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昌鳳
摘要 目的:探討針灸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效果。方法:收治周圍性面癱急性期患者102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各51例。對照組采用先用藥、后用針灸的治療方式,治療組實施溫針治療。結果:治療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其治愈時間也比對照組短(P 關鍵詞 周圍性面癱;急性期針灸治療;臨床療效 周圍性面癱也被稱作Bell麻痹,在臨床中屬于一種常見疾病,導致這一疾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面部神經(jīng)管和內(nèi)面神經(jīng)非特異性炎癥所導致的面部周圍性癱瘓?;加兄車悦姘c的患者,臨床癥狀主要是口眼歪斜、面部表情難以通過主觀意識進行調(diào)整,例如患者無法閉眼、不自覺挑眉等,這一疾病雖然不會對患者帶來生命安全,但是會為患者留下后遺癥,同時面部美觀受到影響,導致患者不能實現(xiàn)正常社交,從而會為患者帶來一定心理傷害。因此,這一疾病的治療在臨床上受到高度重視。針灸是對周圍性面癱進行治療的一種有效方式,但是是否能夠在急性期得到良好的治療,還存在一定爭議。因此,本研究為分析周圍性面癱急性期針灸治療的臨床效果,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周圍性面癱急性期患者102例,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周圍性面癱急性期患者102例,男55力,女47例;年齡18~65歲,平均(33±3.O)歲。將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各51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臨床表現(xiàn)符合周圍性面癱診斷標準,同時已經(jīng)確診。②患者除本病之外,無其他組織器官的嚴重疾病,同時在主治醫(yī)生的講解下,患者對兩種治療方式有一定的了解,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對所選擇方式存在一定耐受能力。③患者精神正常,意識清楚,能夠完整并流暢地回答醫(yī)護人員提出的問題。 方法:①對照組前7d使用藥物治療方式,此后再為患者進行針灸治療。為患者實施局部針灸方式,結合中醫(yī)辨證分類決定具體取穴和補泄。風寒痹阻型的周圍性面癱患者針灸穴位的選擇,以風池穴、外關穴、翳風穴為主,主要手法為平補平瀉[1]。氣血兩虛的患者,穴位以三陰交、翳風穴、足三里為主,手法主要是補法。肝膽濕熱型周圍性面癱患者,主要選擇的是太沖穴、翳風穴、陽陵泉,手法以瀉法為主。每周為患者進行3次針灸治療,每個療程治療6次,1個療程完成之后,讓患者休息3d,此后為患者進行第2個療程的治療。②治療組發(fā)病急性期就開始進行針灸治療,針灸主要是采用淺刺方式,選擇的穴位為四白穴、地倉穴、迎香穴、陽白穴、攢竹穴、合谷穴。此外,結合中醫(yī)辨證分類,對具體取穴以及補泄進行明確,治療周期和治療時間同對照組。 評價標準:①痊愈:患者面癱癥狀全部恢復,面部陽性體征消失,患者面部肌肉可以隨意活動。②有效:額紋和鼻唇溝消失,患者口眼歪斜較接受治療之前,得到顯著改善,患者面部肌肉能夠隨意活動。③無效:患者癥狀無任何改變。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6.2軟件行統(tǒng)計學分析,汁數(shù)資料采用率f%)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選擇(x±s)表示,用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 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治療組總有效率96.07%,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0.587%。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l。 兩組痊愈時間對比:治療組治愈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面癱屬于一種多發(fā)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颊吲R床癥狀為口眼歪斜、外貌丑化,導致患者無法正常社交,給患者內(nèi)心帶來一定影響?;疾『?,患者需接受早期治療,盡早治愈,以免患者正常生活受到影響[3]。從中醫(yī)角度分析,導致面癱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有患者機體正氣虧損、衛(wèi)外不固,病邪乘虛而人,進入到患者經(jīng)絡,導致患者氣血失和、經(jīng)筋失養(yǎng),從而導致患者面部肌肉癱瘓[4]。面癱急性期是患病得初期階段,這時患者病位不深,為其及時進行針灸治療,能夠有效祛除病邪,幫助患者疏通經(jīng)絡,恢復筋肉濡潤溫煦,能夠促使患者筋脈收放自如,從而幫助患者治愈疾病或者緩解疾病[5]。從西醫(yī)角度進行分析,面癱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面部神經(jīng)缺血、出現(xiàn)水腫而受到壓迫,采用針刺方式,能夠減緩炎性因子的擴散,幫助患者促進面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患者機體新陳代謝,從而促使患者面部肌肉營養(yǎng)狀況恢復正常,恢復正常的社交能力,減輕疾病對患者心理的影響[6]。 為患者采用針灸方式進行治療過程中,需對穴位進行科學選擇,遵循循經(jīng)取穴的原則,結合患者疾病類型的不同,選擇的穴位也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對周圍性面癱急性期實施針灸治療,臨床療效顯著,治愈時間也相對較短,短時間內(nèi)幫助患者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值得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l]王超.探討分析中醫(yī)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急性期的臨床療效[J].雙足與保健,2017,26(18):186-188. [2]哈斯塔娜.中醫(yī)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急性期的臨床療效[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33(26):91-93. [3]李偉.溫針灸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療效觀察叭內(nèi)蒙卉中醫(yī)藥,2017,36(3):123-124. [4]陳春雁.探討分析中醫(yī)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急性期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9):191. [5]何思途.探討分析中醫(yī)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急性期的臨床療效[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27):180-181. [6]孫恒聰.辨汪分型結合溫針灸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5,26(5):1175-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