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學;學習興趣;自
信心;知識;生活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06—0064—01
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我們常常把“金子”與“點金術”比作知識與學習知識的方法。與其傳授給學生大量的知識,不如教會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這是很有道理的。但在“點金術”比“金子”強的理論背后,如果我們更深一步地考慮,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問題:“點金術”固然比“金子”好,但努力讓學生喜歡“金子”,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興趣又比單純教給他們“點金術”,即學習知識的方法要好得多。因為人的好惡感總是絕對避免不了的,作為成長過程中的中學生,他們的好惡感尤其強烈,如果他們不喜歡教師,甚至對教師產(chǎn)生了厭惡感,即使教給他們再好的學習方法,其也會置之不理;反之,若培養(yǎng)起了他們對知識的學習興趣,即使不教給他們學習方法,他們也會在學習過程中慢慢摸索出來,只不過花費的時間更多,走的彎路要多一些。筆者認為,在“金子”、“點金術”與“興趣”三者之間,“金子”不如“點金術”, “點金術”不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濃厚的興趣加上良好的方法,是最佳選擇。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喜歡“金子”呢?
一、讓學生喜歡教師
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同樣一門課程,有的教師的授課深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顯著,而有的教師的授課則不太受歡迎,教學效果不佳。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對某一學科能否產(chǎn)生學習興趣,關鍵在于教師,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很大情況下源于對教師的好感。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喜歡教師呢?筆者認為,作為教師,首先要有強烈的事業(yè)心,這表現(xiàn)在對社會、家庭、學校、學生的高度負責,同時還要關愛學生,要有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力爭上好每一堂課。只有讓學生喜歡教師,學生才能服從教師的指揮,聽從教師的指導,按照教師的意圖去做,從而形成師生間合作互動的良好局面。
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幫助學生樹立必要的自信心,是其學習成功的先決條件,也是他們將學習興趣升華為穩(wěn)定意志的前提。那么,如何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呢?筆者認為,必須注意以下兩點:一是不要過度向學生說“難”。在教學工作中,教師為了給學生施加一定的壓力,一再強調知識的難度,其目的無非是想讓學生知難而進,殊不知過分強調知識的難度,會適得其反,學生不但不會為此而更加努力,反而會失去信心。比較理性的做法應當是: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某一門課程并不難,但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二是教師要切實發(fā)揮榜樣作用。教師的榜樣作用不僅體現(xiàn)在德育方面,在智育方面,也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在其著作《郁離子》中曾記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群人在走路時碰到一個很深的山澗,但無人敢跳躍過去。他們中有的人說過去有一位體質很好的青年躍過了這個山澗,也有的人說,過去人們常常在這個山澗上跳來跳去,無論如何說,還是無人敢跳。正在這時,有一位青年恰好走了過來,他什么也沒說,一跨步便跳了過去,于是這一群人紛紛躍過了山澗,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了“遠榜樣”不如“近榜樣”,“ 活榜樣”賽過“死榜樣”。作為教師,應當做好學生的“活榜樣”、“近榜樣”。因此,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中,特別注重這一問題,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記住一本書的內容,自己首先記住一本書的內容。這樣,就給學生展現(xiàn)出一個活生生的范例,讓學生親身感受到學好政治課并記住所有的知識點并不難,從而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讓知識回歸生活
一切知識來源于生活,但又是對生活的升華與總結。要給學生傳授知識,教師要善于讓書本知識回歸生活、回歸自然,只有如此,學生學習起來才能輕松自如,融會貫通。如果不注重這一點,把書本知識與生活割裂開來,讓學生死記硬背,難免會出現(xiàn)“猴子掰包谷”的現(xiàn)象,更談不上活學活用。思想政治課的內容與我們的生活非常貼近,教師要善于利用生活的常態(tài)、生活的思維去傳授知識,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里僅舉一例:如,筆者在上 “世界的多樣性”這節(jié)課時,把全班學生分為四個組,每個組分別摘不同植物的葉子若干片,之后回到教室作比較,學生比來比去,根本找不到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由此得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這一哲學論斷,進而推導出世界的多樣性。這樣做,讓學生從生活中汲取知識,學起來興趣盎然,理解起來相對簡單。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傳授知識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當是一切教學方法最根本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