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蓮
摘要:在初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效果很好,它不僅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而且還會增添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要根據(jù)德育工作的特點,重視德育與英語學科的整合,正確選擇和運用德育滲透的方法,有始有終地堅持教育滲透,在教學的點滴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的滲透在于自然地與知識溶于一體,要善于在學科教學和學習過程中捕捉德育因素,做到點到為止,切忌牽強附會。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滲透德育;教育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教學,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薄队⒄Z課程標準》也指出:“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和愛國主義品質(zhì),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因此,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呢,
一、潛心研究,尋找德育滲透的最佳結(jié)合點 學科教學滲透德育,課堂是主要陣地
英語學科教學在授課時應力求溶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智力發(fā)展和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爐,力求課上發(fā)揮多功能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就需要課前深入備課,備好知識點、語言點。因為把握不住一堂課的知識點和訓練點,找不準滲透思想、情操教育的滲透點,不要說育人的功能不能發(fā)揮,就是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也受到極大障礙。探討英語學科滲透德育,目的是尋找德育滲透點為突破口,找準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的最佳結(jié)合點,十分重要的是把握教材的個性,不僅在深入把握教材內(nèi)在因素的基礎(chǔ)上把握教材的整體,而且把握教材的局部及至細部,即每個段落,每個句子,把握越深,知識點、訓練點越明確、越顯露,德育滲透也就越能落實。
二、課外延伸,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科活動 學科教學有兩個陣地,一課內(nèi),二課外,課外是課內(nèi)的延伸
學科德育滲透既要落實在課內(nèi),又要延伸到課外。前者面對全體學生。后者可有較大靈活性,人數(shù)不拘,形式多樣,因材施教,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愛好,發(fā)展個人特長。德育有“面”上的滲透,有“點”上的滋潤,點面結(jié)合使學生沉浸于良好的思想教育氛圍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
1、課外組建“英語角”,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詩歌朗誦比賽、小品表演、英語幽默故事比賽等等,通過這些豐富的課外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增強了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2、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深入社會、工廠和農(nóng)村,了解改革開放以來祖國的巨大變化。組織學生游覽風景名勝,并用簡短的語言(英文)寫出自己的感受;隨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shè),越來越多外國人來海南島旅游,學習,工作.這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好機會.鼓勵學生大膽跟外國人講英語,一方面訓練了口語和聽力,另一方面也使學生更多地了解西方的價值觀、人生觀,了解西方社會。教育是有計劃的,組織課外活動也是如此,目的性越強,針對性越強,效果就越好,滲透德育也是如此,不存在“無心插柳柳成蔭”。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在小學校園范圍內(nèi),英語教學的德育滲透主要應該集中于教學前與教學過程中,本文就主要基于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來探討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策略。
1.英語教學課前的德育滲透策略
在進行英語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英語語言本身所具備的趣味性來引導學生掌握課外的一些關(guān)于英語國家的地理人文及相關(guān)風土人情,通過多媒體等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深入英語國家民族文化,學會英語國家人們的交流及思維方式,例如介紹國外的重要節(jié)日、重要事件、外國人的生活習慣、地理氣候環(huán)境等等,拓寬小學生的知識視野,也加深他們對課前英語教學的期待感和積極性,使得課上教學方法的施展與教學情境的帶入效率更高[2]。
2.英語教學課上德育滲透策略
(1)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所要遵循的標準原則
相比于課前引導,課上英語教學則是本文介紹德育滲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該秉承“潤物細無聲”這一原則,潛移默化的將德育滲透到教學內(nèi)容當中。在實施有效性策略之前,教師應該首先明確幾點所要遵循的基本要點:第一,所實施的教學策略必須與小學生身心成長要求相匹配,教師應該做到對小學生理解能力的充分了解,以他們的興趣愛好作為基本載體來鋪開教學內(nèi)容,同時也要遵循小學生的現(xiàn)實德育知識可接受范圍,不要超出范圍講解一些小學生難于理解的德育知識;第二,盡量將英語教學生活化,貼近生活來提供一些好的學習手段,通過德育活動來淺層激發(fā)小學生的思想意識。在這一點上,教師必須做到將教學中所教授的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有機聯(lián)系起來,并借此機會督促小學生在課上課下積極與人交流,學會閱讀,懂得自己尋找英語知識中的疑難問題并大膽提出。在不斷的交流、探索與學習中,針對小學生的德育滲透目的就基本達成。
(2)德育滲透有效性策略解析
上文提到,德育滲透應該迎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用正確和最能吸引小學生的方法來開展英語教學,并同時滲透德育理念。本文認為小學英語應該首先挖掘小學生愛玩的天性,用英語游戲來結(jié)合德育滲透,做到雙管齊下,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jié)合。就以角色扮演游戲為例,可以為小學生分組,并在課前為他們出好題目,讓小組成員相互商量和排練演出內(nèi)容,而參考內(nèi)容就以小學英語教材課文為主題。在冀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第三冊下第二單元的《My family》中,教師就可以以“whos that man?”為例讓學生分組表演,由一名組員做主人公,其它組員則扮演他的家人,然后表演一個家庭的小故事,要求學生明確組員之間在家庭中的關(guān)系。這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邏輯思維,也能教育他們要愛家庭、愛家人,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他們的親情,同時也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營造良好的課堂英語游戲教學氣氛,滲透德育思想理念。
參考文獻:
[1]翟美玲.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J].校園英語(中旬),2014(10):204-204.
[2]梁曉玲.新課改下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新課程(教研版),2012(11):357.
[3]吳雪山.試析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青年與社會,2014(1):18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