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玉珍
【摘要】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新的課程標準來實施教學活動,實施有效的素質教學,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同時,教師也要不斷地加強自身數學素質修養(yǎng),完善和豐富知識結構,提高業(yè)務操作水平,注重教學語言使用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水平。
【關鍵詞】課前準備 課堂動態(tài) 加強練習 自主學習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數學教學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具備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的能力,讓數學課堂學習變得形象與直觀些,利于學生數學知識。因此,在七年級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數學思維方式,塑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技能水平,具備一定的數學實際應用的能力。
一、做好課前準備
教學前做好課前準備,對于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數學素質修養(yǎng),對課堂教學有全面掌控的能力,優(yōu)化教學方案,制定正確而科學教學目的與目標,主要是指導和培養(yǎng)學生學會自我學習的方式和技能,達到課堂教學最佳的效果。
1.做好教學的預設工作。教學內容是以教材為載體的,這就需要教師認真的研讀、領會、掌握教材,把握好教材的主旨,梳理清教材的來龍去脈,清晰教材所表達出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數學內涵,這樣才能很好的體會到新教材的中心理念,做好教學的“預設”工作。
教學應該是一個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它需要教師強化教學的預設目標,及時地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況,關注每一名學生差異化的個性發(fā)展,促進學生學習的效率。這就需要教師依照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的要求,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觀念,讓課前準備真正服務于課堂教學活動。
2.轉變課前備課模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切課前備課都要圍繞其進行展開。教師要清晰和明確教學的目的與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修養(yǎng)為主要教學方向,要根據學生的心理和學習情況,預設教學的方案和實施教學模式,要及時更新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方法,轉變傳統(tǒng)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做到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讓課前備課發(fā)揮出其真正意義和價值。
二、注重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會發(fā)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面對教學中出現的意外情況,需要教師有耐心和責任心來處理突發(fā)情況。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地駕馭教學活動,能夠及時捕捉、判斷、掌握教學中出現的各種信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地進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同時,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學習的心理變化發(fā)展,當學生出現學習或生活中的問題時,要正確地疏導學生的心理變化,幫助學生找到正確地釋放壓力的方式和方法,耐心地幫助學生解決出現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個性發(fā)展特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真正的做到教書育人的目的,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明媚的陽光”中學習知識內容。
三、加強科學合理的練習
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不僅需要簡潔而明了的講解,而且也需要高效的、科學的、合理的練習。加強學生的平常數學練習,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一種實踐性過程,也能夠很好地與學生建立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數學學習不那么單一、枯燥,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數學思維方式,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水平。
而在教七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實施數學練習,難易程度根據情況而進行變化,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中,教師也要將數學口算加入練習中來,加強學生的口算的能力,逐步提升學生的計算水平。
四、注重學生總結和反思的能力
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對學習新的事物是充滿好奇心的,對學習新的教材知識是有非常強的求知欲的,而缺點也十分明顯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學習狀態(tài)很難持久下去。因此,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吸收和借鑒優(yōu)秀教學方式和理念,調整知識結構,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他們學習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不斷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課后的總結和反思,來復習和鞏固已學內容,讓學生學會正確而科學的課后復習方法,明確復習的目的和目標,來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應用的能力,從而促進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而言之,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把握數學基礎知識的能力,加強學生數學應用的技能,讓學生樹立數學思維方式,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求知的欲望,重點是讓學生多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多與學生交流與溝通,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具備獨立自主的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學習發(fā)展奠定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穎.讓“人人都學有價值的數學”.現代校長,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