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紅
摘 要 隨著小學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群文閱讀這種新的教學方式逐漸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興起。群文閱讀是廣大一線教師在不斷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新型的閱讀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閱讀情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重要意義。所以,在當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十分奏效,這樣的閱讀方法有利于小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全方位提升。
關鍵詞 群文閱讀;小學語文;意義;策略
中圖分類號:R363.2+5,D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4-0253-01
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采取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可以提升教學的針對性,通過融入更多的教學元素,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群文閱讀其實就是讓教師和學生一起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展開分析與選擇,明確議題后根據(jù)議題展開閱讀活動。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在極大的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诖?,教師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是符合學生發(fā)展需求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平臺,使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
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在現(xiàn)如今大數(shù)據(jù)信息時代中,數(shù)據(jù)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想要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獲取有用的信息的話,就需要提升閱讀的速度。但針對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情況來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往往會忽視對學生的閱讀速度訓練。對此,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可采用群文閱讀的形式,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閱讀完組合的多篇文章,長時間的這種鍛煉,不僅能在極大的程度上提生學生的閱讀速度,而且在學生整合信息的時候,也能鍛煉到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大量的閱讀不僅在于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在長期大量、有目的、有方法的閱讀中,對學生思維方式有著重要影響。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嚴密、表達更有條理、思路更加開闊而靈活。如良好的思維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口頭語文表達能力及寫作能力,這一點對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非常重要。
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現(xiàn)狀
(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育觀念陳舊落后
教育發(fā)展至今,我國的教育方式一直采取的都是應試教育,這是我國目前的主流教育方式。在這種教育方式的作用下,教師在教導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都是為了考試而考試,以考試成績作為教育的最終目標。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都是教師帶領著學生對一篇課文進行分段解析,最終總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不利于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范例選擇方面存在的問題
對于部分任課教師來說,他們在進行閱讀范例選擇過程中,盡管是以學生的平均閱讀水平為依據(jù),然而最根本的判斷依據(jù)仍然是模糊的經(jīng)驗,并不能從根本上說出判斷理由,與此同時缺乏足夠的實證判據(jù)。任課教師無法客觀的對學生情況進行分析,造成了范例選擇與學生實際年齡特征以及閱讀水平之間的脫節(jié),部分閱讀范例難度過高,學生無法充分理解閱讀材料,而另一部分閱讀材料則難度過低,無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改變觀念,深化教學
在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下,改革的重心已慢慢從理論的革新發(fā)展到實際教學上的革新,新課改提出一定要真正解決教學中遇到的難題。在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階段,教師思維上的革新是最關鍵的一部分。如若教師的思維未進行轉(zhuǎn)變,不管教學方式如何先進,教學形式如何完美,也只是“換湯不換藥”罷了。這種表面上的創(chuàng)新改革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小學語文教學目前存在的不足。所以,為了促進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健康發(fā)展,教師需要改變自身的想法,從觀念進行改革。學校和有關教育部門可以邀請專業(yè)人士或行業(yè)精英,定時展開培訓或者探究討論會,促進教師對群文閱讀教學展開探討,以不斷健全教學方式,使群文閱讀在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能真正“大放異彩”。
(二)圍繞課本教學內(nèi)容展開——加深學生理解程度
學生學習的重點是對課本的學習,語文課本凝聚著不同作者的心血,體現(xiàn)著作者的智慧與素養(yǎng),是學生汲取知識的最好媒介。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不能脫離課本,丟棄學生學習的本源,割裂閱讀教學與語文課本的聯(lián)系。教師將群文閱讀與語文課本結合起來,能夠推動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加深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在閱讀中再次鞏固課本知識。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這一聯(lián)系,脫離了課本,使得學生的閱讀教學變成了如孤島一樣的存在,缺乏系統(tǒng)性,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時,要結合學生所學內(nèi)容,幫助學生理解。
(三)督促學生及時記錄讀后感
群文閱讀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紀偏小,限制了其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閱讀完成之后做好筆記,記錄下自己讀完文章之后的感受。聽、說、讀、寫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課題,把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用閱讀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實現(xiàn)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共同進步。例如在學習《黃繼光》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文章中所處的時代背景,讓學生對英雄充滿敬意,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通過閱讀這篇文章,讓學生及時書寫讀后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奉獻犧牲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實際的教學中包括很多的閱讀方式,但應注意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時需深入,短時間內(nèi)提煉出文章精華,教師還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能夠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最終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能力的教學方式,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做好萬全準備。所以,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關注群文閱讀,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暉.鏈接生活,點擊教學——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5(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