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新聞報道的準入門檻越來越低,信息來源的渠道則更加豐富,其中新聞的傾向性無法避免,而體育新聞因為因為其特殊性以及體育活動所蘊含的原始娛樂性,導致該類別的新聞報道傾向性更加微妙。從體育報道的選題,切入,賽事中的解說,跟蹤,以及后續(xù)的采訪報道,都體現著傳媒組織和記者強烈的個人情感傾向性。這種傾向性能使賽事報道與受眾的產生強烈的共鳴,大大提高報道效果,但有時因為過于濃烈的個人情感,也會導致相反的效果。本篇文獻綜述主要對于目前所有的新聞傾向性研究做一個大致的梳理,并對當前我國體育領域的新聞報道現狀做詳細描述,從而構成對體育新聞報道中傾向性研究的整體框架。
關鍵詞:新聞傾向性;體育新聞
一、什么是新聞傾向性
新聞的傾向性是指新聞者在報道或評述新聞事實時所表現出的特定的立場和思想傾向。即在政治上擁護什么,反對什么;思想上贊成什么,排斥什么。這種傾向有時表現得直接而明顯,有時則表現得含蓄而隱晦,但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新聞傾向性總是客觀存在的。新聞傾向性是通過選擇事實和編寫新聞表現出來的,它往往表達一種無形的意見。新聞傾向性是要受新聞客觀性制約的。
二、新聞傾向性的表現
新聞報道中的傾向性我們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點來理解。
首先是新聞媒介組織機構整體的傾向性,這與媒介組織的設定,業(yè)務范圍,服務對象,期待效果以及利益需求密切相關。媒介組織的性質與定位受許多方面的制約,多方面的制約對于不同媒介的整體傾向性的引導極為明顯。例如,北京電視臺體育頻道由于其地方性媒體的特征,在報道體育賽事的過程中,一定會以北京市的體育活動或冠以北京隊的運動隊為主要目標;同樣,在賽事解說中,解說員也一定會站在主隊立場上評述和講解。
另一方面的傾向性就是新聞媒介工作者報道的傾向性。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由于個體的成長環(huán)境,教育背景,對事物的認知的不同,造成每個人對個體事件的認知各不相同,在對某一具體時間的選擇喝報道中,呈現出的觀點大相徑庭,這就是個體新聞媒介工作者具體的新聞傾向性。
三、新聞傾向性的研究現狀
我國對于新聞傾向性的研究由來已久,早在80年代,我國的新聞學者就有相關方面的研究。1989年,原興偉在《中國記者》中發(fā)表了《論新聞客觀性與新聞傾向性的度》,論證了在新聞報道中如何將新聞客觀與傾向性合理結合。這么多年來,我國對于新聞傾向性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其中多以與新聞客觀性的融合入手,集中討論新聞報道中適當的運用新聞傾向性已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
對于體育新聞與新聞傾向性的研究,隨著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近些年來也成為了新的研究課題。丁林中在2009年發(fā)表的《奧運新聞報道中的傾向性研究》,以及吳青青在《體育科研》中的《我國體育新聞傾向性研究》,都著重探究了體育新聞的特殊性在新聞傾向性背景下的新的傳播機制與方式。
四、目前形成的理論觀點
(一)體育新聞報道傾向性成因分析。
媒介組織的性質與定位受許多方面的制約,多方面的制約對于不同媒介的整體傾向性的引導極為明顯。例如,北京電視臺體育頻道由于其地方性媒體的特征,在報道體育賽事的過程中,一定會以北京市的體育活動或冠以北京隊的運動隊為主要目標;同樣,在賽事解說中,解說員也一定會站在主隊立場上評述和講解。
體育比賽中的參賽單位分為團體和個人,觀眾,體育記者甚至負責報道的媒體組織,對于特定團體和參賽個人難免都會有主觀的喜好。在國際體育賽事的報道中,新聞媒體和報道者都會有不同的政治和階級立場,這些迥異的立場直接導致了各媒體新聞傾向性的差異。例如,在奧運新聞報道中,不是像照鏡子那樣機械、簡單、直觀的反應,奧運期間每日每時發(fā)生的事實是難以統(tǒng)計的,而報紙和網絡的版面、廣播電視的時間、波段和頻道具有有限性,事實的無限與奧運報道的有限就形成了矛盾。有效地解決這一矛盾,即所有發(fā)生的事實,必須要經過奧運報道者頭腦的選擇、提煉、概括,對這些事實進行能動和深入的反映,把報道者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實進行篩選式的報道。
體育賽事報道者在這種選擇、提煉、概括的時候基本是基于自己特定的新聞傾向,這種傾向是客觀,難以避免的。
(二)體育報道傾向性的表現形式。
無論是電視臺對轉播的體育項目的選擇,轉播中解說員對賽事及選手的解讀,還是賽后的采訪及后續(xù)報道,都充斥著濃厚的主觀傾向性。例如,在網上爭議已久的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NBA的播出時間臨時改為龍舟比賽,就引起了大規(guī)模籃球球迷的不滿。對于電視臺來說,臨時變更播出節(jié)目并不是一件小事。事實上,作為中央電視臺,其本身就有著很強的政治、習俗傾向性?!吨腥A龍舟大賽》在我國端午節(jié)前后舉行,這對于民俗與體育的結合以及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體現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這種意義就引申出了體育報道傾向性的顯著表現。
在體育賽事的轉播中也有著傾向性的表現。在綜合性賽事,例如奧運會,或者以國家為單位的賽事中,媒體報道往往以本國的運動員運動隊為報道的重心,這也是強烈的政治傾向性所決定的,有著極大的便利。
甚至,在體育賽事的解說中,解說員對特定人員的喜好以及受固有觀念的影響,也會表現出比較濃厚的個人傾向性。
五、未來課題的發(fā)展方向
隨著體育賽事的豐富以及體育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體育新聞越來越成為新聞元素中不可缺少甚至是重要的一部分,受眾的剛性需求決定了體育新聞報道需要更加專業(yè)更加客觀,同時,傾向性報道如何合理地呈現在體育新聞的報道中,將是未來需要著重研究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原興偉.《論新聞客觀性與傾向性的度》.新聞記者[J].1989(09)
[2]丁林中.《奧運新聞報道中的傾向性研究》.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J]2009(07)
[3]吳青青.《我國體育新聞傾向性研究》.體育科研[J]2006(02)
作者簡介:
趙浩,1993年4月,男,漢族,河北邯鄲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現就讀于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