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熙輝
(海南省中醫(yī)院骨二科,570203)
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主要見于伴有骨質疏松癥的中老年人群,而非手術治療需要患者長期臥床,常會引起患者出現(xiàn)多種臥床并發(fā)癥,因此,對于較嚴重的壓縮性骨折常以手術治療為主。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高粘度骨水泥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病例,并以普通骨水泥作為對照組,探討其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06-2015-09我科收住的行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治療的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64例。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為高粘度組(實驗組)及普通骨水泥組(對照組)。實驗組男8例,女24例,年齡52-81歲,平均年齡67.47±3.25歲,骨折共累及32個椎體,其中 T112例、T1213例、L111例,L26例。對照組男9例,女23例,年齡49-78歲,平均年齡64.16±4.38歲,骨折共累及32個椎體,其中T113例、T1211例、L112例,L2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及傷椎分布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術前均行正側位X線片、CT三維重建及MRI檢查,術后3天、1月、3月、1年復查行正側位X線片。
1.2 手術步驟 患者取俯臥位,略過伸,C臂透視下確定傷椎并于體表定位,1%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于傷椎椎弓根外側進針,鉆入套管針,當針尖到達椎體前3/4處時停止鉆入,旋轉針尾斜面,頭傾、外展,再次透視位置滿意后退出針芯,連接壓力泵與骨水泥填充器,嚴密觀察心電監(jiān)護,透視監(jiān)控下逐步注入骨水泥(實驗組注入高粘度骨水泥,對照組注入普通PMMA骨水泥),骨水泥即將溢出椎體范圍時停止注入,待骨水泥快要凝固時旋轉穿刺針防止穿刺針無法拔出,骨水泥完全凝固后拔出穿刺針,防止骨水泥沿穿刺通道逆流。術后常規(guī)予以抗生素預防性使用一次,并行抗骨質疏松治療。
1.3 觀察指標 X線片上測量術前、術后各時相傷椎椎體前緣、椎體中線高度,并以兩者平均值作為前中柱平均高度;測量傷椎上位椎體上終板和下位椎體下終板垂線的夾角即Cobb角;對所有患者術前及術后各時相采取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及疼痛功能指數(shù)評分法(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進行評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服從正態(tài)分布,以±s表示,組內前后比較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術前及術后各時相椎體高度、Cobb角比較 兩組患者組內配對t檢驗顯示術后各時相椎體前中柱平均高度大于術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術后 3天、1月、3月、1年椎體前中柱平均高度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各時相Cobb角小于術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術后3天、1月、3月、1年Cobb角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組間比較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2.2 術前及術后各時相VAS、ODI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組內配對t檢驗顯示術后各時相VAS、ODI評分均小于術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 1月、3月、1 年 VAS、ODI評分小于術后3天,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術后 1月、3 月、1 年 VAS、ODI評分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組間比較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表1 實驗組:術前與術后各時相傷椎前中柱平均高度、Cobb角、VAS及ODI評分比較
表2 對照組:術前與術后各時相傷椎前中柱平均高度、Cobb角、VAS及ODI評分比較
2.3 骨水泥滲漏情況 實驗組中共有3例患者出現(xiàn)骨水泥滲漏,其中椎間隙滲漏2例,椎旁滲漏1例,總滲漏率為9.38%。對照組中共8例患者出現(xiàn)骨水泥滲漏,其中椎間隙滲漏5例,椎旁滲漏3例,總滲漏率為25%。所有滲漏患者均未出現(xiàn)神經(jīng)根癥狀。兩組滲漏率比較,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目前PVP中廣泛使用的骨水泥材料為普通PMMA,其最大優(yōu)點在于彌散性能好,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學特性[1],但是在推注過程中對骨水泥粘稠度把握較差,推注過早因粘稠度小而易發(fā)生滲漏,推注過遲因粘稠度高而使得推注壓力增大,同時在壓縮的椎體中推注骨水泥需要較大壓力,也使得骨水泥易沿骨折線發(fā)生滲漏,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普通PMMA骨水泥滲漏率為25%,與報道相近。不僅如此,PMMA聚合溫度較高,最高可達58℃[2],易灼傷鄰近神經(jīng),也會灼傷周圍骨細胞影響骨折愈合。高粘度骨水泥是在普通骨水泥基礎上進一步改進,除了具有普通PMMA骨水泥優(yōu)點外還具有瞬時高粘度、聚合溫度低、可注射時間長、生物活性和骨傳導性等優(yōu)點[3]。高粘度骨水泥凝固過程一般分為混合期、粘絲期、面團期和固化期[4],手術注入需要在面團期進行,而整個過程凝固過程中的混合期、粘絲期很短,術中無需長時間等待,面團期持續(xù)時間長,可讓術者有充足時間注入骨水泥。本次研究中兩組數(shù)據(jù)組內比較,高粘度骨水泥與普通PMMA骨水泥在OVCF治療中均能明顯恢復傷椎高度、矯正后凸畸形,同時有效緩解患者腰背部疼痛及改善生活質量。兩組數(shù)據(jù)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表明高粘度骨水泥與普通PMMA骨水泥在治療OVCF中療效相當。術中穿刺針達到椎體前3/4位置后通過壓力泵將骨水泥注入,壓力通過骨水泥傳導作用于壓縮椎體,恢復椎體高度,同時矯正后凸畸形;術后各時相隨訪結果顯示椎體高度及Cobb角無明顯差異,表明高粘度骨水泥與普通PMMA骨水泥相似,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和生物學剛度。PVP不僅是單純的填塞手術,對于緩解疼痛也有著重要作用,其機制可能為:(1)骨水泥的注入使得骨折得到穩(wěn)定,減少了骨折微動對神經(jīng)末梢的刺激;(2)骨水泥聚合產熱對炎性因子及神經(jīng)末梢的滅活作用。兩組術后1月、3 月、1 年 VAS、ODI評分比較均無明顯差異,進一步說明這種療效可以長期維持。然而普通PMMA骨水泥發(fā)生滲漏率(25%)明顯高于高粘度骨水泥(9.38%),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bduljabbar等[5]在研究不同粘度的骨水泥行PVP時發(fā)現(xiàn)采用高粘度骨水泥發(fā)生骨水泥滲漏之前注射劑量最高。一般認為骨水泥滲漏與注射時期及劑量相關,在凝固初期,骨水泥處于稀薄狀態(tài),注入過早易引起骨水泥沿骨折線向周圍滲漏,而高粘度骨水泥面團期持續(xù)時間長,術者對骨水泥粘稠度易把握,同時高粘度骨水泥發(fā)生滲漏的安全注入劑量高,因此安全性較普通PMMA骨水泥高。以上研究表明高粘度骨水泥具有獨特的理化性質,液態(tài)期短、流動性低,與普通PMMA骨水泥相比,可以有效防止骨水泥的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