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昊
求神拜佛和科學扯得上關系嗎?
求神拜佛,這個詞來源于宗教。宗教是指聯系人與超自然神明或者超驗主義的文化體系,宗教信仰是指人們對其中某個體系的共識和崇敬。我們平常所說的“求神拜佛”是宗教信仰的一種表現形式。
醫(yī)學則是一種科學,是以人體解剖學作為基礎的。威廉·哈維發(fā)現血液循環(huán)理論,被標志為現代醫(yī)學的開端。在今天,又有許多新的科技手段被不斷加入到醫(yī)學中,并產生了生物醫(yī)學工程、醫(yī)學成像、基因治療等分支。
在我們重癥醫(yī)學科,典型的西醫(yī)科室,綜合全院人員、技術、設備的集中體現,搶救的是危重患者,所有的一切都是客觀的,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的。
但是我想說的是,心理因素對于疾病的康復,發(fā)揮著非常大的作用,而且有重要的現實以及科學理論證據作為支撐。有時候宗教信仰也會成為心理因素中的重要—環(huán)。
兩位老婆婆的故事
某天,我所在的科室同時收治了兩位因為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住院的老婆婆。兩位老人年齡相仿,疾病程度相同,身體基礎狀態(tài)類似,所以采取的治療手段也是大致相仿。但不一樣的地方在于,一位婆婆是忠實的佛教信徒,相信自己誠心信佛,所以佛會保佑自己好起來。另一位脾氣不大好,比較隨意,覺得自己已經病入膏盲,無藥可救。大家可能已經猜出了結局,前面那位婆婆順利轉出了IGU,后面—位婆婆真的如己所愿,去了另一個世界。
這些例子臨床非常常見,造成臨床療效差異,這就是神奇的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英語叫作Placebo,源于拉丁文,原意是I shall please,直白地翻譯成中文就是“我應該取悅”。安慰劑是指藥物學上本不應該有任何藥物作用的物質,比如上面講到的求神拜佛的例子,在實際中產生了等同于藥物的臨床療效。更寬泛地講,“假”手術,或者“假”治療,都算作安慰劑。
《醫(yī)學的愚蠢和謬誤》一書中說:“醫(yī)生對治療手段的信任,病人對醫(yī)生的信賴,都會產生相互的加強作用。而就此產生的結果往往會非常有力,常常僅此就足夠確保療效甚至完全治愈”。這真是對安慰劑的最好解釋。
安慰劑的發(fā)現
現代醫(yī)學史上,安慰劑的發(fā)現者被認為是美國的H.K.Beecher醫(yī)生。Beecher是一個“二戰(zhàn)”戰(zhàn)場麻醉師,在攻占意大利南部海灘的戰(zhàn)斗中,鎮(zhèn)痛劑很快用完了。當傷兵痛苦嚎叫要求注射鎮(zhèn)痛劑時,萬般無奈的他給其注射毫無鎮(zhèn)痛作用的生理鹽水,但告訴傷兵現在注射的是強力鎮(zhèn)痛劑。讓Beecher震驚的是,注射鹽水后,傷兵居然真的停止了嚎叫,疼痛止住了。對這一情景印象深刻的Beecher回到美國哈佛大學進行了安慰劑的藥物實驗。1955年他在美國著名的醫(yī)學雜志JAMA上發(fā)表了標志性的論文《安慰劑的力量》,描述了證明安慰劑效應的數十個常規(guī)藥物的效果?;诖隧椦芯浚瑫r他第一次對藥物療效做出了新的定義,只有強于安慰劑的藥物作用才能被認定為有效藥物。
外科醫(yī)生J.Bruce Moseley做了一個有名的安慰劑實驗。他給10個膝關節(jié)炎的病人其中8個做了假手術,切開皮膚后就縫上了,但告訴患者做的是正常手術。結果所有假手術患者的癥狀6個月后都出現了緩解。因此證明假手術也是起的安慰劑作用。
安慰劑的作用不僅僅在于藥物和手術方面,更神奇的是醫(yī)生的態(tài)度和交流方式也會對安慰劑效應產生影響。診所的環(huán)境,甚至藥物顏色也都會對病人的療效產生影響??挂钟羲幬锶绻屈S色的,效果優(yōu)于其他顏色,抗?jié)兯幬镉冒咨罴?。不僅是顏色,藥物數量也對療效有影響,胃潰瘍病人每天服用4片藥物,盡管劑量是一樣的,比每天只吃2片的效果更好。甚至藥物品牌也對療效有影響,比如知名藥廠的藥物就比小廠的效果好。
反安慰劑效應
醫(yī)學上與安慰劑效應相對應的,是反安慰劑效應,文章開頭第二個婆婆自暴自棄的態(tài)度就起了反安慰劑效應的作用。反安慰劑效應,英語是Nocebo,指一些信念或預期等心理效果,可能會導致疾病產生,或影響治療的效果。簡單來說就是指因為心理因素導致身體惡化甚至死亡的現象。反安慰劑效應沒法像安慰劑效應那樣被廣泛試驗,但它也是真實存在的。
一個關于反安慰劑效應的報道,就是“鬼壓身”。20世紀70至80年代,由于戰(zhàn)亂,大部分東南亞人移民到了美洲。但是從1981年開始,全美各地來自老撾和越南的苗人接二連三死于睡夢中。死者均為平均年齡33歲身體健碩的男子。死亡通常發(fā)生在睡眠3-4小時的時候,死者均為突然開始出現嗆咳,大口呼吸,尖叫,表情痛苦萬分,最后停止呼吸而死亡。傳說,半夜會有女鬼專找壯年男子,附身壓迫致死。這件事一直沒有定論,直到25年后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Shelley Adler教授通過研究苗入夜間突然意外死亡綜合征后,編撰了一本書,書名叫作《睡眠癱瘓:惡夢,反安慰劑效應,意識和身體的關聯》。她在書中得出驚人的結論:某種程度上,苗人死于他們對于神靈的信仰,盡管真正的醫(yī)學死亡原因可能來源于東南亞男子攜帶的某種遺傳性心律失常。
在我們的生活中,安慰劑效應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傳統觀念認為珍珠粉有美白的作用,是天然美白品,多數化妝品都是以珍珠粉作為原材料,且擦了珍珠粉化妝品真的效果很好。但實際上,珍珠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撬岬?,能直接在皮膚上產生的作用效果甚微,因為皮膚對于這類物質的吸收量非常有限。
結語
安慰劑與反安慰劑效應也可以應用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如果同學們想學習好,不妨試試每天對著鏡子說:“我是天才!”不過玩笑歸玩笑,還是需要叮囑大家,雖然安慰劑對于治病是有正面作用的,但并不能完全取代正規(guī)的治療,決不能因為有安慰劑就將真正有效的醫(yī)學手段拋到一邊去了。