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蘭
2017年10月24日,我國頒發(fā)《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將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為了做好制度銜接工作,推動政府會計改革,必須深入分析新政府會計制度對政府財務的影響,為新制度的全面實行做好準備。
我國政府會計核算可以追溯至1997年,當時為了滿足經濟體制的轉型要求,實行的是基于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預算會計制度。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順勢出臺,使我國政府財務的核算模式發(fā)生重大轉變。一是核算基礎。新制度明確要求,我國政府預算會計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財務會計以權責發(fā)生制為基礎。這意味著,我們政府財務將從單核算基礎轉為雙核算基礎,這種跨域式的轉變不僅涉及到會計分錄的變化,還關系到財務系統的重置,對實行了二十年收付實現制的政府財務而言,其轉變難度不言而喻。二是會計體系。新制度提出預算會計的三要素和財務會計的五要素,費用對支出要素的取代、預算會計要素的首次提出以及預計負債等科目的設置,給政府財務的轉變帶來層層阻礙。
在原制度下,政府財務基于單一的收付實現制基礎,只需要編制一份財務報告。但在新制度下,政府采用的是雙基礎、雙體系的會計核算模式,與此對應,財務報告體系也是雙報告的,預算會計形成決算報告,財務會計編制財務報告。同時,雙財務報告體系意味著雙倍工作量,預核算數據的收集、會計科目的勾稽、各財務能力的分析等環(huán)節(jié),其工作量和難度都將成倍增加。此外,部分政府機構擁有多個下屬單位,在編制綜合報告時,編報系統的運行、編制基礎的規(guī)范、內部往來的抵消都將影響報告編制,而“預算、核算、決算”的一體化,更是加強了決算報告和財務報告的關聯性,如何做到雙報告的既分離又銜接,這對政府財務而言是一大難題。
首先是預算會計的銜接?;趯嶋H管理需求,多數政府過去采用的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收付實現制,需要對原賬相關科目進行調整。另外,新制度下的撥款結轉和撥款結余如何確定,相應的資金結存又該如何推算,這都是新舊制度銜接存在的問題。其次是財務會計的銜接。新舊制度下,財務會計采取的是兩種完全不同核算方法,科目余額需要進行追溯調整,最后是保障體系的缺失。為了讓新制度得到關注和理解,大量的解釋和說明必不可少,如為什么取消政府會計制度、新制度如何滿足行業(yè)需求等,這些都需要上級主管部門做出努力,但并非所有部門都能做到。政府領導觀念恐難一時轉變,仍停留于傳統財務觀念;擔任主角的財務部門,審核崗、決算崗、財務分析崗等崗位的缺位,將直接影響政府財務的轉型;而其他業(yè)務部門事不關己,不積極配合財務部門,也會間接阻礙新制度的實施。
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執(zhí)行,將帶來會計科目和要素的增加、業(yè)務處理的變化以及會計報表的增加,這些都將如實反映到財務人員的日常工作中,對其業(yè)務能力和職業(yè)操守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一是專業(yè)知識。雙基礎核算下的“平行記賬”,雙會計體系下的“3+5”要素,雙財務報告下的各類報表,要求政府財務人員不僅需要掌握預算會計、財務會計,還要懂得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等。而應收股利等科目牽涉的業(yè)務部門,需要財務人員進行交涉并加以專業(yè)判斷,這種全面型人才在政府機構中寥寥無幾。二是計算機能力。在政府財務部門中,尤其是鄉(xiāng)鎮(zhèn)機構,部分財務人員計算機能力有限,對財務系統及辦公軟件操作不熟練?;诤怂隳J降霓D變和會計科目的變化,當前財務軟件必然無法適用,新系統所帶來的新功能、新知識、新操作,對于這些財務人員而言將是一大挑戰(zhàn)。三是職業(yè)操守。新制度意味著財務人員要重新學習會計制度、核算模式、系統操作等一系列知識,但某些財務人員安于現狀,不愿學習新知識,其職業(yè)操守有待提高。
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為了實現政府財務的創(chuàng)新改革,深刻解讀會計制度,全面做好準備工作,是應對核算模式重大轉變的必要措施。為了深刻解讀新政府會計制度,政府機構必須對比新舊制度,了解新制度的變動之處,如核算基礎如何轉變、會計科目哪些增加,只有深刻理解才能做好銜接。政府財務的準備工作,以會計科目的設置和財務系統的重置為重。參照新制度規(guī)定,依據政府業(yè)務特點等,合理增加或改變會計科目;與系統軟件公司積極溝通,保留仍能沿用的功能設置,改善需要變動的系統模塊,為核算模式的轉變做好信息化建設。
雙財務報告體系是新政府會計制度的一大特色,必須要夯實數據信息基礎,科學編制財務報告,為政府財務的創(chuàng)新提供幫助。一方面,加強或有負債管理,合理計提壞賬準備,準確核算政府負債;建立固定資產臺賬,多方溝通業(yè)務部門,全面收集數據信息;開展編制人員培訓,提高專業(yè)知識水平,科學分析財務能力。另一方面,統一開發(fā)編報系統,嚴格規(guī)范編制基礎,現場指導財務決算,精準抵消內部往來,確保決算報告與財務報告既分離又銜接。
第一,逐項分析補助結轉科目,以尚未支付但已計支出、已經支付但未計支出為依據,調整撥款結轉科目,使用應返還額度、撥款結轉以及撥款結余,以軋差方式確定資金結存。第二,對于2018年12月31日前的應收賬款、應收股利等未入賬事項,政府應當調整相應會計科目,并調整累計盈余,而長期股權投資調整的追溯處理,需要下設新舊制度轉換調整科目。第三,上級主管部門須事先做出解釋,說明政府會計制度取消的必要性、行業(yè)需求在新制度中的體現等,政府領導班子必須改善傳統觀念,重新設置審核崗、決算崗、財務分析崗等崗位,督促其他業(yè)務部門配合財務部執(zhí)行新制度。
作為財務工作的執(zhí)行者,財務人員的素質高低,是政府機構財務水平的重要標桿,是新制度切實執(zhí)行的決定因素。為了提高財務人員專業(yè)性,政府可以外請培訓機構開展學習,也可以要求財務人員自學制度,兩種方式的結合最為有效。參與培訓的財務人員應處于審核崗、決算崗等相關崗位,而出納、工資崗與新制度關系不大,可以不用專門委派培訓。自學應當納入績效考核,定期考察學習進度及效果,以促使財務人員積極自學。同時,新系統的使用也需要專門培訓,計算機能力強的財務人員在掌握操作后,應當主動幫助其他同事,保持團隊之間的共同進步。另外,對于那些態(tài)度懶散、行為消極的財務人員,政府機構應當通告批評,給予嚴厲的考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