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月良
【摘要】 “合作學習”是一種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變師生單向交流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互補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形式。它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有明確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能增強合作交流,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是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要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必須熟練掌握合作規(guī)則,學會傾聽、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組織和評價,堅持不懈地引導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 小組合作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6-123-02
0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才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課堂教學,尤其是在引導學生探索新知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觀念與方法,使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中發(fā)揮它的有效性。要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技能,引導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結合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的點滴收獲,談以下幾點:
一、組建好的學習小組是前提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要組織好小組合作交流,最重要的一環(huán)是組建好的學習小組。我們經常見到的合作學習形式是:教師提出問題讓前后桌的4人為一組展開討論,而現(xiàn)行學校課堂中往往座位的編排是按照學生高矮次序、男女搭配而成的,顯然是不合適的。如何組建好的學習小組呢?我以為:可將班上的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組3~4人為宜,再給每個小組成員分好工:一名組長,負責組織討論與合作;一名操作員,負責具體的操作;一名記錄員,負責整理本組討論或合作的成果。每個學生都各盡其責,每次合作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充實而有效的。教師每次組織小組合作時,也輕松了,不用擔心誰在小組里無事可做或“唯我獨行”了。各小組成員的分工不是一直不變的,在一定周期后,調換小組成員的角色,這次擔任小組長的下次去擔任匯報員,這次擔任操作員的下次去搞記錄,讓每個學生對小組中的幾個角色都了解,都能勝任,并明白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二、營造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與人交往能力
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營造一個和諧的、友好的、充滿激勵和希望的課堂環(huán)境,會促使學生產生合作的興趣,使之積極合作,共同學習。如:例如,教學《除法的初步認識—平均分》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利用課前準備的橘子圖片平均分一分,看看有哪幾種分法?有的學生把1個橘子看作一份,可以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15份;把3個橘子看作一份,可以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把5個橘子看作一份,就可以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3份……。由此可見,將數(shù)學知識融入孩子們的生活,學生樂于接受。只有這樣,在小組學習討論爭辯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才能開闊;在探索中發(fā)展學生智力,從而也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探究的樂趣。
2.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勇于交流、樂于傾聽、敢于質疑、善于發(fā)現(xiàn)、愿意贊賞,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交流欲望,與人共處、團結協(xié)作,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如:我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shù)的特征”時,先讓學生用3、4、5三張數(shù)字卡片分別擺出能被2整除、能被5整除和能被3整除的三位數(shù)之后,提出數(shù)學問題:能被3整除的數(shù)有什么特征呢?讓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由于受思維定勢的影響,不少學生一開始就尋找“個位特征”,但猜測很快被推翻,因為個位是0~9中任一數(shù)字的數(shù)都可能被3整除和不能被3整除,探索一時陷入困境,同學們愁眉緊鎖……后來有學生大膽地另辟蹊徑:找各位數(shù)字之和的特征,經過大膽的猜測和大量的驗證,終于找到了答案,頓時,同學們喜笑顏開。學生經歷了親身體驗和獨立思考,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了自己的猜想,實現(xiàn)了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學到了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既嘗到了失敗的滋味,又體味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悅,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張揚。研究出“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統(tǒng)計,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三、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
1. 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要重視讓不善言談的學生打開話匣子。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給那些平時不善言談的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大膽發(fā)言的時間與空間。如:在提出問題后,先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之后再參與討論。這樣既養(yǎng)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又能保證每位學生都有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教師要通過各種活動、方法讓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機會,讓他們領悟到與他人合作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
2. 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的習慣。
現(xiàn)在獨生子女的惟我獨尊的性格是普遍性的,不會傾聽別人,更不會欣賞別人。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使學生意識到傾聽別人發(fā)言,既是一種文明禮貌的行為,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從別人的發(fā)言中會得到很多啟發(fā),獲得更多的知識、方法。養(yǎng)成一人發(fā)言,組內其他成員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參與到小組學習中去,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例如,一人發(fā)言后讓另外一人重復;給別人的發(fā)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讓學生學會追問“你是怎樣想的?”、“為什么”、“這種思路可行嗎”等方式,來關注學生間的人際交流、觀點交鋒及智慧的碰撞,為不斷強化傾聽意識提供良好環(huán)境。
3. 培養(yǎng)學生合作實踐的習慣
小組合作學習中操作活動、既能體現(xiàn)集體的智慧,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是與人交流的良好機會。例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時,我不是直接說教,而是通過動手實踐感知。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長方形和若干個小正方形學具,分小組動手擺一擺、想一想、算一算,然后再在小組內交流,接著請小組代表匯報結果:有的學生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還有的學生用計算的方法。接著我引導學生動手擺一擺,在擺學具的過程中得出規(guī)律:沿著長這好擺8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8是長方形的長,沿著寬正好擺了5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5是長方形的寬,40是長方形的面積,由此可以猜想得出:長方形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shù)等于長、寬厘米數(shù)的積,也就是這個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在探索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的過程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也在有效的實踐操作,主動探索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了知識,形成了技能技巧,啟迪了思維。
四、及時激勵評價,體驗成功,提高小組合作的樂趣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蓖瑯?,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同教師的引導與參與是分不開的。一方面,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合作學習材料既要“新、活、趣”使學生感到新奇,有探究的價值。另一方面,此時的教師必須對各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xiàn)場的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
要運用教育評價鼓勵合作。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討論結束時,不僅注重學習結果的匯報,更要注意對合作過程的評價。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強化“小組”的集體榮譽,即對小組之間進行評價。如開展比“哪個小組得紅旗多”,評“最團結小組”,“紅星小組”等活動。由此使小組內出現(xiàn)互動、互助、互勵的場面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如教學“認識鐘表”時,我給每組提供一張圓紙片,兩根大紙條,剪刀、圖釘?shù)?,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鐘面模型,并要求:“小組合作做鐘面時要保持安靜、團結友愛、分工合作聽音樂開始,音樂停就結束停止,最后比一比哪組做的最快最好。”在每節(jié)探究活動結束時,針對紀律、組織探究活動等情況,教師表揚最好的小組,同時也可對一些小組存在的問題給予批評,從而可以在下一次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們不再出現(xiàn)或少出現(xiàn)這類問題,從而提高合作的效率。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訓練;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法,需要在教師科學指導、適時點撥下逐漸形成;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興趣,需要在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藝術的引導下得以發(fā)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是每個教師要認真探索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是每個學生要做到的;讓我們努力探索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讓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真正有實效。
[ 參 考 文 獻 ]
[1]《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李蘭葉《提高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淺談》[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