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宇軒
今天的科學課小挑戰(zhàn)真奇怪,要我?guī)筒AП毘伞拔谴蠓ā?。我自己都還不會呢,怎么教它呢?不管啦,先跟著科學老師的方法試一試吧!
我的探究
①吹滿氣球,綁緊吹氣口。
②將玻璃瓶輕輕放在氣球上,確保瓶口與氣球之間沒有縫隙,10秒后提起瓶子,瓶起球落,未能施展出“吸星大法”。
③在玻璃瓶里倒入大半杯熱水,大約20秒后,將熱水倒出。
④立即將玻璃瓶倒扣在氣球上,5、4、3、2、1,提起瓶子!哇哦,氣球被玻璃瓶牢牢吸住,跟著瓶子一起被提起來了!
“吸星大法”修煉成功!
我的猜想
用熱水處理過的玻璃瓶,瓶子里的空氣變少了,氣壓也跟著變小,形成了負壓(低于一個標準大氣壓)。此時,瓶子外面的壓力大于里面的壓力,就把氣球推進了玻璃瓶,看起來就像氣球被“吸”進去了樣。
多此一句
宇軒說對了一大半。要說明的是,當杯子里的空氣被加熱后,因為熱脹冷縮的關(guān)系,瓶中空氣的體積膨脹,可以理解為有一部分空氣被“擠”了出去,瓶子里的空氣變得比正常大氣稀薄。而瓶子壓在氣球上之后,隨著瓶中空氣溫度的降低,剩下的空氣體積恢復正常大小,瓶子里空氣密度變小。瓶子里的氣壓小于瓶外,而空氣總會從氣壓高的地方奔向低的地方,因此就推著氣球擠進了玻璃瓶啦!
“拔火罐”這種傳統(tǒng)中醫(yī)療法,就是利用了這個有趣的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