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問候語的歷時變化及其影響因素

2018-07-28 07:22:40李旭寧唐衛(wèi)紅
青年文學家 2018年18期
關鍵詞:問候語語言

李旭寧 唐衛(wèi)紅

摘 要:語言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社會成員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紐帶,與社會發(fā)展保持一致。在人際交流的社會中,問候語無疑是一種重要的社交用語,它緊跟社會步伐,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程而有所變化,在人們的社會交往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問候語在不同時期的變化,可以看到社會的變遷與發(fā)展。

關鍵詞:語言;問候語;歷時變化

作者簡介:李旭寧(1993.10-),漢族,河南許昌人,碩士學位,湖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17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

[中圖分類號]:H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8--02

1.問候語的歷時變化

在上古社會,人們見面時會問“無它乎”,意思就是“沒有蛇吧”,這里的“它”就是“蛇”的意思。當時我們的祖先沒有房子居住,穴居野外,不定時會受到毒蛇、大型兇猛動物的攻擊,毒蛇難防,相比之下上古先民對毒蛇更為忌憚。因此,人們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先詢問“無它乎”。長此以往,“無它乎”也就成為了上古先民日常見面的問候語。隨后有了房子,人們的身體受到疾病的困擾,久而久之,問候語“無恙乎”的使用更為寬泛?!盁o它乎”“無恙乎”這兩句問候語是上古先民對生存環(huán)境存有憂患意識的反映。自然災害、野獸侵襲、部落爭斗等威脅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給人們帶來疾病和傷痛。沒有疾病和傷痛是古代先民最基本的生活訴求,于是再見時會用“無它乎”“無恙乎”這兩句簡單的問候語相互打招呼。這樣的問候語既是古代先民對社會生活的基本要求,也體現(xiàn)了人們之間的相互關懷。

農(nóng)耕時代,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提高,人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并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再加上技術落后,導致糧食、農(nóng)副產(chǎn)品匱乏,人們吃不飽飯,吃飯問題成為社會的一大關注點。我國歷史上出現(xiàn)過多次饑荒,其中魯國就出現(xiàn)過五次大饑荒。漢代以后,有些富饒的地方才改為一天三頓飯,但大部分仍是一天兩頓飯,有些貧苦地區(qū)甚至吃了上頓沒下頓。于是,“吃了嗎”這句問候語也就應運而生了。此時,解決溫飽問題成為農(nóng)耕人民的基本訴求,人們辛苦勞作,就是為了吃一頓飽飯。“吃了嗎”反映了當時人們飽受饑餓的煎熬,迫切想要擺脫饑餓的愿望,也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當時的社會生產(chǎn)力低下,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高,“吃飯”仍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因此,“吃了嗎”作為日常問候語被人們廣泛使用。“吃了嗎”反映了解決溫飽問題依舊是人們最基本的要求,也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以食為天”的思想。改革開放后,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的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吃了嗎”雖仍作為問候語出現(xiàn)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但其意義發(fā)生了改變,更傾向于確定吃飯了沒,表明雙方認識或避免尷尬,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中國人的熱情好客。此時,“去哪兒啊”“干嘛呢”“出去啊”此類問候語也隨之出現(xiàn)。隨著中西方交流的深入,“你好”“早上好”這樣不涉及個人生活細節(jié)的問候語也登上了問候語的舞臺。

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問候語也隨之增加,人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最突出體現(xiàn)在重農(nóng)輕商思想的改變,人們對經(jīng)商越來越重視。出現(xiàn)“下海了嗎”“在哪里發(fā)財啊”“最近生意怎么樣啊”此類具有濃郁商業(yè)色彩的問候語。21世紀,人們進入小康社會,溫飽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更加渴望實現(xiàn)自我價值。出現(xiàn)“寒假去哪兒旅游啊”“在哪兒工作啊”“聽說你跳槽了”“買房了嗎”此類問候語。有時候問候語并不是要得到答案,僅僅是人們的一句問候,或避免尷尬或閑聊引起的一個話題。我們可以通過問候語的變化看到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脈絡,以及社會的發(fā)展引起的人們價值觀念、思維模式的變化。

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愈加講究辦事效率,問候語傳遞信息的功能越來越突出,我們可以通過問候語知道當下人們的關注點。例如,“黃金周去哪兒玩啊”反映了人們物質(zhì)生活水平提高,開始追求精神生活?!昂炄搅藛帷狈从沉水厴I(yè)大學生對就業(yè)問題的極大關注。“上網(wǎng)了嗎”“玩王者榮耀了嗎”反映了人們已進入科技時代,電腦網(wǎng)絡得到普及,人們通過網(wǎng)絡途徑進行娛樂。

2.影響問候語變化的因素

(1)客觀因素

a.經(jīng)濟條件

縱觀問候語的變化,不難看出人們?nèi)粘柡蛘Z深受經(jīng)濟條件的制約。由于經(jīng)濟水平的限制,溫飽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吃了嗎”成為人際交往中常用的問候語,體現(xiàn)出人與人之間的關切,不乏人情味。改革開放后,社會生產(chǎn)力提高,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得到極大滿足,開始追求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更大的經(jīng)濟支撐,下海經(jīng)商成為人們提高經(jīng)濟水平的一種途徑,關于經(jīng)商的問候語也成為了日常問候的范疇。在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得到保障,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生活。近幾年人們的關注點越來越多,“買房熱”現(xiàn)象出現(xiàn),人們見面會問“買房了嗎”,有些經(jīng)濟水平較高的家庭會選擇旅游達到放飛心情的目的,問候語“去哪兒旅游了”隨之出現(xiàn)??梢娊?jīng)濟條件影響著問候語的變化。

b.文化背景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模式,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它的運用方式集中體現(xiàn)了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孟建安、傅遠碧,2000)中國是“禮儀之邦”,十分注重禮節(jié)。因此熟人見面一般都會打招呼,相互問候,以此體現(xiàn)相互之間的友好與關心。由于中國經(jīng)歷了較長的封建社會,深受封建禮儀教化思想的影響,中國人比較含蓄內(nèi)斂,不擅長與陌生人打交道,初次見面會使用“你好”類簡單問候語。

c.中西方交流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發(fā)展,世界日益聯(lián)合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聯(lián)系日益密切,有很多人出國留學、出國經(jīng)商等,也有許多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學漢語,出現(xiàn)了“漢語熱”,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碰撞,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如,在問候語中,人們使用“Hi”“Hello”等西方見面打招呼使用的問候語,涉及個人隱私的“去哪兒???”此類問候語減少。問候語在發(fā)展變化的過程中不斷有新的元素融入。

(2)主觀因素

a.年齡、受教育程度

年齡、受教育程度也影響著人們對問候語的使用。年齡較大或文化程度較低的人深受溫飽問題的困擾,見面用“吃了嗎?”打招呼的比較多,年輕人或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受西方影響較大,偏向于簡潔明了的問候語,如“Hi”“Hello”“早”“你好”這樣的問候語打招呼,對于不太熟悉的簡單的一個微笑也可以達到打招呼的目的。

b.交際者自身因素

由于交際者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身份、職業(yè)、性格等不同對問候語的選擇也不同。例如下級對上級,打招呼時用職稱,問候語比較莊重得體;同齡人朋友之間一般直呼其名或叫綽號,問候語比較隨便;對于市井百姓,使用的問候語一般比較通俗。若在交往中使用錯了問候語,可能會使對方不理解或感到突兀。

3.結(jié)語

語言是五彩斑斕的社會生活的反映,是社會變化動態(tài)的折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社會生活日益豐富,問候語作為社會現(xiàn)實的反映,也被賦予了新的氣息,日漸豐富起來。問候語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價值觀念、思維模式的改變,人們的日常用語也由比較單一的“吃了嗎?”“去哪兒啊?”變得更為多樣。使用好問候語,可以幫助我們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幫助交際雙方打破僵局、避免尷尬。同時,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問候語傳遞信息的作用也日益突出,體現(xiàn)著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傳遞著社會發(fā)展的最新信息。

參考文獻:

[1]岳園.從問候語的變遷看社會的發(fā)展[J].語文建設,2013(35).

[2]最近幾十年問候語的變遷[J].基層政治工作研究,2008(2).

[3]黃曉蕾.問候語的變遷[J].語文建設,1999(3).

[4]許圣義.一起來看"問候語"[J].心理與健康,2013(12).

[5]張亞麗.試析漢語問候式寒暄語的歷時變化及其意義[J].北方文學,2011(4).

[6]蘇小青.從社會因素探討中國大學生寒暄語的變化[J].才智,2014(24).

[7]呂文嬌.漢語問候式寒暄語的歷時變化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2016(4).

[8]袁琦.漢語問候語的歷史演變及其文化內(nèi)涵研究[J].文教資料,2015(15).

[9]張晨霞.語用視角下中外寒暄語言效果解讀[J].語文建設,2016(2).

猜你喜歡
問候語語言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越南問候語中的交際文化特征及其在中國大學生中的教學應用
漢維問候語中的交際觀探析
禮貌原則視角下英漢問候語應用實證研究
多向度交往對語言磨蝕的補正之道
累積動態(tài)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我有我語言
別扭的問候語
戲劇之家(2015年2期)2015-03-13 00:27:27
論語言的“得體”
語文知識(2014年10期)2014-02-28 22:00:56
柘城县| 阿克| 紫阳县| 平定县| 瓮安县| 交城县| 渭南市| 垦利县| 甘德县| 铅山县| 清镇市| 景宁| 大连市| 垦利县| 洪江市| 鄂州市| 廉江市| 惠水县| 个旧市| 蓬溪县| 水城县| 禄丰县| 蕉岭县| 天台县| 迁西县| 五家渠市| 曲麻莱县| 莱芜市| 五常市| 申扎县| 盘山县| 合山市| 平陆县| 江都市| 九江县| 清水县| 邵武市| 平原县| 凤凰县| 阳江市|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