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山西地方戲·民間藝術資料匯編(二)

2018-07-21 00:44:33趙斐余從
戲友 2018年5期
關鍵詞:蒲州永濟

趙斐 余從

第二部分李星五同志的筆錄

1.明代,以河中府隸平陽改為蒲州司治蒲州,當時全國三十三處商業(yè)大都市,北方只占四分之一,但蒲州即其一也;同時與兩淮、兩浙、長蘆、山東、福建,合稱為全國六大鹽市。當時蒲州商賈云集,鹽商操縱經濟大權,供養(yǎng)伶人以媚官貴。在官貴豪商貪求娛樂之下,蒲州遂成為聲伎、優(yōu)伶叢集之所。

2.山西樂戶:明代永樂帝將山陜兩省人民,凡在建文末不服其篡位者,悉遷蒲州等地,編為樂戶(所謂“山西樂戶”蒲為基地),習賤業(yè),世世子孫不得與民齊齒。直至清雍正間雖令其改業(yè)歸良,但惜他們已經相沿而成習矣。又據(jù)《蒲州志》載:“山西舊多‘角妓’,諸郡有之,稱為‘樂戶’。蒲當明時,樂戶并聚,居東門外關廂間,州首行春,則濃妝騎馬以供役;其縉紳與客宴飲,則召之佐酒。至清康熙時猶然。臘月十五后,樂戶一人裝為春官,從以吏役,先一日縣官勾集里中之‘社火’,雜以優(yōu)人小伎,伎名‘毛女’,鼓樂導前,春牛居后,官僚與從,盛服詣東郊迎春。雍正禁革?!?/p>

3.清初蒲州改稱蒲州府。蒲戲在盛行中,逐漸有雅俗之分,亦即所謂南路與西路之分。屬蒲州府者為南路,向河南地界發(fā)展;屬平陽府者為西路,向陜西地界發(fā)展。南路儒雅多文戲,西路粗俗多武戲;南路注重“情節(jié)”,西路注重“火炮”(熱鬧之意);南路講究白口有力,西路講究唱詞有力。

5.從演出方面說:頗含有昆腔之遺韻而用梆子演唱,但有時如:《古城會》《蘆花蕩》《蠟廟》等,藝人所謂“哼渣子”者,即是昆曲之原調也。

6.夏縣曹張鎮(zhèn)舞臺題壁有:在光緒十四年七月十二日,江南鴻昇班來曹張演戲的記載,十五年又來過一次。演出節(jié)目計有:《英雄義》《燒綿山》《金錢豹》《火焰山》《八達嶺》《呂家店》《壽星橋》《鐵釘床》《采石磯》《山門》《渡海》《仙園》《下河南》等。

7.清末民初,漁鼓戲、羅羅腔、梆梆卷(即弦子腔,在潞安府稱黎城落子)、眉戶戲,在不斷地活動中,對蒲劇某些程度的改進上,感染殊深。

8.伶人舞臺題壁:

①夏縣曹張鎮(zhèn)戲臺題壁:“同治皇上整十年,曹張有個‘如意班’,初回來到會館里,黑〔哩〕劇麥(ㄇ一ㄝ,明也)劇唱三天?!短焖ぁ贰度腋!贰独а┥健贰督g綃帕》《打鬼》《四方子》。剃(第)三天,‘工(供)盞戲’(獻神),《廣花山》《山前》。前半上(晌)

4.南路戲的二十八本中,有上、中、下八本之分,上八本為:《意中緣》《盤陀山》《十五貫》《麟骨床》《瑞羅帳》《乾坤鞘》《紅梅閣》《火攻計》。中八本為:《陰陽樹》《炮烙柱》《和氏璧》《摘星樓》《春秋配》《龍鳳配》《漁家樂》《梵王宮》。下八本為:《無影簪》《火焰駒》《日月圖》《富貴圖》《梅絳雪》《忠義俠》《狐貍緣》《黃鶴樓》?!镀淞郑梓耄┥健烦艘槐?,后半上(晌)以(一)共唱三連(即三回)。剃(第)四天安神戲,又帶加官,《補油鍋》《青紗帳》《北天門》。”光緒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又有《大賜?!贰秾彺炭汀贰抖让贰贰肚搴訕颉贰堆庞^樓》的記載。

②安邑李村戲臺題壁:“《靈隱寺》《乾坤鞘》《破雙臘》《取昆陽》《送燈》?!庇衷娨皇祝骸敖笥延腥f千,英雄不過二十年。過了四十往后看,大增(睜)兩眼哭黃天。”

③曲沃東寧村關公廟戲臺墻詩:“題(提)起散班笑滿面,喜的喜來煩的煩。手中有錢回家轉,無有盤費受熬煎,少年世間凈打混,迷心迷竅馬難拴。洋煙賭博莫侵染,趁早收心落銀錢。世人不聽我相勸,事到臨頭后悔難。”

④河津南原村戲臺墻詩:(民國三年題)“此地彥家真可惡,氣得叫人無如何:為弟從前經見過,梨園弟兄小心著!”(按:“彥家”二字,即蒲劇藝人稱“涼光”之意,亦即鄙視“外行”之語)我自小生在這個村子里,當時雖只五六歲,但對這段事情尚能記得。是這樣,我村有個王教師,手下頗多拳棍之徒。寫就任祥娃(老十三紅)的戲,聽說要走他處,不來我村,王教師就率徒去搶,強逼而來。藝人心中不平,臨走留詩一首。

⑤又南原村戲臺墻詩:“民國十三年,唱戲不掏錢,吃的水(黍)面饃,回家莫盤纏?!?/p>

9.蒲州三義園及中、北路梆子:

張煥同志說:“我小時,河北梆子、蒲州梆子,肯來中路,一說來了戲啦,就是從外頭來的。”又說:“中路戲南路人特別多,怕是招收中路娃娃,下到蒲州打出來的?”

任秀峰先生說:“中路戲、北路戲,常聽老師傅們說是由蒲州師傅傳授過來的。我還很清楚記得,民國十年前,一說打娃娃成科班,就得請南路師傅,買南路娃娃,一買幾十個,因為南路娃娃字音正。甚至有錢少爺,一承起班就派人到南路偷(暗買)把式,這是常事?!?/p>

賈英同志說:“直到民國十七年,祁太財東才自己來搞,和南路斷絕了來往,但間或也用些南路老師傅?!?/p>

易風同志說:“我的師傅席中科,馬鞭子耍得出奇,稱鞭子紅,肚子里戲很寬(多),就是蒲州人。就連郭蘭英的老師九二師傅,還有一聲雷等人,直到今天還在太原,他也是蒲州人。”

趙步喬先生說:“我的四弦?guī)煾刀际瞧阎萑?,像商寶亮師傅,文武全才,肚子里足有三百本戲。在壽陽,在和順,在遼州,在陜西,打過六個娃娃班,都很像樣子。聚了個老婆是祁縣人。還有克印師傅……”

丁果仙先生說:“說起南路師傅,可多得很,王明亮(流落忻州)、三盞燈(姓王,流落太谷)、姚玉祿(二花)、一千紅(王喜云)、風頁子……”

賈英說:“老十三旦(侯俊山)與七百生跑過平地泉一帶,還來過忻州演戲;還有一件,就是道光末年‘蒲州三義園’,整個一個班子賣給太原了,把式可多得很,后流落分散于中路北路者,都不少。咱們以前常聽說的三兒生、老七百生、老太平、三盞燈,都是這個班子里出來的。三盞燈接著辦了個‘新三義班’,大大招收了一批蒲州娃娃,使山西戲劇空前發(fā)展起來?!?/p>

丁果仙先生說:“以后有這樣的傳說:前邊走的三盞燈,后面來了一陣風,一陣風吹滅三盞燈,方才顯出滿天星,滿天星壓不住月亮生,云遮月一來罩天空,緊接天明亮,紅光就地升?!?/p>

10.據(jù)韓陽鎮(zhèn)合文廟(三圣帝君廟)捐資姓氏碑所載,當時捐資者除有少數(shù)商號外,劇班最多。最著名的有:元盛班、吉慶班、如意班、寶和班、錦霓園、義盛班、鳴慶班、梨園班、尚黎班、同慶班、同盛班(另外有太平社,是否戲班待考)。藝人著名者有:華州紅、任爾紅、張悶呆、毛(帽)疙瘩、王玉柱、丁丑、衛(wèi)四州、黃管子、豹子紅、晉四丑、張新春、王女、胡元元(是否為老元元紅待考)、裴豬娃、趙豬娃(此二人中是否有一人即所謂豬娃子),存兒、尚保亮、賀兩省、董花狗、王太平、陳小黑、王改名等。

11.創(chuàng)建合文廟之劇班與劇人:

劇班:忠盛班、昇泰班、炳盛班、茂盛班。

募化人:王根(班主非演員)、祁彥子(募化365千文,自捐124千文)、荊法德(□合紅生)、姚兩?。ǚ敲輪T之兩?。?/p>

12.創(chuàng)建元宗關帝財神廟記:

“嘗思人賴神以護佑,神借人以成功,吾人尊□孟,法叔□,演古諷今者,說不欲神靈庇護,而乏致祭之所哉!是以同發(fā)善念,意欲興工,今于蒲南韓陽鎮(zhèn),創(chuàng)建元宗關帝財神圣廟三間,賬房三間,市房數(shù)間,于光緒七年鳩工,至十三年告竣,設立梨園會館,每遇秋冬朔以為祀神之所。特當日工程浩大,獨力難支。商我同人,極力籌劃,無奈奔馳千里,募化四方。幸遇樂施君子,各探囊底之余,以助成功。告竣之后,謹將募名勒諸貞氓永垂不朽爾?!?/p>

13.橫碑前半段意同前文,茲擇錄其后段:

……今將規(guī)矩開后:

祀神大典,道在悠遠。值神壽日,輪流奉獻。首事人等,列為八班。每班首人,舉為值年。一年一輪,不準紊亂,后入會者,不得貿然。俟會有缺,方準入班。攤銀二兩,作為香銀(疑為錢字之誤)。異日出會,銀不許還。恪遵恪守,勿侵勿斷。勒之金石,垂之久遠。

14.頭班:師雙喜 楊春風 景鎖柱 楊金郎李在河 姚義明 楊別娃 祁興全 孫秀文(武生)余新盛 劉福壽(以上三人系立碑后入刻名者)

二班:董花狗 武和氣 姚天義 王悶福清林 王修家 趙三保 趙考考(原文作者) 王玉祥

三班:趙泰昌 李根朝 任進科 王春茂 王點奎 曹福山 樊義順(姓名被圈抹者疑系開除會籍)

四班:杜立冬 張成存 魯起義 任天保李天彥 張文登 尚國朝 楊三合 石永興 梁弍茂 武如意 曹福德(此二人亦系后加入者)

五班:賈雙來 姚兩省 王點熬(鰲字之誤)吳科娃 王家義 姚根道 楊奎奎 荊法德

大約當時只此五班,六七八班迄未成立,五班輪流主獻神之事。

15.藝人調查:

丁老五,乳名喜娃,安邑袁王莊人。

李新月,李秀珊之父,即十三旦,夏縣人。

帽疙瘩,姓屈,永濟人。

李金成(大凈),乳名成娃,綽號一聲雷,運城人。

張成家(大凈),運城張家巷人,曾在永慶宮為道士。

史長生(二花),乳名紅娃,洪洞人。

假玉柱,即李蛋兒,趙城人。

王存才,永濟新店人。

程云慶(丑),榮河人。

杜三喜(丑),臨汾杜村人。

鎖兒,即大頭丑,曲沃安曲人。

李小禿,李有福之父,拾皇印最拿手。

老發(fā)財(丑),趙城人。

王來來,韓城人,綽號三盞燈,所領戲班為坤梨園。該班著名腳色有:石八牛、元元生、張聳山(蒲州紅)、姚永祥、老十二紅(常均都之祖父)、小十二紅(盛兒)。

與郭寶臣在京之演員:

老元兒紅。

白廷選(武旦)(朋紅),原籍潼關,寄籍安邑。

兩省。

張生明。

許登元(老旦),安邑東劉村。

李跟管。

劉茂奎(丑),永濟人。

楊老六(紅生)。

全掌娃(小旦),即斗娃。

李福興(青衣),絳州。

陳小黑(大凈),絳州。

任秉衡,一名金祥,乳名祥娃,永濟人。

憨有言,乳名隨娃,安邑寺北人,即著名之寺北丑。

衛(wèi)四州,汾城南賈村人。

王青云(老生),聞喜人,外號一眼窠。(現(xiàn)在為姚虎山之師)

趙友琴(老生),曲沃曲村人。

撈魚鸛(青衣),姓王,永濟夏陽人。

十二紅,即杜盛兒,永濟人,(即杜福盛紅生)

十七生,姓董,靈寶人。

老元元紅,猗氏馬營人,帶郭寶臣進京,聚〔娶〕祁縣妻,生子名祁縣子。

開心(青衣),絳州人。

木蛋子,聞喜人,叫紀子紅的徒弟。

石八牛(正生),宏生之師(石八牛,滾蛋子,氣死六六賽彥子。)

李崇娃(旦),運城城內人。

郭石奎(正旦),永濟人,綽號一千三。

柴世彥(青衣),吳家莊人,能演南二十四本。

馮安榮,(即安娃)絳州人。

小和尚,(即家月亭)原籍河南,招贅于絳州。

周桂元,安邑周家莊人。

宋福林,運城人。

賈悅發(fā),解縣。

姚恒春,永濟。

胡長海,即鏖糟,夏縣人。

段小紅(小旦),臨汾人。筱月來之兄。

辛跟兒(紅生),趙城孫堡人。

馮三狗(旦),永濟溝西村人。

老十二紅,常均都之祖父。

舒從壽,洪洞辛村,乳名金兒,舒明貴之叔。

跟青,永濟人,原籍山東。

任福旺,乳名旺兒,永濟人。

黃管子(大凈),安邑人,與彥子紅同時,民國九年卒,年八十八歲。

鄭兆銀(二凈),永濟常王村人。

任金柱(二凈),新絳人。

彭???,原籍稷山,后承繼汾城尉村□姓。

許多義,河南靈寶。

景恒春,洪洞董堡人。

鄖三吉,河南盧氏縣人,或稱:“煙葉旦”“白菜心”,乳名盛兒,承過吉盛班,花旦、武旦、青衣戲均出名。

董銀午(小生),永濟人。

老悶呆(二凈),姓張,永濟張家橋人。

袁金奎(武旦),(金存)萬泉范村人。

王跟堂(小旦),原籍山東。

畢業(yè)生(小旦),臨晉賈馬口人,乳名七娃。

丁丑,河津,彥子紅之徒弟。《出堂邑》《對菱花》《寧武關》《淮頭關》最為拿手。

八百旦(小旦),丁未 絳州。

拼命紅,即王根來,猗氏牛杜鎮(zhèn)人,綽號棉花疙瘩,棉花籽乃其兄也。

麻子紅,即沈云林,運城人。

滿娃,董德源,解州董家莊人。

唐兒紅李燕棠,原籍陜西臨潼,唱調用尖音掛帶,《未央宮》《斬子》為其拿手戲。

張生明、鐘三,靈寶人,綽號蒲州紅,隨郭寶臣進京。

喬薛紅(紅生),乳名小娃,河津人,靴工好(甩梢),《煤山》《臨潼山》最拿手。

黃三,陜西涇陽人。

銀玉子(紅生),安邑人。

才子紅(紅生),永濟柴莊人。其父名信紅。

祁彥元,永濟韓陽鎮(zhèn)祁家巷人。

老米(紅生),河津米家灣,拿手戲為《上天臺》《興隆寺》《回宮》《坐曹府》。

王女子,曲沃人,翎子戲最出名。

蓋子,即李跟管,安邑蓋村人。

姚心正,解縣人,曾在萬壽宮為道士。

三蠻(青衣)。

富貴(青衣)。

貼娃(小旦)。

黃鴻才(紅生),萬泉南和村人,黃正卿之父,其弟亞海子,亦善于唱翎子戲。

賣牌,姓王,永濟尚王村人,武行翻馬鞍連鐙。

李三福(小旦),夏縣人。

小九娃,即陳九娃,虞鄉(xiāng)人。

張禎祥(小生),解縣,系黃管子之徒弟。

丁福海,其父丁丑兒,河津人。

唐虎臣,山東濟南。

小一春(武生),河間府人。

白菜心,吉盛班。

云盛源班(楊老六)。

岳云升班,安邑(八條棍)。

汾城張繼娃的德興班,人稱白實班。

福盛班,汾城李有福(小旦)成立。

榮河潘家班。

康東洋班(汾城馬村人)

仝氏班,安邑仝武德(偷鹽致富)成立。

坤梨園,三盞燈戲班。

16.舞臺題壁:(楊老六口述)

光緒登基二九春,來了一班好合吻。人手好,箱子新,西南兩路不讓人。成班的人兒本姓陳,寫頭家住劉家村。二人交好學堯舜,比就桃園三圣人。梨園事業(yè)是根本,只準賺錢不虧人。柱柱唱戲拿的穩(wěn),月亮紅火到如今。小娃唱武萬管文,六鴿唱戲勾人魂。羊娃的丑角真黃琴。小盛子搜杯賽呆悶,有兒唱戲不服人。一班合吻且莫論,再說寫字的是陜西人。家住同州平原郡,東北鄉(xiāng)里有家門。姓韓名尚字景玉,九月十三到樊村。雖然沒把秀才進,梨園子弟觀學問。

王存才的拿手戲:

《虹霓關》之變臉,《陰魂陣》之流淚,《斬竇娥》之鼻涕,《忠孝圖》之手上出血。而跪地筋斗(原跪地上,遭踢一腳,斜身一翻,恰成半圓形,凌空而過,仍跪于地上)尤為絕技?!痘钭健匪Πl(fā),跑場,背文遠,《富貴圖》之縫衣,《黃逼宮》的左搶背,《對銀環(huán)》之七竅流血等彩均絕技。其蹺工,現(xiàn)存的小翠花,以前之崔靈芝、十三旦、路三空,到歲便不敢用蹺的荀慧生均不及之。嗓音不美妙,扮像欠佳,行頭尤其不講究。

17.梅九存稿:

秦腔有二派:渭河以南尤著名者,曰渭南,曰盩厔,曰醴泉,渭河以北曰大荔,大荔腔亦名同州腔。有平側兩調,平調不能上,側不能平,此其大較也。

梆子腔起于明季,在元曲盛行之后,……山西人就元戲改為高腔,仍命名曰“雜戲”,不用絲弦簫管,只用鑼鼓喇叭(亦名嗩吶),唱分平上去入四調;喜平,怒上,哀去,樂入。清初所演梆子戲,以“崇禎上煤山”為殿。間亦演“陳圓圓”及吳三桂借韃兵事。

宣統(tǒng)辛亥年北京老顧曲家選舉劇界大杰,梆子腔當選者二人,一為郭寶臣,一為侯俊山。南路梆子重做派,而唱做次之,多由昆曲轉變,間存昆腔舊詞。西路重唱白,而做派次之。

18.張小衡在民初與郭寶臣相遇于西安,時郭年已六旬矣。相隨看木匠紅得兒之《劉備招親》,和麻子紅之《折命書》,均嘆其功未純熟,且體會劇情不夠。問以故,答曰:劉備舉臂握拳,伸兩大拇指,笑贊公主美貌;而不雙手將須自視而咨嗟,表情不能適合當日情形。伍員上馬一足支立,手執(zhí)馬鞭繞身首兩匝而身屹立不動。

郭寶臣能飾丑角,其演《三搜府》,出場坐轎,正步而前,觀眾感以為非,以不跛行而前也,及下轎乃跛行,眾乃嘆服。其體會劇情之深刻多如此。

19.祁彥子蒲縣韓陽鎮(zhèn)祁家巷人,為一不第秀才,樂與文人交游,又善治小兒病。在清光緒七年至十三年募化修建一三圣帝君(玄宗、關羽、財神)廟,于韓陽鎮(zhèn)成立梨園公會(一般人稱合吻廟)。

20.孫廣盛之師為馬長海(二凈),先與張禎祥之小生,有名賴子者,在蒲劇中聲譽最著。

崔靈芝為繼侯俊山而起之名旦,所唱為蒲調京梆子。

白蛋不唱三關(《高平關》《寧武關》《淮頭關》),蓋此三戲為喬謝紅之拿手戲,自以為不如也。

蒲縣梆子改調為商調,才是真正“京梆子”。(以別于以往的大京腔)

寺北丑毛隨兒,曾從郭寶臣學《三搜府》。

小衡談:郭寶臣自京師歸里后,看白菜心(盛兒)演戲,極為稱贊,甚悔伊在京組織三慶時,未能網羅得此人才也。

21.耍紗帽翅:

關于耍紗帽翅,在蒲劇老藝人里以前只是演《十道本》《斬子》時,上場時或舉場時用之,但亦只是兩翅上下甩。后來曹福海演《調寇》,唱到“慢步提衣下金殿”表演下殿動作時,頭身稍斜,右翅動,左翅不動。自閻逢春起,上下閃,左右閃,左動右不動,右動左不動,極盡其技之妙。繼起者有張慶奎、張盛義、孫伯文,現(xiàn)耍紗帽翅的技術正在發(fā)展中,惟不能結合劇情,人們只當作玩藝兒看,此亦當糾正者。

翎子戲:

以前蒲劇名小生王女子(曲沃人)演《鳳儀亭》甩翎子最精穩(wěn),據(jù)說能以翎子掃燈花(以前戲臺點煤油燈),他傳給兩個徒弟黃鴻才與舒從壽。鴻才傳給他弟亞瞎子。亞瞎子又傳給俊美(閨女子)。從壽傳給他侄兒鳴貴,原云龍又從鳴貴學。從技巧說,一輩不如一輩。

22.蒲劇老藝人現(xiàn)健在者:

閻金環(huán)(紅生),安邑,閻逢春之父,現(xiàn)住運城。

韓得山(老旦),猗氏,蒲劇實驗劇院演員。

晉南丑(丑),河南偃師,寄居虞鄉(xiāng),虹光劇團演員。

馮三狗(小旦),永濟溝西村,在家務農。

李三福(小旦),夏縣,在家。

王青云(老生),聞喜,在家。

楊登云(二凈),芮城,有時短期搭班出演。

李有福(青衣),汾城,現(xiàn)在光明劇團。

王丙申(小生),稷山,現(xiàn)在大寧劇團。

王存才(小旦),永濟,晉南劇院演員。

此外尚有賈悅發(fā)(小生)、袁清瑜(紅生,稷山人)、王蘭芳(青衣,乳名南娃,芮城人),均系五十余歲之老藝人。

23.蒲劇音樂沿革:

最先蒲劇音樂有四音子、三股弦(弦索)、二股弦、胡箶,共稱十一股弦,隨調高低,唱什么調,擰什么弦。自一盤魚將戲丟在中路,從此晉中成戲班者,接受此種文場音樂,旋去四音子,加月琴。繼蒲劇音樂,只采用胡箶,二股弦,后來加笛,吹笛者坐于以前三股弦的位置,所以至今稱笛為三股弦。以訖于解放前仍如此。解放后,加三弦,又去二股弦,加嗡子,亦有嗡子、二股弦并用者,亦有不用嗡子或二股弦而用兩把胡箶者(此種情況極少)。全國會演以后,更有加笙管者。

24.蒲劇武戲的興起:

民國初年,楊老六(登云)所領之云升班,在西安與劉奎官、魏盛奎等所領之皮簧班在山西會館合演,歷時達一年余,從后黃教師學得不少武戲,如《鄭州廟》《四杰村》《趙家樓》《鴛鴦樓》《雙打虎》《九龍杯》《蠟廟》《通天犀》等。(民國二十年以后,云升班第三次到西安,筱月來始從王寶來學關公戲)其后這些劇目在豫西、晉南演出,頗得群眾歡迎。其他戲班亦多效尤,因之,蒲劇武戲較前益為進步。

又董銀午在西安時,亦學得幾出關公戲,惟做工不及筱月來細致。

又已故藝人柳壽全(夏縣人)亦能演幾出關公戲。

25.眉戶錄譜之調名:

大調:背弓、長城、老龍哭海、落〔羅〕江怨、慢符、五更、十字段、兩頭慢、兩頭緊、春調、編〔邊〕關、

小調:金錢、一串鈴、琵琶調。

未錄譜者:黃龍滾、義子、四平、琵琶、蛾兒打架、高調、道花調、掐谷穗(過板曲牌)道情。

晉南眉戶劇目:

《千萬金》《陰陽扇》《破華山》《孝廉報》《白玉兔》《狐貍緣》《如意壺》《三進士》《鐵角墳》《反大同》(李通反大同、走雪山本戲)《飛云劍》(比干割心)《萬壽圖》(劉海戲金蟬〔蟾〕)《泰山圖》《雙金鐲》《荊紫關》《慈云庵》《水晶帶》《珊瑚墜》《曲江池》(刺目本戲)《大觀燈》《打灶》《落碗計》《牧羊卷》《陰陽樹》《伯牙摔琴》《賣水》《梅降雪》《審蘇三》《金瓶梅》《吃面》《爭夫》《重臺》《二姑娘害病》《燒頭》《親家母打架》《走南陽》《小放牛》《月明樓》《閻王樂》《花亭會》《送女》《雙官誥》《禿子尿床》《蘆花》《打櫻桃》《隔門賢》《探情郎》《安安送米》《百寶箱》《燒窯》《皇姑出家》《渡林英》《香山寺》《周仁回府》《百戲圖》《賣布》《退兵》《斬黃袍》《醉寫》《戲叔》《秦雪梅吊孝》《火焰駒》《槐蔭樹》《連環(huán)計》《賠情》《五丈原》《小兩口打架》《藏舟》《戲鳳》《研磨》《吸洋煙》《老換少》《四岔》《四勸》《桑園會》《蘭橋會》《借米》《盤店》《賣廟〔苗〕郎》《打母》《八仙慶壽》《天水關》《韓湘子》《拜壽》《教子》

26.洪洞孔寨柏莊道情劇目:

《三世修》《蝴蝶夢》《龍虎山》(韓湘子出家·送茶一幕最佳)《石花鏡》(韓湘子為嬸娘拜壽,與石鏡花合為連二本)《斷烏盆》《雙鋸釘》《荊紫關》(連三本)《三英卷》(繼母虐待前子故事)《打灶君》《小姑賢》《天仙配》《四大賢》(富貴榮)《眼前報》(忤逆不孝)《得黃金》(郭巨埋兒)

27.晉南鑼鼓雜戲劇目:

安邑寺北村:《大鬧天空》《無底洞》《取東川》《臨潼山》《火攻計》《賺金華》《仁貴征東》《大戰(zhàn)昆陽》《薛昆上墳》《三打祝家莊》《破蚩尤》《走骨菡》

榮河:《百草圖》(大興村)《蛟龍駒》《惠風扇》《白陽河》(以上孫吉村)《龍鳳燈》《黑水河》《蜜蜂計》《下西川》《出岐山》《三戰(zhàn)》《人之初》(以上王午莊)

雜戲中嗩吶叫樂戶,所吹曲牌統(tǒng)名為雜曲牌,或于戰(zhàn)殺調、擺文調外,概以雜曲牌名王。唱(亦即

是念或吟)用海底調,樂戶(哀情用)。拉場人可以代中軍及家院腳色。

28.新絳縣的“十賢樂”:

“十賢樂”一名“十不閑”,是新絳第二區(qū)陽王鎮(zhèn)所屬萬安、杜莊村的一種民間歌舞。在萬安村西約四五里地,有一天地廟,為附近三十六個村莊奉供之廟神。每年農歷正月初八、初九兩日為祀神節(jié)日。三十六村,每六村劃為一組,每組六年才逢著祭神一次。在祭神節(jié)日,別村都鬧些鑼鼓旗傘一類,萬安、杜莊則另了“十不閑”的玩藝兒。

“十不閑”以男人扮女,匏、土、草、木、石、金、絲、竹八樣樂器,各執(zhí)一件,分列兩排。以二人扮作男童,手執(zhí)奉板(寬二寸長二尺五寸)拍著全身以湊節(jié)拍,裝女的亦敲打舞蹈著并夾以歌唱。

另外,有四個大鼓分列于場的四角,四個勾鑼,四個鐃鈸分列于大鼓兩側,大鑼八面分布于鼓與鼓之間,每間二面大鑼。這樣來一段鑼鼓,鬧一段雅樂或歌舞。

29.浮山縣的羅羅腔:

羅羅腔抗戰(zhàn)以前在浮山各鄉(xiāng)村普遍流行。人們叫它為四句秧歌,因為唱詞固定為四句一排,不足以表達詞意時,接著再來一個四句一排。所用音樂有兩種:(一)專用打擊樂器伴奏,與祁太秧歌相似;(二)除用打擊樂器鼓板、鑼、鈸、小鑼之外,另加嗩吶(小的),梅笛、碰鐘、單云鑼伴奏,他們叫做“加吹歌”。但唱詞一樣,都可以化裝,舞臺演奏。

開場先唱一段南羅羅,或北羅羅,然后出場演唱,有時夾以介板或滾板(哭訴時用)。

劇目據(jù)初步調查有《炎駒》《拐銀匠》《拐瞎子》《拐花包》《打碗計》《打蠻船》《奇姻緣》《殺狗記》《黑云寺》《劉方孝母》《魯達割肉》《大名府》《雙拜壽》《連襟換妻》《賣皮娃》《摸牌》《雙鎖柜》《捉狗娃》等。

浮山之羅羅腔,西門外鼓手能吹。(洪洞臨汾鼓手面不能吹了。)

30.趙城黑絲弦:

趙城楊福榮,乳名黑絲,吹鼓手出身,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七年曾組織戲班前后十年,班內演員多名角,青衣馮安榮、宋友梅(堯廟紅),花旦孫廣盛、王存才、馮三狗,須生景恒春,二凈鄭兆銀、兆喜兄弟,小生曹福海等均先后搭過他的班。

席留根云:“中路梆子自寧二少爺起開始組織戲班?!庇衷疲骸捌蚜嬉槐P魚(后以撈魚鸛得名)以在晉北梆子演唱壞了嗓子,到晉中降低一調,另創(chuàng)新聲,新晉劇腔調有相當關系。”

31.霍州有一名丑叫三牛,動彈戲、文戲俱佳。

牛席娃娃班系馬小黑成班。

襄陵李福榮一生以成班為業(yè),所領福盛班前后共打過三個娃娃班。席留根(大黑)任合心(丑)劉滿囤(老生)即系最后一班娃娃之杰出者。

王永祥,永濟匼河村人。小旦,人呼為蓋蒲州。

荊玉合,永濟韓陽鎮(zhèn)人,現(xiàn)年八十余,為蒲州著名大黑,又兼二黑戲?!镀埣覟び^兵書》飾王彥章(耍蛤蟆技術最好)?!洞髨蟪稹凤楛S忠最有名。今蒲劇藝人飾王彥章耍蛤蟆者尚有楊李敬其人。

32.賽賽:

賽賽亦簡稱賽,是樂戶行男女合演的一種戲劇形式。盛行于雁北山陰、朔縣一帶。所演劇目多為迷信神怪和淫蕩一類,于獻神還愿時舉行之。最奇怪的演神怪戲至中場,飾神怪者跑下舞臺,后有一飾降妖者追趕,在街巷轉遛一遭,仍返上舞臺,結束故事。此種劇在民國十年前尚有演之者。

據(jù)久客四川宜賓、重慶一帶之晉籍商人談:彼處亦有此種戲劇形式,用以演“目蓮戲”。

33.晉中秧歌:

晉中秧歌大致可分三類:

(一)太原秧歌盛行于太原縣所屬村莊,以打擊樂器為主,有鼓板、木梆子、大鑼、小鑼、大镲、小镲(與晉中梆子之武場相似),惟無文場,唱時只用梆子以接節(jié)拍。每一段或一節(jié)唱到末后一句,全場幫腔。(與四川高腔相類似)民國十五年左右尚有演之者,今已絕響。所演劇目如《殺狗》《翠屏山》等與大戲略同,惟不演盔甲蟒袍戲。

猜你喜歡
蒲州永濟
科學導報(2023年82期)2023-12-02 12:08:36
溫州市蒲州育英學校 用“三生”教育,培育新時代的從容少年
中國德育(2022年18期)2022-10-14 09:21:20
山西“永濟好面”成功入選《鄉(xiāng)村振興品牌強農》巡展活動
鮮桃紅了 果農樂了
科學導報(2022年48期)2022-05-30 10:48:04
蒲州傘秧歌在“后非遺”時代的發(fā)展探析
藝術家(2021年5期)2021-11-26 10:57:29
山西永濟:9000萬只肉雞加工項目正式投產
董旭光永濟調研農牧產業(yè)項目
談“非遺”視野下山西晉南蒲州傘秧歌的審美意蘊
藝術家(2020年4期)2020-12-08 11:30:01
論山東平陰永濟橋的歷史與建筑
東方考古(2020年0期)2020-11-06 05:34:58
唐代詩人之“永濟現(xiàn)象”
中華詩詞(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6
嫩江县| 筠连县| 平谷区| 星座| 永泰县| 新绛县| 于田县| 奉贤区| 万荣县| 青州市| 天全县| 吉木乃县| 光泽县| 无棣县| 容城县| 汕头市| 宜良县| 郧西县| 自贡市| 湛江市| 南丰县| 连江县| 辽中县| 青龙| 乐都县| 沧州市| 温泉县| 上蔡县| 南宫市| 江北区| 尚义县| 和林格尔县| 邵武市| 枞阳县| 方城县| 张掖市| 社旗县| 通江县| 广元市| 平潭县|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