了夢娜的認同,她甚至離開父母,有悖常理地選擇皈依猶太教,成為一名真正的猶太人。

作家的族裔理想卻不止于此。數年之后的回歸,與母親的冰釋前嫌都展現了夢娜對華裔文化和華裔身份的再認同,最終實現了任璧蓮對于族裔身份的理想主義建構:異質文化的相互交融,文化身份的自由選擇。除此之外,這種理想主義的身份建構也被作家嵌入了美國的華裔家庭之中。小說《愛妾》中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新式美國家庭”:丈夫是第二代華裔,妻子是歐洲三個民族的混血白人。三個孩子中,有兩個是亞裔(收養(yǎng)),婆婆和婆婆家的親戚則是地道的中國人。這樣的族裔拼貼和組合,必然產生激烈的文化矛盾沖突,每個家庭成員對自己的生活充滿期待,但迫于彼此不同的思想文化背景,以及不可調和的價值觀念,相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就出現了種種障礙。令讀者欣慰的是,小說的結尾仍舊是美好理想超越了生活現實,一家人最終和諧團聚,共筑新式美國大家庭。

理想主義與文學作品的結合,必然會產生強大的精神動力,激勵人們勇敢面對充滿挑戰(zhàn)和困難的現實?!靶撵`對生存的渴望會變成一連串不同的形式,它是文學經典化的現實驅動力”。理想主義的魅力在于,它給予作家以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給予讀者以豐富的想象力,給予生活以美好的希望。

五、結語

從第一批歐洲移民定居北美,到美國成為強盛大國,始終存在著一種根深蒂固的理想主義。理想主義被視為一種美國精神,是美國前進的動力所在。因此,在諸多美國文學作品中,理想主義也是作家們樂于在作品中展現的一種精神實質。“心靈對生存的渴望會變成一連串不同的形式,它是文學經典化的現實驅動力?!敝Z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略薩曾說:“文學為不馴服的精神提供營養(yǎng),文學傳播不妥協精神,文學庇護生活中感到缺乏的人、感到不幸的人、感到不完美的人、感到理想無法實現的人?!睂τ诿绹A裔女性作家們來說,她們具有少數族裔和女性的雙重身份,她們在各自的作品中既有對性別歧視的控訴,又有對種族歧視的批判,同時也反映了她們對男女平等、構建理想族裔身份的向往與追求。美國學者艾里奧特認為美國華裔作家的理想可以被界定為:“非白人,有色人,同時又完全可能是一個真正資格上的美國人?!比A裔女性作家們的文學作品主題各有不同,書寫策略各具特色,但都對美國社會性別、族裔問題的現實進行了批判,表達了實現自由平等的理想追求。華裔女性作家們的理想主義精神不斷激勵著美國華裔,甚至是所有美國少數族裔,克服重重困難,超越族裔矛盾,努力構建一個多元共存、和而不同的美國社會。

猜你喜歡
理想主義華裔理想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南通籍華裔科學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輝的華裔實業(yè)家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王贛駿:首位華裔太空人
名 言
嚴爵 以最理想主義的態(tài)度做一張“現代藝術”
宣恩县| 班玛县| 大石桥市| 佛冈县| 镇平县| 东港市| 嘉峪关市| 综艺| 兰西县| 长宁县| 区。| 乳源| 蒙山县| 芦山县| 马龙县| 怀安县| 徐州市| 阳城县| 平陆县| 闻喜县| 桃园市| 盐源县| 监利县| 林西县| 同仁县| 栖霞市| 阜城县| 江安县| 响水县| 揭阳市| 和平区| 钟祥市| 常山县| 台前县| 贵阳市| 大兴区| 寿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五华县| 昌乐县|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