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陽
摘 要:“恨”文化是朝鮮民族的一種集體的文化心理。受歷史、地理、社會等不同因素影響而產(chǎn)生,并深深凝結(jié)在朝鮮人民的血脈中。電影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產(chǎn)物,自然也會受到“恨”文化的影響。本文就影片《鬼鄉(xiāng)》這一慰安婦題材影片,從符號、女性形象、敘事結(jié)構(gòu)三個角度來闡釋民族之“恨”、家國之“痛”、人文之“情”,而這也對應(yīng)了“恨”文化的“承受”“內(nèi)化凝結(jié)”和“自我消解”的過程。對于“恨”文化的分析,能夠?qū)σ浴豆磬l(xiāng)》為例涉及韓國歷史的電影有更深的理解。
關(guān)鍵詞:電影;《鬼鄉(xiāng)》;“恨文化”
0 引言
《鬼鄉(xiāng)》這部講述了慰安婦少女悲慘經(jīng)歷的電影一度被認(rèn)為“題材敏感”“票房困難”,然而根據(jù)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統(tǒng)計,2016年2月24日《鬼鄉(xiāng)》首映,影院上座率高達42.5%,至4月12日,影片共吸引358.21萬人次觀影,創(chuàng)下了多項票房紀(jì)錄。這樣一部小眾的影片之所以能夠成功,大抵是乘著“3.1節(jié)”韓國獨立運動紀(jì)念日的東風(fēng),揭開了深藏在韓國民眾內(nèi)心慘痛的歷史記憶和民族“恨”;再巧妙地借兩個時代的溯洄,讓兩個時代的女性相遇并相互治愈,完成釋“恨”;也讓觀眾心中積郁許久的“恨”完成了一次釋放。
1 “恨”文化的含義及起源
韓國總統(tǒng)金大中曾經(jīng)說過:“照我看來,朝鮮文化已經(jīng)成為一種‘恨文化……在整個歷史過程中,我們一直生活在‘恨之中?!表n國人所說的“恨”與中文里的“憎恨、怨恨、仇恨”不同,這種“恨”更像是“憾”,是對歷史長期積累下的痛苦所產(chǎn)生的悲憤和遺憾。而抒發(fā)“恨”不是為了挑起仇恨和斗爭,而是克服內(nèi)心的悲哀和激發(fā)一種奮發(fā)向上的積極情感。這種浸潤著韓民族心酸血淚的歷史,飽含著韓民族社會、文化的獨特心理,在《鬼鄉(xiāng)》這部涉及民族屈辱歷史,對現(xiàn)實產(chǎn)生映照的影片中處處顯示出來。
2 惆悵悲情的民族之“恨”
1956年,帕索里尼在其著作《詩的電影》中曾旗幟鮮明地指出:“電影的代碼化程度確實不高,但確實是一種代碼化的語言。”符碼深邃的意蘊則帶來觀影的無窮樂趣。事實上,在影片《鬼鄉(xiāng)》中,符碼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它可以通過鏡頭語言、具體的物象等象征來傳達特定的朝鮮民族積郁已久的民族“恨”。
文化符號中的“恨”:文化意象是一種文化符號,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文化內(nèi)涵和獨特的文化意義,成為文化身份認(rèn)同的重要標(biāo)志和象征物。影片《鬼鄉(xiāng)》多次使用了蝴蝶、守護符、薩滿祭祀以及盤索里的演唱等具有韓國特色的文化符號來呼喚朝鮮民族精神,激發(fā)觀眾的民族意識。
第一,少女的化身——蝴蝶。朝鮮民族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自古便對蝴蝶有著與眾不同的情感。而蝴蝶在影片中則象征著受到屈辱的少女們。影片中第一次蝴蝶意象出現(xiàn)時,少女貞敏漫步在蜿蜒的歸家小路上,白色蝴蝶是少女的象征,自由、純潔。第二次出現(xiàn)是在1991年被強奸的少女恩京進入通靈狀態(tài)時偶遇貞靜,蝴蝶在此串起了兩個不同時代受到屈辱女性的靈魂,通過蝴蝶的指引,恩京目擊了1943年少女們的不幸。而影片中第三次蝴蝶的出現(xiàn)則是貞靜和同伴們逃跑時,軍官不小心將蝴蝶的翅膀扎破,此時的蝴蝶標(biāo)本也是少女的化身。第四次蝴蝶是經(jīng)過死靈祭的少女的靈魂,釋放了自己的“恨”?;髑f只靈動的蝴蝶,回到魂牽夢繞的故土。蝴蝶在影片中是美好的,它是少女的象征,飽含少女的遺憾、思念和韓國人特有的“恨”。
第二,恨的凝聚——民族歌曲。影片中具有高度民族符號意義的音樂也發(fā)揮了釋“恨”的功能,影片中有《歸乎曲》《阿里郎》和盤索里說唱?!稓w乎曲》是朝鮮歌謠中“恨詞”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歌詞表達了離別和孤獨之恨。而《阿里郎》原本只是一首借男女之恨表達個體生死別離、沉浮際遇等纖細(xì)而微妙情感的歌曲,在影片中也變成了表達民族“仇恨”和遠(yuǎn)離家鄉(xiāng)的“恨”的歌曲。穿插在影片中的盤索里是一種敘述性的說唱藝術(shù)。飽受生活磨難的朝鮮平民在街頭吟唱悲慘遭遇,以一種戲謔搞笑的語氣唱出胸中的“恨”,讓聽者笑中飽含熱淚。這種以調(diào)侃戲謔、插科打諢的方式講述自己遭遇的“盤索里”說唱,運用在影片中,便是以一種韓國人傳統(tǒng)的方式化解了“恨”。
3 不能承受的家國之“痛”
近代日本的侵略是韓國民眾心中不能忘記的家國之“痛”。這種 “恨”凝聚在《鬼鄉(xiāng)》中鮮活美麗的少女身上,影片中女性身體就隱喻著風(fēng)雨飄零的國家。通過鏡頭展現(xiàn)的日本官兵對于少女的欺凌,既是對無辜的女性的哀嘆,也是導(dǎo)演對于歷史上家國之痛的書寫。
3.1 辛酸苦楚的女性形象
英淑和恩京作為敘述故事的兩個主要人物,英淑的媽媽死于生育,而英淑的媽媽一共生有6個孩子。在這樣父系家長的家庭里,作為長女的英淑一直渴望可以坐火車去京城,擺脫家庭/男權(quán)社會對她的束縛。飽受摧殘的英淑奶奶在晚年想要揭開這一段慘痛的歷史遭遇,卻遭到政府機關(guān)人員的戲謔。無辜女性遭遇了命運的摧殘后,又經(jīng)歷了社會的漠視。
而恩京,一個出生于現(xiàn)代韓國的女性。父親在與歹徒搏斗時去世,恩京受到歹徒的凌辱。這和多年以前被抓去做慰安婦的少女相似。她們都受到了來自強勢力量的壓迫,50年前的歷史在韓國女性身上重演,只不過一個是沖過邊疆防線的日軍,另一個則是破門而入的強盜。
3.2 象征國家的女性身體
作為一部反映二戰(zhàn)期間慰安婦不幸經(jīng)歷和家國之痛的電影,《鬼鄉(xiāng)》在展現(xiàn)女性的身體時,導(dǎo)演趙廷來以一種客觀的姿態(tài),將其作為一種被殘害的形象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貞敏的身體被第一次踐踏的時候,我們只看到貞敏的臉部特寫,隱晦地展現(xiàn)這原本殘暴的場面。并且影片中的女性身體也多是展現(xiàn)她們的后背。貞敏等人逃跑失敗,日本軍官逼迫她們脫掉衣服,少女后背上觸目驚心的傷疤象征著同樣傷痕累累的韓國。女性身體成為國家的象征性符碼,是歷史上朝鮮民族在戰(zhàn)爭中所受到的傷害的見證,訴說著作為女性,作為民族和國家難以承受的痛苦與“仇恨”。
4 化解仇恨的人文之“情”
朝鮮民族的“恨”必然要通過一些方式進行釋放和化解。韓國學(xué)者金佑昌認(rèn)為“朝鮮民族是在品嘗恨,欣賞恨所帶來的美”。韓國人的這種積郁多年的“恨”慢慢演化為一種舔舐傷口自憐自艾的矛盾心理。
巫俗祭祀就是一種薩滿教儀式的演化,它能夠使陰陽相隔的人溝通,化解靈魂心中的“恨”和對于這個世界的迷戀。借用“祭祀”儀式,在敘事上連接起兩個時代遭受不同屈辱的女性,并通過巫俗音樂和舞蹈來抒發(fā)主角英淑奶奶的“恨”心理,另一方面,通過祭祀表達創(chuàng)作者對于日軍罪行的寬恕,具有一種人文精神。
4.1 敘事的時空穿梭
影片的時間線橫跨50年的歷史,兩代女性在遭受屈辱后,相互慰藉并化解了民族之“恨”。要使得這樣一個復(fù)雜的故事敘事清晰,并且要化解觀眾心中的“國恨”。敘述上,導(dǎo)演通過巫俗祭祀這一極具韓國特色的儀式,作為降神巫這一極端化的體驗使得恩京得以穿梭兩個時空。一面是自身遭遇的講述者。一面是1943年少女們遭遇不幸的旁觀者。
時空穿梭的設(shè)定,使影片的敘事形成了內(nèi)外兩個敘事層次。內(nèi)層是英淑的回憶,書寫韓國人的“國恨”。外層敘事的當(dāng)下時空,另一個敘事者恩京通過祭祀使得戰(zhàn)死在韓國的日本士兵也被召喚在祭祀儀式中,這一場祭祀儀式也是對同樣是受害者的無辜日本士兵的寬恕。就此,《鬼鄉(xiāng)》以這種獨具韓國特色的形式完成了一次集體的釋“恨”。
4.2 溫情的價值取向
影片的“恨”有兩個層次,一個是作為朝鮮民族遭受的侵略所產(chǎn)生的國仇家恨,另外一個則是作為慰安婦的女孩子們所遭受的身體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摧殘所產(chǎn)生的個人之“恨”。這種“己恨”既有對于過去悲慘經(jīng)歷的傷痛,也有歷史原因?qū)е卢F(xiàn)在沒有家庭、晚年不幸的悲痛。
而電影作為大眾媒介,自然肩負(fù)著治愈觀眾的責(zé)任。而韓國電影通常都會采用“情”來治愈主人公的傷痛,不論是同題材電影《雪路》,還是韓劇中的慣用套路:帶有過去的傷痛,難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的主人公被愛情或親情治愈,得到幸福的生活。
電影《鬼鄉(xiāng)》中通過“親情”來治愈了內(nèi)心負(fù)有“恨”的奶奶英淑。沒有家庭的英淑奶奶與少女恩京相識,便有了一個情感意義上的家庭,恩京作為神降巫和奶奶的孫女,目睹了奶奶的不幸遭遇,在心靈上有了共鳴。在相處中給了奶奶溫暖和愛,治愈了奶奶。
5 結(jié)語
本文從視聽語言、女性形象和敘事模式三個方面對電影《鬼鄉(xiāng)》中所體現(xiàn)的“恨”文化進行了梳理。可以說,電影是通過藝術(shù)的方式展現(xiàn)藝術(shù)家或者說公眾的意識形態(tài)的,而《鬼鄉(xiāng)》就是朝鮮民族“恨”文化的一個很好的體現(xiàn),影片通過書寫歷史上的屈辱以及關(guān)注這些遭受不幸的弱勢群體來展現(xiàn)“恨”——國恨和己恨,并以韓民族特有的行為方式,將仇恨內(nèi)化成一種凄美溫情的審美或者說審“恨”情懷。
參考文獻:
[1] 閔應(yīng)峻(美),朱真淑(韓),郭漢周(韓).韓國電影——歷史反抗與民主的想象[M].金虎,譯.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93-115.
[2] 李孝仁.追尋快樂——戰(zhàn)后韓國電影與社會文化[M].張敏,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0-41.
[3] 廖海波.影視民俗學(xué)[M].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7:54-70.
[4] 蘇珊·鮑爾多(美).不能承受之重[M].趙育春,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62-80.
[5] 劉麗文.歷史劇的女性主義批評[M].中國傳媒大學(xué)出版社,2005:46-53.
[6] 劉玲玲.電影符號在電影批評中的應(yīng)用[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2.
[7] 張子駿.淺談中國電影音樂中的民族符號[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0.
[8] 范明英.歡迎來到東莫村——蝴蝶形象的文化意蘊[J].電影文學(xué),2014(1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